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对传统文化的学习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动画片创作中融入传统文化元素,潜移默化地实现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和发扬。青少年观看动画片的过程中了解传统文化元素和传统文化理念传承,从而实现了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
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建筑、绘画、音乐、戏曲、诗词、文化、思想、习俗等方面包罗万象,历经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积淀了自己独特的深沉的美。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回望历史,仍然是那么令人着迷。为探寻中华传统文化元素的美,我们一起去欣赏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从某些方面来讲,传统文化元素的美与现代美有一定的区别,但从根本上来说,中华文化的根是不变的,血脉传承。动画人尝试将传统文化渗透到动画片设计制作中,让观众在观看动画的同时潜移默化地体会和欣赏到传统文化元素的美。相比硬性灌输中国传统文化,在欣赏优美动画作品中实现对传统文化的传承往往更使观众受到心灵的洗礼。
我们常见的传统文化元素有建筑、剪纸、书法、皮影、绘画、书法、诗词、习俗、礼仪等元素[1]。一部以表现中国区域特色或特定历史时期的动画影片往往会如史诗般展开历史画卷,在长卷中糅杂着各种传统文化元素,观众可以体会到不同的历史地理风情和区域文化特征元素。每个国家的动画片表现出的民族特色、典型的民族文化特征、醒目的传统文化元素,无一不展示了该国家鲜明的传统文化特征。
二、传统文化元素对动画片的影响
(二)增加视觉效果。传统文化元素融入动画片的创作极大提高了视觉冲击力,例如早期动画片《大闹天宫》,动画片取材于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明朝吴承恩著作的历史巨著《西游记》。人物的形象设计蕴含了传统的戏曲京剧文化等传统元素,除了人物的形象之外,在孙悟空的动作动画设计中也结合京剧戏曲动作程式的特点,大胆创作,金箍棒所到之处京剧的鼓点随之而来,精准而巧妙切合。场景设计取景于古色古香的历史名胜地区,传统建筑设计以及戏曲特色文化传统元素融合,加上该片强烈的美术风格,增加影片的视觉冲击力,从而增加整个动画片的传统文化氛围,受到了广大青少年的广泛喜爱。
(三)增加文化内涵。融合传统文化元素的动画片在寓教于乐的过程中,传递更多的文化理念和思想及正确的价值观,研究并应用不同时期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同观念,如道家的天人合一、无为而治,法家的法治,儒家的仁义,注重自身修养、人与人的和谐等,影响了动画片的内涵及其价值观和世界观。《功夫熊猫》一片告诉观众如何追寻自己的梦想,展现了熊猫阿宝从懦弱到成为一个万众瞩目的英雄的奋斗的过程[2]。现实生活中无论是任何人都有追求梦想的愿望,在逐梦的过程中所要经历的艰辛和困难,所要承受的压力,可能在刹那间就击垮了自己,但影片用乐观的心态在潜移默化中向观看者传递能量和价值观,只要有梦想并为之奋斗梦想终将实现。动画片中一些转折剧情的设计,如剧情的突然反转或者是一个小小的巧合导致最终的成功等充分表达了人类在逆境生存中与困境的抗争,及改变现状的渴望,对现实生活有一定的启示,文化内涵的提升使得影片更接近人心,打动人心,传统文化的本质和内涵有效地被观众接受。
三、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片创作中的表现形式
(一)角色设计融合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动画片的前期角色设计是重中之重。设计动画片人物角色,首先要调查人物所在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了解地区的区域特征,地方的建筑特色、民族特色、民俗风情、地方服装特色、饮食文化等,然后对人物角色的形象、服装和动作特征进行重点设计。近些年将传统文化与动画片设计较好的作品有《戏隐江湖》,在动画片设计中将优秀的传统文化与动画片相结合,动画片中人设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中的京剧人物形象生旦净丑的角色设计,题材新,融合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充分体现京剧的国粹魅力。动画片中角色的形象和动作设计及音效处理融合京剧文化传统元素审美特征,先声夺人,使观众在一干人等的冒险游记中随剧情起伏,在国粹的魅力中沉迷。
(二)动画设计体现不同地域文化特征元素。动画片的动画设计中,人物的各种动作、举止行为等无一不体现特定历史时期的文化特征。传统的中华文化中男性阳刚、女性阴柔,反映中华传统文化太极阴阳协调的文化特征。男性和女性许多动作和行为设计在生活中会显得稍微夸张,但是将其运用到影视动画的创作中时却具有相当的艺术感染力。通过男性化夸张的动作去表达具有阳刚正气的文化元素,女性化的动作和动画设计表达具有温润亲和的文化元素,具有文化象征意义,从而体现特定时期的具有历史时代特征的传统文化元素的典型特征,人物角色设计显得更为典型丰满了。
(三)场景设计传达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对于整个动画片而言,符合历史背景和时代特征的场景,才能与不同的人物角色和符合角色成长的剧情更好地融合。动画片开场往往会给观众留下难以磨灭的视觉冲击力。例如《戏隐江湖》开场色彩鲜亮,强烈的色彩搭配与具有传统文化特征的建筑相结合,让人感觉整个场景节奏明快,使得传统特色场景设计给与观众不一般的感官享受。气势磅礴的大全景,稳当的中景,具有冲击力的特写,使得观众享受着民族文化视觉的盛宴。
场景设计中融合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特色,结合当地的传统习俗体现着传统文化元素,观众在观看动画时能够潜移默化地了解到特定国家和地区文化特征。例如,动画片中西藏风情的动画片《阿古顿巴》和陕北风情的动画片《卖猪》所出现的地域特征非常明显:不同职业特征人物的服装设计和动作设计;不同场景中的传统文化元素体现在每个场景设计细小的角落、高大建筑物的细节、山头的点缀;不同场景中的地理特征,土地的色彩,房屋的细节设计和色彩搭配;民族特色的音乐元素等。比较各种不同的传统文化元素,这就是优秀的包容的博大的中华传统文化,观众在潜移默化中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四、动画片创作中注重审美的原则
中国传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深远,具有独特的魅力。我们需要对传统文化元素深入挖掘。只有真正了解不同类型传统文化元素的美,才能在动画创作中更加用心地融入传统文化元素,从而传递正能量和正确的价值观。
五、结语
时代是不断变化的,但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不能变。动画片中融合传统文化元素使得观众在观看动画片的同时,体会传统文化的悠长韵味和绝美魅力。只有真正传递正确的传统文化观念和价值观,才是对传统文化元素最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史爽,吴光宇.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漫品牌中的运用[J].中国文艺家,2020(04):118-119.
[2]孙超.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在动画场景中的应用研究——以《天书奇谭》为例[J].戏剧之家,2020(3):84-84.
(作者简介:薛朝婷,硕士学位,苏州托普信息职业技术学院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