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关于生死的话题再次摆上了台面,手术台上瞬息万变,是每一个人最接近死亡的地方,这个医生与死神搏斗的战场,患者的“生死场”,孕育了特殊的手术意外险,但是这个双方都叫好的保险,如今却在海口面临尴尬的局面。
叫好不叫座试点不了了之
手术意外险是为患者在手术过程中由于医疗意外导致的身故、残疾以及术后并发症状提供保险保障的一种保险。2013年,海南开始研究推行手术意外险,但在2016年才开始步入正轨,选定了海南省妇幼保健院、海口市妇幼保健院、海口市人民医院等6家医院作为首批试点医院,作为重点手术科室,海口市人民医院心胸外二科的购买患者到如今仍是个位数,主任白树堂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个患者和医生都需要的保险为何叫好不叫座,试点也不了了之。
白树堂和患者进行术前交流。钟圆圆摄
“手术风险不言而喻,整个医疗纠纷当中,手术中产生的医疗纠纷是最多的。”海口市第三人民医院医务科科长胡金牛告诉海口网记者,手术科室手术多而复杂、风险系数高,如果能够把手术中的纠纷解决,就能够解决一大半的医疗纠纷,缓解医生的一部分心理压力。海南省医调委提供的数据显示,自2011年海南省统保医疗机构责任险项目运行开始,到2017年省医调委共受理了3400多起医疗纠纷索赔案件,其中约400起经专家评估认定为院方无责,占比高达12%以上。
患者家属在手术室门外焦急等待着。钟圆圆摄
2013年开始,海南省医调委牵头6个全省大保险公司,由医调委现场调解,引导责任评估,后续形成与医疗责任险调解、赔付一体化的保障体系,建立医疗责任、医疗意外捆绑、并案处理,同一共保体,同一风险防范体系,同一赔付率考核的“三同”体系,省医调委工作人员负责服务现场、服务医院、服务患者,推动手术意外保险健康发展。患者秦峰(化名)一家就是受益者之一。
2017年5月5日,有着20多年高血压病史的52岁老人秦峰因突发胸背疼痛5小时后到海口一医院就诊,随即被紧急送往血管外科治疗,经检查发现,他患有主动脉夹层、冠心病,高血压已经到了3级极高危阶段。入院后第二天,老人身体急转直下,需要尽快接受手术。考虑患者病情严重,医院医务科邀请省医调委工作人员对家属进行了高风险谈话,作为医患双方在病情告知和手术选择及风险提示上的第三方见证。恰逢承担全省医疗责任保险服务的第三方保险公司试点针对高风险病患开展的手术意外险,根据风险程度和保额不同,工作人员对患者家属普及患者风险知识,指导家属购买了2357.25元的手术意外险。5月8日,老人被推入手术室,手术中,老人病情加重,随时都有死亡的可能,随即被转入重症医学科进行抢救治疗,但是情况一直没有好转,5月8日当晚,经过55分钟的抢救,患者宣告死亡,经过保险公司核实,家属获赔5万元。
这样的案例在医院并不多见,起初,医生都为手术意外险的到来感到非常兴奋,手术意外险转嫁了手术风险之后,让不少医生从对医疗纠纷中的担忧中解放了出来。但是现实给白树堂等人泼了一盆冷水,购买者少之又少,为什么这个保险叫好不叫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