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师最重要的是要跳出纯画图的桎梏,从设计表现的执行层面往后延展,扩宽自己的眼界,并非只停留在对原型稿的美化。在设计过程中需要思考自己的工作能给业务、公司带来多大的商业价值,站在业务和用户体验的角度思考,从产品的底层逻辑出发,去挖掘设计机会点,利用设计手段来助力、驱动业务的增长。
用户想要的并没有那么复杂,设计师只需要在满足产品需求的情况下做一些细节的处理,这可能是一个功能流程的优化、符合用户预期的视觉表现、打动用户心理的感情牌、意想不到的惊喜、制造行为错觉、提前行为预判、迎合人性的弱点等,将用户转化的最后一道心理防线击溃。
2.设计思考
几乎每个人都有几个置顶的好友和群聊,可一旦置顶太多,就会导致其他未置顶的消息不能及时看到,毕竟设备可视化区域就那么一点,完全被置顶聊天覆盖,很是影响与其他人/群交流的正常使用。
(PS:折叠置顶聊天虽然对普通用户很友好,但针对营销群来说,消息能触达给客户几率就会变得很小,商业化空间也会跟着逐步变小。)
347.「支付宝」搜索“我裂开了”-有一种想买保险的冲动1.产品体验
在支付宝搜索“我裂开了”,手机屏幕右下角会出现碎屏特效,如同屏幕真的裂开一样,随后关闭弹窗将停留在碎屏保险页面。
相信有不少伙伴或多或少的碰到过因手机不慎跌落导致碎屏的悲剧,去到手机维修店,随便都要几百元才能更换屏幕,鉴于此,支付宝也推出了手机碎屏保险,用户花几十元就能买个“放心”,防患于未然。
支付宝最新版本再上“新活儿”,在原本已有手机碎屏险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动效彩蛋。搜索“我裂开了、碎屏保险…”等关键词,手机屏幕右下角会出现裂开特效,网友直呼:“这也太逼真了、真正体验了一把碎屏后的感觉”。
碎屏特效不仅能提醒大家多关爱自己的手机,以减少因意外情况导致碎屏风险的情况发生,还猝不及防的为碎屏险做了一波宣传,让用户模拟碎屏后的感受提高重视程度,从而产生购买手机碎屏险的想法。
348.「抖音」买过Ta的商品-加速用户再次下单1.产品体验
刷抖音过程中,如果刷到的视频是我们曾经下单过的商家,左下角名字上方会有“买过Ta的商品”的标签提示。
抖音的本质虽然是短视频,但最大的吸引点就是直播带货,很多明星、网红也纷纷加入直播带货大军。用户在刷抖音时,看到很多不是钢需但价格却很便宜的商品,基于付出较低金钱成本、感性消费的这类群体可能不等主播介绍完就毫不犹豫的下单了,如果服务好、产品满意,后续再次下单也绝不含糊。
用户如果抖音刷到下过单的商家发布的视频,会有“买过Ta的商品”的提示,主要目的是当用户对商家的商品、服务较为满意且有后续下单需求时,就会产生一种依赖,另外,同一款商品也会有多个商家同时售卖,用户看到这个提示时,能快速回忆之前购物的实际情况,在满意度达标的驱使下,可能产生再次下单的欲望,甚至将本身就有后续下单的需求直接提前,提升了转化成功的概率。
349.「支付宝」桌面小组件-不同操作习惯的用户相同对待1.产品体验
支付宝组件添加到iOS系统桌面后,长按组件可将功能入口根据用户习惯放置在左侧或右侧,方便即时操作。
“左撇子”最常见的一个行为就是和其他人部分日常操作行为相反,例如拿筷子、握笔写字的手等。
使用移动设备的人群也是如此,当然这并不是异类,只不过是操作行为习惯不同而已。在用户体验方面,左手拿手机的用户认为操作入口在左侧方便,而右手拿手机的则认为入口在右侧更便捷,其实这并没有一个明确的说法。
作为设计师,当我们在纠结于入口是放在左边、还是右边时,支付宝添加到桌面的组件则做出了左与右的妥协(不是放中间),让用户根据习惯偏好设置,自行选择组件入口的位置靠屏幕左侧或者右侧,给左右手操作习惯不同的用户提供了极大的方便。
1.产品体验
351.「夸克浏览器」行为预判-减少用户操作步骤1.产品体验
在夸克浏览器输入框中输入“某某城市+天气”关键词,上方会以卡片的方式出现关键词地区最近一周的天气。
能够在互联网产品中快速找到自己所需,最便捷的方式应该就是搜索了,输入关键词、一键出结果,即便存在多个不同的需求,反复操作即可满足。站在设计师的角度,若能通过行为预判“举一反三”,提前预知用户需求并呈现结果,恰好解决了用户需求时,用户满意度就能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在夸克浏览器搜索某地天气时,系统会临时展示该地区一周的基本天气,该方式在不影响用户正常操作及使用的前提下,通过行为预判提前展示结果,帮助有实际需求的用户更快触达。
