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花费超过了一定额度,大病保险自动启动,能够帮大家更多节省个人自付费用!”9月10日国新办举行“推动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国家医疗保障局局长章轲在答问时介绍,在数字化基础上共同合作,构建以“1”为基础,“3+N”协同发力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
章轲也指出,这三重保障相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需求还有很大差距,突出体现在三个方面矛盾。第一,基本医保由于筹资水平局限,很多贵的药很难保障,这种局限性和人民群众需求的无限性是有矛盾的。第二,基本医保制度相对统一。但这个统一性,和全国各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差异性,以及不同地区疾病谱的差异性又有矛盾。第三,基本医保的规则、目录有一定稳定性,不能随时调整,也很难做到出一个新药、一种新技术就能够纳入目录。这和药品、器械,包括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变化也有一定矛盾。
怎么来解决这些矛盾?医保部门按照党中央、国务院部署要求,特别是这些年来非常明确构建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要求。除基本医保之外,多层次主要含以下几个方面:惠民保,是政府支持的一种保险。其他商业健康保险、慈善、工会互助,以及一些其他基金。这些力量的参与,不仅能够满足人民群众多样的、差异的、快速变化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同时也和基本医疗保障形成相互补充的结合。这就是“3”和“N”的关系。
构建以“1”为基础,“3+N”协同发力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1”是为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能够有效运转,国家医保局正在积极推动数智技术,提供基础信息平台,包括:“一人一档”,每个人都有一套健康档;“一药一码”,每个药盒上都有追溯码,将来能追溯到每盒药流向,确保人民群众能够吃上“放心药”;“一单一清分”和“一票一核验”,商业保险公司和慈善机构非常关心能不能找到正确的人、拿到真实的票,国家医保局通过大数据技术服务,能够为多层次医疗保障的参与机构提供这些条件。大家在数字化基础上共同合作,力争能够更有效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医疗健康保障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