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储蓄一直是居民对资产最传统、最重要的处置方式,我国储蓄率一直维持较高水平。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公布数据,中国国民储蓄率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一直位居世界前列。2013年9月,我国居民储蓄连续3个月突破43万亿元,人均储蓄超3万元,为全球储蓄金额最多国家。同时,我国也是目前全球储蓄率最高的国家,居民储蓄率已超过50%,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2.中国人身保险业发展现状
自1980年我国恢复保险业以来,我国保险业也经历高速发展阶段,而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差距,表现为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不足。我国人均人身险保费2013年仅为110美元,人身险保费占GDP比重仅为1.6%,分别比世界平均水平低256美元、1.9%;更为甚者,我国人身险的保险密度、深度也远低于与有类似文化背景的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等地。因此,我国人身保险业的发展前景良好、潜在需求巨大。
二、理论分析
1.替代效应
1977年,莫菲特在单期模型假定条件下证明出,当个人风险厌恶且绝对风险厌恶递减,保险与储蓄存在替代效应。Dionne和Eeckhoudt(1984)延续莫菲特的研究思路,在同一个框架下讨论最优保费、储蓄和保险决策,他们研究表明无风险资产投资是保险购买的替代。
“人的生命价值”理念很早就被用来解释人寿保险经济学原理,并被视作人寿保险理论基础。休伯纳认为人的生命的经济价值源于人们经济劳动力收入能力的资本化货币价值。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指出,人身风险损失包括直接和间接两部分,既直接增加了医疗支出,又间接导致了劳动供给减少,从而导致收入损失,即均可用货币价值进行度量。由此,关于对保险与储蓄关系的分析适用于分析人身保险与储蓄的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再加上人身保险理财工具属性与储蓄功能冲突,短期来看,居民收入有限性使二者间必然存在替代效应,居民储蓄的增加将导致保险需求的降低。
2.收入效应
莫森(1968)研究表明,只有在损失远超保费且绝对风险厌恶系数递减条件下,人们对保险需求才会随财富增加而降低,在通常情况下,人们对保险需求随财富增加而增多,或不受影响。
在此基础上可进一步分析,从长期来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居民财富水平不断提高,人身保险需求也会增加,即收入效应主导使储蓄和人身保险呈现同方向变动,储蓄增长对人身保险需求呈现积极影响。
三、研究设计
1.变量选取与数据
2.模型设计
经过理论分析,考虑储蓄对保险需求影响的复杂性,建立关于储蓄S和人身保险保费PI的分布滞后期模型。同时为粗略考察居民收入水平对保险需求的影响,建立了PI和G(GDP)的一元线性回归模型。
其中,变量下标t表示当期,t-i中的i表示滞后i期。
四、实证结果与讨论
本文运用了EViews5.0对数据进行分析。估计滞后模型所用方法为阿尔蒙法,采用5期滞后和2次多项式进行估计。对简单一元线性回归问题运用最小二乘法(OLS)进行估计。具体结果如下表:
从短期来看,滞后一期至滞后三期的LnSt-1、LnSt-2和LnSt-3的系数均显著为负,这表明由于人们收入水平有限,储蓄与人身保险之间替代效应明显,并深受传统消费观念影响,人们仍会以储蓄替代购买人身保险,储蓄增长将使人身保险需求呈减少态势。
总之,从我国来看,购买人身保险仍需建立在一定生活水平基础上,当人们拥有更多收入,满足了一定消费、储蓄水平后,才有更大动力选择其他方式规划未来生活,人们通过投保人身保险平滑未来消费、应对各种风险还仅是处理额外增加部分收入的一种有效途径。而在收入水平较低时人们更倾向以最稳妥方式(必要的消费、储蓄)来安排当期收入,而没有动力或实力通过保险规划未来。
五、结论
当事人提出证据证明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向商标评审委员会重新提出申请:
(一)裁决的事项不属于商标评审委员会的评审范围;
(二)评审程序违反《商标法》及《细则》;
(三)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当事人伪造的;
(四)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当事人重新提出评审申请,应当在裁决发生法律效力后一年内提出。
5年级是医学实习生关键时期,不但关系到如何把课本上的知识和临床有机地结合起来,还对医学生毕业后如何更快更好地投入到临床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依据医学学科竞赛要求培养5年级临床实习生,能让同学全面扎实地掌握临床技能操作,顺利通过职业医师资格考试。
[关键词]医学学科竞赛实习带教成绩
一、现状分析:
在高度开放的今天,医学教育也正快步与国际接轨,以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为平台实施医学教育正成为趋势。临床教学模拟医院以培养学生临床思维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操作能力目的。通过教育,可以培养医学生的医学专业知识,临床技能,以及医师的职业精神和人文精神,社会科学、健康经济学、医学信息管理和人际交流技巧等,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医学专业人才。同时也有利于医学生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的形成[1]。医学学科竞赛正是建立在临床教学模拟医院基础上的学科竞赛。
二、改革内容、改革目标和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改革内容:
搭建和完善我院临床教学模拟医院这个平台,依据温州医学院医学学科竞赛要求及规范,以临床病例分析与处理,临床技能操作(包括临床护理、内外妇儿科基本操作,体格检查、心电图及X线分析、临床检验、临床急救)和综合答辩等医学学科竞赛内容为主要培训内容。更新教育观念和教育思想,加强诊疗技术、诊断思维的培养,改革教育方法和教学手段,加强教学管理,临床实践和科研训练相结合。同时,提高带教水平;加大校内外临床技能实训教学的力度等方法。巩固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创新意识,增强实际动手能力[4]。积极参加温州医学院组织的每届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并在参加竞赛前全面地培训,让尽可能多的同学受益。
(二)改革目标:
(三)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首先各参加老师对此次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及对改革内容、目标有充分的认识。由于新的医疗改革,医院看病压力骤增,各老师平时都忙于临床,组织同时对学生进行多次培训考核有一定困难。尽管有统一的教学资料和打分标准,每位老师所掌握的知识重点和打分要求有差别,每次出科考核的分数不一定很平衡。
多种医疗资源及组织进行各种培训、考核的费用问题。
三、实施方案、实施方法、具体实施计划(含年度进展情况)及可行性分析
(一)实施方案:
自学―看录象―讲授―操作―考核―有奖竞赛―考核―有奖竞赛。
(二)实施方法和具体实施计划:
每轮出科考,按温州医学院医学学科竞赛要求进行考核。并在期中及期末,举办有奖学科竞赛,依据竞赛成绩予以适当奖励。
同时每月准备1份临床病例,进行学习。以学生讨论为主,包括医学专业知识(解剖,生理,病理,病生,病因,发病机制)、临床诊断与鉴别诊断、临床处理与依据及疾病转归方向与对应分析。并针对临床模拟病例进行现场提问与答辩,提问包括医学基本知识、专业知识、临床思维、临床处理及沟通技巧。此项内容可以让4年级见习同学一起参加。通过病例讨论可以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及运用,建立和完善正确的诊断思维,培养医学生的创新能力。同时加强医学生的医风医德教育[5]。
四、项目预期的成果和效果(包括成果形式、实施范围、受益学生数等)
5年级刚到医院实习的同学经过初期系统的培训,能较快适应医院实习的节奏及对临床技能有较深刻的认识。
经过半学期的培训及对出科考,竞赛成绩的观察,进一步了解同学对各种技能掌握的情况,查漏补缺。同时对个别掌握较差的同学进行针对性的辅导和做好思想工作,鞭策其进步。所有同学都顺利通过出科考。此时的同学较刚来医院时有一个明显的进步。
半年过后,各种培训及考核都进入正常的轨道。同学们也都自觉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对于个别学习不甚投入的同学,由于培训的压力,也会投入较大精力去努力学习。经过1年的培训学习,同学们对医学学科竞赛内容都能熟练掌握,对各种典型病例能作出正确分析,有缜密的临床思维及有熟练的临床沟通技巧,并能熟练单独完成各种技能操作,将医学科学中的人文精神贯彻到医疗工作和临床教学中。这样,不仅培养了其精湛的专业技术,更培养了其高尚的医德医风[6]。然而,每学年结束后,对比内科出科考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各组同学参加学校的内科出科考理论成绩及技能操作成绩对比无明显差异。
五、讨论:
医学教育以学校医学教育为起点,以毕业后医学教育为重点。对于同学们一年后参加的执业医师考试,只有顺利通过临床技能操作考试,才能进入下一轮理论考试。只要到时再系统地复习临床技能操作知识,同学们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一定会明显提高。对毕业实习同学进行以提高临床技能为核心的系统规范化培训,将使一医学教育保持很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使医学院校毕业生能很快成为具有独立工作能力的执业医师。
此次培训集合医院内对医学教学有较高热情的老师,由高级职称的内科专科医师进行每月一次的临床病例分析,依据自己的特长,有针对性地对各种临床技能进行强化教育,并在平时不断强化,不断巩固教学成果。医学生综合能力得到了培养,最终使学生逐步完成医学基础课向临床实践,单向技能向综合技能,模式化思维向集成化创新思维,临床医学生向职业医生转换。像这种以学生为中心,同时能使我们的医学教育有很强的连续性和完整性,让我们的学生能在毕业就职竞争中占领有利的位置[7]。
