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关于加强监管防范风险推动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的正式出台,尤为引人注目,它是继2006年、2014年之后的第三版保险业“国十条”,为我国保险业未来5到10年的改革发展作出了系统谋划和安排。
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中国证监会三大核心金融机构也迎来了密集发声。这一系列政策“组合拳”,为保险市场注入了强劲动力,指明了方向。
中国人民银行:降准降息,为保险资金注入流动性活力
近期,保险股市场的强劲表现,离不开中国人民银行在货币政策调整上的关键举措。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在国务院新闻发布会上宣布的降准降息政策,犹如一股春风,为金融市场带来了勃勃生机。通过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降低政策利率,央行不仅为市场注入了约1万亿元的长期流动性,还显著降低了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支持长期投资,为保险资金护航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在推动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总局局长李云泽在发布会上明确表示,将扩大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改革试点,鼓励符合条件的保险机构设立私募证券投资基金,进一步推动保险资金参与资本市场的建设。这一表态不仅体现了监管部门对保险资金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更为其提供了更加宽松和包容的监管环境。
同时,李云泽还指出,随着房地产地方债以及中小金融机构三大风险的逐步化解和缓释,金融风险正在稳步收敛。这一背景为保险资金的长期投资提供了更加稳定的市场环境。
事实上,从今年上半年的数据来看,多家上市险企已经加大了权益市场的配置比例。从五大A股上市险企来看,新华保险、中国太保、中国平安3家险企逆势增加股票配置。2024年半年报显示,报告期内,新华保险的股票投资占比从7.9%升至10%,中国太保的股票投资占比从8.4%升至9%,中国平安的股票投资占比从6.2%升至6.4%。
中国证监会: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优化险企考核机制
中国证监会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监管机构,在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证监会主席吴清在发布会上表示,将发布促进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并部署一系列支持安排。他强调要完善长钱长投的制度环境,提升长期资金权益投资的监管包容性,并全面落实三年以上的长周期考核机制。这一举措旨在优化保险机构的考核机制,引导其更加注重长期价值投资而非短期投机行为。
此外,吴清还透露将发布促进并购重组的六条措施以进一步活跃并购重组市场。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和投资价值为保险资金等长期资金提供更多优质的投资标的。在证监会的积极推动下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正在逐步成为资本市场的重要力量为市场的稳定发展贡献力量。
市场反应热烈,保险股持续走强
在三大金融监管机构的重磅发声下,保险股市场迅速作出反应。9月24日当天,A股市场保险板块整体涨幅达到6.28%,多只保险股集体大涨。其中,新华保险上涨8.54%,中国太保上涨6.71%,中国平安上涨5.47%。港股市场上,中国平安和新华保险等保险股也表现强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