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畜解剖学(anatomy)是农业院校动物医学学院学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主要是研究畜禽有机体各器官的形态、构造、位置及相互关系的一门科学,是兽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该课程的学习能够为畜牧兽医专业学生学习其他课程如家畜组织学与胚胎学、动物生理学、病理学、病理生理学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在家畜解剖学的学习过程别强调形态功能相统一、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的观点。
一、影响家畜解剖学课程学习成绩的主要原因
通过对61名大一学生调查发现,有许多因素影响了学生解剖课的成绩。
1.不能及时总结复习,知识点大量积累。家畜解剖学这门课程涉及到了从局部到整体各个组织器官的解剖知识,专有名词多,知识点繁杂,如若只是通过上课老师讲解,很难吸收所有的知识点。45.9%的学生都认为课后没有及时复习与总结是成绩不好的重要原因。
4.学习方法不到位,不能系统学习。在调查中我们发现,有很多学生在学习家畜解剖学的过程中,不能系统地将所学的知识统一起来,知识结构零散。造成该问题的原因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在讲授的过程中,由于课程知识量大,不能很好地将解剖学中的局部构造与整体有机的结合;另一方面,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都是碎片式的学习,在头脑中不能够形成各器官组织的整体构造画面,老师当堂讲解时,好像都能明白,但是到下次上课仍旧模糊不清。因此,如何系统地将各个知识点相统一是教学过程中的一大挑战。
5.其他。此外,个人精力投入不足,学习目标不明确,对家畜解剖学这门课程不感兴趣,甚至是语言障碍都影响了对该门课程的有效学习。因此,亟待寻求一种有效的解决方法。
二、家畜解剖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以问题为中心的学习法(problembasedlearning,PBL)。PBL学习法是以临床问题为背景的获取生物医学知识的一种教学学习方法。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美国很多医学院都盛行该种教育学习方法。该方法不同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短期学习策略――演讲法(Lecturebasedlearning,LBL),摒弃了以往的死记硬背,提供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环境,鼓励好奇,是一个多步骤的过程。首先,学生遇到问题,并试图运用他们目前所掌握的知识和临床推理解决该问题。其次,他们确定学习目标和研究的目标。最后,学生应用他们的新知识,以解决问题,并总结自己掌握了哪些知识点。在家畜解剖学的课程中同样可以借鉴该种教学学习方式。比如说在介绍泌尿系统这一章节的时候,教师可以根据课程内容给学生设置一些问题,如尿液是在动物体内的哪个器官产生的?尿液形成的原材料是什么?动物每天大约能产生多少原尿?最后又排出了多少原尿?产生的尿液贮存在什么部位?为什么尿液不会倒流回去,等等,通过设置问题的方式激发学生对该课程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长期记忆。
教师在家畜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将以上提出的多种方法巧妙结合,灵活应用,充分发挥每一种教学方法的优势,取长补短,相得益彰,最终达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其学习主观能动性以及加深其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的目的。
参考文献:
[1]董常生.家畜解剖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
[2]东尼博赞.思维导图大脑使用说明书[J].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5.
[3]WizniaD,KoromR,MarzukP,etal.PBL2.0:enhancingproblem-basedlearningthroughincreasedstudentparticipation[J].Medicaleducationonline,2012,(17):1-5.
[4]胡传活,黎宗强,李,等.在家畜解剖学应用PBL教学法的效果[J].中国兽医杂志,2015,(7):105-108.
[5]江建敏,李晋军,韩宏杰.创建生物情景教室促进生物教学改革[J].基础教育课程,2015,(15):27-32.
关键词:人体解剖学;提高教学;适应需求
一、人体解剖学目标教学改革需适应临床护理需要
二、重视人体解剖学试验实训教学,强化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加强解剖与临床护理知识联系,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实用
四、运用多媒体先进教学手段,提高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
在人体解剖教学过程中,通过精简教学目标,强化试验实训教学,在具体的解剖学知识讲解中注重与临床护理知识联系,注重实用;并灵活运用多种多媒体教学手段,明显地提高了人体解剖学教学效果和质量;从而很好地适应了临床护理需求为学生的护理专业课学习和胜任临床护理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1]罗海燕.解剖实验课学生心理问题调查分析[J].黔南民族医专学报,2006(3).
[2]雷季良.临床医学长学制人体解剖学教学改革实践.山西医科大学学报,2004(6).