执业医师考试因为是学生毕业工作后1年参加的考试,故医学院一直没有重视考试的通过率。近年来,国家考试中心开始每年《医师资格考试学科成绩分析报告》,考试通过率反映医学院校的教学质量,决定了医学院校的教学改革必然是以执业医师资格考试为导向的。我们每个同学都经历了较系统的临床技能操作和临床思维培训,技能操作的准确率明显提高,对于同学们一年后参加的执业医师考试,临床技能操作考试也会顺利通过,同学们的执业医师考试通过率一定会明显提高。予以参加医学院医学学科竞赛的同学,其综合成绩均有大幅度提高,所有参赛的同学第二年均一次通过执业医师资格考试。执业医师资格考试通过率将是检验和衡量各医学院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依据医学学科竞赛标准要求临床医学毕业实习生,当每位老师严格要求自己,当各种不完善的地方都得到解决,经过1年的临床实习和规范的培训,在每届大学生医学学科竞赛中,我们的同学将取得更好的成绩,同时会有更多的毕业实习生在来年通过职业医师考试,成为医术精湛、医德高尚的执业医师。温州医学院附属医院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将大踏步提高。
[参考文献]
[1]张振辉.浅谈通识教育与高等医学临床教学[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13)
[2]林宗武.临床医学教育培养视觉思维能力的策略与方法[J].复旦教育论坛,2011,(6)
[3]文宏,邓东红,程鹏.临床技能培训中心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初探[J].医学与哲学(临床决策论坛版),2011(3)
[4]黎莉.学习贯彻教育规划纲要把握医学教育发展趋势[J].继续医学教育探索,2010,4:1-5
[5]孙凌瑜,谭琦.病例讨论在临床医学教育中的作用[J].南方医学教育,2008(2)
[6]彭正禄,邹庆,黄琳.模拟教学在提高学生临床技能方面的应用[J].医学伦理与实践,2011,(08)
秋深露重,轻吻一片落叶,刹觉寒意浓重。落日斜晖,轻裹素衣,清瘦的文字从指尖滑过,记忆这清浅的时光。
初秋,捧一束金黄,随风扬去,邂逅一份温暖,浅藏心底。秋,清寂,简约,落笔成字,抒写一份醉人的情书寄予十月,与你邂逅在那满山的红叶里,与你相约在金黄的梧桐树下,与你沉醉在时光深处。
寒蝉凄切,长亭向晚,月光微凉,岁月成歌。也许,明天,身后,便是满目凋零。那么,就在此刻,用这一卷老胶片,定格住这满目的秋韵。
素秋,最好与你不相见,如此便可不分离。素秋,最好与你不相语,如此便可不缠绵。素秋,最好与你不执手,如此便可不执念。素秋,只想借秋风送去一片写满相思的落叶,替我道句:秋已浓,请添衣。
天已黑,月当空,人自怜,锁清秋。泼墨,执素笔,轻点笺纸,勾勒红尘事。谁念西风独自凉,纳兰曾作《浣溪沙》。读罢瘦秋,泪也点点。伉俪情深,羡煞古今。
唐风宋雨,终究唯美。现世无奈,终须面对。初秋寂寥,终伤素心。繁华深锁,修一颗空灵之心,不悲不喜,于云水深处,坐看云卷云舒。
谁也不再繁华谁的笑靥,谁也不再苍老谁的记忆。清浅相安,勿惊勿扰。浅浅遇,深深藏,不相恋,不相伤,如此静默,如此便好。
红尘多相伤,一颗素心,如何经起浪卷云天?
誓言常相忘,一世流离,如何经起日夜煎熬
等待最相负,一剪清影,如何经起岁月长流?
秋已浓,情已淡。你变了,我淡了。你淡了,我忘了。等到烟火清凉,我们便成了尘世陌路人。于是,我在天涯,你在海角,不再交涉,却被曾经那有血有肉的回忆牵绊着,忘却不能,索性,轻道一声:秋已浓,请添衣。
而又因为其情景交融,故不仅可以使人见景,又可使人通情,可谓是世上最划算的旅行了。
在这里有张九龄《望月怀远》中“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的恋恋念情;有王维《使至塞上》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雄奇风光;有李白《早发白帝城》中“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疾济喜情;有青莲《论诗》中“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诗情雅韵;有太白《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离情;有李商隐《晚情》中“天意怜幽草,人间重晚情”的珍老惜时;有张继《风桥夜泊》中“孤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绵绵旅情;有俞文豹《清夜录》中“近水楼台先得月,向阳花木易为春”的天然哲思;有柳宗元《渔翁》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的乡村剪影;还有孔尚任《桃花扇·哀江南》中“白鸟飘飘,绿水滔滔”的冶情佳境……
面对这些美妙的诗句,我们似乎可以研究一下古诗词中“情,思,景”的关系。明代的袁宏道在《叙小修诗》中曾说:“情随境变,字逐情生。”同时代的学者袁枚也说:“品画先神韵,论诗重性情。”
那么,在对古代诗词的管中窥豹中,似乎可以得到一个关于“情,思,景”的这样的结论:以情观景或因景生情,然后又由景而思。这或许是大多数作品的写作模式,我们把这种写作模式叫做“即兴写作”。那么,在“即兴写作”中应偏情呢,还是偏景呢
这其中便揭示了诗的创作原则:“情为主,景为宾”,“景物无自生,惟情所化”,“融景入情,寄情于景”。至于孰轻孰重,不言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