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杭州市及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的报告
——2018年2月4日在杭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
杭州市财政局
各位代表:
受市人民政府的委托,向大会书面报告《杭州市及市本级2017年预算执行情况和2018年预算草案》,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7年全市及市本级预算执行情况
(一)全市及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执行情况
1.收支总体情况
根据“市本级企业下划、收入在地统计”的财政管理体制,市本级企业税收按属地原则统计到各区,经市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26次主任会议同意,向市人代会报告口径调整为市区收入数和市本级支出数。
图1:2017年杭州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及比重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7.21亿元,加上中央税收返还收入、中央和省转移支付收入、区上解省市收入、省一般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转等转移性收入966.85亿元,收入合计1184.06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03.2亿元、一般债券支出19亿元,加上税收返还各区支出、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上解中央和省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一般债务还本支出,用于置换2014年12月31日清理甄别的存量一般债务以及归还到期一般债券本金支出。)、一般债券转贷支出(一般债券转贷支出,用于将省一般债券转贷收入按规定转贷各区财政的支出。)、补充预算稳定调节基金、增设预算周转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861.86亿元,支出合计1184.06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重点支出执行情况
2017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按照“加强统筹、优化结构、保障重点、厉行节约”的要求,继续严格控制一般性支出,着力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有效保障各项重点支出。
教育支出44.71亿元。完善和落实进城务工子女义务教育、民办学校、普通高中、市属高校等多层次生均补助政策。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开展学前教育第二轮三年行动计划,提高优质学前教育覆盖率;保障市属学校基本建设、维修、教学设备购置;支持杭州高级中学大江东分校、学军中学海创园分校建设;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扩大名优教师辐射效应。支持民办教育持续健康发展,落实民办教育基建贷款贴息、生均补助等分类补助政策。完善特殊教育体系,推进融合教育、就业创业能力等建设。推动职业教育提质增效,实施中等职业教育质量提升工程,推进示范性校企合作和现代学徒制改革试点。助力市属高校特色化发展,实施“名校名院名所”工程,推进杭师大、西湖大学、浙江工程师学院发展。提升教育国际化水平,健全涉外教育服务体系,鼓励聘请外籍教师,落实来华留学生奖学金制度。保障全国学生运动会顺利召开。
科学技术支出22.06亿元。支持科技孵化器、众创空间、特色小镇等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推进城西科创大走廊发展。实施领军型创新创业团队引进培育计划,支持重大科技创新活动。助力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快速发展,落实公共创新服务平台、贷款贴息、投融资等补助政策。深化科技、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充实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和天使基金,实施科技金融创投联动和联合天使担保补助。推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支持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促进分布式光伏、建筑节能等产业发展。支持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推进专利技术实施和产业化。支持农业科研以及社会发展科研攻关。支持科普活动及学术交流活动。
文化体育与传媒支出10.47亿元。保障市属图书馆、文化馆、纪念馆、博物馆等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向社会开放。推进农村文化礼堂、青少年学生第二课堂、农家书屋等建设,支持文艺院团进社区、进军营、下农村,丰富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推进青年文艺家发现计划,支持文艺精品创作。提升全民健身环境,新建25个城乡公共体育设施,推进574所中小学校体育场地、17家公共体育场馆设施免费或低收费向社会开放。加大城市文化宣传,推进市民素质教育、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等工程。启动文创产业引导基金,推动文化产业健康发展。支持中国国际动漫节、中国数字阅读大会、杭州文博会、第十九届市运会等活动顺利举办,积极落实2018年第14届国际泳联世界游泳锦标赛(25米)、2022年亚运会等重大体育赛事筹备经费。推进城市档案中心、群众文化活动中心、青少年活动中心等建设。推进广播电视和新闻出版事业发展。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53.69亿元。扩大社会保障覆盖率,提高城乡养老保险补贴,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由每人每月170元提高至190元。落实企业退休人员基本生活补贴、节日慰问等统筹外待遇,优化基本生活价格补贴办法。加大养老事业发展投入力度,补助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社区公益创投等项目,支持综合性居家养老照料中心建设。织密社会救助兜底网,提高低收入劳模、残疾人、孤儿等困难人群基本生活补贴标准,救助农村留守儿童,推进残疾人精准康复和就业创业。支持新建和改扩建避灾安置点255个。推进城乡社区治理和服务创新,支持国际化示范社区和田园社区建设。保障军人优抚工作,加大对困难军人和驻杭官兵子女教育的关爱力度,提高义务兵优待金标准和抚恤补助标准。落实就业创业新政27条,支持新一轮大学生创业三年行动计划,支持公共实训基地建设。
