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信平市场策划顾问有限公司官方网站

但是,当王博让我做点评嘉宾之一时,我是拒绝的,实话实说,是诚惶诚恐、倍感压力的。我自己对《人寿保险经济学》的阅读真谈不上深刻,更谈不上有多深入的研究。有太多的专家包括在座的各位比我更有资格、更有水平来点评。但是王博一席话,让我觉得必须珍惜这个机会。

第一部分保险的专业化

《人寿保险经济学》——关于“专业化”

1.专业化的重要性。专业化的重要性这个不用说,无论是我们的个人还是我们的行业,专业化都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专业化的行业是能够给社会带来更多的作用,自然而然,从事该行业的个人也会享有更好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荣誉感。

2.专业化的要求。专业化包括个人的专业化和行业的专业化,个人只有不断地坚持学习,在你的工作中不断地运用这些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去提供服务,并且还要具有非常好的职业道德,才能走向专业。而整个行业要实现专业化,还要充分发挥学历教育、职业教育的作用,要采取措施,共同提高从业人员的知识水平和道德水准。行业对于专业化是有它自己应该承担的职责所在的。

3.专业化的评价标准。一个行业之所以被认可,是因为人们认为这个行业的服务是必要的,并且他认为专业知识和职业道德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现实中往往都是被忽视的。当然休百纳教授也举了一个例子,CLU考试,通过行业的认证考试来规范和提升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不失为一种行之有效的方式之一。

我在读到这里的时候,问了自己几个问题,保险业提供的服务是必须的吗,我想是必须的,因为侯百纳教授在这本书中也有很多的阐述。但是被“人们”认可吗目前来看,还真的是“不一定”。这个不认可是因为什么原因呢是“人们”是“消费者”的原因吗也许是我们正在谈论的保险,或者说行业内一大批人说着的、做着的保险,跟普通大众、老百姓了解到的、用到的保险“不一样”,这中间出现了偏差。怎么缩小这个偏差呢让大众用上真正的保险,我想,保险教育与培训可以在其中发挥一定的作用。

关于中国保险业的专业化

回到眼前,聚焦当下,关于中国保险业的专业化,我们也来看一看专业化对于整个保险行业发展的意义何在我们保险行业的专业化进程是什么情况尤其是在庞大的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方面,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

专业化的重要性是一个老生常谈的问题,大家都知道这个重要,但是还得说,因为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习惯改变命运。思想的问题是首先要认识的重要问题。关于专业化的重要性,行业有很多的研究和阐述,我从三个方面来聊一点我个人的体会。

1.关于专业化的意义。

首先,专业化对于中国保险业的发展至关重要,这是毋庸置疑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保险业的专业化发展对于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至关重要。

刚刚结束的两会,提到保险的关键词,大家都了解,有“养老”“医疗”“长期护理保险”“大病管理”等,其实,通过这些关键词,可以看到,还是在重申保险业的价值和定位,继续发挥保险业作为“经济减震器”和“社会稳定器”的功能。但是有一句话说,“我们已经走的太远,以至于我们忘记了为什么而出发!”在行业过去的发展历程中,有时保险行业并没有真正发挥出这方面的价值。那未来怎么走呢怎么才能实现国家、监管对保险业提出的定位和要求呢我想,保险业还是要走专业化发展之路,重视对经营规律的研究和把握,找准保险在风险管理、金融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中正确的位置,帮助社会、企业、家庭、个人做好风险减量管理,促进社会安全和生活幸福。同时,保险行业还是要跳出保险看保险,要看当前的现代化进程,当前人口老龄化、少子化等等现实情况和面临的风险,要把我们整个行业的发展融入到整个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我想只有保险行业承担更多这方面应有的责任,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才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其次,很明显的是,保险行业的增长逻辑正在发生重大变化,从资源竞争和资本博弈转向专业能力的建设和发展。

还有一点比较深刻的感受,参加CICE课程学习和获证的里边,至少10%都是非保险业的,有来自银行的,科技公司的,科技公司给我们的反馈是:要服务保险公司,需要系统了解保险的专业知识、保险公司的运营,才能更好的理解保险公司的需求。有来自院校的学生,还有消费者。我们有学员获得寿险管理师资格,发朋友圈,“为了买保险,顺便考了一个行业认证,欢迎你为我服务。”还有两核学习群里,大家交流是哪家公司,就有学员说:我不是保险公司的,不是保险行业的,我就是个人,我想了解保险公司到底是怎么做核保和理赔的,我感兴趣。一些改变已经在悄悄发生,我们已经逐渐感知,相信我们的从业伙伴也都有一些感知。

