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的问题及对策范例6篇

[2]段美之.人口老龄化影响就业的经济学分析[J].经济论坛,2009(4):20-21.

[3]任季萍.人口老龄化问题:挑战及其应对[J].理论探索,2009(1):98-100.

[4]原新,李志宏.中国老龄政策体系框架研究[J].人口学刊,2009(6):25-29.

TheNewCharacteristicsandInfluenceofPopulationAginginChina

ZENGGuangxia

(SchoolofPoliticsandPublicAdministration,SouthwesternUniversity,Chongqing400715,P.R.China)

Abstract:

>>我国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问题与对策研究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及对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问题及建议人口老龄化下的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探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调查研究社会工作与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推进浅析苏州城市社区居家养老的现状与发展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探索与实践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问题与对策研究太原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现阶段居家养老服务的问题与对策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探析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对策探讨老龄化背景下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问题探析中国社区居家养老服务模式浅析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供给问题及对策研究居住郊区化背景下城市老龄人口居家养老模式与环境需求问题西部城市社区推行居家养老模式的可行性分析城市居家养老的社区服务探析常见问题解答当前所在位置:.

[2]庄琦.我国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的现状与出路[J].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学报,2008(4):13-15.

[3]刘玉芝.关于加快发展居家养老模式的几点思考[J].中国民政,2009(5):36-37.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城市;养老保障制度;养老服务体系;劳动力资源短缺;老龄产业

我国在1999年已经进人了老龄化社会,虽然目前人口老龄化问题尚不突出,但其所带来的影响已经呈现出不可低估的态势。从现在开始,提前准备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战略和对策,对促进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城市人口老龄化的主要特点

1.老年人口数量大

由于我国人口基数大,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人口预期寿命日益延长,老年人口数量逐年增加。自1982年第三次人口普查到2004年的22年间,我国老年人口平均每年增加302万。21世纪初期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经超过1亿,2004年底,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到1.43亿,占总人口的10.97%,同年我国老年人口总量约为世界老年人口总数的1/5,亚洲的1/2。

2.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

3.区域间人口老龄化进程差异较大

4.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在进人老龄化社会的时候,已经具备雄厚的经济实力,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10000美元以上。如日本在65岁及以上人口比例达到7%和10%时,人均GDP分别为1967美元和11335美元。我国2000年老年人口比例为6.96%时,人均GDP只有840美元。2005年我国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预计到2020年老年人口比例超过10%时,人均GDP也仅为3000美元。闭因此,我国应对人口老龄化的经济实力和物质基础还比较薄弱。齐齐哈尔市的GDP更是在全国平均值以下,齐齐哈尔市2000年老龄人口达到5.6%时人均GDP为590美元,2003年时人均GDP也只有780美元,按照目前的经济发展速度,到2020年人均GDP预计在1600美元左右。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未富先老;老龄政策

一、我国面临严峻的人口老龄化问题

(一)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人口老龄化,是人口结构变化的世界性发展趋势,即指老年人口在人口总体中所占比重不断提高的发展过程。按照联合国有关机构的规定,60岁以上的人称为老人。60岁及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10%以上,或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占总人口7%以上的国家和地区,称为“老年型国家或地区”。老年人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日益增长的趋势称为人口老龄化,是指老年人的数量比其它年龄组的人数增加得更快,从而使老年人口系数增大的一个过程。

根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全国总人口为1370536875人,60岁及以上人口为177648705人,占13.26%,其中65岁及以上人口为118831709人,占8.87%。同2000年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60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2.93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1.91个百分点。①

中国是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增长最快的围家。1980年以来,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以年均3%的速度持续增长。据专家预测,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人口比重将达到11.5%,2030年将为15.7%,2040年为21.3%,2050年则达到22.6%,到2030年时我国将进入“超老年型”社会,见下表。

(二)造成老龄化的主要原因

造成中国人口老龄化加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最直接的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长期以来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出现的较低生育率,计划生育政策是人口老龄化的催化剂。70年代初期中国计划生育的政策和严厉的控制措施,从而迅速使全国性的高生育率水平转向低生育率水平,我国特有的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老龄化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第二,是经济的快速增长、科学技术的进步,人民医疗条件的改善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类在健康和长寿方面已取得了惊人的成就。

