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健康素养是素养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是健康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基本含义是个人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判断,以维护和促进自身健康的能力。提高全体公民的健康素养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是以人为本思想的重要体现。世界卫生组织指出,提高公众健康素养是公共卫生领域的当务之急,提升健康素养有助于减少健康不公平,降低社会成本。
二、调查方法与内容
1.目标
(1)掌握我县居民健康素养状况和变化趋势;
(2)分析我县居民健康素养影响因素,确定优先工作领域;
(3)评价卫生计生政策及健康教育工作实施效果;
(4)提升健康教育专业人员能力和水平;
(5)为政府和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进行健康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2.调查方法
2.1调查对象
本次监测的目标人群为我县非集体居住的15~69周岁具有中国国籍的常住人口,不包括集体居住于军事基地、医院、监狱、养老院、宿舍等地点的居民。
2.2调查范围
2.3.抽样方法:采用分层多阶段随机抽样方法,每个监测点乡镇抽取抽取2个居委会(村),每个居委会(村)抽取50个家庭户,每户抽取1名15~69岁常住人口作为调查对象,每个居委会(村)内完成50份调查为止。每个监测乡镇预计调查100人,全县计划调查600人。
3.调查问卷
调查问卷采用“2015年全国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调查问卷”,主要内容包括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基本技能3个方面。
4.数据处理及分析
4.1数据录入和整理
各监测点质控员首先采用复核问卷对各监测点的调查质量进行复核,通过复核要求的问卷由各监测点进行数据录入,要求数据录入质量不达标的监测点要进行重新录入。县疾控中心健康教育科质控员对调查问卷10%比例进行抽样复核。
按照有效问卷的确定标准(①调查对象基本信息中地区、性别、年龄、文化程度4个变量填写完整无缺失;②问卷主体部分填写完整率高于95%进行问卷整理。回收问卷690份,有效问卷679份,问卷有效率98.4%。
4.2数据分析
使用SPSS21.0统计软件完成数据统计分析。
4.2.1分析内容
(1)居民健康素养总体结果以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2)根据基本知识和健康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及基本技能3个方面进行分析,了解各方面健康素养的比例及不同特征人群间的差异。
4.2.2健康素养标准界定
本次调查沿用我国科学素养调查百分数计算法,将测评问题回答正确率达到80%作为具备健康素养的标准,据此,正确回答80%及以上基本知识和理念、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或健康技能健康素养3个方面的调查内容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3个方面的健康素养。
同样,正确回答80%及以上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和健康信息这6个健康问题所考察的题目者分别视为该调查对象具备这6个问题的健康素养。
健康素养和健康素养的3个方面、6类健康问题的素养所包含的题目数量以及判断界值见表1。
计分规则:其中判断题与单选题答对计1分答错计0分。多选题答对计2分答错计0分,错选、少选、多选都判定该题回答错误。
表1具备健康素养的判断标准
内容分类
题目数
总分
判断界值(分)
健康素养
50
65
52
3个方面
基本知识和理念
13
29
23
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
15
20
16
健康技能
12
6类健康问题
科学健康观
7
9
传染病防治
6
慢性病防治
10
14
11
安全与急救
基本医疗
健康信息
5
5.质量控制
为保证本次健康素养调查顺利实施并保证调查质量,采取如下措施对调查的每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确保调查质量。
(1)采用国家统一问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2)各调查点的抽取按照严格的统计学抽样原则确定。
(3)完成调查员培训并考核合格。
(4)调查完成后,调查员当场检查是否存在漏项、书写错误、逻辑错误等,发现问题及时纠正,并签署调查员名字。
(5)各调查点质控人员对当天所有问卷进行核查,记录质量控制检查结果并签字。对所发现的问题,质控人员及时与调查点负责人及调查员交换意见,确定解决方法,并及时纠正。
(6)对调查点的问卷及时进行抽查,并及时反馈各项目点。
三、结果
