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供应链管理现状(精选5篇)

关键词:供应链管理;信息技术;发展创新

当前的供应链信息技术管理模式主要以Intranet为内部核心,以Internet为外部核心的商务平台,可以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资源共享,防止外部侵害入侵,具有一定的安全性、科学性和高效性。供应链信息管理的实施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经营目标,需要通过科学的供应链管理信息化评价指标体系来进行测量和衡量。近些年来的互联网信息技术为供应链的管理以及运营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技术和帮助,可以不断实现供应链之间合作伙伴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不断降低供应链成员日常运营和合作过程中产生的费用,减少经营过程中出现的摩擦,不断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以及市场预测能力,降低运营链管理过程中的成本。

1国内外研究现状

1.1我国国内研究现状

1.2国外研究现状

2.1信息技术应用的积极性不高

2.2实施供应链管理过程中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落后

3关于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的前景展望

4结语

参考文献

[1]李晓琳.基于物联网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的构建[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8(11).

[2]关越.基于区块链的供应链信息协同管理研究[D].秦皇岛:燕山大学,2018.

[3]王宜慧.供应链信息管理研究现状及展望[A].中国烟草学会2015年度优秀论文汇编[C].中国烟草学会,2015.

[关键词]零售业供应链管理信息化管理核心竞争力

我国零售业在成功入世后面临的挑战,可以从中外零售商的对比中了解不足,找到差距。

第一,国外零售商拥有国内零售商无法比拟的规模优势国外零售商资本实力雄厚,规模庞大,拥有强大的资本运作能力。

例如,世界级的大的连锁零售商一般在全球已拥有数千家分店,员工百万万人,销售额就达到千亿美元,相当于我国全国商品零售总额的三分之一,其规模之大,是我国目前任何一家大型零售商都无法与他们匹敌的。中国最大的连锁零售企业――上海联华超市有限公司,拥有店铺数百个,年销售额仅百亿元人民币。可见,外资零售业雄厚的资本实力,巨大的流通规模正是我国零售业的“短腿”。加入WTO意味着彻底冲垮商业的保护壁垒,具有强劲资本运作能力的外资零售企业将大量涌入,这无疑会对中国稚嫩的商业资本营运能力形成挑战。

第二,国外零售商经营业态灵活多样,业态特征鲜明;相比之下,中国零售业态混作一团,在经营形式、商品结构、服务方式等方面存留着许多传统单店的特征,只是一味地在价格上互相竞争,造成“超市不超”,“便利店不便”,“专业店不专”等业态特征不突出,竞争能力不强等问题,从而成为中国零售企业难以与外资零售业抗衡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三,国外零售商与国内零售商相比具有科技含量大、网络化、智能化程度高的特点。

国外零售商依靠高科技支持,以商用卫星系统、商业电子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决策支持系统为核心,形成以网络为辅助的商业自动化,从而改变了传统零售业的运作方式。使顾客资料的搜集与分析、销售资料、补货系统、营销手段的调整等都可用现代化的电子技术进行管理。而我国目前大多数零售企业科技含量较低,仍在用人力方式进行相对低效的采购、销售、物流、财务处理等等,一切都凭经验,随意性、主观性大,时效性、科学性差。

我国零售业的供应链管理现状是:97.2%的制造业企业自备仓库,很少利用第三方物流。各企业内部都进行了相对高效的物流管理,而整个供应链的物流建设却是重复和低效的。

在库存管理上,只有3.0%的企业开始实行尝试供应商管理库存。一些企业已经开始运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生产规划和库存管理。但由于数据采集自动化问题并没有解决,从而影响到库存管理的自动化。32.8%的零售企业库存周转天数在20天以内,52.2%的企业周转天数在21天~60天,15%的企业在60天以上。

存在着供应链管理观念落后,所调查的零售企业中89.6%的企业不理解供应链和供应链管理,80.6%的企业根本没有设置供应链管理部门,而就不到20%的具有供应链管理部门的企业而言,他们所理解的供应链管理部门即物流管理部门,主要负责产品的采购,仓储和运输等,而不具有统一协调整个企业的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管理能力。

