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感受乐曲自然流畅的旋律,学习有节奏地做“碰须须”、排队走”等动作。
2、尝试创编出不同的“碰须须”的动作及“排队走”的方式。
3、在游戏能够体验游戏带来的乐趣,获得一个跟一个走的经验。
游戏准备:
2、蚂蚁头饰若干个。
3、道具如花生、米粒等。
游戏玩法:
老师(或一名幼儿)当大蚂蚁,其佘当小蚂蚁,大蚂蚁在歌曲第1至4小节,模仿蚂蚁走找食物,发现食物;第5至第8小节大蚂蚁模仿蚂蚁走回洞找小蚂蚁;第9至16小节,大蚂蚁与小蚂蚁“碰须须”传递消息,被“碰须须”的小蚂蚁一个跟一个排队在大蚂蚁的后面;17小节至27小节,蚂蚁排队走来到食物前面围着食物;28至31小节,集体抬食物回洞。当教师出示大的食物,提出一队蚂蚁是搬不动的,怎样办让幼儿想办法。如:两队一齐走去搬、几队从不同方向来一起搬等。根据幼儿想出的办法,按照前面的要求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表演。
附:
3555|1333|2565|1123|
3555|1333|231|2231|
2717|1131|5353|2232|
3555|1333|231|2231||
游戏名称:丢手绢
1、学习简单的律动,锻炼身体。
2、发展幼儿跑的动作,培养幼儿动作的灵敏性和注意力。
3、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一块手帕及户外场地
活动玩法:
多人围坐一圈,另有一小孩儿拎着个手绢,在圈外不慌不忙地转悠。坐着的孩子们一边拍手,一边齐唱:“丢手绢,丢手绢,轻轻地放在小朋友的后面,大家不要告诉他,快点儿快点儿抓住他……。”丢手绢的小朋友走着走着,乘人不备,悄悄把手绢丢在其中一个孩子的身后,然后,仍装作没事人似的继续转……。
如果丢下的手绢被这个孩子发现了。这孩子就必须拿起手绢赶紧去追,追上了,丢手绢的小朋友就只好继续在外圈转着重新丢。若不但追不上,丢手绢的孩子还转到了这个孩子的位置上,这个孩子就得起身,替人家丢手绢去了。
在一遍遍的拍手与歌声中,游戏重新开始。
附:
5.3|5.3|5323|5-|553|65|
3532|12|35|3212|3-|
6565|235|6565|23|1-||
游戏名称:小跳蚤
1、培养对音乐乐句的感知,并能根据教师的提示用身体动作进行表现。
2、体验音阶概念。
1、音乐《小跳蚤》。
2、一个较大的场地。
游戏过程:
1、请孩子们围成圆圈做好,用故事引出“小跳蚤”,告诉孩子们小跳蚤会在身体上爬,还会轻轻地咬一下你哦。
2、请孩子们伸出双手的食指和中指代表小跳蚤,老师播放音乐示范,按照脚丫——腿——腰——肩膀——头顶——肩膀——腰——膝盖——脚丫的顺序用手指沿着身体爬。歌词中的一个身体部位手指就停一下。
3、老师根据歌曲的节奏年度歌词,同时配合手指动作,最后一句“最后咬了小脚丫”时轻轻捏自己的脚趾,并轻轻发出“啊……”的声音。
