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社会老龄化程度越来越高,让老年人拥有一个幸福的晚年成为至关重要的课题,而幸福养老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吃饱穿暖,正朝着更高质量的方向迈进。
近日,金融监管总局等24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促进养老服务消费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的若干措施》(以下简称《若干措施》),从促进养老服务供需适配、拓展养老服务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强养老服务设施设备和产品用品研发应用、加强养老服务消费保障、打造安心放心养老服务消费环境等5个方面,提出19条政策措施,实现养老服务高质量发展,更好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服务需求。
截至2023年底,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达2.97亿,占总人口比重达到21.1%。人口老龄化已成为今后较长一段时期我国的基本国情。那么,我们应如何更好满足亿万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个性化的养老需求?保险在助力提升老年人生活品质方面,可以做些什么?
在提升老年人消费意愿方面,《若干措施》两次提及“长期护理保险”,进一步强化以失能老年人照护为重点的基本养老服务。一是要加快建立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二是鼓励保险公司合理设计老年人意外伤害保险、商业性长期护理保险等产品,科学厘定费率。
近日发布的《全国长护险运行模式与体系机制比较研究白皮书》显示,截至去年末,全国已有49个试点城市1.83亿人参与长期护理保险,占全国人口总人数的13%,享受待遇人数为134.29万人;从资金运作层面来看,2023年长护险基金累计收入达到243.63亿元,人均缴费额为132.91元,基金支出118.56亿元。
此外,《若干措施》还鼓励支持保险等金融机构精准对接养老机构建设和运营、老年用品租赁、适老化改造等融资需求。据了解,险企正加快养老产业的布局。例如,中国太平旗下太平产业已在北京、上海、广州、成都、三亚完成康养社区布局;泰康保险用科技赋能养老社区,打造“智慧医养体系”;国寿健投已在全国10余个城市布局养老养生项目,预计可提供养老床位近万张,能够满足全年龄段长者的个性化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