在部门设置上,虽然零售业按品类由某一团队统一负责该品类的采购、仓储、销售将给管理效率带来极大的提高,但是93.8%的零售企业依然按照职能来设定部门,只有6.3%的企业按照品类来设定部门,50.7%的企业实现部门间信息共享、共同决策,但有少数企业仍存在着部门各自为政、相互不联系,即企业内部的供应链脱节的情况(制造业有3.5%,零售业有13.5%)。

电子商务,其内容包含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方式;二是商贸活动。电子商务指的是利用简单、快捷、低成本的电子通讯方式,买卖双方不谋面地进行各种商贸活动。

一、供应链及供应链一体化的含义

我国《物流术语》国家标准对供应链是这样定义的:“供应链,即生产与流通过程中涉及将产品或服务提供给最终用户活动的上游与下游企业,所形成的网链结构。供应链管理,即利用计算机网络技术全面规划供应链中的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等,并进行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美国经济学家史蒂文斯认为:“通过增值过程和分销渠道控制从供应商的供应商到用户的用户的流就是供应链,他开始于供应的源点,结束于消费的终点。”美国另一位经济学家伊文思认为“供应链管理是通过反馈的信息流和反馈的物料流及信息流,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模式。”通过上面的引述,可以将供应链理解为:供应链是围绕核心企业,通过对信息流、物流、到消费者手中资金流的控制,从采购原材料开始,制成中间产品以及最终产品,最后由销售网络把产品送的将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零售商、直到最终用户连成一个整体的网链结构和模式。从供应链的角度看,客户虽是在购买商品,但实质上客户是在购买能带来效益的价值。各种物料在供应链上移动,是一个不断采用高新技术增加其技术含量或附加值的增值过程。

供应链的一体化是随着经济的全球化,以及跨国集团的兴起,企业产品生产的“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逐渐被“横向一体化”所代替,围绕一个核心企业(不管这个企业是生产企业还是商贸企业)的一种或多种产品,形成上游与下游企业的战略联盟,上游与下游企业涉及到供应商、生产商与分销商,这些供应商、生产商与分销商可能在国内,也可能在国外。在这些企业之间,商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形成一体化运作,这样就构成了供应链的一体化运作。供应链一体化的运作模式是对企业纵向一体化运作模式的扬弃。

二、我国企业供应链运作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分析

1、我国企业供应链运作的现状分析。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管理和一体化运作的现状是:一是在供应商关系管理方面,公司供应链管理部门人数相对较少,对供应商合同管理的重视程度较强,选择供应商的标准趋于综合评价,但是价格指标仍然是非常重要的影响因素。二是在信息技术方面,大部分企业还处在很低的水平。三是在客户关系管理方面,企业对客户关系很重视,但服务水平普遍偏低,在国际化背景下,由于语言的差异,与国外客户沟通存在困难。四是在物流外包业务方面,物流外包比例增加,表明第三方物流在供应链中的作用日趋重要,但企业与物流服务提供商关系多为短期合作,真正的伙伴关系尚未形成。五是在供应链运作方面,由于缺乏国际化背景的企业,目前我国企业供应链的运作范围主要发生在国内企业之间。

三、我国企业供应链一体化运作发展的策略

2、注重供应链中组织结构柔性化和业务流程规范化的管理。在企业内部,通过采用TQM(全面质量管理)、JIT(准时制管理)有效地提高生产的柔性,降低生产成本,提高质量;在企业外部,通过与合作伙伴的业务流程的规范化,缩短提前期,降低物流成本,增强市场竞争的协同性和顾客服务的一致性,赢得市场营销的优势;同时将顾客纳入一体化管理系统,采用顾客关系管理系统(CRM)、柔性管理系统(FMS)提高顾客响应能力,提高顾客服务水平。如果以核心企业为基点,供应链一体化可以被看作是两种关系的对接与融合。在核心企业的上游是由核心企业与供应商乃至供应商的供应商组成的供应商合作伙伴关系,在核心企业的下游是由核心企业与下游生产商、销售商(分销商、零售商)、终端顾客组成的顾客关系。这两种关系通过核心企业在供应链上衔接,从而形成一个一体化的整体。