4、老师清唱歌曲并辅以动作。游戏可重复进行。
附:《小跳蚤》歌词
1111/222/3333/444/5555/666/7777/Iiii
爬呀爬呀小跳蚤,爬过膝盖还有腰,爬到我的肩膀上,爬上头顶站的高。
iiii/777/6666/555/4444/333/2222/111//
现在它又往下爬,爬过肩膀到腰下,又到我的膝盖上,最后咬了小脚丫,啊……。
游戏名称:找朋友
1、在舞蹈中初步知道邀请舞的规则。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乐趣。
1、提前学唱歌曲
2、音乐磁带
1、邀请舞:找朋友
2、前奏:大圆圈,跪地准备。
1~4小节:拍手踏步一拍一次,最后一拍在找到的好朋友面前站好。
5小节:两人面对面做敬礼状。
6小节:两人相互握手。
7~8小节:两人手拉手转一圈。
游戏名称:恭喜恭喜
1、有兴趣邀请同伴一起舞蹈,体验共同表演的乐趣。
2、知道"拜年"是中国人过年时的一个习俗。
1、活动前学唱歌曲
邀请舞:恭喜恭喜
1-2小节:双手叉腰后踢跳,最后一拍左腿半蹲,右腿勾脚前点地。
2-4小节:同上,(换脚)找到朋友。
5-8小节:做敲门状。
9-10小节:问候(是谁,是我)
11-14小节:做恭喜状,嘴里念贺词。
游戏名称:春天
1、让幼儿感受春天的美丽,激发幼儿表演的欲望。
2、幼儿扮演歌曲中不同的角色,学会四散表演的方法。
1、蝴蝶、小兔子头饰
2、教师形象有趣的表演
第一段:
1-2小节:小碎步,双手自三位向身体两侧落下。
3-4小节:小碎步往左右移动两手做小花状经上举落下,半蹲。
5-6小节:小碎步,双手在身前上下撩动。
7-8小节:左右移动重心,手臂上举左右摆动。
第二段:
1-2小节:做蝴蝶飞,一拍一次。
3-4小节:做蜜蜂飞。
5-8小节:做小兔跳。
游戏名称:我接哪个小娃娃
1、知道听简单的音乐信号进行游戏。
2、体验与同伴游戏的快乐
1、音乐磁带
2、椅子围成圈
1、教师扮演宝宝,请两位幼儿扮演爸爸妈妈,教师边唱边和"爸爸妈妈"友好握手、点头示意,等念白完,爸爸妈妈去接被点到名的孩子。
2、幼儿共同扮演"宝宝",两幼儿做"爸爸妈妈",再一次游戏。
3、听清音乐信号:在叫到某一幼儿名字后,该幼儿才能出来和自己的"爸爸妈妈"一起走。游戏若干次,每次可以更换幼儿的姓名。
游戏名称:动物园
1、看、听听、说说、唱唱、跳跳中熟悉内容,有学唱的愿望。
2、乐意亲近小动物、喜欢小动物
各种动物胸卡
游戏过程:
将小朋友分成四组,每组扮演一种动物,唱到某种动物时,便由扮演该动物的小朋友出来走(或跳或走)一圈.
前奏:幼儿分四组跪地准备.伸懒腰揉眼睛状,听着音乐拍手.
1-4小节:小兔子跳8次
5-8小节:甩耳朵2次,摇尾巴状,做叫喊状请出小熊.
1-4小节:小熊走路一拍一次.
5-8小节:扭屁股状.
间奏:做叫喊状请出小鸭子.
1-4小节:鸭子走路8次
5-8小节:小鸭叫4次,做叫喊状请出小鸟。
1-8小节:小鸟飞一拍一次.
结尾:天黑了,小动物们回家睡觉了.
