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设计竞赛,作为国内首个专注于汽车用户体验方向的设计赛事,正引领着这场变革的浪潮。
竞赛介绍
竞赛主题方向
本届竞赛紧扣“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这一总主题方向,精心设置了三个极具前瞻性的分主题。
其一,车载AI数字伴侣机器人设计--上汽通用。
要求设计一款与汽车完美融合的智能机器人,可实体、可虚拟,亦可虚实结合。它需具备万物互联、情感牵绊、健康管理、社交等强大功能,贯穿工作与生活的各个环节,增强与用户的粘性,为用户带来丰富多样的价值,如收益、工作学习辅助、信息咨询、陪护等。
其二,AI驱动游戏化体验座舱场景设计--蔚来汽车。
其三,IOT车、手机、家互联场景设计--零束科技。
以用户为中心,深入理解汽车品牌核心,实现手机、家、汽车之间的无缝切换,确保数据安全传输与存储,提供语音助手与手势控制,实现个性化设置,具备上下文感知能力,加强车与家的连接,实现远程诊断与升级,提供智能导航与信息服务,进行智能能源管理。
竞赛基本信息
2.报名方式:
3.奖项设置
4.作品要求:
参赛者应至少提交以下四项内容中的前三项作为参赛投稿:
其一,方案展示板三张。展示板内容需包含方案前后45度效果图,同时可展示设计研究、草图、PACKAGE、人机关系、细节展示、材料展示、设计说明等丰富内容,全方位呈现设计方案的深度与广度。其二,以WORD文档形式呈现参赛作品创作阐述,清晰阐述设计理念、创作过程及创新点等关键要素。其三,参赛作品PPT(入围决赛选手必须提供),通过图文并茂的演示文稿,生动展示设计方案的特色与优势。
此外,参赛者也可提交作品效果视频,进一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与感染力。
5.参赛资格:
竞赛评审专家
本次竞赛邀请了汽车行业大咖、资深设计师及专家学者担任评委。他们拥有深厚的专业素养、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卓越的创新视野。在评审过程中,他们将在汽车用户需求分析、概念设计、概念验证及优化、详细设计及原型制作等各个阶段作出专业评审以及给予宝贵的意见指引。这些评委的参与,确保了竞赛的专业性和公正性。
竞赛目的
在政府单位、汽车学会及专业机构的大力支持下,本次竞赛将促进设计师与企业、科技公司之间更为紧密的合作与交流。以竞赛为平台,共同剖析人工智能时代下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的发展趋势,拓展用户体验设计在行业内的广度与深度,持续提升其影响力。
同时,竞赛致力于打造更具创新性与前瞻性的中国模式下工业设计与智能创新技术融合环境,树立“未来汽车情感化用户体验设计”的新标杆,为中国汽车设计行业的蓬勃发展注入新活力,推动中国汽车设计在国际舞台上绽放独特魅力。
竞赛价值
为学生提供实践平台,锻炼专业能力,培养未来汽车设计领域的优秀人才。学生在参赛过程中,能够将所学理论知识与实际设计项目相结合,提高自己的设计能力、团队协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促进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推动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竞赛搭建了学校、企业和学生之间的桥梁,促进了各方的交流与合作。企业可以通过竞赛发现优秀人才,为自身发展储备力量;学校可以了解行业需求,优化教学内容和方法;学生则可以获得实践机会和职业发展指导。
设计评价标准
核心标准突出“设计之道”。民生贡献度评估作品对民众生活的改善,包括出行便利性、安全性和生活品质的提升;产业贡献度考查对汽车产业发展的推动,如引领技术创新和拓展市场需求;未来贡献度展望作品对未来汽车发展的前瞻性及提供新思路和方向的能力。
通过这三层标准的综合考量,大赛将选拔出真正具有创新性、前瞻性和实用性的优秀汽车设计作品,有力推动中国汽车设计行业持续向前发展。
竞赛愿景
获奖通知
大赛主办方将在颁奖典礼上直接公布各奖项获奖名单,或在颁奖典礼因故无法举办的情况下以其他的方式直接告知获奖选手。入围选手名单将于颁奖典礼之前告知入围选手。
注意事项
往届获奖案例欣赏
在去年的竞赛中,往届作品专业水准高、创新价值大。在功能上深入探索,满足用户需求,提升驾驶便捷性与乘坐舒适性。美学设计风格多样,外观内饰精心雕琢,整体美感突出。技术应用先进,引入智能交互与新能源技术,洞察未来趋势。为汽车设计树立新标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