2.专业化进程中存在的问题。

中国保险业发展很快,保险机构在专业化经营、专业化能力建设也取得很多很多成绩,比如有些公司与财经院校合作,在公司内部也建立销售人员的专业能力学习和标准,也有很多与培训机构合作培训的案例。当然也存在一些需要我们继续调整的问题。

首先,对专业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还是那句话,思想改变行动,行动改变习惯。我们说,行业要做大做强做专,行业是先做大做强了,再做专还是先做专,才能做强做大值得讨论。但是行业一些机构确实还是存在着对专业化经营、专业化发展、专业化能力建设认识不足的问题,部分机构仍存在着短期化和粗放式的经营思路。我们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发展之路上,缺乏明确目标和标准,对专业知识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就是认为知识没有用。

其次,专业化标准缺失。

作为全球保险大国,我们在重要领域专业标准方面存在一些缺失,如保险职业教育培训顶层设计方面、保险从业人员能力认证标准等方面。我们保险业的机构准入门槛非常高,大家都非常放心,消费者也放心,但有些标准也是低的,甚至说没有标准,比如销售从业人员的学历要求、专业知识要求、能力要求等。

再者,保险行业的职业教育与培训存在着发展缓慢的问题。

发展缓慢是说我们能感觉行业发展很快,培训更是做的热热闹闹,可以说每月每周每天都在搞培训,公司内部做,也请外部机构做。回过头来,我们想一想,到底哪些是能沉淀下来的,通识的知识,不用每家公司都投入那么多精力来做重复的内容。哪些是学历教育提供的,比如对专业人才的培养。哪些是公司内部需要做的。这样才能形成整个行业教育培训资源的最优的使用。

发展缓慢,还有一个体现是,教育培训供给满足不了保险机构的需求,也跟不上保险业快速发展的实际情况。

3.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

我们欣喜的看到,2023年,监管部门颁布了《保险销售行为管理办法》,旨在提升保险行业销售行为的规范性。2024年,保险行业协会发布了《保险销售从业人员销售能力资质等级标准(人身保险方向)(征求意见稿)》,标志着保险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建设迈出了新的一步。

CICE运行二十余年,我们深知,保险专业能力的建设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全行业的共同参与和市场化机制的支持,才能取得显著成效。未来,保险行业还是需要监管部门、行业协会、保险公司、大专院校、社会机构等各方力量共同努力,推动保险从业人员的能力标准制定和专业化建设。CICE项目作为保险专业能力建设的主要建设者和推动者之一,积累了丰富经验,有一定基础,有一定能力,更有意愿积极投身于行业下一步构建广覆盖、多层次、多主体、具有保险业特色的从业人员终身学习与资格认证体系的建设之中。

以上是个人结合《人寿保险经济学》,对于我们保险业专业化进程的一点浅见,请大家批评指正。

第二部分CICE的二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共同成长

CICE是谁

CICE到底是谁是做什么的

CICE的全称是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项目(ChinaInsuranceCertification&Education,简称CICE项目)。用一句话概括,是做系统的保险知识学习平台,做本土化的、水平性的保险资格认证考试的。CICE项目一直致力于中国人身保险业自主知识体系的标准化、系统化、专业化的建设和普及。主要为保险公司、中介机构及其从业人员提供保险专业知识学习、认证等服务。CICE项目相比较其他机构的区别,就是我们更侧重专业知识的系统性学习,因为我们认为系统化学习才能真正重塑和改变一个人的思维模式,进而改变他的行为模式。

CICE的缘起

可能大家有一些疑问,这样的一个带有准公共产品性质的项目,一个似乎不应该由商业机构来做的项目,为什么是由现在的信平公司来做呢我就多聊聊项目的缘起。

项目的缘起基于从一份情怀到一个设想,从一个设想到一个决定,从一个决定最后形成一个制度。

从一份情怀到一个设想——为什么不能建立中国自己的保险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的认证体系、教材体系和培训制度呢

但是过程中也出现很多水土不服的问题。因为处于初级阶段的中国保险业,法律法规、财务会计、监管政策与国外发达保险市场存在差异,我们还有特殊的人文环境和传统文化环境。并且,海外很多考试培训费用普遍较高,不可否认,国外的一些资格考试和培训,在保险业发展初期帮助行业培养了一批专业人才,但是费用确实贵,很多公司每年花了大量的培训和资格考试费用。行业的前辈专家们提出一个疑问,为什么不能建立中国自己的保险从业人员分级分类的认证体系、教材体系和培训制度呢这将更好地符合中国保险业发展的实际情况。