小班音乐:歌曲《网小鱼》教学设计
1、熟悉音乐旋律,能区分鱼游、吃食等音乐,并用动作表现。
2、创编不同的鱼游动作。
3、积极参与游戏,体验游戏的快乐。
1、小鱼游的音乐。
2、场地布置成小河;鱼网一个;小鱼和鱼妈妈头饰若干。
3、表示音乐的结构的图谱一张。
分配角色,教师或一名幼儿扮作渔翁(手拿鱼网),其他幼儿扮小鱼(戴头饰),按故事情节听不同的音乐做不同的动作。
曲一:小鱼在池塘里,摇摇尾巴,点点头,在水中游戏。
曲二:小鱼欢快地游来游去。
曲三:小鱼找食吃。
曲四:渔翁张开网网小鱼,小鱼逃避鱼网,很快的游回家。
游戏名称:找小猫
1、熟悉乐曲,学习根据歌词内容做相应动作并合拍的做猫走路的动作。2、根据教师的提问及动作暗示掌握游戏的玩法。
3、乐于参加音乐游戏活动,体验集体游戏的快乐。
1、小猫头饰和一个大猫头饰
2、韵律操《小猫》的音乐
3、歌曲《找小猫》的音乐
教师扮演猫妈妈,幼儿扮演小猫,全班幼儿站成一个圆圈,先随音乐学猫走路,然后唱歌曲的第一段歌词并做一下动作:
1~2小节:双臂曲肘于胸前,双掌靠近嘴,五指分开,做小猫的胡须。
3~4小节:双手在嘴边来回拉动。
5~6小节:拍手(一拍一下)。
7~8小节:指着猫妈妈。
9~10小节:原地蹲下(或蹲在椅子后面,或四散找地方蹲下)。
11~12小节:向猫妈妈招手,一拍一下。
小猫躲好后,猫妈妈边唱第二段歌词边做以下动作:
1~4小节:同小猫的动作。
5~6小节:指指自己的小猫(一拍一下)。
7~8小节:双臂曲肘于胸前,双手合拍的指自己。
9~12小节:边走边拍小猫的头。
被拍到的小猫立即上位,猫妈妈问:“没找到的小猫在哪里呀?”未被拍到的小猫起立回答:“喵---我在这里!”
室内手指游戏:
游戏名称:念儿歌传球:
1、喜欢玩游戏,体验与同伴一起游戏的快乐。
2、学说儿歌,懂得按照游戏规则玩游戏。
1个皮球
游戏名称:击鼓传花:
2、懂得按照游戏规则玩游戏。
3、愿意在集体面前大胆表演。
大鼓、鼓槌、花。
老师或选一名幼儿背对大家敲鼓,其他小朋友传花,鼓停时花传到谁手里,谁就上来表演一个节目。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会变的小手》
1、喜欢玩游戏,体验游戏带来的快乐。
2、知道小手通过变化,可以变出许多好玩的东西。
幼儿对手指有粗浅的认识游戏玩法:
我有一双小小手,(伸出两只小手拍两下)变成星星闪呀闪,(手握拳头打开合上两下)变成风车转呀转。(手指相交在一起手腕转动从左移到右)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手指宝宝做运动》
2、认识手指,了解手指的功能。
幼儿对手指有粗浅的认识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小动物做游戏》
你拍一,我拍一,小鸡小鸡叽叽叽。
(双手食指伸出点作小鸡嘴状放在胸前)你拍二,我拍二,小兔小兔跳跳跳。
(双手食指、中指伸直其余手指作小兔状放到头顶)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孔雀飞飞飞。(双手大拇指、食指相碰其余手指伸直作孔雀状一只手放头上一只手放腰旁)你拍四,我拍四,小狗小狗汪汪汪。
(双手大拇指放在太阳穴其余四指并拢作小狗状)
你拍五,我拍五,螃蟹螃蟹爬爬爬。(双手五指伸开放在身体两侧我们一起爬上山(从宝宝脚面上爬到腿上做好)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我有一双小小手》