二、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一)对养老、医疗保健事业的影响

现在实行职工养老保险,就是企业的职工交养老保险,占劳动者的比例不到20%。我们是属于未富先老,每年退休的人员以6%的速度增长,养老需要国家财政来弥补,是很沉重的负担。另外随着退休人员的增加,养老负担也越来越重。在总人口中,老年人具有高患病率、高伤残率、高医疗需求率的特点。随着人口老龄化,老年期常见疾病的防治成为卫生工作的重点之一。随着老年人口增加和寿命延长、老年期延长,因疾病、伤残、衰老而失去生活能力的老年人显著增加。根据卫生部调查,60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是全人口的3.2倍,伤残率是全人口的3.6倍,老年群体中60%~70%有慢性病史,人均患有2~3种疾病。

(二)传统的家庭养老受到新的冲击

传统的家庭作为一个福利单位,表现在养老机制中的作用是天然养老组织,并成为中华文化的一大特色。支撑家庭养老功能的传统伦理“孝”的价值取向,是“天经地义”行为的最高准则,自然也是家庭成员关系的重要行为准则。“养儿防老”成为数千年来中国家庭保障的主要方式。目前中国家庭结构发生很大变化,很多地方出现了“4-2-1”小型化家庭结构,一对夫妻不仅要抚养小孩,而且要供养四个老人,其精力和财力均难维持家庭养老正常运转,家庭养老功能将日趋枯竭,这无疑会加重社会养老负担。

(三)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质量的影响

首先,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使愈来愈多劳动者体力出现衰退,对接受新知识、新技能也会产生影响,特别是对体力劳动者的影响更为显著。其次,劳动力文化水平普遍不高的劳动力老龄化,将不断扩大劳动力质量供求上的结构性矛盾,对经济的持续发展将产生一定的影响。最后,劳动力人口的老龄化,也将对劳动力的健康产生影响,主要表现在劳动力老化对总体生产率的提高与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将产生消极负面影响。

三、针对人口老龄化提出的战略对策

(一)加强老龄问题的宣传力度,营造和谐美好的老年人生存环境

(二)改革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

扩大城镇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覆盖面,实现城镇各类职工养老和医疗保险一体化;加快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步伐,力争全部农村人口养老和医疗保障应保尽保;切实做好民营企业职工养老保险的扩面;整体推进实现城乡养老和医疗社会保障一体化,确保城乡人民在年老以后的养老和医疗的社会保障。

(三)鼓励延缓退休,适度后移法定劳动年龄

为了保持养老基金的收支平衡,近几年来已经有三十多个国家、地区制定了提高领取退休金法定年龄的计划,其中美国每年提高2个月,计划到2010年提高到67岁,日本也争取在2025年前后把领取退休金法定年龄提高到70岁。目前,我国平均法定退休年龄是56岁,但是在这个年龄段中,大多数都还处在身体健康、精力充沛的状态之下。适度后移法定劳动年龄,除特殊部门之外,法定劳动年限应适当后移,以避免过早地将富于工作经验和体力的人员推入养老的行列中去。

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无法回避的客观产物。人口老龄化是人类社会不可选择的,但人们在人类老龄化面前也绝不是无能为力、绝不是被动适应的。人类社会完全可以发挥主观能动作用,采取适当的对策来缓解矛盾化解困难,可以积极地化挑战为机遇,创造更加和谐美好的社会。

注释:

①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2011-04-28

参考文献:

[1]王字飞,郑怡.我国农村老龄化现状及影响分析[J].企业技术开发,2010(3).

[2]李林晋.老龄化问题初探[J].六盘水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

【关键字】人口老龄化可持续发展养老保障

一、引言

20世纪下半叶,人类社会经历了人类历史上最为迅速的人口老龄化进程,尤其是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中国人口老龄化对其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影响不仅将是持续的,同时也将是全方位的,其中既包括人口老龄化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所带来的持续压力和挑战,也在一定程度上暗含着人口老龄化对经济发展、制度变革等方面带来的良好历史机遇。事实上,我国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各种老龄问题也是重大的社会民生问题之一,是涉及国家国计民生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大战略性社会问题。因此,正确处理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发展间的关系,趋利避害,实现我国人口老龄化与社会各方面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人口老龄化及可持续发展的涵义

