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老问题调查报告集锦5篇

常言道,百闻不如一见,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都会撰写报告,撰写报告可以使我们对自己未来的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写报告并没有想象中难吧?我已经为了满足您的需求整理了以下信息:“养老问题调查报告”,请你认真阅读本文希望你会喜欢!

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社会调查报告

前言

构建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而曾为农村社会主义建设做出过贡献的老年人,他(她)们的养老问题又成了农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虽然国家政策对农村老年人养老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农村的养老形势依然严峻,老年人看病难、花钱难、生活单调枯燥无味等现象依然十分突出。为了掌握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的第一手材料,我们对延庆区延庆镇以及下水墨村等乡村进行了社会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养老资金匮乏、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传统养老模式面临挑战、精神文化生活匮乏,精神难以得到慰藉、农村医疗体制不健全,老人看病难问题突出等。我们认为要想解决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必须建立健全农村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创建农村老年人文化活动中心让农村老年人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居、老有所乐。关键词农村老年人养老

1、7月15日到8月25日,我们先后5次对延庆区延庆镇进行了调查走访,发放问卷425份,回收问卷425份。

二、调查结果

1、在调查中我们还发现,农村老年人丧偶后孤独,很少出门,或者不出门。要出门就是到地里干干活而已,将自己的思想埋葬在对自己亲人的思恋中。这样老年人的晚年就在这种悲痛中度过。农村调查中我们了解到,老年人的文化生活很单调单打麻将、聊天、看电视。没有其他的文化生活,也没有谁来组织老年人

参加什么活动,或者组织老年人举行什么有意义的活动。从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老年人的生活枯燥的主要原因,一是文化知识欠缺,二是没有引起地方领导的重视,三是受到农村自然条件的限制。(四)农村医务室形同虚设

新农村建设给老年人的生活也带来了不少好处,譬如,合作医疗这给老年人给老年人看病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实惠,并在改善老年人健康状况方面有明显的效果,该村的老人普遍比较长寿,65岁—75岁年龄段的老年人同55--65的人数一样多。但同时如此大的高龄老人比例,必然会导致老人整体的健康水平较低,调查发现46%的老人表示自己不健康,常患小病或患有慢性病,有%的老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感觉身体常有不适,但由于没影响到日常生活而没去医院检查。因此,参加农村合作医疗是十分必要的。国家的合作医疗给农村老年人确实带来了不少好处,但也存在不少问题,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农村医务室设备简陋、陈旧,医务人员专业水平较差,一般都是土生土长的“赤脚医生”,后来参加过医疗培训,但也只是外表形象。在他们的心中,医务室就是一个药店而已,看不了病,也没有人来看病,有的只是感冒了来打打针,稍稍严重一点的都到镇上医院去了。所以医务室的医务人员也没有认真行医的态度,这样农村人出现不合理用药的现象十分严重。

三、调查结论以及对策建议(一)调查结论

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老年人养老存在这样那样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他与农村集体的经济建设、政府的养老保障体系、年轻人养老意识等等都有着密切的关系。

1、国家法律制度不健全

2、政府社会养老保障体系缺位是产生问题的深层原因笔者调查了解到我国农村基本上仍然是以土地养老为核心的家庭养老。

3、社会老龄化带来的家庭结构变化是产生问题的现实原因随着我国加速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我国农村社会的老龄化问题也越来越严重。

4、农村经济发展水平低下是产生问题的客观原因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现在的小康还是低水平的、不全面的、发展很不平衡的,尤其是城乡二元经济结构没有改变,地区差距扩大的趋势尚未扭转,贫困人口还为数不少。

5、年轻人尊老观念弱化是产生问题的内在原因农村老年群体对养老的要求是很低,多数老人只要能够解决温饱就十分满意了,照顾老人的生活一般不会给其子女的生活带来明显的影响,只是农村孝敬老人的传统美德正在慢慢被人忽视和丢失,年轻人(尤其是年轻的媳妇)的道德水平较低,家中经济权力由男性转移到女性手中,姻亲关系重于宗亲关系。对策建议

