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福州9月13日消息为了贯彻落实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网信办四部门共同推出的“金融知识普及月,金融知识进万家,争做理性投资者,争做金融好网民”活动,普及基础金融知识,倡导理性金融消费理念,弘扬金融正能量,着力提升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有效防范化解金融风险。
近日,平安人寿福建分公司推出两个典型案例,通过案例来助力社会公众金融素养提升,防范识别身边的金融风险,让人民群众更好地共享金融改革发展成果,满足美好生活需要。
【案例分析】
【风险提示】
案例二:擦亮慧眼,遏制欺诈
近年来,保险产品已覆盖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越来越多的消费者通过购买商业保险来保障自己的生活。然而,随着保险市场的繁荣发展,一些不法分子将黑手伸向保险领域,严重损害保险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为严厉打击保险欺诈行为,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本期我们将通过讲解典型案例,提醒广大消费者保护切身利益,远离保险欺诈。
张某罹患恶性肿瘤后,与同事赵某合谋,冒用赵某的身份证再次进行体检,使用赵某的保险合同谎称赵某出险,向保险公司提交理赔申请。双方约定事成之后,对“理赔金”进行分赃。
保险公司在重大疾病理赔审核及调查中,发现赵某寻找各种理由推脱慰问并对所患疾病情况语焉不详,于是对本案产生了怀疑。后经医院就诊档案核查、单位走访等多方调查确认,查明真实患者并非赵某而是张某,保险公司向警方报案。随着警方的介入,张某和赵某坦白了自己的骗保行为。最终,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八条规定,张某与赵某的行为构成保险诈骗罪,经法院审理,张某以保险诈骗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三年;赵某因将保单借给张某合谋骗取保险金,构成保险诈骗罪共犯,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十个月。
【如何防范保险欺诈】
保险欺诈严重败坏了社会风气,扰乱了社会秩序,给消费者财产和人身安全造成威胁。为防范和打击保险欺诈,我们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努力。
1、保险机构:①严格落实各项监管要求,完善欺诈风险管理制度,逐步形成涵盖保险欺诈风险识别、评估、监测、控制和报告的全流程风险管控体系;②利用图像识别、大数据计算、自然语言处理、实时定位、SNA等先进技术手段,充分提升保险欺诈线索甄别及案件调查效率;③加强行业协作,共同打击保险欺诈;④广泛开展反保险欺诈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对保险从业者的合规教育,提升消费者反保险欺诈意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