另外,产品不应该仅凭用户通过自己的眼睛去寻找自己所需,且用户在使用浏览器时可能存在多个需求,及时反馈结果能减少操作,例如:用户未点击搜索按钮就已知晓结果则可快速转移至下一搜索目标,避免经过结果页后再次进入输入框搜索的多余步骤,为使用体验增添很多便利。
352.「微博」信息备注-拒绝只做标题党1.产品体验
从微博的发现页进入热搜榜单,标题内容如果不是真实事件,会在后面做信息备注,如综艺、剧集…等,拒绝只做标题党。
任何内容,有一个好的标题就等同于有一张好看的脸,不管内在如何,但一定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其次,好的标题相当于给给内容镀了一层金,总是感觉特别晃眼,不由自主地想去点一下,由此可见标题的重要性。
或许大家有个这样的经历,对于自己的偶像、明星,但凡TA的感情、生活有一点风吹草动,就会迫不及待地要查探一番,结果看了个寂寞,原来这只不过是某个综艺、电影中的故事情节,看完之后总有种被标题党所“骗”的感觉。
其实,碰到过的只是冰山一角,作为网络推广必杀技之一,你永远想不到标题党到底有多么的猖獗,久而久之,用户被“骗”的次数越来越多,信任度就会逐渐下降,最终殃及整个平台。
简单的标记提醒,能给用户关联出更真实的内容,方便用户根据标题快速判断出对内容是否感兴趣,合理选择预览,避免用户被“骗”引起反感而导致用户流失。
353.「快手」人性化的提示-危险!危险!危险!1.产品体验
在抖音中,类似幅度较大且危险的动作短视频,顶部会有“专业动作,请勿轻易模仿”的提示,避免用户模仿。
“术业有专攻”,站在自己的角度,有时候看着别人很轻易的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总是感觉很简单、容易,但你永远想不到别人在背后到底付出了什么样努力和艰辛,并非轻易模仿就能达到的效果。
在抖音刷到较为危险的动作视频时,顶部会出现温馨提示“专业动作,请勿轻易模仿”。
我们都知道,对于那些具有一定危险性的动作,一方面出于长期的训练做到对动作的精准把控,另一方面也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其安全预防自然高于常人。顶部简单的文字提示,有效避免一些“铁憨憨”用户出于好奇,在不知深浅的情况下真的去模仿,给自身带来安全隐患,出于对用户安全方面的考虑,这个提示十分友好贴心。
354.「iPhone」锁屏长按触发-降低误触的可能性1.产品体验
iPhone设备在锁屏的情况下,为避免用户误触,底部的手电筒、相机入口需要长按方可开启/进入对应的功能。
3.设计思考
iPhone为预防用户经常误触设备按钮,将锁屏后的手电筒、相机功能入口设计为长按触发,虽然不能完全避免,但却成倍地增加了误触设备的难度。当用户将iPhone放在入口袋,系统将可能存在的误触行为发生之前加以制止,避免出现设备电量资源无端的损耗以及造成的不必要的打扰,增加产品的容错性,定能赢得更多用户的信任与认可。
355.「知乎」摇一摇-更快触达反馈入口1.产品体验
进入知乎APP摇一摇,会出现反馈弹窗,用户可通过快捷入口进入,将遇到的问题或建议反复给平台,还可点击左上角“不再显示”,关闭摇一摇反馈功能。
产品在不断优化及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一部分的需求就来自用户反馈,用户的反馈与建议固然重要,但也不可能在应用的首页就增设一个反馈入口。
大部分应用都将反馈入口放在设置功能(二/三及页面)中,因为入口层级太深、路径较长,以至于用户即便有千言万语,也可能会因为找不到反馈功能而失去信心,放弃了宝贵意见的反馈,产品也无法更真实的触达用户诉求,了解不到用户流失的真正原因。
进入知乎APP后摇一摇,系统会以弹窗的形式提供反馈入口,避免用户有真正反馈需求时因找不到入口而放弃。虽然摇一摇是隐藏性质的,用特定的交互手势方可触发且没有明确的提示,用户需要在无意中才能发现,但这却增加了一种送达用户的途径,提升反馈入口被用户发现的几率。
另外,基于人性化考虑,若用户感觉摇一摇呼出弹窗会影响正常使用,点击左上角的“不再展示”关闭即可。
356.「小红书」减少步骤-提升产品的易用性用户的完成率1.产品体验
当用户在操作移动端应用表单时,将对应的内容按部就班的逐步点击并操作完成,产品再适当时提供部分便利,用户基本就可以毫无阻碍地有序进行。但产品并非仅仅做到满足用需求就够了,还应从行为预判、操作效率、状态认知等多方面进行分析,帮助用户提升效率,更快完成目标。
众所周知,很多用户经历过在面对表单时“知难而退”情况,小红书则通过预判用户接下来的必要操作并主动触发,会让整个流程变得更高效,以此提升产品的易用性及用户的完成率。
357.「爱奇艺」“药箱”滑块-建立代入感营造专属氛围1.产品体验