1.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
本次调查的679人中,其中男性284人(41.83%),女性395人(58.17%),男女性别比为1:1.39。年龄最小15岁,最大75岁,平均(42.48±14.770)岁。调查对象文化程度以初中为主,占53.9%。民族分布情况为,汉族占99.12%,回族占0.15%,满族占0.29%,维族占0.15%,蒙古族占0.15%。职业主要以农民为主,占69.22%。户籍情况主要以本地户籍为主,占95.29%。调查对象的人口学特征分布见表2,图1-4。
表22018年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的人口学和社会学特征分布
人口学特征
调查人数
构成比(%)
性别
男
284
41.83
女
395
58.17
年龄组(岁)
15~
98
14.56
25~
122
18.13
35~
141
20.95
45~
147
21.84
55~
120
17.83
65~
45
6.69
文化程度
不识字/少识字
1.91
小学
113
16.64
初中
366
53.90
高中/职高/中专
100
14.73
大专/本科
83
12.22
硕士及以上
4
0.59
职业
公务员
1
0.15
教师
49
7.22
医务人员
8
1.18
其他事业单位人员
学生
40
5.89
农民
470
69.22
工人
26
3.83
其他企业人员
其他
59
8.69
户籍
本地
647
95.29
外地
32
4.71
是否患慢病
是
128
18.85
否
551
81.15
家庭人均年收入(万元)
0~
363
53.46
1~
236
34.76
2~
80
11.78
合计
679
100.00
图12018年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性别构成
图22018年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年龄构成
图32018年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文化程度构成
图42018年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调查对象职业构成
2.太谷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2018年太谷县居民总健康素养水平为13.1%,其中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为18.19%,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为18.84%,健康技能素养水平为23.86%。健康技能素养水平最高、基本知识和理念素养水平其次、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素养水平最低的特点在不同特征的居民中普遍存在。
从总的健康素养以及3个方面健康素养来看,我县均呈现出以下特点,即女性健康素养水平高于男性;45岁以下中低年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高于45岁以上高年龄居民;受教育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也越高,不识字/少识字和小学文化程度的人群健康素养水平远低于我县平均水平,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它职业人群。(见表3,图5~7)。
表3太谷县居民健康知识、行为和技能素养水平(%)
组别
4.93
9.15
8.10
23.94
7.59
12.66
9.37
23.80
年龄(岁)
17.35
18.37
41.84
8.20
9.84
14.75
30.33
3.55
12.06
4.26
20.57
5.44
11.56
6.12
24.49
2.50
7.50
5.83
10.83
2.22
8.89
4.44
0.00
7.69
10.62
8.85
12.39
21.24
15.30
6.00
16.00
12.00
31.00
22.89
21.69
25.30
59.04
25.00
26.53
30.61
59.18
12.50
50.00
37.50
15.38
30.77
27.50
22.50
55.00
2.98
8.51
4.89
16.81
11.54
1.69
11.86
8.47
23.73
1.56
7.81
0.78
7.64
10.73
26.55
家庭人均年收入
(万元)
5.51
11.57
8.54
15.43
6.36
7.20
33.90
11.25
17.50
15.00
32.50
6.48
11.19
8.84
23.86
图5太谷县不同性别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图6太谷县不同年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图7太谷县不同文化程度居民健康素养水平