3、注意供应链中信息网络的管理。供应链涉及到企业的集群,信息能否在企业之间流畅的传递,是供应链运行的关键,因此需要建立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换系统,例如企业与企业之间ERP系统的对接,或者安装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除了保证信息在企业之间传递的流畅性外,还要求信息传递的准确性,这就要求企业之间要互相信任,达成共识。

4、注意供应链企业间信任度的管理。供应链上企业的合作应该遵循双赢的关系,虽然在供应链上往往存在一个核心企业起主导作用,但是核心企业应该和网链上的其他企业处于一种平等的关系,每个企业之间都应该建立一种相互信任的关系,可以参照其它行业的做法,在供应链成员之间建立一种信任度的评价机制,通过一定的安排,定期为每个企业测定其信任度,信任度高的企业可以继续留在供应链中,并给予一定的奖励,信任度低的企业就应该排除在供应链这个体系之外。

5、节点企业之间业务的无缝化对接,降低和消除业务对接时的障碍。供应链企业之间要想实现业务的顺利对接,应该注意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个方面是供应链企业间的硬件配合问题,就是企业之间要有通畅的信息交流系统,企业之间的信息管理系统应该互相联通,保证信息的顺畅,同时企业之间的信息流应该使用统一的规范,保证整个供应链上的信息能够被所有链上的企业人员所认同;第二个方面是供应链企业间人员的配合,如果企业间发生业务关系的人员不能够作为一个整体来合作,将会对供应链的运作产生很大的危害,只有企业间的人员把自己当成供应链这个大家庭的一分子,舍弃自己作为单个企业的一员,以整个供应链的利益为最大化,这样才能够实现业务的无缝化连接。

6、建立供应链运作异常处理机制,保障供应链运作在异常情况发生时能平稳运作。在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体系中要设立一个危机处理委员会之类的机构。这种机构的组成人员应该是在供应链中具有很大话语权的,这样在危机出现的时候,才能够调动相应的人力物力来消除危机。同时危机处理委员会的另一个职能是预测供应链的危机,并能够为整个供应链的发展提供解决未来所面临危机的方案。

[关键词]生鲜农产品;农产品供应链;供应链管理

[DOI]10.13939/ki.zgsc.2015.45.03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和流通至关重要,然而我国农产品小生产面对大市场的状况给农产品生产、加工、销售等带来相当大的困难,影响到了我国农产品的快速流通、农业现代化、农产品生产者和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因此,如何加强农产品供应链管理,规范和净化农产品采购市场,保证市场上农产品质量和数量的正常供应,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增强国际竞争力,已经成为当前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1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现状

随着农产品贸易自由化的加快,农产品从生产到最终用户的管理行为日趋复杂,对农产品安全与质量的要求日益严格。为满足日益变化的个性化需求、降低成本、提高农产品质量,很多农产品生产经营企业积极地实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注重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1.1先进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

2014年,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中核心企业的企业管理已经从企业内部的成本管理、生产管理等转向了企业外部的供应链管理,竞争也由低层次的价格战转向了高层次的战略选择和实施的竞争。一些先进供应链库存管理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像VMI、JMI、CPFR等,并收到良好的效果。

1.2供应链节点企业合作机制逐步加强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上的节点企业的合作机制逐步增强。其重要原因是不存在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此外,近年来我国农业生产的标准化水平和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在连接机制上,逐步形成按一个产业、一个规划、一个实施办法,贸工商一条链管到底,以销促产的机制。

1.3物流管理逐步完善

物流环节是生鲜农产品增值的重要环节,我国的生鲜农产品的销费特征,强调新鲜和及时,其生鲜农产品的采购特点是数量少频率高,使得相应的物流技术特别是保鲜技术要求先进,而且管理精细化,近年来,先进的物流技术、管理逐步被引进并加以实施。

1.4供应链信息管理系统逐步建立

2014年,随着我国对农产品中的供应链管理观念的增强,相应的信息支撑体系得到逐步的建立。信息支撑体系最重要的特点是供应链管理信息系统中心和信息平台。不仅企业内部实现资源和信息共享,而且可实行对外Web站点,客户通过浏览器能与服务器进行通信,提供动态的信息交互和信息服务。

