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二姐跟大家报了个近况,她因发烧引发荨麻疹过敏等一系列反应,
在特殊时期不得不找私立医院紧急吊水,一通操作花了四千块。
意外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有说二姐娇气的,有说人傻钱多的,有说智商税的..
二姐现在是个病号,说话太尖锐,她会伤心的~
当然,更多还是关心二姐健康,以及想知道现在一号难求的情况下,私立医院和高端医疗险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二姐目前还在修养,就由我来跟大家好好讲讲,毕竟保险这块凌凌漆才是专业的(本文信息量较大,耐心看~
放心,今天绿色无广~
1
先聊聊高端医疗到底是不是智商税?
其实,只要你早上五六点去过医院挂号排队,你就明白:即时响应,对于就医来说是多么重要且便利的条件。
响应速度,也是私立医院、高端医疗和普通医疗最明显的区别。
有人可能会觉得二姐花四千看个过敏太矫情,但是病无大小。
尤其本身体质特殊、易过敏的人群,搞不好是会死人的...
因为我们不是医生,我们在就医的时候,是不能判断病情是否紧急的。
其实,看病很多时候,争得就是那一分钟。
为了那可能存在得一分钟,多花点钱并不过分。
咱们大多数人看病挂号,还会多花几百块钱挂专家门诊呢~
谁不想花钱买个安心呢?
有能力的情况下,选择更好的医疗体系并不是智商税。
那如果想享受高端医疗,私立医院,我应该怎么选呢?
我对这方面不了解,该怎么对接呢?
有没有保障能报销?
2
有,高端医疗险。
按照概念来分类的话,普通医疗险只能够覆盖去公立医院普通部的医疗险,比如百万医疗险、住院医疗险。
而中高端医疗险能覆盖去公立医院特需、国际部私立甚至昂贵医院的医疗花费。
当然了,可能有人会说,高端医疗一年保费很贵几万,一般人谁一年看病能花这么多啊?
对,没错,常规的百万医疗险一年花费才二三百,
中高端医疗险则动辄大几千,上万,十万都有。
从报销性价比来看,好像确实谁买谁是大怨种。
但是,如果你真的了解高端医疗险的核心,就不会这么想了。
普通医疗险的存在是为了解决我们最基本的医疗费用风险,降低我们将来可能会有的一些大病花销风险,是“减负”
但是中高端医疗险的存在则是为了更舒适的就体验和更优质的医疗资源,是“优化”
我们看病最怕两点:
1、挂号难、看不上;
2、没有足够的信息,不知道去哪看,怎么看?
高端医疗险都可以解决。
它可以提供全球范围内的优质医疗资源,打破就医区域限制。
优先诊疗无需排队,医疗环境更好;
保障额度高达上千万,不用担心医疗花费;
医疗网络内直付结算,不占用现金流;
(高端医疗一般有自建或对接的医院直付网络,可以直接由保险公司对接费用结算,完全不用你操心,只需要最后出院时签个字就行。
一般高端医疗险的直付网络可以覆盖大多数知名公立医院,比如北京协和、上海瑞金、四川华西,还有私立医院中和睦家、新世纪、卓正、百汇医疗...
上次二姐去的和睦家,也有明确的结算保司:
提供海内外二次诊疗意见,减少误诊率,优化治疗方案;
全球紧急救援等高端增值服务...
所以,高端医疗险的核心不是它能报销多少钱,而是背后的医疗网络体系。
3
那怎么选一个成熟的高端医疗险呢?
核心要看的是为你服务的TPA。
啥是TPA呢?
TPA就是能以机构的力量为个人协调医疗资源的网络服务商。
国内比较有名的MSH(万欣和、Medilink(中间带。
MSH医疗网络覆盖全球150个国家,超120万家医院及诊所;中国分公司MSH万欣和,在国内70多个一二线城市搭建直付医疗网络,网络内医疗机构目前有2000家左右。
特殊时期,这些医疗网络掌握的医疗资源,意味着更多的选择权、能接触并预约到更优质的医生、能更及时的得到救治、能获取副作用更小的医疗解决方案。
当然也有不靠TPA,自建医疗网络的,比如国外的Bupa(英国保柏,
号称高端医疗险中的爱马仕,拥有全球最大的直付医疗网络,在世界范围内有约150万家直付医疗合作机构。
招商信诺和平安健康也都有自建的医疗网络,
你们熟悉的友邦原来用的是Medilink的服务,现在也开始自建网络,
复星联合目前则是TPA+自建并行...
但是,不管是靠TPA还是自建医疗,医疗网络大小、健康服务经验和医疗资源调度能力,直接决定了你会得到什么样的服务体验。
所以,高端医疗险的背后医疗网络是否成熟很重要。
他们对接结算的保司是哪些决定了高端医疗险的选择。
要不要门诊责任,关系着你是看重就医体验还是就医资源。
你自己的主要就医地区是哪些?就医范围要不要包含美国?
一般高端医疗险会把就医区域划分为大中华地区(含香港、台湾和澳门)、全球除美(加)、全球。
所以,高端医疗险是要按需选择的。
其实所有的保险,核心的东西都不是产品和条款,而是配置。
如何从中选择适合你的,满足你的需求、实现你的目的?
就像很多时候用户来问我,说怎么自己的其他保险代理人或者销售推荐的产品这么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