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曝光了美国认证协会(简称“ACI”)注册国际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乱象,同时也提到国际注册营养师的认证问题。该机构称获得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认证,实际上却未在人社部注册,其颁发的证书也未获得人社部认可。多位营养界的权威人士表示,央视曝光的ACI只是冰山一角,国内类似的不正规国际培训机构还有很多,“国际注册营养师”是其中最火爆的一类。
新京报记者调查发现,各种营养师速成培训机构以“国际”为噱头吸引大众报名参加培训认证,大众缺乏对正规培训机构的了解,往往容易上当受骗。更为严重的是,这些机构培训出来的伪营养师,传播的很多营养观点存在谬误,不仅影响了整个营养师行业形象,对公众健康也有很大危害。
营养界权威人士介绍,国际营养师协会联盟(ICDA)在中国的对接机构是中国营养学会,两个机构一直保持着长期合作和学术交流,随着我国注册营养师体系的完善和成熟,也即将加入ICDA。
业内声音
营养培训乱象多应建立培训监管体系
“作为多年在一线打拼的临床营养工作者,我迫切地希望国家能够培养大量符合国际要求和规范、具有真正含金量的营养师。”于康如是说。
记者调查
公共营养师取消“国际营养师”接班
2016年底,国务院下发《关于取消一批职业资格认可和认定事项的决定》,取消共计114项职业资格许可,其中包括公共营养师资格认证。
于是,一些原来做公共营养师培训的机构,转行做起了“国际注册营养师”生意。
据央视报道,考试不需要学历门槛或者专业背景,参加培训就行,美国认证协会(ACI)培训机构工作人员承诺通过率在95%左右,基本上付费就可以有证。然而有考生考试后发现,考试很水,含金量不高。ACI称,考试通过后就可以获得国际认可的资格证。事实上,考生拿到所谓的国际认证在美国却不被认可,宣称经过人社部认证的ACI也未获得人社部背书。
“市面上混杂的培训,玷污了注册营养师的称号,也使大众对营养师的信任度大打折扣,很多人甚至对营养师产生了怀疑。”中国营养学会常务理事、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说。
央视报道播出后,新京报记者以“国际注册营养师报名”进行搜索,只发现ACI和ISF的国际注册营养师报名通道。
ISF民政部备案?不能做此类声称
依据中国华侨公益基金会官网披露的内容,在基金会设立专项基金有三种形式:由社会企业、爱心人士捐赠并命名的爱心基金;由各级侨联组织发起成立的侨联公益基金;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牵头发起成立的某专业领域的公益基金。捐赠单位或捐赠人捐赠200万元以上可设立专项基金。
一名在基金会任职的慈善专业人士告诉新京报记者,一般情况下,只要缴纳足够的原始基金,每年缴纳管理费,基金会都会批准基金成立。“几年前,民政部取消了基金会下设分支机构备案,曾备案的分支机构在证书到期后全部无法换发新证,目前基金都无法在民政部申请备案,不能做此类声称。”
营养知识零基础短期培训能拿证
新京报记者以想报考国际注册营养师为由进行咨询,光计划的报名老师称,国家简政放权后,含金量比较高的就是ISF国际注册营养师,其前身是最早的公共营养师。考前培训的学习内容是根据六大营养基础和九大消化系统制定,贴近生活,可以通过平常饮食搭配提前预防(疾病),从亚健康调理成健康状态。ISF得到美国、加拿大、中国等32个国家认可,在民政部备案。拿到证书后可以从事院校类营养师、医院类营养师、教育类营养师、美容类营养师、孕幼类营养师等多达10余个方向的工作。
国际注册营养师人社部并未认可
光计划的报名老师一再强调,如果错过了这次报名,2020年报考条件将会更高,还会加试英语(难度预计是大学英语4级水平),催促新京报记者尽快报名的同时,还发来“高效取证班”的信息,可以帮助学员在3个月快速取证,官网价格5280元,如果现在报名只需3280元(包含980元考试费),“这个班型是通过率口碑班型,只限50个名额。”
在新京报记者对ISF国际注册营养师是否被国际认可提出疑问时,报名老师并未直接回答该问题,而是一再强调,ISF被32个国家认可:如果不被认可,其倡议设立的“7·24国际自我保健日”不会被世界卫生组织认可;如果不被认可,不会有这么多人报考。
其实,人社部早已发文明确规定,境外机构及其驻华办事机构拟在中国境内开展国外职业资格认证或职业技能考试和发证活动的,需向有关部门提供外方机构合法性证明材料。新京报记者在人社部国外职业资质证书查询平台上看到,目前只有商贸零售管理服务人员证书、企业行政管理证书、旅游管理证书等17种,并未包含国际注册营养师证书。
在新浪微博上,加V博主“美国临床营养师刘恋”11月8日发博文称,“除央视曝光的ACI外,还有另一个ISF也是打着国际招牌。”刘恋在2018年11月26日还曾发文扒过DCHM(整体自然疗法医学院)的所谓欧洲临床营养师培训,其背后运作公司康之莱声称,15天就能培训出欧洲高级临床营养师,且存在营养师与保健品平台挂钩等问题。11月15日,新京报记者拨打康之莱官网公布的一个手机号码,但显示已停机。
行业现状
我国营养师培训参考ICDA标准制定
新京报记者从营养业内资深人士处获悉,中国营养学会按照ICDA标准构建了中国的注册营养师培训体系,且已经向ICDA提出了申请,同时还在申请加入亚洲营养师协会。
多层级多方向培训满足人才多种需求
窦攀指出,我国营养行业内部公认的营养师认证,只有中国营养学会建立的注册营养师认证,英文简称RD。这个认证是一个水平考试,包括教育背景考察、曾经上过的必修课和选修课认定、从业经历、考试成绩认定等。
有人认为,中国营养学会的注册营养师报考门槛高,考试难,通过率低。对此,于康表示,这正符合国际注册营养师培训的基本要求和规范,因为注册营养师要经过艰苦的学习、培训和继续教育,具有一定比例的淘汰率,只有这样培训出来的营养师才具有含金量。此外,国内还有医科大学招收营养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等。这种专业人员的培养途径目前还需要扩大影响和知晓率,让更多人了解如何通过正规途径获得营养师培训。
很多非营养/食品专业人士或是不满足注册营养师报名要求的人,同样有提高专业水平的培训需求。与此相补充的是,现在国内正在建立的营养指导员培训体制,它是针对上述人群的营养技术人员进行的培训,解决临床营养一线实际问题,为大众提供更广泛的营养服务。营养指导员是近期中国营养学会重点打造的专业培训项目。今年7月,国务院部署的《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的目标之一就是:到2030年,要实现每万人配备1名营养指导员。
于康表示,国内注册营养师的培训和营养指导员的培训相辅相成,互有联系又有区别。营养指导员更基层,能解决大众营养问题。而注册营养师则相对来说更加高端,更加复杂,具有国际化要求,两者结合使得国内营养师整体培训更具有立体感和完整性。
新京报记者在中国营养学会教育培训中心官方培训网站看到,除营养指导员培训外,还有体重管理教练以及膳食营养管理师等面向不同专业群体的培训方向,都是时下市场上亟须的营养人才。
■小贴士
中国注册营养师证书真伪可网上查询
鉴于目前市场上营养师存在鱼龙混杂的局面,窦攀建议,大众在面对社会上的营养师时,可以询问对方的营养师资格证认证是从哪里获得,了解营养师的教育背景和知识体系是否完善。如果该营养师有中国注册营养师的认证,就值得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