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主任介绍,在很多人的潜意识里,疼痛是一种症状,而不是病,病好了自然就不痛。实际上,症状与疾病的区别是相对的,当一种慢性临床症状长期严重地威胁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甚至导致患者自杀,就应该确认为疾病。
徐主任举例说,例如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除了疼痛,并无其他表现,多数患者痛不欲生,生活质量和工作能力明显下降,因此,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应该是一种典型的疼痛性疾病。此病仅有疼痛,疼痛消除了,病就痊愈了。
再比如,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也是疼痛性疾病,该病是带状疱疹病毒损伤神经的结果,疼痛剧烈而顽固,有的患者持续达数十年,患者自杀事件时有发生。
典型的疼痛性疾病还有截肢后的幻肢痛和残端神经痛、外伤后损伤性神经病理性疼痛、截瘫后神经痛、卒中后神经痛、中枢性神经痛、血栓闭塞性脉管炎、偏头痛、肌紧张性头痛、颈源性头痛、痛经、椎间盘源性疼痛、慢性腰背痛等等。
在现实生活中
因长期遭受慢性疼痛折磨
导致百病丛生
甚至轻生的患者屡见不鲜
徐主任提醒,“忍一忍,用不着专门去治”,是一种非常陈旧的、并且十分有害的错误观念。经过疼痛治疗专科医师的规范治疗,目前95%的慢性疼痛可以得到满意的治疗效果。有了疼痛采取积极治疗是上策,拖延不治常使急性痛转为慢性痛。
由于对疼痛疾病的认识不足
临床上,很多患者深陷误区
治痛,警惕这些误区
徐主任介绍说,比如,有的人认为“疼痛科就是打封闭”。其实,封闭疗法起源于前苏联和英国,又称普鲁卡因封闭疗法,是将普鲁卡因注射于人体的局部痛点,以阻断病变部位的异常刺激向大脑的传导,许多非疼痛治疗专业医生,由于缺乏系统的知识和训练,热衷于在疼痛点、穴位或神经末梢处注射麻醉与大剂量激素类药物来缓解疼痛,他们自称为“封闭疗法”。
虽然有时能缓解部分患者的疼痛,但也发生了许多并发症及医疗纠纷的事例,使部分患者和一些医务人员对正规的“神经阻滞”产生误解,甚至存在有惧怕心理,疼痛科的治疗特点是:以神经阻滞与介入治疗为主,采用综合治疗方法,快速而彻底地消除疼痛,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此外,一些人认为”治疗疼痛时使用激素不好”,其实在治疗一些无菌性炎症时,有时需要使用小剂量激素成分,但疼痛治疗使用的剂型为混悬液,以局部作用为主,并且在用量方面严格掌握,对于正常人来说没有任何的全身影响,与全身(口服、肌注或静脉内)大剂量应用完全不同。
那么,哪些疼痛
需要到专业的
疼痛门诊就医呢?
徐主任表示,疼痛门诊是对疼痛和疼痛性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疗部门,是多学科交叉领域,诊疗范围包括以下几类疼痛:
神经痛
三叉神经痛、舌咽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股外侧皮神经痛、阴部神经痛、臂丛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及带状疱疹后遗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四肢痛、残端痛、糖尿病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等。
骨关节痛
颈椎病、颈部软组织损伤、肩周炎、网球肘、颈(腰)椎间盘突出症、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骶神经痛、尾骨痛、足跟痛、颞下颌关节痛、退行性关节炎等。
软组织疼痛
急性腰扭伤、棘上韧带炎、腰背筋膜炎、梨状肌综合征、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瘢痕痛。
内脏神经痛
心绞痛、胸膜病、植物神经疾病、血栓闭塞性脉管炎、红斑性痛症、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痛经等。
癌性疼痛
癌痛、化疗、放疗后疼痛。
非疼痛性疾病
顽固性呃逆(打嗝)、急性面神经炎(面瘫)、面肌痉挛、内耳性眩晕、突发性耳聋、过敏性鼻炎、腱鞘囊肿等。
头痛
颈椎源性疼痛、外伤后疼痛、紧张性头痛、血管性疼痛、偏头痛、枕后神经性头痛等各种头痛。手术后疼痛综合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