联合国认为,如果一个国家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达到总人口数的10%或者65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教的7%以上,那么这个国家就已经属于人口老龄化国家。人口老龄化是人口年龄结构变化所产生的,而人口年龄结构的变化取决于出生、死亡和迁移三个因素。决定人口老龄化最主要的因素是生育率下降。中国的人口老龄化也不例外,它也是在社会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生育率下降的情况下出现的。到1999年,我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的行列。可持续发展是指在人口、社会、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的基础上,整个人类社会能在资源保证、环境良性状态下持续、健康发展,而人口老龄化无论现在还是将来都会对我国人口、社会、经济、政治等方面的制度安排带来不可回避且深层次的突出矛盾。使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就显得尤为重要,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就紧密地结合起来了。

三、中国人口老龄化现状与趋势

总体来看,2005年全国1%人口抽样最新数据显示,我国65岁以上人口达到10055万人,占总人口数的7.7%。2006年统计数据表明,中国60岁以上的人口是14901万人,占人口总数的11.3%,65岁以上的人口是10419万人,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7.9%。同时我国人口老龄化有如下特点。

1、纯老年人家庭迅速增加。“三代同堂”式的传统家庭越来越少,一对夫妇同时瞻养四个老人和一个小孩的家庭逐渐增多。有关调查显示,目前我国纯老年人家庭占老年人家庭比例,城市约为40.3%,农村约为37.8%,并在继续增加。

2、高龄老年人口急剧增长。我国人均预期寿命已达71.4岁,80岁以上高龄老人高达1520万,高龄老人是老年人口中增长最快的群体。本世纪前半叶,我国高龄老年人平均增长率超过4%,是老年人口平均增长率的1.7倍。

3、城乡人口老龄化程度倒置。发达国家城市人口老龄化水平一般高于农村,我国的情况则相反。2000年我国农村老龄化水平为10.9%,比城镇高1.24个百分点,我国农村2006年老年人口为8557万人,占全国老年人口总数的65.82%。可见,中国未来老龄化对中国的挑战重点在农村。

4、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我国是在尚未实现现代化,经济尚不发达的情况下提前进入老龄社会的,属于未富先老,而发达国家的情况则相反。中国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人均GDP刚刚超过1000美元,属于中等偏低收入国家行列,而发达国家进入老龄社会时人均GDP一般都在5000―100013美元以上。

以现在这种发展趋势,中国老龄人口到了2010年将增加到1.12亿,2020年将达到2.48亿,2051―2100年将稳定在3―4亿。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十分广泛而深远。

四、中国人口老龄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1、我国人口老龄化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根据人口学的基本规律,老龄化使进入劳动年龄的人口比重下降和劳动力年龄老化,导致劳动力供给的缩减以及劳动生产率的下降。2045年劳动力老化程度可能升至32.14%。近年我国依靠供应充足的廉价劳动力进行劳动密集型产品,在国际竞争中处于优势地位,然而老龄化将会弱化这种优势。一方面,老龄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的下降,从劳动力价格上升,产品的成本增加,导致商品价格优势丧失。另一方面,人口老龄化,劳动者年龄的增长使得身体机能也会随着退化,体力和脑力都处于衰退状态,降低了劳动生产率。

2、人口老龄化使企业和政府的养老支出受到影响。对政府来说,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对养老金、退休金,医疗保障的需求自然会扩大,引起老年退休金、养老金、医疗卫生支出、老年福利设施和老年服务等国家支出上升,也就意味着政府消费基金的增加。对企业来说,企业也要负担一部分离退休金、医疗费用和社会养老基金。另一方面,国家为了缓解养老支出的财政压力,会加大税收,这就加大了企业的生产成本,打击了企业的生产积极性,不利于企业的投资。

3、我国人口老龄化对消费结构的影响。老年人是特殊生活用品、住房、医疗保健以及护理服务等产品的主要消费者。特别是在生活水平快速提高的现代社会,老年人在满足了物质消费的前提下,也会追求家庭服务、心理咨询、休闲旅游等非物质消费,老年人由于心理、生理上的差异,衍生出了特殊的市场需求。随着老年人占的比例不断上升,社会对老年消费品的需求越来越大,这些物质的和非物质的消费正作用于现存的消费结构,促使其发生改变。

