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美容潮 暑期乱象多时尚

2019-08-1408:36北京青年报作者:陈斯

专家提醒,包括注射、手术在内,凡是闯入皮肤的医疗美容项目都属于医疗行为,需要在医生“四证”齐全的正规医疗美容机构进行。同时,提醒求美者整形要适度,避免因追求“极致”变成不自然的“面具脸”。

医生、物料无资质是医疗美容最大乱象

北京和睦家医院皮肤科主任及医疗美容科负责人袁姗医生表示,每年寒暑假,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求美者人数会明显上升,其中青少年群体增幅明显。不同人群对于医疗美容项目的偏好各不相同。青少年以改变轮廓为主,包括双眼皮、隆鼻、垫下巴、削下颌骨等手术占比最高,儿童则以祛除先天胎记和瘢痕类美容项目为主。中老年群体以抗衰为主,面部提升类项目最受欢迎。青年人群对于改变肤色、肤质的项目也很热衷,例如美白、祛斑、祛痘、嫩肤等项目。

目前医疗美容市场上非正规医疗机构及从业人员丛生,并且借助网络平台野蛮发展,让一部分贪图价格便宜或“不明真相”的求美者“误入歧途”。

从事美容整形是一个非常严格的专业,“按照国家规定,一家正规的整形机构的所有从事美容操作的行医人员需要具备四个证,包括医师证、执业证、职称证以及美容资质备案。”袁姗医生表示,虽然医生可以多点执业,但人数也远远无法与市场上整形机构的数量相匹配。“也就是说,乱的首要根源是从业人员的资格问题。”

其次是物料资质问题,正规美容整形机构的所有药品必须有“药证”。例如某款市场上非常火爆的水光针品牌,在国外具备可以注射的械字号,但是在国内没拿到械字号,只有妆字号,也就是说只能涂抹不能注射。但实际上,不少医疗美容机构或者诊所都会违规提供注射服务。另外,器械的资质也要符合国家规定,例如痛感较小的33号针头,并没有拿到国家的许可,也就是得不到相应的监管,正规医疗机构就不能使用。

不少求美者困惑,有些药和器械在国外都被反应效果很好,是否可以冒险尝试?袁姗医生表示,国外的产品一般是针对适宜当地人肤质以及皮肤结构的特点研发,对白种人和黄种人并不能产生完全相同的效果,国内不经过足够的临床观察,无法证实其有效性和安全性,就无法引进。提醒求美者万不可有“小白鼠”的心态。

避免盲目跟风变“假脸”医生审美要“在线”

为规避手术常出现的麻醉意外,正规医疗机构术前一定会做检查和评估,看求美者是否存在药物过敏,或是否为潜在心脏病患者等,但非正规机构则往往会忽视这些步骤。此外,手术本身都存在风险,一旦出现意外,正规医疗机构会有完善的应急处理措施,及时给予救治。

“微整形”不等于“微风险”

与之对应的是,网络平台随处可见的“微整形”的宣传语以及被媒体曝光的4天、7天整形速成班。一些从业者没有证照,只经过几天学习就敢在求美者脸上注射甚至开刀。“只要是闯入式的项目就属于医疗行为,不能因为微整形的操作微小就认为其存在的风险也微小。”袁姗医生强调,求美者一定要在正规医疗机构进行微整形项目,否则不仅有毁容风险,甚至可能危及生命。

随着网络媒介的一波波热推,跟风追求“一字眉”“欧式大双眼皮”“网红脸”,已经成了很多求美者的审美趋势。“追求网红脸,在自己面部基础并不适合的情况下,大刀阔斧地手术,带来较大的面部创伤,得不偿失。”袁姗举例,不少求美者追求流行的锥子脸,并希望脸小到“极致”,进行大块削骨手术后,却变成“蛇精脸”,并且使得肌肉组织与骨头附着点减少,面部组织下垂将超过正常速度,皮肤反而松垮得更快;而一些男性求美者盲目追求将眉弓垫高,显得眼窝更加深邃,但由于面部基础不够,还需要配合颧骨、山根等其他位置同时“升高”,因而过度手术导致相貌不自然;还有求美者因追求面部饱满,对额头、太阳穴、鼻唇沟进行过度填充,使得面部看起来像“面具脸”,并无美感。袁姗医生表示,美容整形一定要根据自己的长相特点进行,医生和求美者本身的审美以及充分的交流非常重要。