幼儿对手指有粗浅的认识游戏玩法:我有一双小小手,(两手合掌按节奏拍手四下。)一只左来一只右,(伸出左手再伸出右手。)变成老鹰飞一飞,(左右手交*,手背像前,拇指相扣,其余四指并拢,前后摆动两次。)变成孔雀跳一跳,(拇指尖和食指尖相对呈椭圆形,其余三指竖起,掌心向外,左右摆动两次。)变成小猫叫一叫,(左手食指、中指、无名指握紧,拇指、小拇指竖起,右手大拇指竖起,其余四指握左手手腕,左手掌心向外,左手手腕上下摆动两次。)变成狐狸笑一笑,(拇指尖、中指尖、无名指尖相对,食指和小拇指竖起,左右手掌心相对,手腕上下摆动两次。)变成相机照一照,(两手交*,无名指相扣,拇指和其余三指指尖相对呈圆形。)大家拍手齐欢笑。(两手合掌拍手四下然后把食指放两腮边点头两次。)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五个手指头》
游戏玩法:一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毛毛虫。
两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白兔。
三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花猫。
四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乌龟爬。
五个手指头呀,变呀,变呀,变成小鸟飞。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心肝宝贝》
大拇哥,二拇弟,中三娘,四小弟,小妞妞,来看戏。
手心,手背,心肝宝贝。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我的小手指》
一个手指点点,两个手指剪剪。三个手指弯弯,四个手指插插,五个手指握握。
游戏名称:猜物游戏:
2、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反应速度。
糖果或贴片等。
老师将糖果放在一只手的手心,捏紧拳头,念儿歌:
公鸡头,母鸡头,糖糖在哪头。
在这头,(伸出左手)在那头,(伸出右手)请你猜猜在哪头。
幼儿猜猜,猜到糖果归幼儿。
(还可替换贴片或其他物品玩游戏,吸引幼儿兴趣)
游戏名称:手指游戏《两只小手》
一只小手出来了,[举起一只手]一只小手也出来了[举起另一只手,两手手心相对]大拇指见面点点头,点点头.[左右手大拇指各弯曲两次]"你好,你好"[左右手大拇指各弯曲一次]食指见面弯弯腰,弯弯腰.[左右手食指各弯曲两次]"你好,你好"[左右手食指各弯曲一次]中指见面顶顶头,顶顶头.[左右手中指相碰四次]"你好,你好[左右手中指碰两次]"无名指见面亲亲脸,亲亲脸[左右手无名指轻轻磨擦]"你好啊,你好啊"小拇指见面勾一勾,勾一勾[左右手小拇指勾在一起拉两次]"你好,你好"[小拇指勾住拉两次]两只小手要回家[两手相对]"再见,再见[手指全部弯曲左右手各一次]一只小手回家了[将一只手放在腿上]一只小手也回家了[将另一只手也放在腿上]
户外游戏:
游戏名称:《小青蛙跳跳跳》
1、学习弹跳的方法,练习跳的动作。
2、能配合手臂和腿的动作进行跳跃;
3、喜欢参与活动,能遵守游戏的规则。
1、在室外选择较平整的场地,用粉笔或其他记号笔在地上画若干类似荷叶的圈。
2、运用呼啦圈作为荷叶,可以根据孩子的弹跳能力适当改变圈之间的距离。
1、准备活动:教师编儿歌《小青蛙》“我是一只小青蛙,捉虫本领大,手儿伸一伸,腿儿蹬一蹬,蹲下——找一找小虫,跳起来——吃掉它!”(活动四肢,巩固向上跳的动作。)
“青蛙哥哥和青蛙姐姐今天我们要到河对岸去捉害虫,看谁能从荷叶上跳到对岸。”
①请孩子从起始线开始,从一个圈跳到其他圈里,一边跳一边说,“小青蛙,要回家,跳——跳,呱——呱,跳——跳,呱——呱,跳跳跳,呱呱呱,小青蛙,回到家!”
④可以根据孩子的活动情况,改变增长圈和圈之间的距离;
3、放松活动:《小青蛙游泳》模仿小青蛙的动作进行腿部放松活动,(抖腿、捶腿)。
注意事项:
1、提醒幼儿注意规范幼儿青蛙跳的姿势。
2、游戏时注意安全不要发生碰撞。
游戏名称:《切西瓜》
游戏目标:1、能根据指令做相应的动作。
2、锻炼反应的敏锐。
空场地
一、讨论西瓜的外形特征
1、西瓜长得什么样?
2、我们想个什么好办法,让大家一起变成一个大西瓜?