4、我国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压力增大。中国老年人口的近60%分布在农村。同时,农村绝大部分地区尚未建立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还处在试点阶段,农民的养老、医疗社会保障有待加强。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农村的养老、医疗等方面的压力相对城镇将更加突出,西部和贫困地区尤为严峻。

5、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影响。人口老龄化对医疗保障资金需求压力急速膨胀。老年人是医疗卫生资料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医疗保障制度的重点对象。国际资料表明,老年人的人均医疗费用支出是在职人员的3―5倍。2000年我国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的0.48%。预计到2010年将占到1.11%,2020年将达到3.06%。同期的老年人口将增加1倍,医疗费用将增长5倍。2030年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将占GDP的8%~9%。老年人口医疗费用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GDP的增长速度。老年人口数量的急速增长加剧社会医疗保障费用支出规模的压力。

6、人口老龄化对长期照料服务需求的压力增加。长期照料服务是指面向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精神慰藉和临终关怀等综合服务。老年人长期照料服务是人口老龄化过程中解决起来难度最大的一个严重社会问题。据推算,全国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口数量在2020年将超过2000万人,2050年达到3800万人。目前,我国各类为老服务的机构能够提供的床位却很少,其中的长期照料服务床位更是少的可怜。此外,长期照料服务专业性较强,涉及到医疗、康复、护理、心理、临终关怀以及管理等多学科内容,仅靠家庭和政府是解决不了的,因此要大力发展长期照料服务机构。

五、促进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1、高度重视社区老年服务体系建设,强化社区社会福利和社会服务功能。面对日益庞大的老年人口规模,各级政府应该整合社区为老年人服务的各种资源,构建以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社区服务筹资体系,并从政策优惠、服务机构设置、人员职业化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支持,以便满足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2、大力发展银色产业。老龄产业还远远不能满足老年人口的需求,全国老龄消费者中每年有100亿的购买力得不到实现。换句话说,随着经济的发展,老年人口的养老金、退休金提高了,他们的收入也呈不断上升的趋势,老年市场商机无限,购买力非常可观。特别是中国作为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如果能充分利用现有的前景广阔的市场,将给我国人们创造许多新的工作机会,缓解社会就业压力,给经济发展带来强大的动力。因此,企业开发产品时要针对老年人的需要为,根据老年人衣食住行的喜好,研制适合他们的产品。还要重点发展老年服务业,兴建养老机构,包括医疗服务机构、保健机构、增加老年服务项目等。

3、充分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虽然人口老龄化,使得青年劳动力数量下降,老年人体力上的衰退,但他们积累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开发老年人力资源,在实现了老年人的价值,增加了他们收入的同时,也有效地弥补了劳动力供给不足的缺口,促进了经济的增长。可以返聘老龄高级人才,如高校和研究所中许多老龄人,仍然能继续在自己的岗位上游刃有余。另一方面可发展老年教育,出于经济的困难或排除空虚的需要,一些低龄老年人就业的愿望非常激烈,发展老年教育可以为社会提供更多的劳动力资源。

4、建立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剩余劳动力纷纷涌入城镇就业,大量老年人依然留守在农村,造成了农村老年人比例的上升,导致农村养老问题突出逐步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养老保障制度。因此,加快健全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并且根据农村老年人的需要,大力发展农村社区服务,兴建老年人服务设施。

总之,人口老龄化是世界人口发展的普遍趋势,是科学与经济不断发展进步的标志。中国作为一个未富先老的发展中国家,必须正确对待老龄化现象,必须集中力量,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从根本上解决老龄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要转变观念,建立、健全养老机制,充分开发、利用老年人力资源,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发挥老年人的作用,使得人口老龄化与经济社会相协调,做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胡亚兰:浅析中国人口老龄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J].商场现代化,2008(4).

[2]周战超: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J].经济社会体制比较,2007(1).

[3]刘建峰:浅谈中国人口老龄化与可持续发展[J].陇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3).