2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农产品供应链信息流通不畅,信息支撑技术应用不足

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中的信息化平台建设比较缓慢,造成供应链成员之间信息不对称,使得采购成本、运输成本、生产加工成本等无形中被加大。一是信息化硬件建设落后,致使市场信息情报功能未能充分发挥。二是信息资源不能共享,缺乏一个把政府、市场、客户和生产者联系起来的网络,生产者不了解消费者需求,产品质量难以提高。

2.2农产品供应链质量控制漏洞较多,安全体系不够完善

农产品供应链链条长,参与者多,不可控因素多,每个环节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影响农产品的最终质量。我国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不够完善健全,参与者也只是考虑自身的利益,从而导致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突出。我国农产品供应链在生产、加工、储存、运输等环节存在严重脱节,没有建立完善的安全体系和规范的产品质量认证标准。

2.3农产品物流专业化程度较低,物流过程中损耗严重

目前我国农产品物流主要采用自营方式,第三方物流组织还不多;常温物流和自然物流是主要的物流形式,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物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形态物流为主,农产品在运输、储存过程中保鲜技术缺乏,农产品损耗大。很多企业因缺乏专业化运作意识,加上物流技术和物流设备落后、管理水平低,使得农产品流通中损耗量大,造成社会资源大量浪费。

2.4农产品核心加工企业实力弱,供应链组织困难

我国农业核心企业数量较少且规模不大,因此还没有足够的能力重新构建供应链。虽然中国农产品加工的龙头企业有了很大的发展,但与世界上农产品加工企业相比在市场的影响力、产品质量以及客户服务上尚有较大差距。且加工企业对最终消费者的需求与价格接受能力的信息了解不够,使得产品不能适应消费者的需求,造成产品积压、库存周转率低、库存占用资金量大。

3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管理的发展对策

3.1大力发展核心企业,促进供应链主体间的互相协作

3.2改善物流基础设施,提升农产品供应链物流能力

新鲜是生鲜农产品的价值所在,但由于鲜活农产品保鲜期短、极易腐烂变质等,对运输效率和流通保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所以,要加强物流基础设施设备的建设,构建基础设施设备标准化体系,进一步规划包括物流园区、物流中心和配送中心、仓储设施等在内的基础设施。此外,应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鼓励和支持第三方物流服务企业使用自己的物流服务设施设备为买卖双方企业提供现代物流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充分发挥第三方物流的优势。

3.3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

构建农产品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农产品供应链信息管理平台,通过信息化建设,实现信息在供应商、生产商、分销商、零售商、消费者之间的有效传递,提高供应链管理信息的准确性,保证各环节的便捷沟通。同时,农产品生产监管机构、检疫机构、市场监管机构也可以通过门户网站等信息平台,对农产品加工过程、市场准入、质量安全进行全程监控,并可以从信息平台上农产品最新的国际、国内标准来指导生产。

3.4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完善的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

要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安全水平,建立一个完善的农产品供应链安全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的监管,从源头杜绝农产品质量安全隐患;统一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安全法律法规体系、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和质量认证体系;同时,建设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通过问题的追溯强化农产品供应链上各企业的责任,以保障农产品具有良好的质量水平。

3.5协调农产品供应链各方利益,为市场注入新鲜活力

供应链运作成功的关键是建立完善的利益分配机制。首先,市场要为农户的农产品进入市场提供便捷的程序,提供本土化的生产意见,逐步引导其供应链思想的形成;其次,要为加工厂家提供市场信息,联系供应商,加强加工厂家与供应商的进一步联系。此外,我国应借鉴国外优秀的物流管理经验,培养能解决实际问题的物流人才,提高整体物流人员的综合素质,特别要注重对新技术的投入使用。

参考文献:

[1]王耀燕.中小企业在供应链管理的现状和建议[J].企业导报,2013(9):31-32.

[2]刘聘,谢铁军.随机产出与需求下的农产品供应链协调[J].物流技术,2013(7):281-284.

[3]陆长松.农产品供应链浅析[J].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5):32-35.