从一个设想到一个决定——启动中国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为中国人身保险业健康发展做出一项制度安排

1999年,成立不久的中国保监会提出了开展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设想,并得到了各寿险公司的一致认同。然而,由于监管资源和行业资源稀缺,而重点放在推动精算考试和精算制度安排上。2002年底,由于人身保险新产品的复杂性和销售过程中的一些问题,导致市场出现了一些风波。监管部门决定还是要管起来,要采取措施,系统提升从业人员专业能力和素质。要有一个标准,为公司为从业人员提供分级分类的学习指引。中国保险业发展具有自身特色和亮点,需要建立结合市场现状、政策法规和国情的保险知识体系,以更好地服务中国保险市场的需求。所以决定重新启动这样一个项目。

从一个决定到一个制度——“商业化市场化运作、确保考试教材和运行质量”

其实,项目启动初期,有关部门也曾尝试设计为通过协会来推动执行,但当时协会尚处于草创阶段,人力物力有限,最后经过慎重考虑决定选择通过民间机构来承办。而作为CICE项目发起人之一的江如圭女士,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法学博士,90年代曾任美国信安金融保险集团(PrincipalFinancialGroup)律师及首任驻中国首席代表,其在美国任职期间,一次通过美国LOMA国际寿险管理师十门课程,获得FLMI资格。驻京期间,为中国保险教育做了非常多的促进工作,协助中国人民银行翻译中国第一部《保险法》官方英文版,其专业能力,认真,负责的态度得到当时监管领导的认可。以江博士为主的专家团队在对国际保险资格认证体系做了详细的研究和参考基础上个,根据当时国内保险行业发展的现状,设计并提交了周详、可操作的项目资格体系及执行方案,得到监管部门的初步认可委托为项目的执行单位。

这是项目在2003年,在北京香山饭店,进行管理师教材的审议。

CICE的二十年——与中国保险业共同成长

二十余年来,CICE项目坚持以专业培育人才,以专业塑造行业,专注打造人身保险专业知识的系统学习平台。在资格体系、课程体系、考务执行、产品体系、学习平台、后续教育、市场合作等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果。

一是完善的认证体系。

项目参照国际保险行业先进的资格体系建设的典型经验,建立了覆盖人身保险领域各渠道各岗位从业人人员,分级分类的资格认证体系。这个体系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在相对稳定同时,不断调整以适应行业发展需求。目前有八大资格,涵盖管理、销售、专业三大系列,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是目前国内保险行业体系完整、影响从业人员广泛的认证体系。

管理系列设置“寿险管理师”资格,主要适用于保险公司内勤及管理人员。销售系列按渠道划分,设置“个人保险规划师(初级)、个人寿险规划师、银行寿险规划师、员工福利规划师”四个渠道资格,分别适用于新进从业人员、个险渠道保险销售人员及销售管理人员、银保渠道从业人员、团险渠道及养老险公司从业人员。按产品方向,设置“养老金融规划师、健康保险规划师”等资格,主要适用于从事养老金融、养老服务的从业人员,以及健康服务、健康保险销售的从业人员。专业技术系列设置“寿险核保师、寿险理赔师”资格,适用于从事人身险核保、理赔及核保、理赔咨询工作的人员。客户服务以及其他专业技术领域资格亦在规划中。通过分级分类的考试制度,从业人员可以逐步提升自身技能并取得相应资格认证。

二是系统的课程体系。

CICE致力于打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保险行业教材体系,旨在实现中国人身保险行业知识的系统化、标准化、现代化。从第一版19本教材的问世(2002—2005年),到历时五年第二版教材的系统修订(2008年—2012年),到个险、银保等3本渠道专业教材的开发(2013——2017年),再到核保、理赔、养老金融规划等专业课程的完成(2019—2024年)以及二版修订教材的再修订,CICE在教材体系的建设脚步从未停止。目前有22门教材,5门专业的培训课程。

课程设计是从行业的诞生基础讲起,因为存在人身风险,才有人身保险行业。风险管理是行业的安身立命之本。记得在教材即将成形之时,根据教材编审委要求,还增加一章,保险行业及保险公司的风险,作为经营风险的行业,作为管理风险的保险公司,能否管理好行业的风险、公司经营中的风险。如果一个行业、行业内的机构都不能做好自身的风险管理,又怎么谈得上为客户管理风险。

