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吧,开场白就到这吧(实在想不出来了,本期走简约风),我们直接进入正题。
面包行业的产品主要分两大类,分别是长保面包,和短保面包。其实一说出来大家就会有印象的。长保面包的保质期达到了一个月以上,其代表就是我们熟知的达利园。但是由于它的保质期太长了,所以面包的口感都不会很好,一般这样的面包都会添加添加在添加,比如加奶油啊,加巧克力,加果酱加糖啊,使得消费者品尝的侧重点不在面包了。这也让长保面包的消费特征更偏向零食(反正老米是这样认为的,到现在为止没拿它当主食过)。
当然短保面包也不仅仅是超市里的面包销售,还有一种专营店的面包销售。比如好利来面包店,克里斯丁面包店,面包新语等等。这只是些比较有名的连锁店,还有一些地区性小店。这样的面包店基本价格都比较高,花样也多,主要定位为中高端消费。像桃李就属于低端了(最贵的面包也就十几块)。由于这样的店手工费用,店面装饰,租金费用都比较高,所以虽然在产品价格上比较有优势,但在整体盈利上就捉襟见肘了。就像克里斯丁目前还在亏损,面包新语近五年利润也基本没涨(可能是小作坊比较多的缘故吧)。
①竞争优势分析
桃李的优势其实并不怎么明显,不像老巴说的护城河那么深,但一般企业也很难超越,首先就是由于桃李是一家上市公司,资金雄厚,所以在工厂的扩张建设上比较迅速,没有缺钱之忧(当然这个优势是相比中小面包厂的),很多地域性龙头因为资金匮乏,手段单一,往往只能坚守固有阵地,等着大企业去进攻,最后往往只有一部分企业能存活。这就像猫抓耗子,猫:我可以失手无数次,但我只需成功一次。耗子:…我无语了………
其次桃李在渠道运营上也有一定的优势。由于公司中央工厂与终端销售之间的信息交流充分,桃李能及时反馈进货或退货需求并根据市场需求灵活制定生产计划,通过经验预测+客户订单较为精准的预判终端需求,以销定产,使其在渠道运营上更加灵活。中央工厂白天根据基础订单进行生产,晚上根据实际需求量进行补单生产,从而提高产销率,将退货率控制在7%的较低水平(行业平均退货率15%)。在物流配送上,以第三方为主,自身车队为辅,公司通过与第三方合作,培训第三方派遣员工为公司收款、送货,保证配送效率的同时提高供应链管理能力。不过虽然在效率上提高了,但也加大了渠道的运营费用,使得这些年公司的费用率逐年攀升。这将是桃李未来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
②竞争对手分析
1、嘉顿
2、宾堡
其实在主干渠道上宾堡还是做的不错的,就是渠道精细化做的不好,
以下为笔者临时感慨吹牛,非企业分析内容。可忽略跳过。第一个符号为开始,下一个符号,为结束。
整体来看,宾堡虽然产品更花样多一些,在全球的知名度更大一些,但它在价格上却超过桃李,而且渠道也做不过桃李,所以宾堡在长期的竞争中还会继续处于劣势。
3、达利
达利1989年成立于福建,从2002年推出品牌“达利园”之后,通过产品模仿及价格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陆续上市的“可比克”、“乐虎”等销售水平也位于各自领域前列,2019年达利家庭消费,休闲食品,即饮饮料收入分别达到26.57,101.54,71.42亿元。达利于2018年11月推出短保面包系列“美焙辰”,宣告进军短保面包市场。
目前来看,国内面包行业的前景,是欣欣向荣的。
我国烘焙2019年行业的市场规模约为2317亿
元,2009-2019年,年化增长高达12.3%。其中短保面包的行业收入为170亿,近七年的年化增长为18.96%,远超烘焙市场的增长。当然虽然不能跟欧美那些主要以面包为食的国家相比,但与饮食习惯与我们相似的日本比较来说,我国的人均面包消费也算是非常低的。2018年,中国的人均消费面包量为,1.7kg/年,而日本则为7kg/年。所以不得不说,国内短保面包行业还是处于快速增长阶段的,保守预计未来五年行业增长率,也能达到年化10%以上。所以在企业赛道上我们还是不需要太过担心的,下面老米在讨论下桃李的全国扩张情况。
1,华北地区
2016年,收入7.17亿,毛利率32.98%
2019年,收入13.26亿,毛利率34.35%
三年营收增长,84.9%。
2,东北地区
2016年,收入16.67亿,毛利31.16%
2019年,收入26.64亿,毛利33.86%
三年营收增长,59.8%。
3,华东地区
2016年,收入6.12亿,毛利29.8%
2019年,收入11.66亿,毛利31.12%
三年营收增长,90.5%。
4,西南地区
2016年,收入4.32亿,毛利41.29%
2019年,收入6.81亿,毛利39.42%
三年营收下降,57.6%。
5,西北地区
2016年,收入2.17亿,毛利34.21%
2019年,收入4.16亿,毛利37.85%
三年营收增长,91.7%。
6,华南地区
2016年,收入0.24亿,毛利11%
2019年,收入3.82亿,毛利24.03%
三年营收增长,1491%,利润亏损
7,华中地区
2016年,收入0.056亿,毛利17.5%
2019年,收入0.12亿,毛利-24.57%