3.太谷县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2018年太谷县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安全与急救素养48.16%,科学健康观素养33.14%,健康信息素养14.58%,传染病防治素养13.40%,基本医疗素养12.22%和慢性病防治素养5.60%。不同特征的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情况见表4。
全县居民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和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特点:女性高于男性;年轻人高于老年人;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高于其它职业人群。三个方面健康素养水平和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在不同社会人口学人群中呈现的特点与健康素养总体水平一致。
表4太谷县居民6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
科学
健康观
传染病
防治
慢性病
安全
与急救
基本
医疗
健康
信息
31.69
11.27
3.87
49.65
13.38
14.79
34.18
14.97
6.84
47.09
11.39
14.43
51.02
20.41
11.22
16.33
33.61
15.57
6.56
45.90
13.93
18.03
34.04
14.89
2.84
46.81
12.77
29.93
8.16
6.80
52.38
9.52
12.24
20.83
39.17
8.33
33.33
44.44
11.11
13.33
23.08
17.70
45.13
11.50
25.14
9.56
2.19
41.26
12.02
44.00
14.00
57.00
17.00
18.00
65.06
15.66
73.49
26.51
69.39
22.45
73.47
62.50
61.54
65.00
82.50
20.00
24.89
10.43
3.19
43.40
13.62
42.31
3.85
46.15
35.59
3.39
37.29
10.17
5.08
10.16
3.13
24.22
5.47
8.59
38.55
6.18
53.82
13.82
24.24
13.50
7.44
41.32
7.16
15.15
39.41
11.44
3.81
50.42
16.95
14.83
18.75
72.50
21.25
33.14
13.40
5.60
48.16
14.58
4.居民对有关健康问题的正确回答情况
太谷县居民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见表5。调查发现我县居民对下述内容的正确回答率均低于20%,具体为:“对骨质疏松的认识”(17.1%)、“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15.8%)、“关于肝脏描述”(10.01%)。
表5太谷县居民对健康素养调查内容的正确回答情况
分类
题目
正确回答率(%)
科学健康观(7题)
A02保健食品不是药品,也不能代替药品治病。
88.2
A09健康体检发现的问题和疾病,如没有症状,可暂时不采取措施。
80.3
B01对健康的正确理解
77.8
B09缺碘最主要的危害
74.8
B10对剧烈活动时,会因大量出汗补充水分的回答
68.5
C01促进心理健康的方法
40.9
C15母乳喂养对婴儿的好处
35.5
传染病防治(6题)
A01预防流感最好的办法是服用抗生素(消炎药)
80.1
B02乙肝传染途径
69.4
B07对肺结核病人的治疗
B12什么情况应暂缓给儿童打疫苗
83.4
B21关于开窗通风
41.5
C12咳嗽、打喷嚏时,正确的处理方法
43.6
慢性病防治(10题)
A04水果和蔬菜的营养成份相近,可以用吃水果代替吃蔬菜
87.3
A06儿童青少年也可能发生抑郁症
B03关于自测血压的说法
39.9
B04关于吸烟危害的说法
41.7
B05癌症报警信号
52.7
C05骨质疏松
17.1
C09吃豆腐、豆浆等大豆制品的好处
15.8
C10运动对健康的好处
32.7
D03要控制体重的方式
59.1
D04超重容易患以下哪种疾病
72.2
安全与急救(10题)
A03输液疗效好作用快,有病后要首先选择输液
87
B06救护者首先应该怎样处理煤气中毒的人
59.5
B08从事有毒有害作业时,工作人员应该
76.3
B17警示图表示:
76
B25皮肤轻度烫伤出现水泡,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66.7
B26发生火灾时,正确逃生方法
77.5
C07发现病死禽畜,应做到
71.1
C08遇到呼吸、心脏骤停的伤病员,应采取措施
45.9
C16保管农药时,应注意
54.8
C17在户外,出现雷电天气时
82.6
基本医疗(12题)
A05正常人的体温
72.6
A08“久病成良医”
75.8
B11关于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的理解
32.4
B13出现发热症状
B14依照医生的治疗方案服药后出现了不良反应
83.2
B19以下关于就医的说法
52.6
B20某药品标签上印有“OTC’标识,则该药品为
40.8