使用爱奇艺播放“中国医生”电影,进度条上的滑块会变成“药箱”样式,模拟真实世界的元素,代入感极强。
2020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大多数人的生活,生产力的急剧下降造成了短期的物价上涨,很多上班族也异常煎熬在家中“度假”。虽然人心惶惶,大家也都提高了对疫情的警惕性,但不管如何想象,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永远想不到被疫情肆虐几个月,国家到底经历了怎样的一场战斗。
正如《中国医生》所揭露,一个个不畏艰险、主动请缨的医护人员、医疗队驰援、冲在前线的场景让人动容,原来真实的场景是那样的触目惊心。
在爱奇艺看《中国医生》电影,进度条的滑块使用了符合人们日常认知的真实元素-药箱,虽然没有什么直接的作用,但不得不说这是很用心的设计,利用电影故事场景提炼出应用的操作元素,有助于用户建立更强的代入感,营造出该题材的专属氛围,除了疫情期间那一幕幕场景再次萦绕脑海,还浮现出无数医生用救死扶伤和医道仁心的故事温暖人心,传递正能量,为爱奇艺设计团队点赞。
在王者荣耀游戏中打字,输入框及输入的文字跟在其他场景中对比会大很多,更方便用户进行调整及修改。
玩王者荣耀的伙伴们,有没有在打完字的一瞬间突然发现已经被“敌人”按地上摩擦、半天不动被骂猪队友,即便不是在对战过程中,因手机横屏的原因,总感觉常规的键盘输入框、文字大小不是那么容易操作。
虽然游戏推出了多种比码字更便捷的沟通方式,但因人而异,始终不能将喜欢用码字交流的用户弃之不顾。
359.「美团」故障上报-车辆拆解提升上报完成效率及精准度1.产品体验
共享单车给我们的出行带来了很大的便利,附近有车、扫码即骑。但共享单车在投放后,因长期风吹日晒及一些人为破坏,导致很多时候扫码解锁才发现是辆坏车,想进行故障申报却不知如何描述部件名称选择放弃,即便上报了也可能因为描述不准确而不能及时得到解决。
360.「淘宝」立即评价-适时的出现提升评价完成率1.产品体验
淘宝的待收货订单在确认收货后,顶部会出现“立即评价”入口,并以评价得奖励的方式吸引用户点击进入。
在淘宝点击确认收货后,跳转后的页面顶部会提供立即评价入口,因用户确认收货后一旦离开,在无外力或没有足够好处的情况下,基本很难再次通过多路径进入订单评价,顶部出现的评价入口能方便用户及时操作,同时配合引诱用户的文案进行利益刺激,告知用户只需付出很小的成本(评价)即可获得奖励,增加用户对评价操作的欲望,以此提升订单评价的完成概率。
362.「抖音」刚刚看过-人性化的精准定位1.产品体验
从抖音推荐栏目的视频进入到作者主页,可点击右下角的“刚刚看过”快速定位到刚才所看视频的位置。
在刷抖音的过程中,有很多用户碰到过当前视频只看一半就完了,且会有明确的提示“预知后事如何,请看下集”,活生生被拍成了电视剧的感觉。
363.「支付宝」被疫情逼出来的技术-免摘口罩人脸识别1.产品体验
当前疫情虽然趋于稳定,但经过了2020上半年疫情肆虐场面,除了应部分场所强烈要求外,大部分人还是很自觉地、习惯性地带上口罩,因为你永远都不知道身边经过的人是从哪来,只有脸上戴牢的口罩才能给每个离家的人带来安全感。
(PS:目前很多应用和设备都可以免摘口罩进行人脸识别,这也被称为“被疫情防控逼出来的技术”。)
在老人的世界,因为视力的问题且应用中的文字较小,使用APP基本都是眯眼看、凑近看、瞪眼看,即便机械化的在手机设置中放大字体,也可能导致一些内容重叠、遮挡,信息的完整性受到不小的影响。
365.「网易云音乐」村民证-强化身份认同感提升村民互动1.产品体验
从网易云音乐APP首页进入专属H5页面,用户根据喜好挑选卡通形象作为证件照,系统会根据该用户平时的听歌数据自动生成云村村民证。
网易云音乐从未让用户失望,深受广大用户的好评,从之前上线的一起听、歌单共享等功能就不难看出,一直在向社交领域延伸且成效显著,到目前为止,其实已经形成了属于自己的核心竞争优势,但仍然还在为满足用户对音乐交流的渴望之路而不停的探索。
这不仅是网易云在互联网营销的新作,更是顺理成章地推出深度社交玩法,用户通过村民证结交与自己趣味相投的其他村民,以提升在云村的互动,利用村民证强化自身在社区身份的认同感,增强趣味性和互动性。
结语
设计师需要养成体验产品的好习惯并将优秀的产品细节记录下来,加强自己的记忆,不仅能提升自己的语言组织和总结能力,也为日后输出优秀的作品当铺垫,对自己的能力提升以及未来的职业发展带来便利。
#专栏作家#
大漠飞鹰;公众号:能量眼球,人人都是产品经理专栏作家。致力于产品需求的驱动、产品体验的挖掘,利用设计的手段为受众用户带来更好的体验,即好看、好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