医疗卫生与计划生育支出24.22亿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持续加大对医疗卫生、健康产业投入力度,助力健康城市建设。推动公立医院改革,支持落实重点学科建设、医疗机构人才培养、高层次人才引进、基层医疗机构签约服务、优质医疗资源“双下沉两提升”、分级诊疗体系建设等工作。建立公立医院绩效工资增长和激励机制。支持“智慧医疗”建设,深化医养护一体化服务,不断提升服务保障水平。加大院前急救网络体系建设投入,持续完善急救网络布点。优化医疗卫生资源布局,保障丁桥医院、儿童医院等建设。加大食品药品监管投入,保障市场监测和抽检工作,支持“12315”投诉维权和网络商品质量监测两个国家级中心建设。加强重大疾病防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支持妇幼保健和计生服务工作。
农林水支出16.28亿元。继续支持米袋子、菜篮子等民生工程,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加大精准扶贫保障力度,将支农投入新增部分重点用于扶贫脱贫,推进经济薄弱村产业发展,支持光伏扶贫等产业项目。加大农村生态保护力度,推进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杭派民居示范村、农村精品路线、历史文化村落和历史建筑保护、村庄生态修复等项目,支持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减量化资源化治理。支持首届中国国际茶博会顺利召开。推进“山塘水库”除险加固、河湖库塘清淤、河流治理等基础设施和三堡排涝、闲林水库等重大水利工程建设,推进青山湖综合保护,提升防洪、排涝和供水能力。支持现代民宿、农村电商、乡村旅游等新业态发展。加快农业保险扩面,推进以农合联合作基金为保障的生产、供销、信用“三位一体”综合改革。推进气象监测预警和防灾减灾服务。
图2:2017年杭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执行情况(单位:亿元)
(二)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70.4亿元,为调整预算(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六次会议批准,考虑到土地出让市场成交金额增加,同意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入预算由年初的507.78亿元调整为1168.28亿元,支出预算由年初的540.6亿元调整为1201.15亿元,市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预算由年初的7.56亿元调整为47.56亿元。)的100.2%,增长77.4%。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37.11亿元,为调整预算的94.7%,增长89.3%;专项债券支出30亿元(专项债券,是为有一定收益的公益性事业发展而举借,以对应的政府性基金或专项收入偿还,专项债券纳入政府性基金预算管理。2017年由省政府代为发行的新增专项债券30亿元,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同意纳入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专项债券支出作为不可比因素,在市本级支出项中单独列示。)。收支增长较多,主要是土地市场成交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1170.4亿元,加上省转移支付收入、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余等转移性收入499.53亿元,收入合计1669.93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1137.11亿元、专项债券支出30亿元,加上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专项债务还本支出(专项债务还本支出,用于置换2014年12月31日清理甄别的存量专项债务以及归还到期专项债券本金支出。)、专项债券转贷支出(专项债券转贷支出,用于将省专项债券转贷收入按规定转贷各区财政的支出。)、调出资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502.82亿元,支出合计1669.93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三)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87亿元,为预算的159.7%,下降1%;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6亿元,为预算的92.3%,下降8.7%。收入比预算增长较多,主要是经审计确认后国有企业实际上缴利润以及金融机构上缴股利股息收入增加。
收支平衡情况。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10.87亿元,加上上年累计结余1.73亿元,收入合计12.6亿元。2017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5.96亿元,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4.1亿元、年末累计结余2.54亿元,支出合计12.6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四)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预算执行情况
预算执行情况。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9.83亿元,为预算的116.2%,增长26.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2.23亿元,为预算的105%,增长17.1%。
年末结余情况。2017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589.83亿元,上年累计结余537.39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482.23亿元,当年结余107.6亿元,年末累计结余644.99亿元。
(五)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1.全市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举借规模。经省财政厅批准下达,2017年全市地方政府债务限额2058.85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973.6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1085.21亿元。2017年全市争取到省代发地方政府债券494.16亿元,其中:新增债券134.4亿元(一般债券69.8亿元、专项债券64.6亿元)、存量债务置换债券359.76亿元(一般债券72.81亿元、专项债券286.95亿元)。
