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1999年开始招收园艺高职专科,2002年园艺本科专业开始招生,2007年开始招收园林植物和观赏园艺硕士研究生。农学院园艺专业目前在校学生总数294名。其中2014级70名,2015级76名,2016级70名,2017级78人。
本专业现有校内专任教师13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10人,硕士生导师5人,其中吕福堂教授为教育部园艺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张复君副教授为国家级优秀科技特派员;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人数占教师总数的84.6%;教师中有博士学位的5人,占专任教师的38.46%,硕士学位的6人,占专任教师的46.15%,“双师型”教师6名,占校内专任教师总数的46.15%。外聘企、事业单位具有高级职称的技术人员为校外兼职教师3人。教师的年龄和学缘结构合理。
园艺专业拥有多媒体教室3个,普通教室2个。拥有功能完善、设备较先进的园艺植物育种实验室、土壤肥料实验室、植物生物技术实验室、植物生理实验室、果树学实验室和蔬菜学实验室等专业实验室6个,实验室、准备室、科研室面积共864.8平米,仪器设备260台(件),仪器设备价值200万元。园艺专业校内教学实习基地有3000平方米聊大花卉园、4000平方米的植物生态园,6万余平方米的校内植物生产园等实习基地。本专业实践性较强,包括基础化学实验、土壤肥料实验、植物学实验、生物化学实验、植物生理学实验、微生物学实验、遗传学实验、园艺学实验,军事训练、校内劳动实践、科研训练、园艺学教学综合实习、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实践教学环节。理论课119学分,占总学分的74.38%;实践教学41学分,占总学分的25.62%。综合实践课19周。
2.办学成果
3.就业前景
园艺专业学生前往各实习单位实习
知名教授/博士:
吕山花,女,1976年5月出生,汉族,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大豆与根瘤菌互作的分子机制研究。主要讲授本科生《分子生物学》、《园艺专业英语》、《生物化学》等课程;研究生《生物技术原理与应用》、《园艺专业英语》、《园林生物技术专题》等课程。主讲人之一主持校级“生物化学”精品课程。已主持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和青年基金项目各1项、主持完成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项,目前正在参加国家自然基金和省级项目各1项,发表本学科方向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被SCI收录3篇,2012年被授予聊城大学农学院科研岗位先锋荣誉称号。2015年入选聊大百人计划。
李海云,女,1974年2月出生,博士后,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1996-1999年2000年在山东师范大学生物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植物学专业硕士学位,1999-2002年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攻读博士研究生,获农学博士学位。2009-2012年在山东大学生命科学院博士后流动站进行研究工作。现主要讲授《植物生理学》和《生态学》等课程。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营养、栽培、逆境生理等方面的研究。
张演义,男,1975年10月出生,博士,副教授。主要从事本科生《生物化学》、《园艺植物生物技术》、《园艺研究法》和《田间试验与生物统计》等方面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育种和生物技术的教学和研究工作。主持山东省高等学校科技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项,指导学生申报聊城大学大学生科技创新项目2项;发表论文23篇,其中核心期刊为19篇,3篇被SCI收录;拥有国家发明专利1项;副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著作《葡萄分子生物学》1部,参编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著作《葡萄遗传育种与基因组学》1部。
王贵余,男,1962年12月生,辽宁喀左县人,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作物遗传育种及良种繁育研究;承担园艺、园林专业《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观赏植物学实验Ⅱ》、《园艺学实验Ⅱ》等课程的教学、实验工作,指导园艺、园林专业本科生综合实习;主要从事园艺植物育种及良种繁育的研究。曾获得聊城大学第七届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三等奖;参与编写论著2部,主持及参加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获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三等奖各1项、市级科研成果奖4项。在《种子》、《中国种业》、《生物学通报》等学术期刊上公开发表论(译)文30余篇。
齐辉,女,1969年9月出生,硕士,副教授。从事《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食用菌栽培学》与《园艺学实验》等课程的理论教学和实验、实习教学工作。研究方向:蔬菜栽培和育种。
邢柱东,女,1969年12月生,山东莘县人,硕士,副教授,农学院园艺工程系专职教师;1991年本科毕业于莱阳农学院园艺系果树学专业;2004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学院;主要承担《果树栽培学》、《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育种原理与技术》、《盆景与插花艺术》等课程的教学和科研任务。研究方向为果树栽培和育种。2001年荣获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竞赛2等奖;主持、参与省级、校级科研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30余篇。
刘焕红,女,1964年1月出生,山东聊城人,副教授,1988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农学系,大学本科,学士学位。承担本科生《植物学》、《植物生理学》教学工作及植物学实验及植物学实习。主要从事植物种类识别及植物学教学的研究。