关键词:ERP云计算供应链管理业务流程再造

ERP的基本概念和主要内容

(一)ERP的基本概念

ERP即企业资源计划(EnterpriseResourcePlanning),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以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罗延举等,2004)。ERP通过对企业资源进行有效计划和控制,达到优化企业资源,对物流、资金流、信息流实现网络集成化管理的目的。

ERP由美国的加特纳公司在1990年提出,认为ERP是“打破企业的四壁,把信息集成的范围扩大到企业的上下游,管理整个供需链,实现供需链制造”。目前ERP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的研究和应用,主要涵盖ERP管理思想、ERP软件、ERP管理系统三个层面。

(二)ERP的主要内容

企业组织的管理活动主要集中在生产管理、营销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财务管理、物流管理和风险管理六部分,ERP将其物流、资金流、信息流进行全面一体化的系统信息管理,主要集成生产控制管理模块(主生产计划、物料需求计划、能力需求计划、车间控制、制造标准)、财务管理模块(会计核算、财务管理)和物流管理(分销管理、库存管理、采购管理)模块(周三多等,2010)。

ERP扩展了MRPⅡ的应用范围,综合应用了客户机/服务器体系、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4GL)、网络通信等技术,发展成为面向供应链的集成体(见图1)(王东迪,2002)。

成熟度模型下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

(一)供应链管理(SCM)发展现状概述

(二)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

1.ERP在供应链管理(SCM)中的应用现状。ERP的核心思想即是供应链管理。目前国际著名的ERP软件商有Oracle(甲骨文)公司、用友公司、德国SAP公司、香港金蝶公司等。ERP软件商针对中国企业的特点开发了先进的供应链管理系统,很多企业诸如海尔、苏宁等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节约成本、提高决策水平及协作能力方面效果斐然。中国从20世纪80年代初引进制造资源计划MRPⅡ至今,ERP的推广和应用并不乐观,《计算机世界》提到MRP、ERP从诞生到现在已经20多年,实施成功率极低,美国大概40%,中国大概10%。现在还有很多企业不敢采用ERP供应链管理系统,而在实施ERP的企业中也是较多地采用财务管理模块。

3.ERP成熟度模型简介。ERP成熟度阶段划分:根据项目生命周期和COBIT标准,模型分为规划、实施、交付、运行、更新准备五个阶段。本文主要研究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ERP成熟度各阶段级别确定:汪小梅、袁薇(2007)结合SW-CMM和技术-信息卓越度模型,提出了“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EIMM)”,将企业信息化水平的成熟度分为初始级、基本级、集成级、战略级、优化级五个等级。关键状态指标:即要达到某个成熟度等级需要满足的条件。ERP供应链实施主要涉及四类关键因素:一是人的因素,包括顶层管理者的支持、项目经理的能力、中层部门经理的支持、项目组的工作能力、员工的素质、员工对信息化(ERP)的认识。二是内部管理与环境的因素,包括基础数据的完整性、业务流程的规范性、人员与资产的流动性、管理模式、项目资金支持、企业文化、企业所处的发展阶段。三是外部环境因素,包括大客户或竞争者的影响、国家政策的影响。四是技术支持因素,包括软件供应商的支持、第三方咨询机构的支持(董得敏,2010)。规划阶段和实施阶段各等级对应的关键状态如图3所示。

基于云计算构建ERP在供应链管理中应用的集成体系

ERP作为供应链管理的有效手段,其建设的出发点是利用信息化手段,为企业组织的生产运营提供优质的数字化资源和服务(周蕊等,2013)。故此,进行业务流程再造、采用云计算技术、实施绩效评价体系是ERP在供应链管理应用中的三项重点任务。通过业务流程再造,将BPR与ERP完美结合;通过云计算,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有效协调和整合;通过绩效评价,最大地满足市场需求。

(一)基于业务流程再造,实施ERP供应链协同管理应用系统

“业务流程再造(BPR)”是迈克尔·哈默与詹姆斯·钱皮首次提出的,是指针对企业业务流程的基本问题进行反思,并对它进行彻底的重新设计,以便在成本、质量、服务、速度等当前衡量企业业绩的这些重要的尺度上取得显著的进展。