结构。截至2017年末,全市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2042.79亿元,其中:一般债务957.59亿元、专项债务1085.2亿元,均未超过省核定的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债务中,除了国债、外债3.43亿元外,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为:三年期313.6亿元、五年期768.83亿元、七年期448.11亿元、十年期508.82亿元。
使用。2017年,全市新增地方政府债券134.4亿元,主要用于公路建设20.85亿元、市政建设42.95亿元、土地储备30亿元、保障性住房建设5亿元、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5.18亿元、教育、文化等社会事业30.42亿元。
偿还。2017年,全市共安排债务还本支出375.56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88.61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286.95亿元,均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债务。
2.市级地方政府债务情况
举借规模。经省财政厅批准下达,2017年市级(含市本级、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江东产业集聚区,下同)地方政府债务限额614.2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限额263.24亿元、专项债务限额350.98亿元。2017年市级争取到省代发地方政府债券165.92亿元,其中:新增债券50亿元(一般债券20亿元、专项债券30亿元)、存量债务置换债券115.92亿元(一般债券5.54亿元、专项债券110.38亿元)。
结构。截至2017年末,市级地方政府债务余额为604.1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253.14亿元、专项债务350.98亿元,均未超过省核定的债务限额。地方政府债务中,除了国债、外债2.09亿元外,地方政府债券期限为:三年期100.71亿元、五年期258.84亿元、七年期146.14亿元、十年期96.34亿元。
使用。经市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批准,2017年市级新增债券50亿元主要用于市政建设12.6亿元、土地储备30亿元、教育事业7.4亿元。
偿还。2017年,市级共安排债务还本支出125.72亿元。其中:一般债务还本支出15.34亿元、专项债务还本支出110.38亿元,均用于偿还符合条件的存量政府债务。
上述预算执行数有待省财政决算批复,可能还会有些调整。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完成年度收支预算。
二、2017年落实市人大预算决议及市本级财政主要工作
2017年,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的有关决议和财经委员会的审查意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并加大力度,着力推动“三去一降一补”,更好发挥财政在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促改革中的积极作用。
各位代表,过去的一年,我市财政运行总体平稳,财政各项政策得到有效落实,财政改革发展取得新进展,这是市委科学决策、坚强领导的结果,是人大、政协及代表委员们监督指导、大力支持的结果,也是全市人民齐心协力、团结拼搏的结果。
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财政运行和财政改革发展仍面临的一些突出问题与困难挑战,主要是财政收支平衡压力不断加大、国家税制改革下地方税体系有待健全、支出预算标准化建设和支出执行刚性约束需进一步强化、全面预算绩效管理改革需进一步加大力度、政府债务风险需进一步防范化解等。对此,我们高度重视,继续努力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三、201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一)2018年我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三五”规划、决胜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一年。总体上看,我国经济发展环境依然错综复杂,国内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经济增长新动能不断积聚,各方面有利因素持续增加,但仍存在较多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我市财政收支形势有望延续平稳向好态势,但财政收入可持续增长的基础尚不稳固。减税降费政策深入推进,减收效应进一步显现,营改增等国家税制改革后地方税体系有待逐步建立,总体仍面临较大下行压力。同时,支出刚性增长的趋势没有改变,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等增支需求较大,推进城市国际化、市域一体化、拥江发展、筹备2022年亚运会等各项战略任务对财政资金保障也提出更高要求,财政紧平衡状态仍将持续。
(二)2018年我市预算工作的指导思想
根据2018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目标、国家宏观调控总体要求、财政经济形势分析以及财政改革具体要求,我市2018年财政预算安排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财政工作会议、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认真落实省党代会、省委十四届二次全会和市党代会、市委十二届三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高质量发展根本要求,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更加注重转方式激活力,促进经济实现高质量增长;更加注重保基本兜底线,着力提升民生保障质量;更加注重强功能提品质,加快建设和谐宜居之城;更加注重防风险促规范,促进财政安全高效运行。为加快推动我市朝着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的世界名城目标迈进,在全省“两个高水平”建设中更好发挥龙头领跑示范带动作用提供坚强保证。
(三)2018年市本级预算草案
1.一般公共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1685亿元,增长7.5%。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1575亿元,同比(剔除上年政府债券支出后同口径比较。)增长7%。
