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鲸扫地机器人竞品分析(上)行业分析市场消费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扫地机器人作为家用电器的一种,受到政策和市场的支持,市场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国内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较低,仍有潜在市场需要挖掘。随着科技迭代,扫地机器人行业的技术和市场前景仍有不少的发展空间,潜力巨大,对行业的发展前景带来新的希望。

一、目的

分析当前产品与市场的需求缺口,为产品迭代和运营决策提供可行性方向。

二、定义

据百度百科解释,扫地机器人又称自动打扫机、智能吸尘、机器人吸尘器等,是智能家用电器的一种,能凭借一定的人工智能,自动在房间内完成地板清理工作。

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制定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4754—2017),扫地机器人属于C3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下的C3855家用清洁卫生电器具制造行业。

家用电器具体可划分为白电、黑电、厨电、小家电,因此可以把家电行业细分为白电行业、黑电行业、厨电行业和小家电行业;扫地机器人则属于小家电行业下的清洁机器人行业。

地面清洁机器人包括吸尘器、洗地机和扫地机器人等。

家用电器制造业行业分类:

公开资料,远东资信整理

小结

扫地机器人行业是家电行业中清洁机器人行业的细分行业。

三、行业背景3.1从政策来看(P)

扫地机器人兼具智能制造和消费属性,行业的发展离不开政策支持。

自2006年以来,国务院、国家发改委、国家工信部等多部门都陆续印发了支持、规范扫地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政策;地产政策也促进了整个家电行业发展。

8月24日,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更是发布允许各城市决定维持、下调或取消首套住房贷款利率。

3.2从经济来看(E)

尽管受疫情影响,但居民购买力和消费水平仍较高,消费者需求较旺盛。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人均消费支出增速有所下降,但总体保持增长趋势。

2022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累计为28.26万亿,同比上涨0.5%。家用电器和音像器材类商品零售总额累计为5999亿元,同比上涨1.6%。

3.3从社会来看(S)

中国总体人口增速虽有下降趋势,但随着人户分离人口和流动人口的上涨带来的租房需求增长,间接促进了家电市场的繁荣。

相比较过去十年,人户分离人口增长88.52%,流动人口增长69.73%。

短视频、直播、社交种草平台的兴起很大程度上促进了家电的线上消费。

3.4从技术来看(T)

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迎来第三轮技术红利期——从2002年扫地机正式商业化;到2015年LDS+vslam规划清洁;到2020年AI视觉避障;再到现在的基站自清洁和全能基站。扫地机核心技术相对成熟,已进入结构化创新阶段。

扫地机器人行业PEST分析:

前瞻产业研究院、国家统计局、Mob研究院整理绘制、中信证券研究院(按先后顺序)

3.5小结

从市场规模来看:

技术突破打开市场空间,扫地机器人行业历经两次市场规模的快速扩容。

第一次是2016-2018年科沃斯和石头率先推出激光导航的全局规划型产品,第二次是2020-2021年云鲸颠覆性创新自清洁功能,科沃斯和石头快速跟进AI交互升级至全能,并进一步提升产品单价。

2021年市场规模CAGR为18%,2022年上半年同比增速放缓,行业进入额涨量跌的增长困境。

从渗透率来看:

行业渗透率较低,仍有成长空间。

2021年全球主要扫地机器人国家如美国、德国和日本的渗透率均在10-15%之间,中国仅5.5%。

据民生证券研究院测算,2025年中国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将达7.48%,国元证券研究所更是大胆预测将达12%及以上。

从潜在市场来看:

下沉市场潜力大,我国常住人口主要分布在三线及以下城乡地区,人口基数巨大,占总人口66%。对比各线城市的扫地机器人销量情况,2012-2021年三线及以下地区增长明显。

2016-2021年扫地机器人市场规模及增速:

奥维云网、国金证券研究所

2021上半年和2022上半年市场规模变化情况:

GFK中怡康零售监测

2015-2024年扫地机器人市场渗透率:

Statista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

2021年全球主要国家扫地机器人家庭渗透率情况:

iRobot官网、民生证券研究院

2012-2023年扫地机器人各线城市销量占比:

头豹研究院、国元证券研究所

2016-1025年扫地机器人渗透率测算:

奥维云网、国家统计局、民生证券研究院测算

4.2产品侧

从性能迭代来看:

从技术迭代来到产品创新,扫地机器人自发明以来历经三次技术迭代:

根据中泰证券研究所划分的扫地机器人发展五阶段,产品进程仍处于中间阶段,即有条件自动化向高度自动化迈进的阶段。

从产品均价来看:

016-2021年,扫地机器人均价整体呈上涨趋势,而2021至今更是出现“量减额加”的均价上涨趋势。2022年M1-M6,累计线上销售额增长5%,其中均价+47%,销量-29%。