梅绍祖指出BRP和ERP几乎是对方取得成功的互为成功的条件。一方面,ERP的先进系统要发挥作用,产生效益,企业必须进行BPR;另一方面,若企业组织从观念重建、流程重建、组织重建三个层次成功实施BPR,则有效地保证ERP应用成功并达到预期效果。故此,BRP是ERP实施的前提条件,ERP是BPR的保障(李映辉,2006)。面向ERP供应链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BPR)实施步骤为:第一,识别现有业务流程;第二,进行企业流程分析;第三,结合ERP的实施设计新的业务流程;第四,制定文化变革计划;第五,流程再造实施及改进阶段。通过ERP+BPR的有机结合,能够实现系统运行集成化、业务流程合理化、绩效监控动态化和管理改善持续化。

(二)应用云计算技术,实现数据有效存储、共享和使用

云计算(云服务)的核心思想是将大量用网络连接的计算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构成一个计算资源池向用户提供按需服务。提供资源的网络被称为“云”。美国的咨询公司加特纳估计,2013年全球的云服务的消费水平将达到1500亿美元。

(三)加强ERP供应链绩效评价体系建设,有效满足顾客需求

建立供应链绩效评价系统的目的在于评价供应链的运行效果、评价各成员的贡献以及激励员工。验证供应链是否有效的依据在于最终客户的满意水平。ChristineHarland(1995)提出:不同节点的企业对用户的需求以及各自的工作业绩的评价是不同的,下游企业更加注重顾客导向,顾客对交货期最为关心,逆供应链而上,顾客不满增加。“你评价什么,就会得到什么”,建立指标体系应遵循以下原则(郭立宏,2006):突出重点,对关键绩效指标进行重点分析;采用能反映整个供应链业务流程的绩效指标体系;评价指标能反映整个供应链的运营情况,而不仅仅反映单个节点企业的运营情况;尽可能采用实时分析和评价方法,要把绩效量度的范围扩大到能反映供应链实时运营的信息上去;战略层面上使用关键绩效指标,战术及操作层面使用具体绩效指标为宜。

1.罗延举,黎明等.ERP管理思想及我国ERP应用现状[A].第六届中国青年运筹与管理学者大会论文集[C].秦皇岛,2004

2.周三多,陈传明.管理学(第三版)[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3.王东迪.ERP原理应用与实践—EastlightERP(第一版)[M].人民邮电出版社,2002

4.郭立宏.中国企业实施供应链管理的对策研究[D].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5.马丁·克里斯多夫.物流与供应链管理(第二版)[M].电子工业出版社,2009

6.何明珂.中国制造业供应链管理调查报告[R].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中物联参阅,2004

7.种卿.工商总局:全国私营企业数量占企业总数近80%[EB/OL].中国新闻网,2013-4-19

8.汪小梅,袁薇.企业信息化成熟度模型研究[J].情报杂志,2007(10)

9.董得敏.中小制造企业ERP应用成熟度模型研究[J].现代制造工程,2010(6)

10.周蕊,戚桂杰.数字民俗博物馆的建设与推广[J].民俗研究,2013(4)