关键词:人口老龄化;计量经济学;检验

一、人口老龄化的概述

(一)人口老龄化的含义

人口老龄化是总人口中年轻人口数量减少而年长人口数量增加,导致老年人口比重不断增加的人口年龄结构变化过程。

人口老龄化有两方面含义:一是老年人口数量绝对或相对增长迅速,使得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不断增加的过程;二是在社会人口结构中,老年人口的比例达到一定指标。

(二)人口老龄化的社会影响

1.社会负担加重

老年人口负担系数是从经济方面反映人口老龄化社会影响的指标之一,表明社会每一百名劳动年龄人口要负担多少老年人口。老年人和少年儿童都属于非劳动年龄人口,老年人口数量的增加必然导致整个社会非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数量相对减少,这就使得老年人口负担系数的分子增加而同时分母减少,从而社会老年人口负担系数大大增加。

2.社会保障体系不能满足人口老龄化需要

我国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水平不能满足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体系的要求,在社会资源紧缺的情况下,老年人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精神生活需求与仍旧不够发达的社会经济生活现状相互矛盾。

3.家庭养老功能减弱

随着生育率的下降使供养父母生活的子女数量减少,独生子女供养双方老人的压力成倍增加。父母年龄增加的同时,子女的年龄也在相应提高,这就导致低龄老人供养高龄老人的局面越来越广泛。

4.老年人对医疗保健、生活服务的需求突出

老年人群体需要有人照顾也需要足够的医疗资源,这对家庭和社会都造成极大的负担。呼吁社会养老系统给予更大的支持和帮助,弥补家庭养老的功能性缺失。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现状和特点

随着计划生育导致的生育率持续下降和人口平均寿命预测值的增长,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趋势持续加剧并且对社会各方面都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人口老龄化的现状

2005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比重为77%,2006-2011年每年都上升02个百分点,到了2011年底老年人口比例达到了91%,也就是说100个人中就有9个是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与此同时15-64岁的人口比重2006年为720%,2011年底持平为744%。

(二)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特点

1.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两个五年期间的对比,老年人口增长幅度和增长速度都明显加快,同时老年人口增量占总人口增量的比重变化明显,2010-2011年总人口增长644万人,其中老年人口增加394万人,占总人口增量的65%,相比2006-2010年的平均数,增长率又增加了十个百分点,可见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

2.人口老龄化程度城乡差距明显

据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我国60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为178亿,其中农村老年人口占60%以上达到11亿,随着我国老年人口增长速度的加快,我国的农村未来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老龄趋势。

3.人口老龄化速度快于经济发展速度

4.我国各地区人口老龄化水平差异明显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区差异较多,人口老龄化问题也是如此,2011年底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在我国各地区明显不同:重庆和四川比重最高,重庆124%、四川12%;辽宁、江苏、安徽、山东、湖南和湖北、天津、广西、贵州比重约9%-10%左右;北京、河北、吉林、浙江、河南、山西、黑龙江、上海、福建、江西、云南、陕西、甘肃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约为7%-8%;、新疆、宁夏、内蒙古、广东、海南和青海老年人口比重为4%-6%。

以北京、浙江、江苏为代表的经济水平较高的地区,老年人的比重相对较高;、新疆和内蒙古等较为偏远落后经济水平发展较慢的地区老年人口的比例较低;另外上海市曾经是我国人口老龄化最严重的城市之一,人口老龄化程度近年来略有回落。全国各个地区人口老龄化程度差异较大是由多方面因素导致的,除了主要影响因素:经济发展状况,还包括不同地区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和不同的地域、民族的传统风俗习惯。

三、我国人口老龄化因素的实证分析

经过之前的分析我们发现人口老龄化与诸多社会因素都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人口的出生率、死亡率影响着未来人口的平均寿命、老年人口和总人口的数量,为了弄清楚这些因素在影响人口老龄化发展过程中起着怎样的作用,我们参考《中国统计年鉴2012》中的数据利用多元统计分析的方法,建立数学模型进行分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发展提供指导依据。

本文选取3个指标:老年人口抚养比、自然增长率和出生率,作为解释变量来解释老年人口比重(65岁及以上)。

(一)参数估计

为分析被解释变量和解释变量变动的规律性,可以初步建立如下三元对数回归模型:

lnYt=β0+β1X1t+β2lnX2t+β3lnX3t+ut

利用Eviews软件,生成对数变量的数据,即LNY、LNX2、LNX3对数数据,接着估计模型参数,做LNY对LNX2、LNX3、X1的回归,模型估计的结果为:

lnYt=1101755+0068087X1-0338216lnX2+0322106lnX3

(0160623)(0011709)(0097789)(0152767)

t=(6859272)(5815059)(-3458632)(2108482)