一、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易产生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知道系统解剖学的课程是在新生入学第一学期进行的,其面对的对象是刚进入高校的大一新生。他们刚经历高中的艰苦环境,期待大学的美好生活。对这些刚进入新环境的学生若开始就进行传统式教学,讲解教材中的主要内容,要求强行记忆其中的重难点,结果将是徒劳无功,不仅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耗费多时,还无法掌握学习知识,致使学习效果降低,从而使学生从内心排斥该课程的学习。同时,系统解剖学本身是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内容本身较枯燥,多是一些比较生疏需要记忆的结构名称。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也应该思考,系统解剖学中是不是所有内容都需要强制记忆,该课程的关键之处究竟在哪里。因此,如何选择一个合适的教学模式,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增加解剖课的趣味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该课程教学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之一。
最后,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发现良好的教学环境对学好系统解剖学这门课程也有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解剖学正如大多数教师和学生所说的,其内容抽象、不易理解,比如系统解剖学中介绍结构的空间位置毗邻关系就十分抽象,仅依靠在课程中的理论式的讲解,很难彻底理解,只有在结合实践过程中的观察才能更好地掌握这部分知识。此外,高校配置的实验室设备不齐全,比如,实验室的通风条件差,在实验室教学时室内弥漫着福尔马林的气味,不仅致使学生在实验课中产生畏惧,还对学生的身体健康存在安全隐患。因此,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一个设备完善的实验室,对学生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实际观察起着重要作用,是提高教学效果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二、探讨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改革措施
1.双管齐下,提高系统解剖学教学的趣味性和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针对系统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的枯燥,我们可以通过以问题为中心的PBL教学模式,部分高校对该模式已经有多年的使用经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因此,在解剖学教学过程中结合临床问题进行探讨,这样既可以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习兴趣,又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加课程趣味性,从而提高教学质量,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提高教学环境,提升实验室设备
我们高校尽量提高实验室的设备质量,尽可能地排走实验室内挥发的刺激性气味。当然,我们也需要通过改进实验方案来改善解剖实习课的学习环境。比如用保存液和冰柜冷冻保存来替换原有的固定液福尔马林,并尽可能地降低福尔马林的浓度,减少其刺激性气体的挥发。
关键词:中职;生理解剖学;以生为本
在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的程度选择教学策略。教师要针对教学内容以及中职学生的专业特点选择教学方法,扬长避短,因材施教,提升学生的生理解剖学的综合实践能力。
一、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技能选择教学策略
1.以生为本,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知识以及技能
在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生理解剖学的理论知识以及学生采用生理解剖学实际操作的能力。在授课开始的时候,教师要根据需要教学内容了解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根据专业特点引导学生扬长避短,引导学生思维深入发展。教师要掌握学生对生理解剖学基本知识的掌握程度,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学让学生能够在教学的过程中积极思考,主动探究。
2.以学定教,积极改进创新教学方法
中职生理解剖学要想真正做到以生为本,就要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善于将课内教学延伸到课外,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环节巧妙地将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操作中,提高技能。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效果取决于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能力积极改进教学方法,让学生将解剖学知识和临床知识有机结合起来,提升能力。教师要融合现代教学理念,快乐教学,让学生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在课外延伸探究。
二、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引导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1.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改进生理解剖学课堂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因为生理解剖学中有些教学内容比较抽象,这种时候单凭教师的口授,学生很难完全理解。而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可以最大限度地优化教学质量,提高学生课堂参与度。多媒体课件集文、图、音像、视频于一体,将抽象的教学内容以动态的形式展现出来,让学生能够积极主动获取知识。教师在使用演示课件的时候,要把握教学重点,融合学生的接受能力,多样化的多媒体课件的呈现方式使学生充分发展能力。如,在“肌细胞的收缩功能”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肌细胞结构模拟图,并让学生看清骨骼肌细胞的微细结构。然后学生采用视频或者动画演示肌细胞的收缩功能,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过程,自然容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2.多媒体课件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生理解剖学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多媒体课件提高生理解剖学教学质量。教师在教学中将微观变得形象可感,将需要抽象思维思考的地方变得形象可感,降低学习生理解剖学的难度。多媒体课件使教学难点降低,视频的精彩以及形象可感的图像更容易让学生进入思维空间。如,在“呼吸生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多媒体课件演示呼吸道的全景图,呼吸过程的动画以及人工呼吸的模拟图像,这样学生通过观看音、形、视频能够较好地了解呼吸的过程、原理以及规律,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很容易地深层次地掌握教学的重点,阶梯形地突破教学的难点。
三、合作学习,让学生成为教学的主体地位
1.合作学习,可以调动所有学生参与的积极性
中职生理解剖学微观情境多,语言表达难,在一些有难度的教学内容的学习过程中,单凭学生个人的思维能力是无法掌握教学内容的。此时教师就要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积极参与到交流讨论中,降低学习难度,并在讨论的过程中集思广益,逐步掌握教学知识。在合作学习小组进行分组的时候,教师要注意采用同组异质的原则,使小组内成员能够集合不同类型的学生,取长补短。
2.合作学习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参与机会
生本理念下的中职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教师要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学习的过程中,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善于提出问题让学生思考,在学生单独思考无法解决的时候,教师可以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理解。如,在“细胞膜的物质转运”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在利用计算机技术模拟Na+、K+、葡萄糖等物质通过细胞膜的运动过程后,让学生思考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的实质和主动转运、被动转运的特点,在学生单独思考不能解决问题的时候,教师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对这一抽象、枯燥的问题结合多媒体课件的演示进行讨论、
思考,学生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不但能全员参与,而且学生通过讨论可以积极思考,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掌握教学内容。
四、前置性作业,实现先学后教
1.前置性作业重在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2.前置性作业的设置要注重有效性
3.在课堂上做好前置性作业的延伸,举一反三
生理解剖学的教学教师要举一反三,课堂授课要抓住前置性作业做好延伸。同时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因材施教,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在课堂上有所收获。
总之,中职生理解剖学要以生为本,以学定教,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辅助教学,让学生能够降低学习难度。在遇到学生独立无法解决的学习内容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增强合作意识,并通过激励性评价训练合作技能,提升学习能力。
[1]谭雨.在人体解剖学教学中灵活运用教学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1(07).