有了行业,就有了从业的人,道德则是人的安身立命之本,就有了A2《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职业道德》,这是所有资格的必修课。道德一书独具特色,有个副标题——做人,做事与行规,我们说,先做个人吧,首先做个有道德的人,再做正确的事,做遵守法律要求、监管要求、自律要求的事,才算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文中增加了很多传统优秀文化的内容,希望从业人员能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学到处世为人之道。在章节编排上,把管理人员职业道德专门放到销售人员职业道德之前,我们认为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一定程度上更具有隐蔽性,危害性也更大,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管理人员更应该提升职业道德,以身作则。

一个行业的基础是产品,接着是A3《人身保险产品》,保险产品的基础在于保险合同,就有了A4《人身保险合同》,其后陆续有了寿险公司经营管理、市场营销、财务会计、资产管理、人力资源管理、人身保险监管等课程。曾经有监管领导收到《人身保险监管》一书说:这是我目前看到的最完整、准确体现监管者意图的一本监管者应该阅读的书。

教材是项目花费巨大精力去做的一件事情,从一版到二版至少是千万级的投入,有行业内几百位专家参与,仅二版修订我们开了一百多场的教材审议会。那五年期间,我每一个周末都是在人民大学里面,因为我们当时的教材修订审议会基本上都是在CICE跟人大一起成立的“中国保险与精算信息资料中心”里举行,资料中心有接近一万册人身保险方面的书籍资料,为二版教材修订提供了非常好的支持。

为了保证教材体系的专业性、先进性,CICE建立了科学的教材研发机制。保证每本书的专家构成涵盖业界、监管、院校等人员,内容构成包含基础理论、行业实践、监管政策、国际经验等。在整个教材体系的搭建和设计中,融入了许多行业专家的智慧,希望通过这样一种潜移默化的方式,传达正确的知识、理念和经营管理思路。

资格考试建立之初,有人发出诸如“国外已经有成熟完整的资格考试体系,我们没有必要重复建设,直接采用国外的资格考试体系就好了。”等诸多观点和质疑。经过多年探索和发展,我们现在更加深切地体会到,教材体系是传承保险行业文化的载体,中国保险业独立性、独特性的重要体现,可以实现监管政策的有效传递,承载行业经验的总结和传播作用。作为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建立自己的资格考试体系,非常有必要。一个比较理想的体系,70%是行业专业知识,30%多是公司实践的经验总结、是国际经验的借鉴。

三是高效的考务执行制度。

CICE项目建立之初,在监管部门的领导、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及编审委的参与协调下,在地方协会、大专院校和众多保险公司的支持下,建立了统一高效的资格考试管理制度。我们采用全国统一标准、统一教材、统一命题、统一考务管理和统一证书核发的方式进行规范和完善,以保证考试的严肃性和公正性。我们始终坚持“公平公正”的考试原则,每年举行两次全国统考,截至2023年秋,圆满完成了38次全国考试,累计考生近75万人次,有12万余人获得了各类资格证书。

四是成熟的在线学学习平台。

CICE拥有成熟的在线学习平台,拥有大量体系化、专业化、模块化的在线学习课程,提供先进、灵活、稳定的在线学习和考试服务,以满足客户的多元化学习需求。对于没有自有学习平台的企业或个人客户,我们也提供在线课程和学习管理服务,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第三方学习管理服务。

五是丰富的产品体系。

CICE项目已建立起完善的学习、考试、认证、培训等产品体系。持续为保险行业协会、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等提供从业人员合规知识竞赛、防范非法集资知识竞赛、30学时合规及职业道德培训解决方案,以及保险销售人员分类执业培训解决方案。

六是广泛的市场交流与合作。

CICE项目与全国近2/3的人身险公司和银行机构都有成功的合作案例,其中不乏中国人寿、太平洋人寿、新华人寿、泰康人寿等头部公司。众多合作公司定期发文组织员工进行团体报名,还有一些公司将考试结果与员工的岗位挂钩,鼓励员工参加。开创了社会培训与公司内部培训相结合的典范模式。比如中国工商银行自2009年起将寿险管理师认证作为优秀员工的教育培训福利,在全国各个个人金融业务部广泛推广。泰康人寿新业务部也与CICE项目合作,为一万多电销人员打造了“泰康人寿新业务CICE学习地图”,提升一线队伍的绩效水平。这种整合了社会培训和公司内部培训的模式为员工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