二、手拉手变成大西瓜
1、变成一个大西瓜。(幼儿手拉手,围成一个大圆圈)
2、变成一个小西瓜。(幼儿手拉手,碎步朝圆心走,变成一个小西瓜)
三、游戏:切西瓜
1、幼儿围成圆圈,师幼共同有节奏地念儿歌:“切、切、切西瓜。我们的西瓜香又甜,要吃西瓜切开来。”与此同时,教师边走边有节奏地在幼儿拉手处做切西瓜状。儿歌念完时,教师的手停留在哪两位小朋友中间,这两位小朋友就把手放开,拉着其余小朋友的手往圆心跑,表示西瓜被切开了。此时,大家做吃西瓜状,游戏继续开始。
2、游戏进行若干次后可由幼儿来切西瓜。
注意事项:1、注意游戏规则。
2、游戏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游戏目标:《小兔采蘑菇》
1.教幼儿练习钻过70厘米高的障碍物。
2.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及灵敏性。
1.小兔头饰若干,数量为幼儿人数2―3倍的蘑菇卡片,小篮子4只。
2.在场地中间悬挂一条高约70厘米的长绳,布置成“树林”;场地一端四散撒上“蘑菇”。
1.教师告诉幼儿今天的游戏内容。
指导语:今天兔妈妈要带小兔去采蘑菇,可是有一片树林挡住了我们的去路,你们有什么办法可以过去呢?
2.幼儿想出多种办法后,教师引导幼儿说出哪种方法最好,最后得出结论:钻过树林采蘑菇最好。
指导语:现在就请小兔试着钻过树林采蘑菇,如果你钻过去了,采到了蘑菇,请你告诉我你是怎么钻过去的。
3.教师请尝试成功且动作正确的幼儿告诉大家是怎么钻过去的并示范给大家看,教师小结钻的动作要领:双膝弯弯,腰弯弯,低着头儿钻钻钻。
4.教师请全体幼儿用正确的方法练习,教师随机指导。
指导语:现在小兔们就可以用刚才学过的方法钻过树林采蘑菇了,小兔们出发!
5.幼儿游戏,当幼儿把蘑菇全部采完游戏结束。
1.双脚同时跳起。
2.遵守戏规则,游戏时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碰撞。
游戏名称:《玩转小布球》
进行抛、接、跳、投等多种动作技能的练习,发展幼儿的上、下肢力量和身体协调等多种素质,激发幼儿的练习兴趣。
利用废旧布的边角余料,缝制成拳头大小的圆体,里面填充棉花、碎布条等软物,缝合成“布球”。人手一个或两个。(可根据游戏需要制成不同颜色的“布球”,增强趣味性。)
1.进行个体或协同地抛、接、跳、投等多种动作练习。
(1)双手向上连续抛、接球。(适应球性,提高身体的本体感觉和判断力。)
(2)双手向上抛球击掌接住球。(发展上肢抛球力量,提高对接球时机的预判能力。)
(3)两人相对,间隔一定距离,双手向上相互抛、接球。(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性,培养合作意识。)
2.小布球投篮比赛:
准备等同规格的红、蓝两种小布球若干,球数是参加游戏人数的倍数,篮筐2个。篮筐置桌面用胶带或其它方式简单固定。将幼儿均分成两队,分别站在线外,每人手持两个布球。当听到开始音时,小朋友迅速向本方的篮筐里抛投布球。投中球数多的队为胜,反之为败。游戏规则:掷完球后,要迅速回到站位线上,如两队投中球数相等,以站队快者为胜。如有投错球筐的,球为另一队所有。
1.一个跟着一个有序的游戏。
2.提示幼儿用正确的姿势。
游戏名称:小小送奶员
1.尝试走不同高度的桥,并能保持身体的平衡。
1.将幼儿分成两组。
2送奶员送奶时要经过小桥,再三座小桥中任选一座通过就可以,每次只送一瓶奶,看清奶瓶上的圆点标记,按照圆点数把奶瓶送到“家”(筐子)里。3.幼儿示范送奶过程。4.儿做游戏。教师提醒幼儿过桥时要把奶瓶拿稳。5.幼儿共同检查奶瓶送的对不对(奶瓶上的圆点要和筐子上的一致)。
三.结束游戏
1.过小桥的时候注意保持平衡。
2.排好队有序的
游戏名称:蚂蚁运粮
1.练习单臂匍匐向前爬行。
2.让幼儿体验合作游戏的快乐。
1.蚂蚁头饰每人一个,垫子4组,平衡木4条,拱形门4个。
2.粮食背袋大、中、小若干,布置好场地。
一、引导幼儿用多种方法运送粮食
1.教师带领幼儿观察场地,出示蚂蚁头饰,引起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2.教师重点示范单臂爬行动作。
规则:一只手臂要伸直用力,另一只手要扶好粮食袋,不要让粮食袋中途掉下来,如果中途很累,可以换手爬行,但一定要注意安全。
3.下面请小蚂蚁们自由练习爬、走、钻的本领,看看谁先把本领练好!
