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居民消费;老年人口抚养比;VAR模型
一、引言
(一)生命周期理论
摘要:在人口老龄化加速、退休人员不断增多的背景下,我国的基本养老保险基金支付压力越来越大。接下来,本文将结合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探讨解决该问题的方法以及对策。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养老保险;影响;对策
1前言
2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养老保险的影响
针对人口老龄化的现象,对我国养老保险共有如下几方面的影响: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社会的迅速发展,受医疗服务改善、预期寿命延长、出生率下降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人口年龄结构发生了显著的变化。我国自21世纪开始就已进入老龄化国家。国家统计局2012年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截至2012年年末,65周岁及以上人口12714万人,占总人口的9.4%。人口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将对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等各个领域带来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对于商业金融机构来说,这种养老金“私有化”无疑创造了巨大的商机,而做为我国金融体系中的最主要参与机构,商业银行应该依靠自身的优势,紧紧抓住我国人口老龄化和养老金市场化带来的机会,从养老金金融发展中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因此,为了顺应养老金“私有化”,商业银行必须保持较高的流动性,即商业银行保持随时可以适当价格取得可用资金的能力,以便随时应付客户提存的需要,所以对于研究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文献综述
之前学者关于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之间关系并没有进行直接研究。王刚以某商业银行2004年对北京市经济影响的数据分析,得出2020年前,北京市居民的储蓄率仍将保持增长趋势,2020年后,人口老龄化对北京市居民储蓄率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商业银行的流动性;石莹、赵健以国际数据为经验,探索人口老龄化给中国金融市场带来的巨大商业金融需求,提出商业银行介入养老金金融业务,既可以规避由于“金融脱媒”带来的收入风险,又可以通过加强商业银行的流动性进而提供专业的养老金服务创造新的利润增长点;徐丹通过分析我国老龄化社会对养老金融特殊需求以及现阶段商业银行养老金融业务的发展情况,表明我国养老金融处于“零散”发展状态,养老产业涉及较少以及产品服务较弱的不足,并且指出商业银行流动性不足很可能是导致上述情况的直接原因;陈煌生、陈天玮结合国内人口现状和人口老龄化对商业银行业务经营活动影响的分析,认为随着老龄化的推进,居民的储蓄率会下降,贷款需求将放缓,从而商业银行的流动性会大大提高。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近年来人口老龄化与商业银行流动性的指标进行实证分析,并相应地提出策略与建议。
三、实证分析
(一)变量选择
一、我县人口老龄化情况介绍
(一)调查情况
我县老龄办在全县范围内对老龄人口基本情况进行了一次初步调查,全县总人口人,其中60岁以上老龄人口达人,占总人口的%;65岁以上人,占总人口的%;80岁以上人、90岁以上人、100岁以上人。全县空巢和独居老人人,占老龄人口的%;基本生活有保障或受到救助的老人人;全县老少人口比为l。
(二)成因分析
促使我县人口老龄化的主要原因是:一方面,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不断改善,人口平均预期寿命延长;另一方面,成功开展了计划生育工作,人口出生率不断降低。
二、七普数据:中国人口变化的新特点与地区差异
(一)增速放缓,且地区差异显著
近二十年内,我国人口总量仍在上涨,但增长率明显下降。2000年至2010年十年间,我国人口平均年增长率为0.57%;2010年至2020年十年间,我国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为0.53%。通过地域对比发现,地区间人口增长情况具有显著差异。从横向来看,2000年至2010年,北京市、上海市、天津市的人口增长率稳居全国前三位,年增率分别约为3.8%、4.32%、2.60%。相反,湖北省、重庆市、四川省、贵州省的人口增长率出现负值,意味着这些地区的人口总量开始减少。2010年至2020年,广东省成为全国人口年增长率最高的省份,年平均增长率约为1.91%。此时,黑吉辽三省和山西省、甘肃省、内蒙古自治区则出现人口负增长,尤其以黑龙江省之最,人口年平均增长率低至-1.83%。反观,前十年出现人口减少的四个地区均在后十年内实现人口正向增长。从纵向来看,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在前后二十年间人口增长率急速下滑;黑龙江省、山西省、青海省的人口增长率也有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重庆市、四川省和贵州省则出现逆势上涨。其余地区人口增长率变化并不明显。
(二)人口性别结构总体合理,部分地区比例严重失衡
受人口发展规律的影响,世界上所有发达国家都已进入老龄社会,许多发展中国家正在或即将进入老龄社会。1999年,中国也进入了老龄社会,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发展中国家之一。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预测,中国人口老龄化将伴随21世纪始终,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老龄化问题。
一、我们将面临人口老龄化和人口总量的双重压力
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大大降低了人口出生率,总人口增长势头得到了有效控制,但人口基数过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庞大的人口数量的压力将长期存在。现在,我国已进入老龄社会,这是一个新的重要国情。人口老龄化压力已经开始显现,并将随着老龄化的发展而不断加重。整个21世纪,这两方面压力将始终交织在一起,给我们的经济、社会发展带来严峻的挑战。
