2.6.1菱形的性质教学设计

《菱形》这一节是学生刚刚学完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知识和探究方法后,具备了初步观察、操作、推理等活动经验的基础上学习的,这节课即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继续,又是后面学习正方形等知识的基础,在知识的前后联系上起着承前启后的左右,同时八年级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对实验、猜想、探索性的问题充满好奇,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和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PPT、几何画板、学生分组、菱形纸片、菱形教具。

2.过程与方法:能够运用菱形知识解决有关问题。在实际操作观察、思考、猜想、归纳的过程中得到数学知识的体验,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和演绎能力。通过平行四边形转化为矩形、菱形的探究,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换的思想。

1.教学重点:菱形的概念和菱形的性质,菱形的面积公式的推导。

2.教学难点;菱形的性质及灵活应用.

1、教法:

本节课采用情境设置(直观演示)、观察探索、总结归纳、知识运用为主线,分组合作、实验操作、观察分析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经过观察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培养能力。借助多媒体和几何画板进行演示,增加教学直观性,更好的理解菱形的性质,理解教学难点。

2.学法:

一、创设情境导入

学生实验操作活动

设计意图

出示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教具,组织学生上台操作演示:

1、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改变角度为直角=》矩形

2、在平行四边形的基础上将邻边改变为相等又会得到什么特殊的四边形?

1、通过学生实验操作活动导入,了解图形前后变化关系、类比旧知向新知过渡。2、实物操作向理性思考过渡,将一个实际问题转化为几何问题。

探究活动

活动意图

活动1、菱形的定义:

1、运行几何画板,演示平行四边形=》菱形的前后变化。

(教师操作几何画板,学生观察边的关系,并得到菱形的几何概念

2、菱形定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菱形。

3、生活中的菱形:你能举出日常生活中有哪些菱形?(出示一组图片直观认识菱形)

1、由直观认识过渡到几何概念。

2、渗透事物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的辩证思想。

3、关键词:

平行四边形+邻边相等→菱形

活动2、探究菱形边角的性质:

1、观察并讨论,从平行四边形变形为菱形后边、角之间哪些关系没变?哪些关系变了?

2、完成表格:

3、学生有意识利用自己的知识储备,进行合情推理,得出结论: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对角相等。

1、分组活动:结合学生学习能力合理分组,合作,交流,探讨是主旋律。

2、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思考、归纳从而合情推理得到结论

活动3、探究菱形对角线的性质:对角线互相平分,菱形对角线互相垂直。

1、学生分组操作,每个小组一张菱形图纸,画出两条对角线。

2、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对角线互相平分。

3、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运用已有的知识做出合情的猜想,验证两条对角线的关系。

5、完成表格:

5、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因势利导、适时调控,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氛围,形成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通过恰当的归纳和示范,使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积累经验、感悟思想。

1、分组活动:思路竞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体验一题多解的乐趣。

2、学生展示自己思考成果,让学生在互助合作中体验学习的快乐。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3、让学生体验由直观操作、猜想、证明获得知识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

4、引导每一个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实现高效课堂。

活动4、探究菱形的对称性: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也是轴对称图形。设置对折操作实验。

1、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所以菱形具有平形四边形所具有的中心对称性质,故菱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2、学生动手操作,通过菱形图纸的对折,合情推理得出结论:菱形是轴对称图形,两条对角线所在的直线都是它的对称轴,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通过几何画板演示。(教师操作几何画板左右对折和上下对折)

4、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的方式,获得知识技能,让学生体验学习的快乐,让学生的数学思考、情感态度得到发展。

1、学生实验操作,几何画板演示获得直观感知。培养学生通过动手实验、观察、推理的意识。

2、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在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发展。

三、巩固应用

知识拓展提升

活动5、动脑筋:头脑风暴,探究菱形面积。

给定一个菱形,如何求面积。

1、分组活动:思路竞赛,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让学生体会一题多解的乐趣。

(1)、因为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故可以运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菱形面积=底*高。

如图:S=AB*DE

(2)、图形分割:将菱形通过分割转化为三角形,利用三角形知识解决菱形面积问题,渗透将未知转化为已知的数学思想。

即:菱形面积=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

3、结论:菱形的面积=底*高=对角线长度乘积的一半。

1、通过知识拓展,得到菱形面积计算新方式

2、通过图形分割,将未知转化为已知,渗透转化思想。

例、如图所示,菱形花坛ABCD,沿着对角线修建了两条小路AC、BD,其长度分别为4米,3米,求花坛的面积和周长。

2、训练学生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运用菱形知识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

四、全课小结

活动组织

2、教师补充、小结(出示PPT)

学生自己总结,自己对本节课知识进行整合,教师帮助学生归纳,培养学生有条理、清晰阐述自己观点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及时归纳整理。

五、拓展延伸

课内检测

1、菱形的周长是12厘米,那它的边长是。

2、如图菱形ABCD中,∠ABC=60°,则∠BAC=。

3、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16厘米,∠BAD=120°,求对角线AC,BD的长度和菱形的面积。

达标测试:

课外延伸

1、P67练习1T,2T

2、体会本节课你所获得的成功经验,写好数学日记,与同学交流

THE END
1.小学数学《表内除法一》教学设计《平均分》第1课时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分析《平均分》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四册第二单元表内除法(一)的教学内容,属于“数与代数”领域。本节包括两个例题,例 1 认识“平均分”,例 2 学习“平均分”的方法。本节内容是学生学习除法的开始。学生对于除法含义的认识是建立在“平均分”的基础上的,“平均...https://www.jianshu.com/p/39ac7b9bd36a
2.1.什么是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和教案是一回事吗?教学设计是指教师依据教育教学原理,教学艺术原理,为了达到教学目标,根据学生认知结构,对教学过程、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和需要使用的教学手段进行的策略.教学设计和教案是有区别的:教学设计是教学的整体构思,包括具体的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是如何突破的,整个教学内容是采取怎样的教学方法.教案是具体的上课体现,是...https://qb.zuoyebang.com/xfe-question/question/653bb371b4aac65fc1814639fe637d5e.html
1.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3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预先制定方案是必不可少的,方案是计划中内容最为复杂的一种。那么大家知道方案怎么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设计方案 1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拼读音节,读拼音写出汉字。 https://www.cnfla.com/jiaoxuesheji/1344359.html
2.教学设计方案(通用15篇)为了保障事情或工作顺利、圆满进行,常常要根据具体情况预先制定方案,一份好的方案一定会注重受众的参与性及互动性。那么制定方案需要注意哪些问题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教学设计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学设计方案1 一、将第六段作为讲析的切口,板书: 外貌——落泊潦倒 ...https://xiaoxue.ruiwen.com/jiaoxuesheji/315036.html
3.教学设计的作用教学设计的作用1 有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结合。 被称为“桥梁学科”的教学设计学起到了沟通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作用。一方面,通过教学设计,可以把已有的教学理论和研究成果运用于实际教学中,指导教学工作的进行;另一方面,也可以将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教学科学,充实和完善教学理论,这样就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https://www.fwsir.com/jy/html/jy_20150817144004_306829.html
4.“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优课评选办法的通知(通用10篇)1、报名阶段:教师根据活动通知要求,按照评选标准和流程要求,提交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资料,进行网上报名。 2、初评阶段:学校将对提交的教学设计、课件等相关资料进行初评,选出优秀的`教师进入复评阶段。 3、复评阶段:由省教育厅组织专家组对入选的教师进行评审,最终评选出“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优秀教师。 https://www.yjbys.com/jiuyezhidao/news/1204128.html
5.苏少版四年级美术上110课教学设计美术1、贺卡 课时: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通过讲授生日贺卡的设计,制作方法,让学生重温学过的色彩,设计,制作知识,培养他们尊敬长辈,团结友爱的美好情操。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贺卡设计制作的方法步骤。 教学难点:贺卡的设计构思。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贺卡若干张 ...http://www.zpxx.wj.czedu.cn/html/article12740.html
6.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教学设计方案(精选15篇) 为了确保工作或事情能高效地开展,通常会被要求事先制定方案,方案是阐明行动的时间,地点,目的,预期效果,预算及方法等的书面计划。写方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教学设计方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教学设计方案1 教学目标: 1、通过朗读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2、品味语言,...https://www.oh100.com/a/202211/5579360.html
7.PEP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5课时]四年级英语教案安徽教师招考网同步发布招考信息:PEP版小学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1-5课时]。更多关于安徽教师招考,的信息和内容,请关注安徽教师招考网。https://www.ahteacher.com/jiaoanjx/english/sinianji/2015-08-28/40401.html
8.幼儿园教学设计教案(汇编20篇)作为一名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那么优秀的教学设计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幼儿园教学设计教案,欢迎大家分享。 幼儿园教学设计教案 1 ...https://mip.wenshubang.com/jiaoan/2616712.html
9.宝鸡市教育局教师管理宝鸡市教育局宝鸡市语委办关于组织参加第...1. 教学设计 含教学设计、教学课件。 2. 说课视频 包括教学目标、重点难点、教学方法和教学过程等内容,重点突出诗教精神的理解阐释。视频时长3~5分钟。 3. 微课视频 包括诵读展示、课堂教学实景、板书、师生互动等画面内容,鼓励使用多媒体、信息化等现代技术手段,充分展示创新型课堂教学效果。视频时长8-10分钟。 http://jyj.baoji.gov.cn/art/2020/6/11/art_1519_822155.html
10.“教学评一致性”与“3+1”课堂教学设计策略研究成都教育为深化物理学科课程改革,提高教师课堂教学设计水平,成都市李久和名师工作室、双流区教科院高中物理教研室联合开展了研讨活动。活动于2022年10日20下午在四川省成都棠湖外国语学校成功举办。 图1李久和老师主持本次教研活动 活动以成都市名师课题《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评一致性”中学物理课堂教学策略实践研究》之课堂教学...https://www.huanxue.net/news/973.html
11.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通用11篇)为了确保事情或工作有序有力开展,就不得不需要事先制定方案,方案一般包括指导思想、主要目标、工作重点、实施步骤、政策措施、具体要求等项目。怎样写方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育教学质量评估方案 篇1 ...https://www.unjs.com/fanwenku/3098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