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产险AI高级专家黄轶:“AI+产险”融合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报道(李子平):说到人工智能,有的人眼中总是闪着期待的光,有的人眼中却满是谨慎与忧虑。但几乎所有的人都兴致勃勃——没有人不喜欢谈论这个话题。

对于传统保守的保险企业来说,新兴技术来袭是一把双刃剑。对平安产险来说,AI在转型中带来了哪些机遇?未来的发展有哪些新的业务规划?以及,在最近频发的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甚至是道德问题上,平安产险如何利用AI进行探索......

跟随国际在线辽宁频道一起来听听平安产险科技中心创新智能应用部AI高级专家黄轶的最新观点。

黄轶,英国诺丁汉大学信息技术工程硕士,长期专注于移动领域开发、图像算法等研发工作;先后供职于日本富士通、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等企业,具有丰富的研发、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算法研究经验。

谈机遇:“AI+产险”融合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对平安产险来说,AI在转型中带来了哪些机遇?

我认为,在人工智能不断渗透的情况下,“科技+保险”已是大势所趋。保险公司原有的人海战术、规模效应、价格竞争等传统运营优势正经受新兴科技力量带来的冲击。谁能抓住机遇,跟上技术升级的演化速度,谁才能活得更长、过得更好。

从技术层面上说,人工智能已经进入相对成熟的应用阶段,但在商业化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况且,人工智能与市场应用场景相结合才能获得发展动能。

可以预见,“AI+产险”融合发展趋势不可逆转。

谈转型:用科技驱动整个业务向“保险行业科化”转型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如何通过AI等科技手段让产险转型更顺利?

黄轶:一方面总结以往的经验,持续深化集团“金融+科技”双轮驱动战略,助力产险科技转型;另一方面,利用先进的科技做好量化工作,借助人工智能准确定位。比如我们搜集到很多数据,如何通过分析数据了解到客户的具体诉求,使我们推荐的产品更满足客户的服务需求,这些都需要通过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实现。

同时,将以往所有的信息量化,通过分析去发现更多数据,更准确地定位我们应该做什么东西。这便是未来转型的核心驱动:用科技来驱动整个业务,即产险、乃至集团产品(路线)的决策方向如何转化为技术辅助,包括续保、销售、投诉、业务流程、理赔流程的优化等。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如果转型顺利,“AI+产险”能给平安带来什么变化?

黄轶:会让我们在业务处理、产品开发甚至决策等方面从点到点的关联衍变为面与面的关联,这会给项目的开拓提供更多领域、层次更丰富的参考模式。比如现阶段的疑惑解答,在人工智能介入后,产险的许多产品将进入“语音导航”时代,可以直接通过“聊天”的方式,了解所有想了解的东西,并完成所有的工作。而一旦没有AI或智能机器人,那么许多诉求的解决将会经历多重步骤,无法高效解决。

此外,不单纯产险,包括医疗、生活出行(寿险、财险等平安多个业务部门)等方面的诉求,均可以在AI的融合优化下得到更丰富高效的开拓。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谈到传统行业的转型,您认为平安产险如何抓住机遇迈入科技新时期?

黄轶:首先,不仅产险、整个平安有其自身的“历史包袱”,举个简单的例子:传统大型企业均有其固定的考核模式,但现今的考核机制存在瓶颈,具体体现在成绩要和业务结合(挂钩)。针对考核机制,我们可以根据实际做出适当调整,例如列短期、中期、长期计划,根据不同的量级计划采用不同的考核模式,这样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业务的价值和技术的价值。

总之,在AI快速的发展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关键,恰恰是与集团共通的部分,即努力向着“保险行业科技化”的道路前进。

谈规划:平安产险在未开发的“金矿”领域大有可为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平安产险如何选择AI研究方向?

黄轶:我们对每一样的AI技术都会精益求精,像视觉、语义、翻译、QA等等,其实还有很多的东西可以去做。

?另一方面,降低AI开发者的门槛也是我们大力要做的事情。我认为,做AI的门槛,必须要降低到像做数据库一样简单,只有这样才能做出爆发式的应用,AI的下一个爆发期才会到来。

?黄轶:平安一直以来所运营的实质,主要是集团“数字化”的一些数据,实际上,平安还有很多没有被完全“数字化”的数据,比如图像数据、音频数据、文字数据。

?如果能把握机遇,在这些未开发的“金矿”领域挖矿,结合平安30年的积累,将大有可为。如:云计算可以帮助产险搭建更加完善的互动平台和数据管理中心;大数据可以实现更高级的数据分析和价值挖掘;人工智能将促使保险行业90%的工作实现部分和甚至全部数字化;区块链能够大幅度提高保险流程中的数据流动性和可靠性。

谈市场:AI行业需要冷却沉淀,看好AI在产险的落地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最近有一种说法,称AI的热度在未来一年会慢慢冷却下来,您怎么看未来一两年的行业态势?