R2=0995044R(-)2=0993693F=736218111n=15

(二)模型的检验和修正

模型估计结果说明,在假定其他变量不变的情况下:当年老年人口抚养比每增长一个百分点,平均说来老年人口比重将升高0068087%;当年人口自然增长率每增长1%,老年人口比重会降低0338216%;当年出生率每增长1%,老年人口比重会增长0322106%,这与理论分析和经验判断基本一致。

接下来对模型进行检验,首先我们进行统计检验中的拟合优度检验(R2检验),可决系数R2=0975011,R(-)2=0970326,这说明所建模型整体上对样本数据拟合很好,即解释变量老年人口抚养比(X1)、人口自然增长率(X2)和出生率(X3)对被解释变量老年人口比重(Y)的绝大部分变动做出了解释。

F=7362181>Fα(3,17)=320,结果说明回归方程显著,也就是说模型中选取的解释变量确实对Y有非常显著的影响。

修正严重多重性影响后的回归结果为:

lnYt=1344114+0087843X1-0136654lnX2

Se=(0127286)(0007966)(0023365)

t=(1055977)(1102743)(-5848622)

R2=0993041R(-)2=0991882

F=8562420DW=1754994

从表中看出nR2=557,由WHITE检验可知在α=005自由度为5条件下查χ2分布表χ2005(5)=167496

THE END
1.关于老龄化困局论文范文资料与*老龄化困局有关论文参考文献《*老龄化困局》:此文是一篇老龄化困局论文范文,为你的毕业论文写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人口老龄化是经济新常态下不容忽视的重要背景,给社会经济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影响.在养老保障体系中,养老金融服务至关重要,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困局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http://10www.anydaily.com/zhuankelunwen/153104.html
2.人口老龄化数模论文正稿.doc/A题: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摘要本文通过对近年来人口数据资料的统计整理.分析出老年人口变化趋势.并建立动态差分模型.预测了我国未来30年的各年龄段人口数量.最后制定了应对老龄化问题的方案。针对问题一.通过收集1990-20XX间各年龄段人口数据资料.我们绘制出隔5年一个阶段的人口金字塔.明显观察到我国老龄化现象的严重....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269457037.html
3.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论文).pdf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论文).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免费在线预览全文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人口老龄化问题研究 21 21 摘要: 世纪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 摘要: 世纪全球大部分发达国家、部分发展中国家已经面临人口老龄化。 我国生产率水平还比较低,社会经济...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0/1125/7165032163003022.shtm
4.世界人口老龄化现状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本篇论文目录导航: 【题目】人口老龄化下财政政策改进探讨 【第一章】人口老龄化税收政策健全导论 【第二章】人口理论与财政理论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3.1】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成因 【3.2】我国人口老龄化的财政政策现状及问题 【4.1 4.2】人口结构预测与预测人口红利情况 【4.3 4.4...https://www.360docs.net/doc/7a10600650.html
5.社区建设如何应对人口老龄化问题金融银行财务会计论文摘要:面对当前社会老龄化的趋势和特点,为建设和谐社会,必须通过加强社区建设来实现积极老龄化,从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从而为更好地适应老龄社会的发展变化,促进老年人生活更加舒适安然,更具有尊严和价值。 关键词:老龄化 积极老龄化 社区建设 措施 一.老龄化社会和积极老龄化的理念 人口老龄化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http://www.kjlww.com/m/article-44403.html
6.人口老龄化与社会福利状况:国际比较及其启示【摘要】国际比较表明,无论是与人口老龄化程度相当的国家相比,还是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当的国家相 比,中国在公共福利支出和社会养老保障制度方面都存在明显的不足和滞后。人口老龄化挑战的真正涵义 是:能否在经济、社会转型和人口迅速老龄化的条件下,建立起公平、合理、有效的国家制度安排和社会应对机 ...https://bbs.pinggu.org/jg/kaoyankaobo_kaoyan_570246_1.html
1.老龄化问题研究论文6篇(全文)老龄化问题研究论文 第1篇 第二章:人口老龄化问题 如果说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前谈论中国的人口问题,主要还是在说“人多”。而近年来,“人口老龄化”问题、“出生性别比偏高”问题等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当前的事实是在解决中国人口多的问题时,伴随出现了人口结构性问题已越来越突出和严重。特别是人口老化问题可以称为现...https://www.99xueshu.com/w/fileg9n5ebty.html
