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政部等24部门近日联合印发的《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提出,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鼓励保险公司合理设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科学厘定费率”“鼓励各类金融机构按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支持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加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保险业,是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重要支柱之一,扮演着为人民提供养老保障的关键角色。在人口老龄化快速演进的背景下,保险业应在推动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乐上肩负起更大责任。
一是积极参与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障体系。我国老龄化进程具有规模大、速度快、程度深的特点,同时面临着“未富先老”的严峻挑战。因此,加快构建多层次、多支柱的养老保险体系迫在眉睫,尤其需要发挥商业保险在养老保障中的补充作用。保险业在养老金金融领域的深度参与,使其成为国家养老保险三支柱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泰康“幸福有约”保险年金计划为例,该计划不仅是跨生命周期的健康财富规划方案,还通过链接保险产品与医养服务,满足了客户对养老保障和长期财务规划的多样化需求。作为市场化的养老筹资方案,经过多年实践检验,泰康的这一模式得到了广泛认可,成为推动商业养老保险发展的典型案例。
然而,仅依靠投资端并不足以形成真正的产业闭环。保险业还需要深入布局养老服务领域,通过医养结合、社区养老等多种服务形式,助力打造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体系。近年来,泰康等企业持续加大对大健康和养老产业的投资,不仅满足了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也为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泰康保险集团通过10余年的实践探索,创新性地将医养服务融入传统寿险的资产负债管理,形成了“支付+服务+投资”三端协同的新寿险模式。这一模式不仅将保险、投资和医养服务有机融合,还通过构建保险年金产品与养老产业投资、运营的闭环生态,实现了资源创新配置,开创了寿险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与传统寿险模式不同,这种创新不仅提供了保障和储蓄,还通过提供多样化服务,进一步满足日益复杂的养老保障需求。
面对日益严峻的老龄化趋势,寿险业需通过构建创新型养老金融模式,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推动养老服务业和保险业协同发展。唯有坚持金融为民的初心,寿险业才能在新时代为实施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国家战略贡献更大力量,助力老有所养、老有所乐的美好愿景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