二、养老保险的负担日益增加
老年人口在青壮年时为社会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年老体衰时,需要得到社会、家庭的保障和赡养。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城镇相应的离休、退休、退职费用也随之连年猛增,农村老人的赡养费用不断增加,政府、企业、社会、家庭都已经感到养老保障方面的压力正在显著加大。
三、老龄社会的服务需求迅速膨胀
摘要:经济发展一般规律显示,一国的对外直接投资水平主要受到该国社会总储蓄、经济发展水平以及贸易开放程度的正面影响,社会总储蓄越多,经济发展水平越高,贸易开放程度越深,一国的对外投资水平就越高。中国国内近年来对外直接投资飞速增长的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中国私人部门能够较容易的获得廉价资金支持,而形成这一资金支持的渠道,占首要地位的就是国内的巨额储蓄。依托生命周期理论,本文论述了在我国老龄化的人口结构下,针对老龄人口增加带来的社会总储蓄变化给我国对外直接投资可能带来的影响,借鉴国外经验进行比较分析,提出了相应建议。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对外投资;储蓄;养老金
1中国人口结构和投资变化情况
2国外成功经验
[提要]本文回顾研究人口老龄化对碳排放的影响的文献。从研究结论看,当前阶段学者对人口老龄化影响碳排放的效果争论较大,包括老龄化对碳排放影响的最终结论、影响机制、行业差异、区域差异等方面都未能达成一致。从研究范式来看,这一领域的研究主要是基于数据和模型的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占比很小。从研究数据的运用来看,以使用宏观社会经济数据的研究为主,但近年来也开始出现微观领域的研究。鉴于当前研究中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本文提出老龄化与碳排放关系的研究展望。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碳排放;影响;综述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分析我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和社会发展不利影响的基础上,探讨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影响;措施
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需要有一个良好的人口环境。“良好的人口环境,将促进人口与经济、社会、环境、资源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02年版,第288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计划生育政策的推行,人口老龄化成为我国人口发展的趋势,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了诸多压力。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必须制订积极有效的措施,应对人口老龄化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本文试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
一、人口老龄化对可持续发展的影响
依据国际通行的标准,将60岁以上人口算作老龄人口,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或65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超过10%或7%的地区,即可看作是进入了老年型地区。2000年,我国步入老年型国家,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同世界其他国家大致相同,同时也呈现出自己的一些特点,如老龄人口规模大、增长速度快、地域分布不平衡、高龄化趋势明显等。发达国家的人口老龄化是在本国家或地区完成工业化后,在经济比较发达的情况下到来的,因此,其对老龄化的承受力强。而我国是在经济比较落后的条件下出现的,老龄化进程与经济发展不同步,发达国家是“先富后老”,而我国是“未富先老”。我国是个人口大国,人口老龄化必然会给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带来方方面面的影响,成为制约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1.导致老年抚养系数上升。人口老龄化意味着退出劳动岗位的老年人口比重增加,从事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减少,老年抚养系数上升,即被赡养的人口增加。人口年龄结构预测表明,老年抚养系数从1970年起一直上升:1975年为12.9%,1999年为13.5%,2010年为17.4%,2030年为37%,到2050年则进一步上升为47.5%,劳动年龄人口与老年人口之比接近于2:1。(熊必俊:《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2002年版,第275页)尽管少儿抚养比有下降趋势,但由于老年抚养比的上升大大快于少儿抚养比的下降,老年人口赡养费用也要比少年儿童抚养费用多得多,因此,劳动力成本会大大提高,这会降低产品的竞争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
二、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现状分析
三、人口老龄化对河南省经济增长的实证分析
本文的实证研究分析中,采集河南省1996-2018年的数据建立计量模型,具体分析河南省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与影响。模型中被解释变量是人均实际GDP,解释变量包括老年抚养比(odr)、人力资本水平(phc)、技术进步(tec)、就业人员数(emp)。选取人均实际GDP作为衡量经济水平的指标是因为它能全面真实的反映经济的实际发展水平弱化物价因素等对经济增长的影响。本文选取河南省就业人员数衡量劳动力的变动;选取老年抚养比例作为衡量人口老龄化程度的指标,更全面综合清晰地衡量人口老龄化;人力资本水平越高、技术水平越高,经济增长速度就越快。估算人力资本水平主要有成本法、收入法、教育年限法等,本文选取河南省平均教育年限作为衡量河南省人力资本水平的变量,选取一般财政支出中的科学技术支出作为衡量技术水平的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