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业、银行业和证券业被称为现代金融业的三大支柱。保险是一个产业,也是一个完整的体系,从保险业经营及管理,到险种的设计、保费的定制、保险的销售、理赔,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保险人才参与其中。今天我们和各位考生、家长聊聊保险学专业。
本科毕业生应掌握经济学科的基础知识;系统地掌握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业务知识与技能;熟悉我国保险领域的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了解国内外保险理论和实践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初步的科研能力。
保险学专业需要学习的主要课程包括以下三类。学科基础课:政治经济学、微观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国际经济学、会计学、统计学、外语、高等数学等。专业基础课:保险学原理、风险管理、保险精算、财产保险学、人身保险学等。专业选修课:精算学原理、非寿险精算、寿险精算、保险企业经营管理、保险基金管理与运行、财务管理、经济法、民法、保险法、市场营销等。各校根据自己的人才培养方向在课程设置上会略有差异。
我国巨大的人口基数及人口的老龄化有利于保险业市场的扩张,另外现有的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较低,有很大的市场潜力,加之人均收入水平不断提高,也为保险业市场扩大规模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
据阳光高考信息平台数据显示,保险学专业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规模在6000人至7000人,就业率区间在75%至90%。
学生毕业后,主要在各大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保险监管机构、银行、证券公司、信托投资公司等各种金融机构工作,也可在大中型企业风险管理部门、社会保障机构、政府部门等就业,还可在教育、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
保险业在中国起步较晚,与发达国家70%至80%的投保率相比,中国目前20%左右的投保率意味着巨大的发展潜力。近年来,随着我国城镇居民对保险行业的逐步认识,各种商业保险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保险学专业的毕业生就业前景和发展空间都很广阔。
各大保险公司的人员构成主要包括:保险内勤、保险理赔、保险精算师、保险代理人、保险经纪人、培训师、客户服务、保险产品开发,等等。这些保险从业人员又可以分为营销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营管理人员三类。不同层次的人员需要不同的学历和专业背景。保险营销人员,需要有一定的保险专业知识,他们的学历不一定要求很高,但要具备营销技能。而设计优质的保险产品,就需要具有较高学历背景的专业技术人员。保险经营管理人员则需要学历较高并具备战略眼光、商业才能。
保险学专业是一个文理兼收的专业,但有部分高校在招生时只招理科生。该专业全国高考招生文理科比例为:文科44%,理科56%,201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性别比例为:男35%,女65%。
目前,开设保险学专业的本科院校有120余所,其中包括部分独立学院。另外还有200余所专科院校开设保险专业。在本文中,我们向您重点介绍本科批次保险学专业。
开设保险学专业的院校中,大部分为财经类院校,另外还有一些综合性大学。其中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设置了专门的保险学院。其他财经类院校的保险学专业一般在金融学院,综合性大学一般将保险专业设置在经济学院或经济管理学院下面。
部分高校的保险学专业还有特定的培养方向,如按保险精算、健康保险、风险管理等方向培养。
由于各高校保险学专业培养方向、招生计划、录取分数都有差异,考生在选择报考时,一定要结合自己实际情况,选择和自己分数、批次相符合的院校。另外,虽然很多高校的保险学专业招收文科考生,但该专业本身会涉及经济学、数学、统计学的知识,比如说保险学中的精算方向,对学生的数学能力要求非常高,因此不建议数学基础比较差的同学报考。
最后,我们再为考生推荐几所保险学专业的强势院校。如:中央财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厦门大学、南开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这些学校不仅本身名声响,保险专业也是各自的优势专业,对考生的高考成绩要求也很高。尤其是中央财经大学,保险学专业是教育部批准的国家级重点学科。
此外,西南财经大学、复旦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武汉大学、东北财经大学等高校的保险学专业也非常不错。
西南财经大学是1983年首批设置保险专业的四所高校之一,1997年成立保险学院,下设保险学专业、保险学(精算双语实验班)、保险学(财务与会计双语实验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该校保险学专业在2008年获批为国家特色专业建设点。
推荐专业源自高校学生实名推荐数据。当前累计投票数量超过429万人次。通过实名注册的高年级学生或毕业生,根据本校各专业办学情况进行投票,推荐优势专业或特色专业。下图仅展示了部分高校的保险学专业的推荐情况,星号为推荐指数。点击图片可查看更多专业推荐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