关键词:解剖学学习方法学习记忆教学效果
人体解剖学是医学院开设的一门重要基础课程,主要是系统地讲解人体正常的解剖结构,只有掌握了正常结构,才能理解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变化,才能为后面学习其他医学课程奠定坚实基础。凡是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学生,无论是什么专业、什么层次的学生,都要学习人体解剖学。因此,解剖学学得好不好,直接影响接下来的课程学习,经过几年的教学实践,我认为,推理记忆法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剖学的成绩,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培养学习兴趣
解剖学是一门学习难度较大的学科,名词繁多,同时,解剖学也是医学生进入医学院校学习的第一门重要专业课。因此,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除了要具备高尚的道德、渊博的知识外,还应大量学习,运用先进的教学工具,注重教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与时俱进,用美德、知识、新科技、新生活吸引当代学生,提高学生对解剖学的学习兴趣。首先,教学要富于趣味性,兴趣是培养学生学习解剖学的前提。教师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消除学生听课疲劳;其次,联系临床以达到理论联系实际,拓宽学生思维;再次,多媒体教学,生动形象地展现抽象难记的知识;最后,多提问,诱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思考等。
二、引导学生调整学习的心态
三、应用推理记忆法强化教学效果
解剖学是一门形态学,实践性强,教学中利用直观教学法,在此基础上进行推理、联系。如讲到女性生殖系统的子内膜的周期性变化关系时,我就采取了记忆法。将月经周期性的增生期与卵泡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分泌与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月经期与黄体退化,白体形成一一挂钩。然后由卵泡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雌激素分泌增多,子宫内膜在雌激素作用下由基底层增生修补功能层,内膜增至2-4MM,由卵泡成熟“排卵”黄体形成引出另外一大串黄体退化,白体形成引出另一段教学,学会了推理记忆法就可化整为零,应用时化零为整,掌握重点,把以前所学知识联系起来,不必强记一大堆知识,更不要死记硬背不奏效,这就是推理记忆法的精髓所在。
(一)掌握学习方法和记忆。
(二)尸体联系活体。
解剖学要联系实际标本,我们要学解剖知识最终应用到活人身上,因此在实习过程中把尸体与活体联系起来,就可以对人体解剖产生兴趣,同时通过触摸尸体和活体,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把学到的形态结构尽可能地在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弄清楚,这是活的东西,因为将来服务的对象是活人。做到观察标本与活体摸认相结合,把形态学活,全面地认识人体形态结构,从而增加感性认识,提高学习兴趣。
(三)适当结合临床。
教师在课堂讲授知识要把实验室标本、活体触摸及必要的临床应用联系起来,如怎样计数肋骨和椎骨数,昏迷病人怎样穿插胃管,有的小儿为何熟睡时张口呼吸,法医学上怎样断定婴儿是产前或是出生后死亡,足球运动员容易损伤哪侧半月板,等等。在解剖学实习教学中,要适当地结合临床,对于形态的结构的东西,教师教学生一要看、二要摸就能明白了,也能感知,这样可以通过实践,加深对理论知识理解和记忆,提高学生对本门课程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实践,掌握和巩固理论知识,避免它们成为脱离实际和死记硬背的知识。
(四)注意体表、外形和归纳。
学生及时发现和理解某些知识或概念之间的关系,能更好、更全面地掌握解剖学知识。要做到纵横联系,进行丰富想象,充分发挥创造性思维的特点,揭示某些知识点之间的必然联系。横向联系方面,如心和肺均具有“一尖、一底、二面、三缘”结构,左肺分两叶、左房室口有二尖瓣,右肺分三叶、右房室口有三尖瓣,这样对比记忆,就很容易记住而不混淆。纵向联系方面,主要结合人体的循环途径或某些生理过程阐述。例如,胃癌患者口服核黄素后为什么尿呈黄色。在这一体内过程中,依次经过了哪几个系统,各系统又依次经过了哪些器官和感受器,有哪些器官或结构可进行横向联系比较,哪些器官和结构是重点,其位置、形态及结构如何,以此途径为基础,可变换其他体内途径,举一反三,这种通过创造性思维得出来的结论,将会受益终身。同时,注意分析归纳法以理解形态特征。运用联系思维,改变死啃书本、硬记名词的方法。例如肝门、肺门、肾门等名词分别出现在消化、呼吸、泌尿系统里,如果以实质性脏器的“门”进行归纳总结,记忆这些名词也就简单了。又如中空性管道食管三个狭窄、输尿管三个狭窄、男性尿道三个狭窄分别出现在消化、泌尿、生殖系统里,进行归纳后,掌握起来就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