黄轶:我比较同意这个观点。历史证明,炒得过火的东西都会有冷却下来的时候。AI目前肯定有炒得过热的因素在,所以肯定会有冷却的时候。冷却的过程就像淘金,需要沉淀,沉淀后就会出现高价值的东西。所以我认为,AI领域的适当冷却不见得是坏事。

此外,通过查勘员直接和事主沟通的情况,可以依靠AI搜集的数据准确判断事主是否属于产险黑名单上的人;即使查勘员未到现场,事主通过致电客服中心,AI也能将事主的声音录入分析,并和声纹库比对,确认事主是真实客户,还是黑名单成员、黄牛,据此可以为该客户设定相应的标签。因此我觉得理赔、核保等都需要人工智能技术,我也看好AI在这几个领域的应用。

谈担忧:数据管理必须加强,平安产险做了大量工作和探索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AI的发展也让人们开始担忧数据隐私、网络安全,甚至是道德问题,您认为该如何解决?

黄轶:AI技术被恶意使用会给人们带来一些担忧,但技术本身是无辜的。

?事实上,AI需要数据,数据的收集过程其实就存在负面的影响,包括收集数据的合法性,如何尽可能不踏入数据的“灰色边界”等。这些产险都会考虑,我们更多的是希望采用原始的、未挖掘完数据进行市场布局。在这个过程中,会力争在不伤害用户合法权益的情况下搜集更多的数据,但难免会有隐患和风险,很难在数据的缺口和客户的利益上做到完美平衡。随着AI的不断完善,未来在数据处理上会更加妥当。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产险是否正在进行数据保护方面的探索?

黄轶:对于这方面的探索,平安产险可以说是做了大量工作。目前,产险正和许多高校进行技术合作,以培养员工在企业数据维护、客户隐私安全等方面的能力,让员工在后续的专业领域进行深造,同时也为整个集团提供更多的技术输出。

谈选择:平安产险的“保险行业科技化”打动了我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您曾先后供职于在中国移动、腾讯、阿里巴巴等大型互联网公司,为何选择加入平安产险?

黄轶:第一是家庭原因。第二个是平安强大的执行力让我找回了熟悉感。最重要的是,平安的科技在保险行业长期走在前面,“保险行业科技化”深深打动了我。我认为产险在科技化的道路上还有许多事物可以去探索、去发掘。

国际在线辽宁频道:“保险行业科技化”是平安产险转型的主旋律,科技中心扮演了重要的角色,您认为此间的联系点是什么?

黄轶:我认为,如今中国的科技行业走到现在这个节点,重心并非BAT三家公司还能做什么,而是传统行业如何顺应潮流,更好地转型。而在这一块,我恰巧有很多在BAT公司的工作经验,我希望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为产险、乃至整个集团的转型发展出谋划策。