解决农村老年人养老问题,我觉得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律法规,确保农村老年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靠;

2、保障老年人的土地经营权,以土地养;

3、发展农村公共事业,建立相应的活动中心;

4、建立健全农村社区组织,成立农村老年人工作网站;

5、大力宣传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提倡孝道教育,推动敬老爱老社会风尚的形成。

社会养服务老体系具有公共产品属性,是国家社会管理职能的要求,政府必须承担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社会责任,发挥主导作用,托起老有所养的幸福梦。

一、我县养老工作现状

近年来,我县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基本初步建立,老年消费市场初步形成,老龄事业发展取得一定成就。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6.8万人(截止xx年底),占全县总人口的18.6%,高于全国水平(14.8%)近4个百分点。共有各类养老机构22处,其中公办养老机构8处(7处镇(街道)敬老院,1处光荣院),床位1153张,承担了74.45%的农村五保对象、集中供养孤老优抚对象24人,发挥了政府在养老服务中的兜底作用。建成农村幸福院12处,床位240张,已运营3处;建成运营城市日间照料站1处。民办养老机构1处(玫苑老年公寓),床位252张。为336名80岁以上低收入老年人发放了高龄补贴。通过政府购买社会组织(博爱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服务,为符合条件的52名(其中8名城市三无老人)特困老人每人每月提供20个小时的无偿上门送时服务。目前全县共有养老床位1449张,每千名老年人21.3张。养老护理员125人。

二、存在的问题

1.与形势任务不相适应。当前,民政部门主管的养老服务工作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在服务人群上,已经由过去主要服务三无、五保人员,拓展到了包括三无、五保人员在内的全社会老年人;在行业管理上,已经由过去仅仅管理非营利性养老机构,拓展到全部养老机构,将各类性质的机构统一纳入行政许可范围;在体系布局上,已经由过去仅注重发展养老服务事业,拓展到了养老服务事业和产业并举的养老服务业;在水平要求上,已经由过去简单的、传统的、偏重物质保障,向综合性、专业化、现代化、物质保障与精神满足并重的方向发展。与新形势新情况新变化相比,我们的养老服务工作尚处在起步、爬坡阶段。

2.与顶层设计不相衔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首次明确提出到xx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全面建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的,功能完善、规模适度、覆盖城乡的养老服务体系。养老服务产品更加丰富,市场机制不断完善,养老服务业持续健康发展。无论是服务体系、产业规模,还是发展环境,与顶层的目标要求相比,我们还存在很大差距。

3.与社会需求不相协调。总体上看,当前老年人问题的实质就是老年人的有效需求和社会支持系统之间的矛盾,主要表现为社会支持系统建设远远滞后于老年人日益增长的有效需求。养老服务和产品供给不足、市场发育不完善、养老服务扶持政策不健全、体制机制不完善、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分突出。如矛盾不能得到及时缓解,必然使老年人群体成为政治压力群体,老年人问题也将演变为老年人政治问题。解决好当前养老服务领域的突出矛盾和问题,进一步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已经成为全社会的共同呼声。

三、工作方向

1.确立宏观指导思想。从县情出发,把不断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养老服务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充分发挥政府作用,通过简政放权,创新体制机制,激发社会活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的主体作用,健全养老服务体系,满足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努力使养老服务业成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成为扩大内需、增加就业、促进服务业发展、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

2.发挥政府主导和引领作用。政府的责任主要有三个:一是托底,着力保障特殊困难老年人的养老服务需求,确保人人享有基本养老服务;二是投入,加大对基层和农村养老服务的投入;三是制定政策,营造参与条件,充分发挥社区基层组织和服务机构在居家养老服务中的重要作用,支持家庭、个人承担应尽责任。具体到推动措施上,研究制定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展老年服务产业的意见》,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全局出发,按照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和打造经济升级版的新要求,实行三个一起上,即政府、集体和社会力量一起上,居家养老、社区养老和机构养老一起上,统筹协调城乡养老服务一起上,指导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全县养老服务业发展。

