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保险案例20240223100846.doc

杨琳,1岁时因母亲去世随外公外婆在A城生活,她的日常所需费用均由其父亲承担。4岁时,其父再婚,将其接到B城,在临离开A城前,杨琳的外公为她买了一份少儿平安险,并指定自己为受益人。到B城后不久,杨琳在一次游玩中不幸溺水身亡。事发后,杨琳的外公及时向保险公司报案,要求给付保险金。(1)该合同是否有效,

(2)杨琳外公能否指定自己为受益人,

(3)你认为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答:(1)无效

保险利益原则:根据保险法第53条……

首先,杨琳外公与杨琳之间没有事实上的抚养关系;

其次,也没有经过被保险人书面同意。

我国《保险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人身保险,保险人也不得承保。父母为其未成年子女投保的人身保险,不受前款规定限制,但是死亡给付保险金额总和不得超过保险监督管理机构规定的限额。”

我国《民法通则》第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不满十周岁的未成年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2)无效

我国《保险法》第六十一条规定:“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指定或者投保人指定。投保人指定受益人须经被保险人同意。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者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

启示:

在实践中,当保险事故发生时,保险人通常以投保人不具有保险利益为由拒绝给付保险金,或者寿险合同不是受益人亲笔签名拒绝给付保险金。这对投保人、被保险人或受益人来说是不公平的。

建议:应从法律上规定保险人负有审查投保人对保险标的具有保险利益和被保险人亲笔签名的义务。

案例2:明信片保险卡惹出理赔官司

2005年底,沈阳一家保险公司新推一种用邮寄明信片形式购买的人身伤害保险卡,并委托一家邮政储蓄所负责销售。该保险卡正面记载“本明信片收件人即为被保险人,保险金额为人身意外伤害保险5000元,保险费10元,保险期为一年,起始日期为邮寄戳日5日后零时起”。

保险卡背面记载“在本合同的任何有效期内,被保险人因遭受意外伤害而致身故、残疾或烧伤的,本公司承担保险金赔付责任”。

2005年12月,李某的妹妹、妹夫和李某妹夫的弟弟、妹妹先后为他各购买了5份保险卡。本想给亲人以祝福,没想到李某真的在保险期内出事了。2006年8月31日,李某被高压电电击身亡。

(1)你认为保险公司的说法是否合理,

(2)你认为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

法院认定保险公司赔偿

1

卡上没有填写被保险人的姓名,应属保险公司自己或销售商的责任,造成损失应由自己承担。因保险公司不能举证证明是事故发生后填写的被保险人姓名,法院判决保险公司赔付李某妻子保险金10万元。

启示:当别人赠送你人身保险合同时,怎样避免合同无效,

向保险公司书面陈述同意赠送人为你投保。

案例3

丈夫王家伟和妻子林绮决定利用年假旅行。王家伟由于丢失了身份证。特意赶到旅行社询问是否可以用哥哥王家诚的名义参加旅游活动。在征得旅行社同意后,夫妇俩办理了登记手续,并在旅行社保险代理处购买了《境内旅游人身意外保险》,保险费用22元,保险金额20万元,保险期限为:自旅游团出发时起至旅行结束时止,保险受益人为法定。

由于是以哥哥的名义参加旅行,在旅行社经办人员的指点下,家伟在保单被保险人的名字一栏里亦填写了哥哥王家诚。随旅行团出游的第四天,王家伟在进入当地土堡时遭遇砖瓦坍塌,被当地人送往医院。当天晚上九点,王家伟重伤不治,停止了呼吸。

妻子林绮在家人的陪同下持着王家伟意外死亡的单据证明到保险公司要求索赔,认为其应当给付保险金额20万元。

保险公司在核保过程中,了解到被保险人王家诚至今安然无恙,真正的死者是王家伟,不是被保险人。2004年4月,保险公司正式作出不予给付意外死亡保险金的决定。面对拒赔,林绮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

