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孩子正上小学,为了把辅导作业的负能量化解掉,一时激愤就去考了一个证。算是个励志的妈妈吗?”
扬子晚报/扬眼记者张凌发
通讯员周竹生
不想成为孩子的“教育督导”
选择学校的焦虑、面对教师的焦虑、辅导孩子的焦虑,这是现阶段教育问题的集中反映,不仅每一个家长需要面对,而且整个社会必须面对。
李姜华坦言,自己和许多妈妈一样,当孩子慢慢长大,面临入园、入学之时也就是自己的烦恼焦虑开始之时。
李姜华说她不想成为家长中的“教育督导”,更不会对教师挑刺。她说理解和配合教师就是配合女儿的学习,这是家长必须具备的理智。如果没有这点理智,动不动就对教师发难,那就很可能把自己的孩子置于教师的对立面。李姜华最关心的是教师能给与自己女儿怎样的学业教育。
去年开始准备上月拿到了证
她向在丹阳市教育局工作的文友打听了教师资格证报考的要求和程序,从2017年开始了迎考冲刺。每天女儿做作业时,李姜华也捧着一本书,陪女儿一块学习。教育学、心理学、教育教学法规一切从头学起,综合素质、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的仿真试题一遍一遍地练。功夫不负有心人,李姜华一门一门课程过关,笔试顺利通过。11月16日,李姜华拿到了丹阳市教育局颁发的小学教师资格证。
对于励志的妈妈,女儿很钦佩,很感激。尽管只是十岁的年纪,早有了自己的观察和判断。提到自己的妈妈,女儿得意地说自己有一个“三有”妈妈。有专业的指导。女儿说,妈妈有学问。有自由的空间。李姜华给了女儿很大的空间,不包办,不限制。有游戏的活动。女儿作业做好了,或者学习取得了成绩,李姜华就会给女儿最大的奖赏,和女儿下棋,打牌,玩电子游戏。
THE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