三年营收增长,114%。利润亏损
总结
东北地区由于是桃李的大本营,发家之地,所以收入占比较大,优势也比较明显,但毕竟渠道下沉已经很深了,所以未来的增长将会比较缓慢(相对而言)
华北,华东地区,目前经营优势已经比较成熟,正在与东北靠拢,确定性比较大,这两个地区将会是未来发展中期的主力军。
西南,西北地区,目前整体市场份额还比较小,但从增长上来看,桃李已经打破了两地的防守大门,其渠道发展在两地可以复制,西南地区目前也已经加大了产能的投入,缓解了之前的产能压力,所以前景还是比较光明。
华南,和华中地区近三年一直处于亏损状态,运营费用在逐步提升,市场份额却扩展缓慢,还需要企业的努力经营,不过作为投资者,我们还是应该保持悲观的态度,这样也会更加保守。
好了目前为止业务我们基本就说完了,下面老米简单说说桃李的财务。
我们打开桃李2019年资产负债表。其中资产总额为51.86亿,现金及理财产品约为,16.7亿,占总资产的32.2%。经营性资产(应收预付类)为8.1亿,占总资产的15.8%。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合计为18.2亿,占总资产的35%,而且固定资产的效益为48%(税前利÷固定资产在建工程)远高于社会平均资产效益6%,所以从这里可以看出桃李为轻资产企业。桃李投资资产商誉为零(这也表明企业比较专一,从不搞多元化)。而存货只有1.3亿,占总资产的2.5%。总的来说桃李的资产还是比较实称的。
桃李的负债为14.42亿,少于其现金和理财产品的总和16.7亿,表面企业经营并不需要大量的杠杆操作。负债中债券为8.42亿,其余均为经营性负债。其中应收预付类款项,和应付预收类款项的比例为114%。相差不多,表明企业在上下游竞争上地位不是很高,占用不了太多的资金为企业所用。不过整体来看,桃李的报表还是比较不错的。
桃李的毛利率是在逐年稳定上升的,近三年从36.1%,上升到了39.5%。不过其利润率却在下降,从2016年的,16.93%下降到了2019年的,15.3%。主要是因为企业配送费用逐年增加从而导致费用率的逐年攀升,(从2016年的,18.6%,到2019年的23.6%),桃李的净资产收益率也因此持续下降,从2016年的21.1%下降到了2019年的18.2%。所以如何降低在渠道建设中的成本,将会成为未来桃李面临的最大问题。
桃李这几年的分红率是比较高的,近三年分别占利润的73.35%,73.29%,92.24%。在上市之后突然加大分红其实有个可能的原因,特别是在企业还在蓬勃发展的阶段,那就是由于企业上市,免不了一些业绩的包装,所以不可避免的会在接下来几年企业效益产生下滑,管理层就通过增大分红的方式,稳定股价。所以下面我们还是对企业进行下简单的排雷,只要企业业绩大体为真实,那就对投资影响不大。
五步排雷法
①桃李近三年,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为162.86亿,大于其近三年的营业收入145.57亿。
√通过
②桃李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3.44亿,大于其近三年的净利润18.38亿。
③桃李近三年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为,23.44亿,小于其近三年的投资支出,23.7亿,但相差不大。
④桃李近三年利润增长为36%,大于其存货的增长33.6%。
⑤桃李近三年利润增长为36%,小于其近三年应收预付类款项的增长44%,差额为5000万,如果为故意造假也对利润影响比较小。
×未通过
整体来看,桃李的利润大体为真实。当然此方法也只是大概看是否造假,企业用些手段平滑利润我们就看不出来了,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给桃李估值还是比较容易的,确定性比较大,在估值时我们可以按地区来估。具体方法就是按各个地区的过去增长率,在根据地区发展情况稍微削减点,在参考下行业增长,价格增长之类的,反正结果还是很模糊的,应该一个人一个结果。但我们只需要个大概得结果就好了,这样来算,老米预计五年后,桃李的利润应该在17.7亿左右,假设以35倍市盈率卖出,桃李的市值应该在,619亿,目前是369亿,所以说如果现在买入,未来五年的收益将会是67%。其实估值也不低,所以老米也打算在等等看。如果从市盈率角度,老米认为桃李今年在40倍市盈率一下就可以慢慢买入了,大家伙在估值时可以参考下。
老规矩下面进入低估值讨论环节。
目前老米,跟踪的企业,估值比较低的,分别有:
估值合理的企业有
还有老米是做长期投资的,这些股票低估并不代表一定会短期增长。老米只是想记录下,并且希望有研究上述企业的朋友给出一些自己的看法,仅此而已。如果大家没有自己做过企业研究,还是千万不要按这个去买,只有自己理解才可以进行投资。还有就是我们散户投资还是要做到适当分散。因为我们的研究能力不如机构,只能赚市场情绪不平衡的钱,还是不要太过自信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