张复君,男,副教授,1964年4月出生,1985年7月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专业。主要从事《蔬菜栽培学》、《设施园艺学》、《园艺设施学》等专业课程教学与研究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工作30年余,教学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的学术水平和较强的实际工作经验。被许多县(区)和乡镇聘为科技顾问,足迹遍及聊城190余个乡镇及周边地区。2005-2008年连续四年被茌平县评为优秀科技特派员;2006年和2009年度被评为聊城市优秀科技特派员;2007年被联合国开发计划署驻华代表处、商务部中国国际经济技术交流中心、科技部中国农村技术开发中心UNDP项目管理办公室评为2007年度UNDP项目省级优秀科技特派员并受表彰;2009年6月被评为全国优秀科技特派员。主编和参编教材、著作5部,主持和参加完成省厅科研项目五项,学校项目多项,其中二项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获省教育厅科技二等奖,获校级奖励多项;发表论文20余篇。
赵燕,女,1977年12月出生,山东阳谷人,硕士,讲师,农学院研究生兼职辅导员;2000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系蔬菜学专业;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山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获植物学专业理学硕士学位;主讲《植物学》、《蔬菜栽培学学》和《园艺植物无土栽培》;主要从事园艺植物栽培生理方面的研究。2009年和2010年获得院级“教学新星”称号;2016年3月获聊城大学第三届青年教师教学竞赛三等奖;主持参与国家级、省级、校级教学改革课题十余项,公开发表论文60余篇。
王巨媛,女,1973年10月生,河北东光人,博士,副教授,2004年毕业于沈阳农业大学获农学博士学位,并于同年到聊城大学工作至今,期间在美国麻州学习一年,现为聊城大学硕士生导师,山东省创新教育导师,聊城市人才工作信息库专家。主要从事环境条件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植物次生代谢与毒理学的研究。承担本科生《园艺植物栽培学》、《园艺植物研究法》和《生物统计学》等课程的教学及实习工作。主持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加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山东省软科学各2项、省科技攻关项目、山东省中青年科学家奖励基金项目、中科院水土保持研究所国家重点实验室基金各1项。获山东省软科学三等奖及山东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各1项。近年来,在农业工程学报、西北农业学报、时珍国医国药、干旱地区农业研究等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数十篇。
吴冰洁,女,1985年3月生,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2015年毕业于北京林业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就职于聊城大学农学院园艺工程系。承担本科生的《植物生理学》、《植物生理学实验》和《园林绿地建植与养护》和硕士研究生的《园林科技研究进展》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从事植物生理学,主要是植物光合作用方面的研究工作。
路兴慧,女,1982年生,山东聊城人,博士研究生,讲师。2005年本科毕业于山东农业大学园林专业,2009年获新疆农业大学生态学硕士学位,2012年获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生态学博士学位。2012年-2018年就职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从事森林生态方向的研究工作,2018年9月调入聊城大学农学院工作。承担园艺专业《绿化植物配置及应用》和园林专业《中外园林史》、《植物造景》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要从事园林生态、园林植物方向的研究工作,主持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基金项目、子项目各1项,作为业务骨干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1项;以第一作者发表学术论文9篇,其中SCI论文4篇。
高祥斌,男,1973年8月出生,山东聊城人,硕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山东省创新教育导师,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园林生态修复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主讲园艺本科专业《观赏植物学实验》,园林本科专业《花卉学》、《园林工程》、《园林工程概预算》、《植物景观规划设计》,硕士研究生的《高级观赏植物学》、《景观生态学》、《园林植物配置与造景》等课程的教学和实验工作。主要从事园林植物、园林生态修复及园林工程施工管理等方面的研究。现为聊城市城市规划专家库成员,聊城大学精品课程–《花卉学》的课程负责人。副主编高等职业教育园林工程技术专业“十一五”规划教材1部,主编高等教育风景园林专业“十二五”规划教材1部,副主编3部;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1项,主持聊城大学校级科研项目1项,山东省教育厅计划项目1项,山东省星火计划1项;参与聊城大学教学改革项目5项;其中1项经科学技术成果鉴定均为国内领先水平。现为卓越农林人才培养专业、山东省应用型本科专业–园林专业的骨干教师。
优秀校友
刘振宁,2006/09–2010/06就读于聊城大学农学院园艺专业;2010/09–2016/03考取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蔬菜学硕士研究生,硕博连读;013/09-2015/09赴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2017/03-至今赴临沂大学农林科学学院工作。目前从事植物生殖发育调控、.蔬菜基因功能鉴定与调控和.蔬菜种质资源创新研究工作。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项,参与国家农业部948项目和浙江省重大科技专项各1项。
柏祥,男,副教授,聊城大学农学院2007届园艺专业毕业生,2007年考取南京农业大学土壤学专业研究生,2013年获博士学位。2013年7月至今就职于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原中国环境管理干部学院)生态学系。主持河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1项、秦皇岛市科技局项目2项、河北环境工程学院博士基金项目1项,先后参加科技部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行职委项目、农业部黄渤海渔政局项目、江苏省科技厅项目、河北省科技厅项目、秦皇岛市科技局重点项目等。先后发表论文17篇,其中SCI收录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