THE END
1.11部门出手整治医疗美容行业乱象曝光一批典型案例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市场监管总局等11部门决定,自2022年9月起,在全国范围内集中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自行动开展以来,有关部门和地方查处了一批违法违规案件,侦破了一批刑事案件。下一阶段,将加强对相关医疗美容机构、生活美容机构等单位、场所的现场检查,加大查处力度,加强行刑衔接,依法查办一批情节严...http://m.cetv.cn/p/446495.html
2.[共同关注]整形美容行业乱象一: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丛生七部门开展...[共同关注]整形美容行业乱象一:非法医疗美容机构丛生 七部门开展打击非法医疗美容行动相关推荐 [共同关注]中央气象台 强冷空气影响北方地区 多地降温猛烈 [东方时空]北约今日开启年度核演习 13个国家参加 [今日亚洲]不畏欧盟关税大棒 中国品牌集体亮相巴黎车展 《高端访谈》 20241018 专访图灵奖得主莱斯利·瓦利安特 [...https://tv.cctv.com/v/v2/VIDE9QcWV9It7BYdEiUu7qPD190109.html
1.医美行业:乱象待整治监管要加强股票频道10 月 6 日,医美行业乱象因监管缺失等致消费纠纷,整治亟待共治格局,部门监管需加强。 【10 月 6 日消息:医美行业乱象亟待整治】近年来,消费者对“颜值”的追求热情持续高涨。然而,一些非法医美机构和不法商户趁机敛财,在无资质情况下提供美容服务,还购买非正规渠道“三无”产品,给消费者健康带来风险,成为消费纠纷...https://stock.hexun.com/2024-10-06/214841384.html
2.17综述——整治医疗美容乱象需要重典治乱20222014年,中国整形美容协会颁布《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在全国7省、直辖市共17家民营医疗美容机构开展《医疗美容机构评价标准》评价试点工作,并计划于3年内对全国民营医疗美容机构作出评价认证。 2018年,国务院办公厅颁布《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改革完善医疗卫生行业综合监管制度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0年,建立职责明确、分工协...https://www.fjlib.net/zt/fjstsgjcxx/zbzl/lhtk/2022_03/202112/t20211231_469052.htm
3.陕西公布一批医疗美容乱象典型案例陕西公布一批医疗美容乱象典型案例 2月9日,陕西省市场监管局发布了八起医疗美容行业的典型案例,其中涉及发布违法医疗广告、销售假冒医疗美容药品等违法行为。据悉,按照国家统一部署,这批典型案例是省市场监管局、省委网信办、省卫生健康委等11部门,在全省联合开展医疗美容行业突出问题专项治理行动中依法查处的违规案件,...https://www.cqcb.com/shanxisheng/2023-02-10/5167565_pc.html
4.医美行业“外表”光鲜亮丽,实则混乱,亟需整顿美通社PR中消协相关人士表示,随着经济水平提高,消费和生活观念的改变,医疗美容行业逐渐被人们所认知和重视,“美丽”需求不断增加,美容消费乱象有所抬头。从投诉重点来看,医疗美容服务不规范,甚至发生人身伤害等严重事故;一些美容机构混淆生活美容和医疗美容,超范围开展美容项目,进行无证经营;机构内美容师、执业医师等人员没有相应...https://www.prnasia.com/lightnews/lightnews-1-65-40680.shtml
5.央视曝整容行业乱象:10年20万张脸被毁掉一方面是平均每年近2万起因在美容整形导致毁容毁形的投诉,另一方面是走私、假冒美容产品屡禁不止、肆虐横行的严重问题,整形美容行业的乱象已经是一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了,那么,这些问题屡禁不止的背后,到底还存在哪些深层次的原因呢?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近年来,我国整形美容行业发展迅速,已经形成规模庞大的市场需求。https://m.chunyuyisheng.com/mip/article/13239/
6.面试热点医美行业乱象,你怎么看?【导读】医美行业乱象,你怎么看?更多招考资讯,备考干货,笔试资料,辅导课程,时政资料欢迎关注金标尺教育获取。 热点背景 近年来,医疗美容行业发展迅速,行业规模逐渐扩大,但是,医美商家侵犯消费者权益的情况也随之增多。尤其是医美行业加价消费、无资质行医现象时有发生。例如,有人在直播平台上“限时秒杀”,花费近4000元...https://sc.m.jinbiaochi.com/scsydw/news_541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