2.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精选6篇)篇2:人口老龄化问题论文 (09药学甲一许晓燕 1310909020) 【摘要】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的完善已成为影响农村稳定的前提之一。农村人口老龄化涉及农村的计生政策、劳动人口的扶养比、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老年社会组织、老年产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日趋严重的人口老龄化问题对传统的农村养老模式提出了严峻的挑战。解决好这一问...https://www.360wenmi.com/f/filemioy2zz8.html
3.人口老龄化论文如何写人口老龄化论文如何写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口老龄化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挑战。人口老龄化是指65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例的增加。这一现象带来了许多社会变革的挑战,包括养老保障、医疗服务、劳动力市场和社会关系的重塑等方面。本文将探讨人口老龄化带来的挑战,并提出应对这些挑战的有效措施。https://www.sibikeedu.com/wp/90154/
4.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分析及对策论文摘要:由于计划生育的实行和预期寿命的增加,我国出现了以增速快、地区分布不平衡、未富先老等为特点的人口老龄化。本文通过人口老龄化对我国劳动力、产业结构、消费、储蓄、养老等因素的影响分析,提出了发展老龄产业、完善养老保险制度、建立以家庭为主,社区服务为辅的多种养老模式、适当调整劳动年龄范围、利用老龄人才资...https://www.wenshubang.com/jingjibiyelunwen/779847.html
5.人口老龄化对人力资本的影响研究(3)人口老龄化影响教育人力资本和健康人力资本存在时间阶段性与地域异质性。在教育人力资本方面表现为东、中部地区效果显著为正,西部地区不显著,在健康人力资本方面表现为东、西地区显著为正,中部地区不显著。(4)门限效应检验得出人口老龄化对教育人力资本、健康人力资本具有单一门限效应,人口老龄化与人力资本的关系是非...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CMFD/1022010718.nh.htm
6.人口老龄化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百姓论文网首页人口问题是制约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因素,人口老龄化给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带来了巨大压力。研究我国人口老龄化对于探讨中国经济的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百姓论文网提供论文发表,发表文章,职称论文发表,论文发表价格,职称论文发表价格,毕业论文,发表论文,职称论文服务;咨询论文发表价格,发表文章...http://www.baixinglunwen.com/Paper_View.asp?ID=1973&SortID=33
7.中国人口老龄化与老年消费问题研究21世纪以来,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发展,这使经济社会承受着越来越重的抚养负担,中国人口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正处于“未富先老”的状态。国内消费需求不足与人口老龄化的快速发展是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那么,协调人口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便成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调控的重要目标。本文正是立足于中国人口...https://cdmd.cnki.com.cn/Article/CDMD-10183-1013187819.htm
8.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人口问题论文论文网人口问题论文频道关于我国人口老龄化的文献综述论文https://www.lunwendata.com/thesis/2019/159766.html
9.毕业设计人口老龄化社区服务与管理平台是一个综合性的社区服务系统,旨在为居家老人提供实时、快捷、高效、低成本的服务。该平台涵盖了管理员、用户和员工三大角色,每个角色都拥有特定的功能和管理权限。 管理员角色具备全面的管理权限,包括个人中心、用户管理、员工管理、社区信息管理、老人信息管理、社区文件管理、走访任务管理、...https://blog.csdn.net/dsl815721035/article/details/143782826
10.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比较研究论文公办养老机构和民办养老机构的比较研究(论文12700字) 摘要 由于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未富先老”和“未备先老”的特征日益凸显。老年人面临诸多问题和困难,2012年全国约有2300万老年人属于贫困和低收入者。城镇老年人口的宜居环境问题十分突出,七成以上的城镇老年人口居住的老旧楼房无电梯,高龄、失能和患病老年人...https://www.2bysj.cn/thesis/201702/11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