THE END
1.2018级泛华金控——专业互联网保险中介商业模式案例分析行业整体趋势 中国互联网保险尚处在其发展的初级阶段,正像保险业在中国仍处于发展初期一样。互联网保险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如下过程:从平台、渠道到产品、技术,从小规模标准化险种开始发展到寿险等相对大额且个性化程度高的产品,从传统保险生态链环节的支持到通过技术手段改进保险的商业逻辑。 http://fmba.pbcsf.tsinghua.edu.cn/info/1027/1260.htm
2.中国人均保单张数人均保额及寿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人均保单张数及人均保额寿险行业发展趋势分析 一、保单张数及保额增长情况 从2004年至2018年,中国寿险的保单张数和人均保额都在不断增加,2018年,中国寿险行业保单总数达到120亿张,同比增长14.4%,此中,关税寿险占比最高,超过其他保险形式的总数。同时,2018年中国保险业的人均保额增至577元,同比增长7.7%。 https://www.sgpjbg.com/info/5e9fa8c790507f1182c52db46247d8d3.html
3.2023宇博智业研究团队着眼于养老保险行业整体发展大势,并对养老保险行业的资源状况、行业发展特征、市场供需、行业代表性企业等进行重点解读,最终给出养老保险行业发展趋势研判及投资策略。 《2023-2028年中国养老保险行业项目调研分析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调取了国家统计局、国家海关总署、国家发改委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机...https://m.chinabgao.com/report/12280129.html
4.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博思数据发布的《2023-2029年中国寿险行业市场发展现状调研与投资趋势前景分析报告》介绍了寿险行业相关概述、中国寿险产业运行环境、分析了中国寿险行业的现状、中国寿险行业竞争格局、对中国寿险行业做了重点企业经营状况分析及中国寿险产业发展前景与投资预测。您若想对寿险产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寿险行业,本报告是您...https://www.bosidata.com/report/Q87504NRQF.html
5.2018级老年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培养思想政治坚定、德技并修、全面发展,适应人口老龄化的社会需要,掌握养老及涉老岗位必备的基础理论和专业知识,具备较强的现代养老机构管理能力、良好的人际沟通能力和对老年人实施整体照护的能力,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面向老年照护、养老护理管理、老年健康管理、老年社会工作、老年康复辅助器具应用、民政事务管理等领域的...https://jwc.wfhlxy.com/info/1023/1358.htm
6.金融财经随着监管环境和宏观环境的变化,保险行业整体的偿付能力水平在近几年呈现下滑态势。对银保渠道较为依赖的中信保诚人寿亦是如此。该公司最新披露的偿付能力报告显示,2024年第三季度,其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为112.50%,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11.47%;而在第二季度,这两项指标仅为86.58%和173.15%。9月末,在A股大涨的行情中,...https://www.huxiu.com/channel/115
1.保险业德勤中国金融服务行业2018年中国交强险市场分析报告 本报告分析了中国“机动车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交强险)市场。我们的研究针对地理位置、增长与盈利,以及统计和精算的考虑作出分析,冀望协助行业优化运营模式。 贸易金融法规趋势 / 应对洗钱活动 三个新方法可以更有效应对有关洗钱、恐怖分子融资活动和制裁的新法规,德勤亚太地区金融犯罪...https://www2.deloitte.com/cn/zh/pages/financial-services/solutions/insurance.html
2.2018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通用5篇)2018保险中介十大发展趋势 只有洞察趋势,才能把握未来。 告别风起云涌的2017年,伴随互联网科技巨头、拥有独特资源禀赋的央企、民营实业巨头,风险投资基金、及诸多业内外人才的涌入,保险专业中介的价值正在不断被发现和重估。 《今日保险》根据过往一年的市场概况,研判中国保险专业中介市场十大趋势,以飨各方参与者。 https://www.360wenmi.com/f/filecd7bn2zq.html
3.2018年:保险业拉开“三变”大幕保险频道以寿险行业为例,今年以来,大型险企继续不约而同地主动减少趸交保费,增加长期保障型产品,依靠续期和期交拉动保费增长的趋势明显。比如,中国人寿(601628,股吧)前三季度实现续期保费收入3162.85亿元,同比增长28.7%,其2018年中报称,已提前完成“十三五”缴费结构调整的历史性任务。新华保险(601336,股吧)更是在2018年年初就...https://insurance.hexun.com/2019-01-09/195817484.html
4.团体保险市场总规模与份额分析睿略行业研究行业分析报告是对中国团体保险行业趋势与前景的调研分析,报告研究了过去五年中国团体保险市场总规模、各地区市场分布情况、主要企业市场营收及份额等市场信息,并综合考虑了行业各种影响因素,包括宏观环境分析、产业政策、行业政治因素、行业现状、团体保险行业竞争格局、发展机遇以及挑战等,对未来几年中国团体保险行业规模与...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11659493.html
5.咸宁通城县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前景(工资待遇人才需求发展趋...该 地区+行业 样本不足,暂无分析报告 历年招聘工资变化趋势 就业前景(历年职位需求变化) -3% 2019年较2018年 0.943% 占咸宁通城县 历年招聘职位量占比 说明:咸宁通城县保险行业发展前景怎么样?有前途吗?好找工作吗? 2019年招聘职位1个,占咸宁通城县0.943%,曲线越向上代表市场需求量越大,就业情况相对较好。https://www.jobui.com/salary/xianning-all/ind-baoxian/area171103/
6.中国保险企业布局养老产业发展报告澎湃号·湃客澎湃新闻可见,自2006年起,以合众、泰康为代表的险企入局养老产业以来,保险+养老的天然互补基因已被充分验证,保险系已成为参与养老产业投资+运营的重要力量之一,未来也必将会有诞生更多的创新模式。 此次,AgeLifePro将系统性回顾保险公司参与养老产业的背后动机、参与模式、发展历程、以及未来趋势,希望可以给养老行业带来一些有价...https://www.thepaper.cn/newsDetail_forward_10962750
7.中国保险IT支出市场研究报告:2023年行业增长趋势及竞争格局分析本报告共包含12章,对中国保险IT支出行业的发展进行深入分析,重点研究了中国保险IT支出市场规模、产业竞争格局、进出口贸易情况、重点地区行业发展现状。此外本报告详细阐述了保险IT支出市场各类型市场容量、下游用户规模和主要参与者的市场占有率,并深入分析了中国保险IT支出市场发展轨迹(2018-2022年)、主要参与者的市场地...https://www.globalmarketmonitor.com.cn/reports/2258701-insurance-it-spending-market-repor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