二、幼儿带头饰集体游戏
1.游戏规则:从"家"出发找"粮食",途中钻过山洞(拱形门),爬过草地(垫子),走过小桥(平衡木),发现小袋"粮食",每只"蚂蚁"各背一袋,沿原路跑回家。
2.幼儿分组进行游戏,教师巡回指导。
3.第二次出发找粮食,发现"粮食"较大,引导幼儿想办法,合作抬回家,抬的过程中遇到困难要想办法解决,启发幼儿两人互相配合,搬运"粮食"回家。结束游戏》
1.按照游戏规则有序的进行游戏。
2.练习动作时注意保护自己和同伴,避免发生意外。
1.提醒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2.跑开时注意安全不要和小朋友发生碰撞。
游戏名称:吹泡泡
1、通过活动,引导幼儿热爱大自然,体验大自然的美;
2、培养幼儿与同伴团结合作、自我保护和保护他人的能力;
3、引导幼儿学会踮脚、下蹲、后跳。
1、泡泡水
2、幼儿已有牵圆圈进行游戏的经验。
一、开始部分
1、开始部分带幼儿整队走到户外花园,提醒幼儿户外的常规要求。
二、基础部分
1、引导幼儿学习踮脚、下蹲、后跳的动作,注意幼儿动作的准确性。
2、教幼儿游戏的儿歌。
3、吹泡泡,吹泡泡,一吹吹个大泡泡,一吹吹个小泡泡,泡泡飞高了,泡泡飞低了,泡泡破了。
4、讲解游戏规则。
当儿歌念到吹成大泡泡时,幼儿拉成一个大圆圈;念到吹成小泡泡时,幼儿向中靠拢;念到批泡泡飞高了,幼儿踮脚;念到泡泡飞低了,幼儿蹲下;念到泡泡破了,幼儿向后跳。
5、引导幼儿边念儿歌边玩游戏。
三、放松活动,带幼儿一起观察地上的小草,说说小草的特征;感受一下在草地上走是什么感觉?
游戏名称:《能干的小红帽》
1.在游戏活动中发展体能。
2.能听信号控制自己的身体立即停止活动。
3.在游戏中感受到自己的勇敢和能干。
1.小桥,草地,小房子。
2.大灰狼的头饰。
一.游戏《能干的小红帽》
2.教师扮演妈妈带小红帽穿过树林,走过小桥,爬过草地,来到外婆家,然后原路返回,
3.增进大灰狼的角色(由配班老师扮演大灰狼),改变游戏节奏维持幼儿的兴趣。教师:在去外婆家的路上如果遇到大灰狼怎么办,赶紧变成大石头静止不动,大灰狼就发现不了我们了。
4.幼儿游戏两到三遍。提醒幼儿注意游戏规则
5.游戏结束表扬成功的小红帽。
1.提醒幼儿过平衡木时注意安全不能掉下来。
2.大灰狼来时一定要定住不能动。
游戏名称:《开火车》
1.练习一个跟着一个走。
2.发展幼儿的协调性,灵敏性,增强幼儿的肌肉力量。
火车头标记或头饰
一.一组开火车。(一组连接)
将幼儿按照本班小组数分成相应队列,每组为一列火车。从起点开始出发,开火车时,后面的幼儿拉住前面幼儿的衣服下摆,一个跟着一个向前走,火车头要看好方向,开向终点,提醒幼儿找空的地方开,小心撞车,看哪组开的又快又好。
一.火车变长。(两组连接)
在教师的帮助下,引导幼儿按小组两两对接“火车”。并继续玩开火车的游戏。
二.一列火车。(全体连接)
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幼儿按小组一次连接变成一列火车,继续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