11.李映辉.面向ERP实施的企业业务流程再造应用研究[D].四川大学工商管理学院,2006

THE END
1.中国erp市场现状中国erp市场分析 更新时间:2024-09-08 中国erp市场分析...中国erp市场分析 中国erp市场规模 更新时间:2024-09-08 中国erp市场规模...中国erp市场规模 中国erp市场占有率 更新时间:2024-09-08 中国erp市场占有率...中国erp市场占有率 我国erp现状及分析 ...https://news.qingflow.com/plugin/ss/index.php?s=%E4%B8%AD%E5%9B%BDerp%E5%B8%82%E5%9C%BA%E7%8E%B0%E7%8A%B6.html
2.2024年ERP软件产业现状与发展前景2024年版中国ERP软件行业深度调研及市场前景分析报告,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软件行业作为企业管理信息化的核心,近年来随着云计算、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融合,正在经历从内部管理工具到企业生态平台的蜕变。目前,ERP软件不仅支持财务、https://www.cir.cn/1/56/ERPRuanJianChanYeXianZhuangYuFaZ.html
3.2023年中国ERP软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文档.pptx...2023年中国ERP软件行业现状深度研究与投资前景分析报告文档.pptx,---2023/7/24Deep Research on ERP Software Market演讲人:沉默执剑Silent Sword Holding TEAMERP软件市场深度研究 市场概况目录catalog现状分析投资前景 Market Overview市场概况01 市场规模1. 市场规模的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3/0803/7041140015005141.shtm
4.ERP行业发展现状及趋势,未来定制在展望基于快速实施工具的系统可实施性:ERP的实施周期对于ERP系统应用成功率影响甚大;支持ERP应用的快速实施应是中小企业定制ERP的重要特征。中小企业定制ERP需要集成一系列ERP实施辅助工具,其中包括企业诊断方法及工具、企业建模方法及建模工具、基于企业建模的ERP快速实施与数据分析辅助工具、ERP系统快速配置及动态重构辅助工具、...http://www.ecpwl.com/dt/32.html
1.ERP软件市场展望:2025年的规模与趋势深度解析亿发ERP软件的技术发展正朝着云端部署、移动应用普及、数据分析与AI技术应用等方向演进。云端部署将成为主流,移动应用的广泛普及将使得用户能够随时随地访问企业数据,而数据分析与AI技术的应用将为ERP软件带来更准确的决策支持和预测。 预计到2025年,ERP软件市场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 ...https://blog.csdn.net/YIFARJ/article/details/143812588
2.ERP在我国应用的现状(精选6篇)ERP在我国应用的现状(精选6篇) 1 我国企业实施ERP的现状问题在我国企业实施ERP的过程中, 存在着一些现状问题, 这些问题的存在, 严重的制约了我国企业的长远发展。首先, ERP推广度小。我国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相关的企业实施ERP, 但是受到当时经济及技术的制约, 仅在一些制https://www.360wenmi.com/f/file6hn3khqk.html
3.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ERP企业在我国发展现状及措施分析ERP是管理者解决企业管理问题的一种工具。中国的ERP市场呈现出寡头垄断、中外领导厂商合力主导,存在较高行业壁垒,领导厂商拥有定价的主动权,强者捡回一直强的特点。本文基于对国内外ERP产品性能、产品定位、产品营销三个方面对比分析和中国ERP市场发展的现状分析,对中国ERP企业的发展提出了...https://m.renrendoc.com/paper/180958132.html
4.我国ERP软件行业市场发展状况及行业壁垒分析图原创一、ERP软件行业产品特点分析 一般来说,ERP软件的产品功能具有两大核心要素,即管理思想、模式和具体的功能实现。前者是指软件所反映的企业管理思想以及企业在经营管理中所采用的具体管理模式,后者是指软件通过哪些功能点来实现和固化企业的管理思想与管理模式。 https://m.chyxx.com/industry/201402/229855.html
5.erp发展前景6篇(全文)三、中国企业实施ERP现状分析及失败原因 1、我国企业ERP实施现状 我国开展ERP的研究与应用已有20多年历史,经历了由初步应用到推广应用、由MRPⅡ到ERP、由ERP技术研究到ERP产品开发进而发展成ERP产业的不同阶段。 目前,我国正值开展制造业信息化和ERP研发应用的高潮期。由于ERP是在西方制造企业管理实践基础上总结升华提出...https://www.99xueshu.com/w/filetnt1e58g.html
6.国外财务软件现状,国外财务软件的发展软件知识2、ERP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我国erp应用现状及分析) 3、国内外研究对会计信息真实性的现状 4、ERP在国内外的发展应用情况? 财务共享国内外研究现状 在国外,财务共享的应用和研究起步较早,主要集中于优势、适用范围、实施路径等方面。 财务共享国内外研究现状如下。财务共享服务流程设计需要实施开放的管理手段,一切...https://www.vzufida.com/blog/rjzs/140058.html
7.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ERP技术发展的现状、趋势及思考---ERP是否过时?大讨论之六十四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制造企业的现代化与信息化的进程。制造业信息化已成为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以企业资源计划ERP(ERP: 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为代表的管理数字化是制造业信息化技术特点的重要体现,也是我国制造业信息化工程的重要方面。 计算...https://www.fwsir.com/ligong/html/ligong_20070120175459_19331.html