3.建好养老公共服务设施。养老服务设施,是养老服务的手段和条件,施承载着养老服务的各项功能。健全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必然与完备的养老服务设施紧密相连。xx年起,各级在制定城市(镇)总体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时,必须按照人均用地不少于0.1平方米的标准,分区分级规划设置养老服务设施。凡新建城区和新建居住(小)区,要按标准要求配套建设养老服务设施,并与住宅同步规划、同步建设、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凡老城区和已建成居住(小)区无养老服务设施或现有设施没有达到规划和建设指标要求的,当地街道办事处(镇政府)要限期(xx年前)通过购置、置换、租赁等方式配备养老服务设施,不得挪作他用。农村养老服务设施要纳入农村公共服务设施统一规划、优先建设,依托行政村、较大自然村,利用农家大院、闲置校舍等,建设农村幸福院、日间照料中心、托老所、老年活动站,全面推进农村互助养老服务设施建设。

6.加大政策保障力度。融资难、用地难是制约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瓶颈,加上养老服务业是投资长、见效慢、回报低、风险大的行业,必须有融资、用地、税费优惠、政府补贴扶持政策作保障,才能吸引民间资本参与其中。

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的调查报告

马海寿

(新疆石河子大学石河子)

摘要: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是加快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的重大决策,是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扩大国内消费需求的重大举措。该调查报告通过对全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调查后,分析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现状,提出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完善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养老保险;参保意愿;参保能力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是党中央、国务院做出的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新农合、农村低保等政策之后的又一项重大惠农政策。本文在通过对新农保制度进行调查后,试对新农保制度推行中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定义界定和数据收集

二、样本的基本情况

根据研究的需要,选取了问卷中对农民的500份调查问卷作为研究的样本。样本中男性300人,占60%,女性200人,占40%;年龄结构以中老年为主,20-40岁130人,占26%,41-60岁270人,占54%,60岁以上100人,占20%;学历以初中以下文化层次居多,小学以下210人,占42%,初中170人,占34%,高中及中专50人,占10%,大专及其以上60人,占12%;所在村为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试点的频数为30,占60%,所在村不是新农保试点的频数为19,占38%,一人未选,占2%

三、新型农村养老保险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

(二)农民对养老保险有很大的诉求调查显示,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为290人,占%,参加商业保险的占%,参加职工养老保险的占%,参加农民工养老保险的占%,选择其它的占%。虽然目前社会养老保险还存在一定的缺陷,但仍有超过一半的农民对社会养老保有较大的诉求。

(三)农民个人缴费能力有限,参保能力不足

调查显示,%的农民每人每年能够承受的养老保险费为100元,%的为200元,500元以上仅为%。说明农民的个人缴费能力较低,有参加养老保险的诉求但是个人的参保能力不足。

四、对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农民对养老保险制度不够了解,对保障能力缺乏信心

调查结果显示,当被问及有关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制度设计问题时,%的农民表示没有听说过,%的农民不太了解,与了解和非常了解的%和%形成鲜明的对比。农民自身对社会养老保险认知不够,其社会保险意识尚未真正形成。不少农民在收入水平提高后,不愿意把资金投入到未来的养老消费当中。由此可见,信息是否对称已影响到农民参加新型农保的信心进而间接影响到农民是否参保的行为。

(二)养儿防老的思想根深蒂固

农民的思想观念对新农保认识不足,传统的"养儿防老,家庭养老"的思想在农民心里根深蒂固,认为依靠家庭和土地来养老最安全、可靠,还没有认识到新农保的好处。

(三)政府财力投入不足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设计明确了三方主体的出资责任,理应提升农民参加新农保的信心,但在地方财力有限、支出压力很大且刚性较强的情况下,农民往往担心政府财力能否保证持续投入,确保农民享受到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好处,进而担心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能否成功实施。