2018年市区(根据国务院批复,2017年9月15日,市政府对临安撤市设区举行授牌仪式。2017年4月市十三届人大一次会议批准的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数未含临安区。因此,本报告2017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未含临安区,2018年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数含临安区。为同口径对比,测算2018年市区收入数时,对2017年执行数作相应调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1610亿元,同比增长7.5%。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预算219亿元,增长0.8%。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预算320亿元,增长5.5%。
图3:2018年杭州市区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构成及比重
继续确保新增财力三分之二以上用于民生,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中用于民生方面支出241.6亿元。持续优化支出结构,保证基本公共服务和国家确定的重点民生支出。
图4:2018年杭州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重点支出预算安排情况(单位:亿元)
收支平衡情况。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2018年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入219亿元,加上预计中央税收返还收入、中央和省转移支付收入、区上解省市收入、调入资金、上年累计结转等转移性收入878.81亿元,收入合计1097.81亿元。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支出320亿元,加上预计税收返还各区支出、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上解中央和省支出、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777.81亿元,支出合计1097.81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一般公共预算收支平衡。
2.政府性基金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预算711.8亿元,下降39.2%。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预算580亿元,下降49%。收支下降较多,主要是预计土地出让收入下降,土地成本开发等支出相应减少;以及从2018年起改变市对区的土地出让收入核拨方式,将部分土地开发支出从原列市本级支出调整为转移支付支出。
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收入711.8亿元,加上预计省转移支付收入、上年累计结余等转移性收入156.27亿元,收入合计868.07亿元。市本级政府性基金支出580亿元,加上预计对区县(市)转移支付支出、调出资金、累计结转下年等转移性支出288.07亿元,支出合计868.07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政府性基金预算收支平衡。
3.国有资本经营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预算9.99亿元,下降8.1%;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预算9.51亿元,增长59.7%。收入下降,主要是杭州银行、杭州联合银行、交通银行3家银行年初分红政策尚不确定。支出增长较多,主要是增加对国有企业资本金注入。
收支平衡情况。2018年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入9.99亿元,加上上年累计结余2.54亿元,收入合计12.53亿元。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支出9.51亿元,加上调入一般公共预算用于社会保障等民生支出3亿元、年末累计结余177万元,支出合计12.53亿元。收支相抵,市本级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收支平衡。
4.社会保险基金预算
预算安排情况。2018年市本级〔2018年1月1日起萧山、余杭、富阳的职工基本养老保险、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生育保险基金统一纳入市区统筹管理。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统筹地区仍为市区(不含萧山、余杭、富阳、临安)。2017年执行数按同口径调整。〕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947.57亿元,同比增长6.9%;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43.25亿元,同比增长10.6%。
年末结余情况。2018年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收入预算947.57亿元,上年累计结余960.35亿元。市本级社会保险基金支出预算843.25亿元,当年结余104.32亿元,年末累计结余1064.67亿元。
2018年度省代发的新增地方政府债券待财政部、省财政厅批准下达后,再按规定程序纳入预算。
杭州经济技术开发区、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和大江东产业集聚区2018年预算草案也一并提交大会审议。
四、2018年市本级财政重点收支政策和主要工作任务
2018年,面对新时代新要求,我们将把握好“后峰会、前亚运”重要窗口期,按照“稳中求进、提质增效、防范风险”工作要求,加快改革步伐,完善体制机制,加强政策协同,全力打好新“六场硬仗”,重点落实“六大聚焦”,精准服务杭州发展。
各位代表,做好2018年的财政工作任务艰巨,责任重大。站在更高起点上,我们将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严格按照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的决议和要求,克难攻坚,砥砺奋进,勇当全省新时代“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排头兵,确保圆满完成2018年财政预算任务,为推进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两个高水平”目标、加快建设独特韵味别样精彩世界名城不懈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