8.现代企业管理论文(精选16篇)2ERP沙盘教学特点及现状 ERP做为一种体验式的教学方式,在教学过程中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企业内、外部资源,目前是继传统教学及案例教学之后的一种教学模式的创新。ERP沙盘模拟是一个以财务会计、企业管理各环节为核心的信息操作系统:即从识别和规划企业资源,到获取客户订单,完成加工和交付的全过程模拟,也就是把虚拟的...https://www.ruiwen.com/word/xiandaiqiyeguanlilunwen.html
9.ERP在我国体育领域应用研究现状特点不足与展望研究目的:通过文献分析了解我国体育领域ERP研究现状、阶段成果、特点、存在问题,为未来相关研究提供借鉴。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研究结果:主要阶段成果:①体育锻炼方式在改善认知加工能力及认知控制方面具有一定积极效应;②专家比新手对表象过程中输入信息加工具有心理资源节省化特征等;③实验室模拟及发生于长期训练过程中的心理...https://wap.cnki.net/huiyi-ZGTK201610002012.html
10.SAP食品零售行业ERP系统食品零售商ERP管理软件解决方案一、我国食品零售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1.食品零售行业现状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提升使人们的消费结构不断升级,而在消费升级背景下,我国食品零售行业规模稳健增长。在国内消费升级过程中,由于消费者的消费习惯、消费场景等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使得行业的传统销售渠道变得不适用,且短板也日益凸显,而新零售的出现很好的弥补了这些短...https://www.syudp.com/siwei/1023.html
11.简述开题报告(通用12篇)(1)具体分析我国借款费用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2)提出完善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对策 四、【拟采用的方法、步骤】 本文采用文献研究法,经过量的信息收集对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情况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国借款费用资本化的现状,找出了其发展的意义和存在弊端,为提出解决方案积攒资料,本文同时采用了归纳分析法,从国内外对借款...https://www.wenshubang.com/kaitibaogao/131430.html
12.企业管理开题报告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综述部分。阐述了中小企业的概念界定、划分标准,以及企业成长的含义,然后对战略联盟理论、产业集聚理论、比较优势理论和增长极理论进行了综合整理和评述,作为本研究的基础和分析工具。 第三章是西部欠发达地区中小企业发展分析。这一部分首先分析了我国中小企业的发展现状,然后分析了西部欠发达...https://www.jy135.com/kaitibaogao/989325.html
13.关于企业企业管理论文11篇一、企业会计应收账款管理现状 应收账款作为企业向客户收取的相应货款与代垫款项,其管理不容忽视。应收账款的合理管理有利于保障企业资金的有效流动与收益,在此基础上才能维持较好的财务情况。然而,我国大部分企业的应收账款管理仍存在一些问题,主要原因在于市场份额的拓展,过于注重赊销形式的运用;缺乏良好的社会诚信度...https://www.eltemall.com/zhuantifanwen/gongwenfanwen/129362.html
14.我国企业ERP应用发展现状研究我国企业ERP应用发展现状研究ERP(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企业资源计划),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加纳特集团公司在1990年4月编写的《ERP:设想下一代的MRPII》分析报告中提出,之后进行不断修改和完善,发展到现在业界已经对它有了一个比较统一的概念,ERP是指建立在信息技术应用基础上,结合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https://m.lunwendata.com/show.php?id=77678
15.会计专业大专毕业论文范文(通用10篇)2财务业务一体化在我国发展应用的现状及问题 (1)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的程度有待提高和优化。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一体化主要包括财务系统与业务系统的融合,业务系统与财务系统的数据的集成应用。在我国大部分企业实际运行过程中,主要负责财务与业务部门的工作是分开的,整个系统是处于分离的状态,并没有进行有效融合。https://biyelunwen.yjbys.com/fanwen/kuaiji/727570.html
16.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发展现状分析及对策建议(二)国内现状分析 近年来,我国对工业软件行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不断加强,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政策,加快推进工业软件产业发展,如表1所示。 表1 工业软件行业相关国家政策 图1 我国工业软件产业链图 从产业链视角观察,我国工业软件产业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如图1所示。上游主要是为工业软件产品制造提供基础服务的软硬件...https://www.fx361.com/page/2022/0823/10783122.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