五、完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建议

(一)加大对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宣传力度,提高农民参保的积极性要发挥宣传导向作用,引导农民主动参保,要开展形式多样、针对性强、有效性强的政策宣传工作。

(二)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的参保能力未来的养老保障对于收入较低的农民来说就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奢侈品。因为在收入较低的情况下,农民考虑第一位的是子女教育、生活必需品、房屋修建等最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对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即使他们愿意参加,但有可能没有参与能力而无法参加。我们从调查中也能得到同样的结论。为此,加快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将有助于提高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参与程度。

(三)加快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自身的建设和完善坚持参与方式灵活性,缴费标准多样性的原则。由于农村中的经济发展水平和农民缴费承受能力各不相同,因此需要创新社会养老保险缴纳方式。例如可以采用土地换养老保险,以实物缴纳保险费用等方式,使每年对农民的补贴与建立健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结合,以此为支点,推动农村养老保险体系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1]国务院.国务院关于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的指导意见[R].国发〔xx〕32.[2]郑功成.论中国特色的社会保障制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

社,[3]米红,杨翠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于有限财政责任理念的制度安排及政策构想[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xx,(3).[4]王琦.新型农村养老保险模式的制度框架和实施难点[J].合作经济与科技,xx,(3).

放;三是对于以后退休的人员,则按照企业养老保险待遇计发办法,将其养老金领取与其个人帐户缴费情况挂钩,核定养老金发放标准。

[1]

关于养老问题调查报告

九成以上的人现在担心养老问题,57%的人觉得养老“得靠自己另外攒钱”中国人历来讲究“老有所养”、“老有所乐”,但谁来养、怎么乐,在第一代独生子女进入婚龄、社会福利保障体系却还很不健全的今天,越来越成了一个问题。

日前,劳动和社会保障部部长田成平公布了养老保险新方案,把人们私底下对养老问题的隐隐担心一下子升级为公共话题。田部长耐心细致地解释了半天,想在年终前给大家送个利好消息,但公众对自己晚年生活的担心却丝毫未见释然。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和搜狐新闻中心联合实施的一项网络调查(截至发稿时共有4736人参与)显示,人们对仅靠养老金维持退休后的生活普遍缺乏信心,57%的人觉得养老还得“靠自己另外攒钱”。中国传统文化一向崇尚“多子多福”,而这“福”便来自“养儿防老”的观念。然而今天,对于生活在城镇的人们来说,靠这一方式安度晚年已经不“主流”了——根据本次调查,现在还持“养儿防老”观念的人已经不到4%。考虑到本次调查是通过网络进行,而“触网”人群多半是非农、城市、年轻人,因此只能说,这一结果代表了年轻居民城市化的养老观念。

不指望孩子,人们对退休之后生活的信心建立在哪里呢?

35%的人相信“现在每月交养老保险,到时候肯定有保障”,更多的人则认为这事儿真是说不好。本次调查中,92.1%的受访者对自己“走不动以后”的生活感到焦虑,而37%的人认为退休后自己生活水平将“严重下降”。

人们的担心来自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现行制度下养老保险个人账户处于空账运行状态,在职职工所缴纳的养老金不得不用来支付当期的退休金。xx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前部长郑斯

林曾经透露,目前我国养老金缺口达2.5万亿,相当于我国一年国民经济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另据世界银行的一份报告显示:在一定假设条件下,按照目前的制度模式,xx年到2075年间,中国基本养老保险的收支缺口将高达9.15万亿元。因此,未来会怎样,公众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其次,退一步讲,即便足额拿到了养老金,但生活水平比起退休前肯定会下降不少。有人做过一个计算:假设某人平均月薪5000元,养老保险缴费期限为xx,那么此人退休后,每月可领取养老金1000多元。如果在职时工资还不到4000元,那么xx以后拿到的养老金就肯定在千元以下了。