2022年M1-M26,线上均价3045元,线下均价4497元。

线下均价总体大于线上均价,因此线下门店有利于高端产品销售。

从产品价格段来看:

低价机型逐渐出清,3000元以上产品在持续高增放量。

2022年,3000元以下机型销量下滑61%,仅3000元以上机型销量有所增长(+91%)。

其中3000-3499元产品销+139%,3500-3999元产品销量+16%,4000元及以上产品销量+572%。

从产品结构来看:

单机款产品退出,自清洁款、自集尘款和全能款成为市场主流。

2020年扫地机器人销量前十产品除云鲸J1(自清洁基站款)外均为单机款,且米家性价比产品扫拖机器人为榜单第一。而2022年以来热销前十中有八款均为基站款产品(自清洁或全能款)。

扫地机器人行业性能迭代及历程:

科沃斯官网、国元证券研究所

扫地机器人行业发展五阶段:

甲子光年、中泰证券研究所

扫地机性能迭代产生的效用变化与消费者购买意愿的关系:

国金证券研究所整理

线上扫地机器人均价及同比:

线上扫地机器人月度销量及均价同比走势:

扫地机器人规模及均价:

奥维云网

线上扫地机器人分价格段销量占比:

2020-2022M1-M5线上扫地机器人销量畅销榜单:

4.3用户侧

4.3.1用户画像

4.3.1.1基于百度搜索指数

从地域分布来看:

用户主要分布于华东和华南地区的北京、上海和深圳等一二线城市。

从年龄分布来看:

用户主要集中于20-40岁年龄段,占比69.58%,与全网分布情况大致吻合。

从性别分布来看:

男性用户偏高于女性,分别占比56.89%和43.11%。而全网分布较均匀,分别是51.39%和48.61%。

2022年百度用户搜索“扫地机器人”的地域、年龄和性别分布情况:

百度搜索指数

4.3.1.2基于电商数据监测

从婚姻情况来看:

25-40岁的用户是扫地机器人的主力群体,占比47.3%。50岁以上年龄段也是不容小觑的群体,占比达18.9%。

从内容类型偏好来看:

从价格偏好来看:

用户对具有复合功能、高性价比的机器人接受度更高,3000-4000销量占比31.0%,4000-5000占比40.9%。

从使用感受来看:

在用户口中,原本费力家庭清洁工作变得简单快乐,从清洁能力、便捷度和智能化等方面极大改善了用户体验。

从体验趋势来看:

用户已不满足家电单品体验,开始追求智能家电的互联互通,期待整体联动性的全屋智慧体验。

2022年扫地机器人&洗地机电商受众用户画像:

QuestMobileGrowth用户画像标签数据库

2022年扫地机器人电商受众内容类型偏好:

QuestMobileGROWTH用户画像标签数据库

2022扫地机器人主流品牌抖音渠道品牌官方直播间不同价格区间销量占比:

QuestMobileTRUTHBRAND品牌数据库

2022年扫地机器人用户提及感受类关键词词云:

QuestMobileNEWMEDIA新媒体数据库

2018-2020年全屋智慧家电系统调研:

GFK、奥维数据、Mob研究院整理绘制

4.3.2购买决策(旅程地图)

4.3.2.1购买前

从购买动因来看:

超八成消费者因生活刚需而购买产品,并且会充分结合需求。收入优惠等因素“有所规划”地安排消费需求。

从考虑因素来看:

清洁效果、品牌口碑、智能化和价格优惠是购买扫地机器人时主要的考虑因素,其次售后服务也是考虑因素之一。

从信息获取渠道来看:

2021年扫地机器人购买动机:

Mob研究院《中国家电消费人群洞察》调研问卷

2021年扫地机器人购买考虑因素:

艾瑞咨询市场调研

2021年扫地机器人购买获取信息渠道:

4.3.2.2购买时

从购买渠道来看:

超九成用户从电商平台下单,与获取信息渠道基本吻合。

从售前问题咨询来看:

大部分用户问题非常细节和实际。

2021年扫地机器人购买渠道:

QuestMobileTRUTHBRAND品牌数据库(下同)

4.3.2.3购买后

1.2%的用户在首次购买机器人后,会持续留意品牌最新动向,并对新机型有着较浓厚兴趣,以旧换新诉求随之产生。主动咨询的用户占比较低,这也侧面反映出用户品牌粘性较低。

从用户体验反馈来看:

售后体验相对薄弱,负评更多围绕客服服务态度和售后维修环节,这直接影响用户复购、推荐的可能性,甚至品牌口碑。

4.4小结

总体来看,目前行业处于从发展到成熟的过渡阶段,随着产品力和价格带来进一步放量,未来市场规模有望向下沉市场下探。

五、竞争态势5.1产业地图

扫地机器人的上游包括原材料及零件,核心零部件包括芯片、传感器、电子元器件、电池、注塑机、电机、地刷等,其他原材料包括塑料、包材、金属等。

扫地机器人的研发、生产和制造属于中游,包括技术层、功能层和产品层。

下游流通环节包括销售渠道和最终消费者,销售渠道包括线上电商和线下实体店。

扫地机器人行业产业链:

前瞻产业研究院整理

5.2竞争格局

从市场集中度来看:

目前扫地机器人市场集中度较高,根据CIC灼识咨询高达60%,商业化程度在整个机器人行业中最高,达40%。

从市场占有率来看:

019-2021年销售额市占率科沃斯、石头和云鲸稳居前三,科沃斯市占率稍有下降,与公司战略调整有关(退出单机市场,转向中高端市场)而云鲸一路高歌猛进,2021年市占率分别是45%、16%和12.5%。

2021年线上销售额市占率TOP3的品牌分布是科沃斯38.7%、石头11.0%和云鲸10.4%。线下科沃斯一骑绝尘,占比达82.3%。

从竞争区域来看:

总体来看,行业呈现一超多强的竞争格局,且较稳定,区域格局高度集中。

机器人行业市场整体情况:

CIC灼识咨询《2022中国机器人行业蓝皮书》

2019-2020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各品牌销售额市占率情况:

奥维云网、中泰证券研究所

2021-2022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各品牌销售额市占率情况:

奥维云网、国元证券研究所

2021年扫地机器人行业各品牌线上&线下销售额市场占有率情况:

奥维云网、广发证券发展研究中心

5.3竞争关系(波特五力模型)

目前扫地机器人行业市场容量不断扩大,2022年以来涌现出多家新的市场竞争者。

模型分析结果如下:

扫地机器人行业全景图谱:

5.4小结

纵看产业关系:

上游扫地机器人生产制造企业对上游的议价能力较低,疫情原料价格上涨,传感器和芯片高度依赖进口。

横看竞争关系:

龙头企业科沃斯和石头已在技术、规模方面形成壁垒,地位较难撼动。

由于资本市场的参与,扫地机器人企业的激励收到互联网公司、科技公司的做法,导致传统企业对扫地机人才的吸引力不足。在产品性能持续升级中落后,目前竞争力较小。

替代品吸尘器和洗地机受使用环境因素的影响较小,操作方式简易,且技术较醇熟,更容易被广泛认可。

因此扫地机器人产品只有用智慧科技不断创新,让其像人一样思考,达到足够好用的程度,才能进一步渗透市场。

六、总结

本文由@原源圆园元原创发布于人人都是产品经理,未经许可,禁止转载。

THE END
1.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及企业剖析5、重点企业分析 在自动化浪潮下,市场需求与可落地的场景的快速涌现,助推国产工业机器厂商发展。据互联网周刊发布的2021工业机器人TOP50,埃斯顿作为工业机器人及智能制造系统提供商和服务商排名第一,库卡(Kuka)、汇川技术排名第二和第三,新松机器人、新时达机器人、绿的谐波、博实股份、科大智能、南京熊猫、拓斯达进...http://news.21csp.com.cn/c900/202204/11413889.html
2.年度餐饮机器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docx年度餐饮机器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docx,餐饮机器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PAGE 1 餐饮机器人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分析报告 目录 TOC \h \z 12061 前言 3 30982 一、员工培训与绩效提升 3 13601 (一)、培训需求分析与计划 3 19585 (二)、绩效评价体系与激励机制 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309/6134025215010055.shtm
3.工业机器人应用领域市场分析:2020未来可期MIR Databank对2020年工业机器人市场做了***新的分析,其中主要集中在睿易智能所在的工业机器人应用里。分析针对于三个方向,下面一起来看一下。 一、电子、汽车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协作工业机器人应用仍是推新热点 从应用市场来看,电子、汽车整车及零部件行业市场需求下滑;半导体、家电、汽车电子增速不及预期;锂电、光伏...http://m.rayeeintel.com/mxwzs95.html
4.2023全球及中国自主移动机器人(AMR)市场发展与应用趋势分析自主移动机器人(简称AMR)是在自动导引运输车(简称AGV)之后兴起的新一代移动机器人系统,目前已广泛应用于众多行业!本文将简要回顾移动机器人发展历程,介绍AMR的特点与优势,并对全球及中国AMR市场现状、应用特点及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和展望。 - 文章信息 - 本文由e-works编辑部杨培原创发布。 https://www.ceconline.com/it/ma/8800128107/01/
1.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2024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分析,2024 By: Lily Li Yuri Cui Kai Cui Add to shopping cart$15,000.00 Abstract 本IDC研究从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的行业发展动力、产业链构成、发展趋势等方面对该市场进行了分析。 “随着中国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工业机器人已经成为智能制造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支撑。近年来,中国...https://www.idc.com/getdoc.jsp?containerId=CHC50965224
2.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docx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报告一、市场背景 近年来,随着人工智能、机器学习和物联网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机器人行业正在经历爆炸式增长。机器人已经广泛应用于多个领域,包括制造业、医疗保健、零售业、农业、物流等。机器人的广泛应用给工业自动化和数字化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二、市场规模 机器人市场规模的持续增长使其成为...https://m.renrendoc.com/paper/250963581.html
3.2019年中国机器人行业市场分析(图)由于政策扶持发展、需求不断扩大,国内机器人市场规模持续增长。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互联网+机器人行业市场需求预测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统计数据显示,2013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已达23.8亿美元,截止至2018年中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87.4亿美元,同比增长25.9%。同时,中国机器人占全球机器人比重上升,2017年占比26...http://www.360doc.com/content/19/0904/16/64176506_859104241.shtml
4.罗戈网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罗戈导读]2018年上半年国内市场的搬运上下料机器人占比最高,达65%,其次装配机器人,占比15%,高于焊接机器人占比6个百分点。 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发展较快,约占全球市场份额三分之一,是全球第一大工业机器人应用市场。2018年上半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规模达到52.2亿美元。下面进行工业机器人行业市场规模分析。 http://adm3.logclub.com/articleInfo/MTEwNTg=
5.从三大经典传动到具身智能,AI时代下的人形机器人市场及应用分析在人工智能的浪潮中,人形机器人凭借其独特的魅力和巨大潜力,已然成为科技领域的新宠儿。它们不仅是科技前沿的璀璨明珠,更是人类智慧的杰出代表。本文将深入剖析人形机器人的核心魅力,从动力源泉到市场蓝图,从供应链脉络到应用场景,展现这一领域的蓬勃发展态势与广阔未来前景。 https://www.xianjichina.com/special/detail_546709.html
6.人形机器人市场发展趋势分析:在全球范围内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人形机器人是一个国家高科技实力和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世界发达国家都不惜投入巨资进行开发研究。日、美英等国都在研制仿人形机器人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已取得突破性的进展。预计到2028年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将增至138亿美元,5年内年均复合增长率达50.29%。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1432426.html
7.机器人创新创业计划书(精选5篇)七、风险分析 在创业过程中,我们将面临市场竞争、技术风险、资金风险等多种风险。我们将通过不断学习和改进,寻求合作伙伴的支持,降低风险,确保企业的稳健发展。 八、总结 我们的机器人创新创业计划将致力于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生活方式,满足人们对于家庭助手的需求。我们将不断创新和改进,确保产品的品质和用户体验,成为...https://www.ruiwen.com/word/jiqirenchuangxinchuangyejihuashu.html
8.如何分析机器人行业的发展?机器人行业的市场前景有哪些?股票频道机器人行业发展的分析与市场前景展望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机器人行业正逐渐成为全球经济的一个重要增长点。要深入分析机器人行业的发展,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考量。 首先,从技术创新角度来看,机器人的核心技术包括传感器技术、人工智能算法、机械设计与制造等。近年来,这些技术不断取得突破,使得机器人的性能和功能得到显著提...https://stock.hexun.com/2024-08-25/214149304.html
9.2022年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链上中下游市场分析(附产业链全景图)三、中游分析 1.市场规模 当前,我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进入稳定增长期。虽然在2019年期间受市场需求波动的影响,我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出现轻微下滑,但由于率先突破疫情影响,智能机器人市场呈现加速复苏趋势,大量“非接触”式服务也为智能机器人应该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应用空间。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智能机器人市场规模达994亿元...https://wap.seccw.com/document/detail/id/16604.html
10.2024年工业机器人行业应用领域市场分析及产业发展趋势预测当前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仍低于欧韩日等发达国家,据统计,2021年我国制造业工业机器人密度为322台/万人,而同期的韩国、日本、德国工业机器人密度分别为1,000台/万人、399台/万人、397台/万人,我国机器人密度低于欧韩日等发达国家,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https://www.bjzjqx.com/IndustryInner/525797.html
11.研报解读人形机器人产业蓝皮书,全面解析这个千亿级市场!l本体发展分析:人形机器人本体的发展水平直接影响人形机器人的形态和功能。目前,国内外人形机器人领域的主要本体厂商有优必选、伟景机器人、波士顿动力、本田、特斯拉、Figure AI 等,主要集中在轮式人形机器人、足式人形机器人、全能型人形机器人等类型,具有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其中,轮式人形机器人主要采用轮式驱...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839962570&efid=A_zHNVTAxC2PMOcwUmmKo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