THE END
1.人身保险案例分析案例二 本案保险合同免责条款是否有效[案情]:2003年9月27日,投保人林光伟在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铜梁支公司处为渝B13860号中型货车投保,保险合同约定了第三者责任险,并规定了保险车辆造成本车驾驶人员及其家庭人员的人身伤亡属除外责任。2004年4月6日,因该车转卖,经投保人林光伟申请,被告同意将保险合同转让...http://www.360doc.com/content/10/1130/16/1971081_73755090.shtml
2.人身保险案例分析人身保险案例分析 人身保险案例:女性白领超强医疗组合客户资料:赵小姐,25岁,公务员,月均收入5000元保险种类:重大疾病保险意外险商业医疗保险女性保险赵小姐25岁,白领,保险意识很强,工作不久就开始在慧择网收集关于保险的咨询。对重大疾病意外医疗保障和女性生育的保障非常关注.最后选择了海尔纽约人寿保险公司的,可以满足她...https://m.huize.com/study/studytag/word-2220.html
3.人身保险案例及分析.doc文档介绍:人身保险案例及分析作为一个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应该对投保单内容的真实性负责,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投保人在投保单的告知栏里否认被保险人投保前曾经患病,而事实上被保险人李某投保前就曾5次因帕金森氏综合症和脑动脉硬化症等多种疾病住院治疗,因此投保人违反如实告知义务是毫无疑问的。《保险法》...https://m.taodocs.com/p-551677839.html
4.以案说险: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分析【案例分析】根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信息披露管理办法》规定,人身保险新型产品是指分红保险、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以及保险监管机构认定的其他产品。销售人身保险新型产品应向保险消费者充分说明以下内容:分红保险未来红利分配水平是不确定的,其中采用增额方式分红的,应当特别提示终了红利的领取条件;投资连结保险未来投资回报...https://www.meipian.cn/2si4c8di
1.人身保险理赔案例(通用6篇)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关应当作有利于被保险人和受益人的解释。”结合本案例,由于被保险人投保的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其合同(老条款)里没有将“遵照医嘱注射药物,导致被保险人的死亡、残废”作责任免除的内容,为此,如果受益人根据被保险人遵照医嘱注射青霉素导致意外死亡的这一事实,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获得人身保险金的...https://www.360wenmi.com/f/fileyspcmpv5.html
2.钟某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例分析第二部分,对案件所涉及的保险合同成立时间的确定、预收保险费与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保险单的签发与人身保险合同的成立、核保期间保险责任的性质问题进行法理分析,之后引出对于保险空白期责任承担问题的思考以及国内外对于保险空白期治理规则的比较。第三部分,在借鉴国内外治理规则的基础上,针对我国保险实务的现状与特点,...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730-1016724703.htm
3.人身保险合同案例2000年9月1日单位为被保险人于某投保了一年期"团体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保险金额1万元。同年12月3日,于某下楼时不慎摔倒,致使右手上臂肌肉破裂。由于伤口感染,导致右肩关节结核扩散至颅内及肾,送医院...https://www.66law.cn/laws/45766.aspx
4.以案说险:侵害保险消费者合法权益典型案例分析中银保险针对上述问题,监管机构对该保险公司罚款70万元,同时对三名相关责任人予以警告,并处罚款合计27万元。 【案例分析】人身保险电话销售业务快速发展,是消费者购买保险产品的重要渠道之一。在电话销售过程中,消费者与销售人员通过语音进行交流,电话销售人员对保险产品的情况介绍,对于保险消费者决定是否购买保险产品至关重要。《...https://www.boc.cn/bocins/cusser/cs5/201905/t20190520_15322017.html
5.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例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例篇一: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例分析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例分析保险合同代签名的法律后果【要点提示】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时应当亲自签章。保险业务员代为签字,但投保人已经交纳保险费的,视为其对代签字行为的追认。解释(二)涉及条款:第三条第一款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https://m.renrendoc.com/paper/216157748.html
6.2.1保险利益原则·保险知识·看云订立和履行保险合同时必须坚持保险利益原则。在人身保险中,由于保险期限长并具有储蓄性,因而强调在订立保险合同时投保人必须具有保险利益,而索赔时不追究有无保险利益。即使投保人对被保险人因离异、雇用合同解除或其他原因而丧失保险利益,也不影响保险合同的效力,保险人仍担负给付被保险人保险金的责任。 https://www.kancloud.cn/guapi/qbzz/178661
7.船员保险的现状与典型案例分析澎湃号·政务澎湃新闻众所周知,航运业是保险充分覆盖的行业,船舶、货物、船员都可以成为承保的对象,对于船员权益保护和权利救济而言,保险制度在损害赔偿和损失弥补等方面都能够起到很好的作用。本篇文章将通过有关案例分析,结合保险条款解读针对船员保险的有关问题。 一 船员保险的强制要求 ...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4673050
8.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02511商法学作业(高起本)12、作为经济制度的保险需具备哪些构成要件? 四、案例分析 1、某科研单位A、国有企业B和集团企业C签订合同决定共同投资设立某生产性的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D。其中,A以技术成果出资,作价15万元;B以厂房出资,作价20万元;C以现金17万元出资。后C因出资不足实际出资14万元。 https://blog.csdn.net/m0_53223332/article/details/1215306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