七是丰富会员活动,提升会员价值。

为丰富会员活动,提升会员价值,CICE创办《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每月保险新闻聚焦》;定期举办渠道交流会和会员交流会;为从业人员搭建个人专业形象展示和同业交流平台,以实现对CICE会员品牌价值的不断提升。

八是中国“标准”,促进保险人才专业化。

截至2023年秋,共有124853人获得CICE各类资格,其中,管理系列36563人、销售系列84217人、专业系列4073人,为行业培养了一大批具备较好职业道德、掌握保险专业知识、熟悉监管政策的保险专业人才。

CICE的二十年——总结与反思

人身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考试项目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从粗放运营逐步转向良性正规化的发展,有很多感悟,也有很多反思。

一是商业化运营模式体现了市场力量,符合行业快速发展的要求。

可以说,商业化运营模式是该资格项目具有现实可行性的根本保证。商业化保证了前期充分的资金支持和市场化高效运作。没有竞争,就没有创新,没有市场化,就缺乏压力和动力,反而可能成为阻碍行业进步的一种存在,变成为考试而组织的考试。

二是CICE平台是中国保险业各方面知识的整合平台,是行业智慧的结晶。

三是加强继续教育与培训服务,打造一个从业人员终身的学习中心。

目前,在针对会员的继续教育方面,CICE做的还不够,一方面,需要继续推出更具价值的继续教育内容,以满足会员不断成长的知识需求。另一方面,需要加大平台建设,加大对优秀课程和资源的引入。将CICE学习平台建设成一个教学相长的从业人员终身学习中心,在从业人员的不同阶段都能够提供知识的赋能。

第三部分未来的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打造共生型学习组织

未来的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发展依然是一个重要课题,有诸多需要探讨的问题。如政府主导与市场化的平衡,监管机构和协会在推动中应该扮演什么角色,如何平衡市场需求和市场力量,发挥市场在推动保险职业教育培训方面的基础作用。怎么审视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过去的成果、当前的发展和未来方向我们要认可已有的有益经验,同时也要积极发展和填补尚未探索的领域。需要思考学历教育和职业教育如何融合,以提升保险业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效率。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的着力点在哪个人群,仅仅是保险销售人员吗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的重点不应仅局限于销售人员,还应覆盖监管、管理、技术等各个领域,构建合理规范、系统化的教育体系是必要的。公司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内容是什么关系内部培训侧重于公司文化理念、产品知识、营销技能和团队协作等方面,而外部培训提供有益补充,提供更广泛主题和更深入的知识领域。还需要思考保险知识如何与大金融知识有效衔接,国内教育培训如何与国际机构与资源相衔接。这些问题的探讨和解决将促进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的全面发展,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和竞争力。

总之,保险职业教育与培训需要各方共同努力,探索多种模式,打造共生型学习生态。我们也可以看到,保险业在教育培训方面已经做了众多有益探索,现有机构如LOMA、LIMRA、CII、CICE等提供专业化、系统化的保险知识学习和认证服务。各家公司也推出适合自身从业人员需求的职业化认证,如泰康的“HWP健康财富规划师”、大童的“DRM风险管理师”、平安人寿的“财富康养保险规划师”等。未来,保险行业需要制定行业标准,引领专业发展,将公司培训、学历教育、职业培训、第三方机构培训融合发展,实现中国保险知识的系统化、标准化、专业化、现代化。