上个月,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养老司司长焦凯平借着《东方早报》采访的机会,出面保证“改革绝不会以牺牲职工待遇为代价,职工退休后领取的养老金标准不会降”。但在本报记者调查时还是有受访者表示,即便未来社会的平均工资还不能确知,但是“如果真的只有这点钱养老,肯定是有问题的”。

求人不如求己。调查显示,57%的人认为如果年老时还要过“有点面子”的生活,就得从现在开始攒钱。“自己口袋里有钱,才不怕打雷下雨”就是一种最普遍的心态。至于这笔钱的多少,据《东方早报》的一项1693人参与的全国调查表明,39%公众觉得如果手里有10万~30万元的存款心里就不慌了,另有8.7%的人觉得这笔钱“不能低于50万元”。

面对此种未雨绸缪的心态,有关专家已经建言,无论中国将来养老保险体系的结构如何,现在的当务之急都是恢复养老保险体系的信誉和资金的可行性。毕竟“一个运行良好的现代社会不可能放弃养老保障”,如果人们普遍对养老金能否维持一个体面的生活表示怀疑,那就说明这项改革还没到位。

更有受访者表示,他之所以对养老金没有信心,更多的是因为对社保基金的管理不放心。“我宁愿每月自己在储蓄罐里放上50元,也不愿意交养老保险。”

世界银行曾经有个建议,考虑到预期寿命的增长,中国要解决养老问题,调高男女法定退休年龄或许是适宜的,而建立一个透明的调整养老金水平的方法则势在必行。这只是点到了中国养老问题的一部分,因为在农村居住的大部分人,至今还没有纳入到任何保障体系中来,更别说透不透明或者领到的养老金能不能

过个舒服的日子了。

中国的养老保险如何取信于民,真正发挥社会保障的作用,可说是对政府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诚意的最大考验。