B22用玻璃体温计测体温时,正确的读数方法
B23成年人的正常脉搏次数
74.7
B24妇女从怀孕到分娩,至少要进行几次孕检
45.8
C03关于肝脏描述
10.01
60.2
(5题)
B16某地发生烈性传染病,以下做法正确
72
C06选购包装食品时,应注意包装袋上的信息
24.4
C11某报纸上说,任何糖尿病患者通过服用某降糖产品,都可以完全治愈。
65.8
D01BMI计算
45.2
D02参照中国成年人体质指数的标准
47
科学就医(6题)
A07免费获得健康知识的地方
92.6
B15要想了解某个医疗机构是否合法
74.5
28.1
C02以下关于就医的说法
55.7
C04孩子出现发热、皮疹等症状,家长应该
42.9
C14以下关于就医的说法
65.2
四、讨论
(一)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仍有待提高
2018年我县居民健康素养监测结果显示,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为16.48%,意味着每100个15~岁的人群中,只有16个人具备了基本的健康素养,了解基本健康知识和理念、掌握健康生活方式和行为内容并具备基本的健康技能。我县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处于较低水平,亟待提高。
(二)不同地区和人群的健康素养水平存在较大差异
从年龄、文化和职业特征来看,2018年的结果显示15~24岁年龄段的居民健康素养水平最高,超过45岁健康素养水平随年龄增长而降低;居民文化程度越高健康素养水平越高;机关事业单位人员健康素养水平显著高于其他职业人群,农民健康素养水平最低。提示我县今后的健康教育工作重点人群仍是青年、中老年人、文化程度较低者和农民。
(三)城乡居民基本知识与理念素养相对较高,但健康知识尚不能有效转化为健康行为
2018年的监测结果都显示,三方面健康素养中,居民的健康技能素养水平均为三方面中最高,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均为三方面中最低。监测结果呈现出健康技能和健康知识水平高于健康行为的特点,这符合健康教育理论对“知识”、“技能”和“行为”关系的阐述,提示今后健康促进和健康教育工作要不仅要注重健康知识传播,而且要更加注重行为的改变,不断探索和形成健康行为和生活方式的方法和适宜技术。
根据健康教育知信行理论,行为改变分为获取知识、产生信念和形成行为三个连续过程。健康知识的获取相对容易,但由知识转化为信念,进而转化为健康行为,却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受内因、外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推动制定健康的公共政策、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创建支持性环境等,这些都是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工作的重要内容。此外,行为形成过程既受自我效能、健康信念等主观因素影响,也受性别、年龄、受教育水平、经济状况、社会支持环境等客观因素的影响,开展健康教育要明确影响和制约不同人群健康行为的关键因素,开展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活动,从而有效促进健康生活方式与行为的形成。
(四)居民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水平参差不齐
从科学健康观、传染病防治、慢性病防治、安全与急救、基本医疗、健康信息等六类健康问题素养来看,2018年的监测结果显示:我县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均为最高48.16%,其次为科学健康观33.14%,再次为健康信息素养14.58%和传染病防治素养13.40%,具备率较低的为基本医疗素养12.22%和慢性病防治素养5.60%。据此可以推断:
1.我县居民初步形成科学健康观(33.14%)
拥有科学的健康观可以指引人们追求健康、实现身体、精神的舒适和社会适应的完美状态。调查显示我县居民对于健康的定义、保健食品不能替代药品、缺碘危害、大量出汗后补充淡盐水、健康体检等问题的理解正确率均在65%以上,说明我县居民科学的健康观已初步形成。值得一提的是,结果显示仅有1/3的对象知晓母乳喂养的全部优点,应继续加大宣传,强化母乳喂养意识,提高母乳喂养率。
2.居民安全与急救素养水平已相对较高(48.16%)
3具备健康信息素养者为1/7(14.58%)
4.居民传染病防治知识较低(13.40%)
5.超八成的人不具备基本医疗素养(12.22%)
6.居民慢性病防治素养水平较低(5.6%)
慢性病防控的形势和任务仍非常艰巨,居民对糖尿病、高血压等常见慢性病的知识知晓率却普遍偏低,出现慢病防治工作中常见的“三高三低”现象,即慢性病发病率高、患病率高、致残致死率高、知识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低。因此,进一步加大慢性病防治知识和技能健康教育力度迫在眉睫。
太谷区人民政府主办区直各部门协办建议使用1920*1080分辨率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