如果说,CICE项目走到今天取得了一些成就,这些成就绝非个人所能独享,而是人身保险行业无数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THE END
1.南开大学保险专业考研科目2023年南开大学金融学院保险专业统考计划招生人数为0人。金融学院保险专业的初试考试科目是:101思想政治理论204英语二396经济类联考综合能力435保险专业基础同学们也可以登录院校的官网查询核实,以下是院校的具体网址https://ww…… 1南开大学保险专业考研科目 https://news.koolearn.com/kaopei/yxxx/85717/
2.《保险精算学概述》课件20241117.ppt保险精算学概述保险精算学是保险业的核心学科之一,涉及保险风险的评估、费率的制定和保险基金的管理。课程大纲11.保险精算学概述保险精算学的定义、重要性、历史发展和基本原理。22.保险费率的计算纯保费、附加费、总保费的计算方法,以及费率厘定的原则和方法。33.保险准备金的计算各种准备金的种类、计算方法,以及准备金...https://www.renrendoc.com/paper/361044712.html
3.从经济角度对保险的定义正点财经因为保险是以风险作为经营标的的,因此,保险经济学所研究的效用主要是在特定的风险背景下,经济行为可以带给人的期望效用。 保险期望效用理论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博弈论迅速发展的一个基点,保险也是经济学、管理学,特别是金融经济学、保险经济学、行为经济学等经济学新兴学科得以迅速发展的基石。管理科学特别是在管理决策...http://www.zdcj.net/baoxianrumen-3519.html
4.2022新版保险经济学第三版第3版王国军保险经济学原理教程教...2022新版 保险经济学 第三版第3版 王国军 保险经济学原理教程教科书 保险经济学大学考研教材 保险学系列教材 北京大学旗舰店正版 作者:王国军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2年01月 手机专享价 ¥ 当当价降价通知 ¥37.24 定价 ¥49.00 配送至http://product.dangdang.com/11100357967.html
5.每天一个经济学知识点67——保险的运作原理保险公司根据统计学和风险评估来确定保费的大小。 当你决定购买保险时,保险公司会考虑你的风险因素,比如年龄、健康状况、驾驶记录等,来确定你需要支付的保费。这就是他们合理定价的过程,确保能够覆盖风险和管理成本。 理赔处理(Claims Processing) 如果被保险对象遭受了意外损失,他们可以向保险公司提出索赔。保险公司会对...https://www.jianshu.com/p/fc197c12f478
1.保险经济学(豆瓣)本书采用西方《保险经济学》教材的编写体例,综合运用微观经济学、数理经济学、福利经济学、信息经济学、制度经济学、行为经济学和博弈论的原理与方法,对保险经济的多个层面进行概括、总结和分析,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和系统性。本书的内容包括期望效用、风险与风险态度;保险需求、供给与价格;道德风险;逆向选择;市场结构与...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1882121/
2.北京大学经济学院专硕_198:中国经济形势与税务博弈 September 26, 2024 专硕_197:拥抱下个大潮——浅谈中国保险科技的国际化 September 25, 2024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风险管理与保险学系举行全系大会暨暑期实习报告会 September 25, 2024 第151次RMI读书讨论会:Searching for Approval ...https://econ.pku.edu.cn/xkzy/fxglybxxx/xkdt3/index.htm
3.保险学专业主干课程教材·现代保险学教程车险七里沟汽车网本书构建了保险学的基本理论体系,结构上由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构成。总论部分系统论述了保险的科学理论、保险的经济理论、保险的运作理论与法律原理、保险经营理论和保险监管理论;各论部分阐述了各类保险,如有形财产保险、无形财产保险、海上保险、人身保险、再保险和社会保险的基本理论。本书注意突出保险的基本理论和法律特...http://che.qro.cn/post/40444.html
4.保险经济学保险经济学魏丽weili@财政金融学院中国人民大学 第四讲保险经济运行?保险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保险需求?保险供给?保险成本分析?保险定价原则?保险经济制度?保险销售体系?保险市场竞争2006-10-11 魏丽2 保险企业经营的经济环境?保险经济核算的两个指标?经济规模?经济结构?经济发展速度?经济发...https://doc.mbalib.com/view/9e527c921b1f5157d09d346113e48acb.html
5.保险经济学(精选十篇)保险经济学(精选十篇) 保险经济学 篇1 信息不对称作为保险行业一个特别突出的问题是造成近些年我国保险行业形象整体欠佳的重要因素。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保户之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各类纠纷不断, 这对还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的我国保险业的长远健康发展危害极大。 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lta8y1.html
6.从经济学谈保险从经济学谈保险 从工作收入损失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topics/324001
7.保险学专业属于什么类别保险学专业本科层次属于经济学类。 本科层次的保险学专业:门类是经济学,专业类是金融学类,学制是四年,毕业后授予经济学学士学位; 保险学专业(本科)专业简介: 是什么? 保险学主要研究经济学、金融学、保险学、数学、统计学、金融投资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进行商业性保险业务的咨询、营销与管理、社会保险基金的运...https://www.gaokao.cn/knows/detail/gDg_A4EBKwl1KpS2lThy
8.89个经济学细分领域Top10学者榜单微观经济学政治经济学社会学计...43、HIS 商业、经济和金融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4、HME 非正统微观经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5、HPE 经济史和哲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6、HRM 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管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7、IAS 保险经济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https://3g.163.com/dy/article/HVJBQ25M05534KO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