THE END
1....锦州市农村老年人生活状况及养老需求调查报告为了深入落实中共锦州市委关于“吃透中央精神、保持高度一致”专题学习教育实践活动的要求,辽宁省统计局锦州调查队立足统计调查工作岗位,充分发挥调查队伍轻骑兵优势,本着为市委市政府指导乡村振兴背景下的全市农村地区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提供参考依据,进一步促进全市农村养老事业发展的目的,在所属四个县(市)范围内开展...http://zjzd.stats.gov.cn/tz/dcgz/tszs/202109/t20210903_103324.shtml
2.关于农村老年人的家庭赡养问题的调查报告心理学认为,老年人现在的心理变化是时常会有孤独感和隔离感,常常有一种失落感和失去自我价值的感觉,所以生活暮气沉沉。选择这个问题作为我的调查报告,唯一的目的就是呼吁社会还有农村空巢老人的子女多多关注农村老年人的生活现状。 (二)调查方式 采用网上问卷调查的方式和走访农村养老院,结合身边以及问询群众,整理各种信...https://www.jianshu.com/p/e5503a89d7d6
1.社会实践活动之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8篇(全文)关于农村养老问题的社会实践报告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来了,为了能够提高大学生的社会实践能 力,培养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同时也使大学生可以更好地融入生活,了解生活,我们特地开展了假期实践活动.我们的实践主题是关于农村老人的养老及日常生活等问题.农村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随着他们年龄...https://www.99xueshu.com/w/fileipfwkbqk.html
2.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通用8篇)篇1:关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实施状况的调查报告 历经三天的《“走进新农村”社会实践》调查活动终于结束了,这次社会实践,让我们在人生的成长中获得了平时在课堂中不能获得的知识、能力,不仅有思想上的收获,也有能力上的收获,更有综合素质上的收获。下面,就本次调查活动,我代表平江一中向长郡中学的领导、老师、同学...https://www.360wenmi.com/f/filee6hmb4x0.html
3.农村养老状况调查报告大全(16篇)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经常需要进行各种调查,以了解人们的意见、观点和行为方式。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调查报告范文,供大家参考和借鉴。 农村养老模式调查报告 篇一 为弘扬社会责任,体验农村生活,提高个人素质,更好的服务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展现当代大学生的良好风貌,我们赴新乡延津县魏邱乡"450行动计划"科技支农服务...https://www.77cxw.com/fl/1027805.html
4.农村社会调查报告(通用11篇)农村社会调查报告(通用11篇) 当想知道某一情况、某一事件的来龙去脉时,我们需要带着创新精神去开展调查,最后基于取得的调查材料汇成调查报告。为了让您不再为写调查报告头疼,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农村社会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农村社会调查报告 篇1 ...https://www.fwsir.com/Article/HTML/Article_20070127155409_24079.html
5.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全)调查报告千文网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千文网还可以找到更多《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大全)》。 第一篇:社区养老服务社会实践调查报告 关于社区养老服务的调查报告 摘要:当今社会,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在社会上显得尤为重要,而社会实践的体验则...https://m.588k.com/bgzj/dcbg/517379.html
6.区农村养老情况调研报告如来写作网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养老问题日益受到关注。为深入了解我区农村养老情况及存在的问题,我局组织开展农村养老情况专题调研,实地走访了1家农村敬老院、2个农村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并对11个村开展问卷调查,共获得村干部调研问卷22份,60周岁以上村民调研问卷119份。现将调研报告汇报如下: ...https://www.xuekequan.com/?p=179705
7.安徽省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调查报告作者通过对安徽省功桥镇农村留守老人的生活状况和养老状况进行调查,发现农村留守老人养老中存在着诸多问题,例如经济缺乏保障、老年人劳动强度大、生活缺乏照料、医疗缺乏保障、缺乏精神慰藉、娱乐生活单调等。在此基础上,作者结合当地的现实情况,试图提出了解决农村留守老人养老问题的对策建议。 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357-1013259965.htm
8.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精选10篇)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事务都会使用到报告,报告中涉及到专业性术语要解释清楚。一听到写报告马上头昏脑涨?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养老服务需求调查报告 1 区作为XX市的中心城区,社区居家养老服务起步比较早,成效显著,不仅荣获全国唯一的居家养老示范区称号,也获得了...https://www.ruiwen.com/gongwen/baogao/1343344.html
9.孤寡老人的调查报告5篇在实地调查采访当发现中,农村老人的养老方式基本为家庭养老,子女多在自己的身边。农村孤寡老人较少。同时,有一部分老人对社会调查高度敏感,不愿意过多透露自己的情况。 正文论述 本次调查涉及到的是农村孤寡老人(孤寡老人是指无配偶,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没人照顾的人,年纪超过60周岁,丧失劳动力的人)。下面将分为...https://www.unjs.com/fanwenwang/dcbg/20221202095915_6048528.html
10.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精选10篇)农村的生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居于基础地位的重要组成部分,而消费则是一个永远的社会最关注的话题。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提供的关于农村消费情况的调查报告,内容如下: 农村消费情况调查报告 1 时至今日,中国依然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据全国总人口的半数还要多。农村的生产发展是中国经济发展大潮中居于基础地位...https://www.wenshubang.com/diaochabaogao/67345.html
11.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查看文档 农村低保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饮水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与农业保险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发展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农业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水资源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农村建设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20农村养老调查报告 查看文档 关于中国农村住校生调查报告 查看更多文...https://m.66law.cn/contractmodel/5753942.aspx
12.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报告十二篇第一篇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调查报告4900字 按照县政协关于“三农”问题调研课题的分工,县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组织了部分政协委员和供销社、农业局等有关部门负责人共14人组成调研组,在3月中下旬深入到三合镇、青杠街道办事处、福禄镇实地调查,走访了6个种养殖大户或龙头企业,听取了县农业局、供销社等相关部门情况...https://www.1566.cn/baogao/diaocha/1703495371100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