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产业显现两大拐点七位大咖为生物科技发展献策
港交所今年出台的IPO新规掀起内地生物医药公司的“赴港上市潮”。9月18日,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出席了第三届中国医药创新与投资大会,并在会上表示,不能让我们的科学家、生物学家因为钱来安排研究周期,因此港交所要“雪中送炭”。
创新是“帆”,投资是“风”,风吹动帆才能产生前进的动力。在开幕式的第三阶段的主旨演讲中,来自医药企业、保险集团、投资机构以及医药咨询行业的各位专家,分别从不同角度带来精彩演讲。
在新政背景下,港交所如何选取“潜力股”?在中国健康保险市场中,如何占取“高地”?生物医药行业在全球发展态势如何?这些疑问,将会在此次会议中一一揭晓。
李小加:投资是“粮草”必备的马拉松
“雪中送炭就意味着有风险,可能等待送炭的人还没拿到就已经冻死了,这种行业的风险,需要投资者给予充分认识的。”既然风险如此大,那是否能进行实质性地审查,筛选出真正有前途的公司来上市?李小加自问自答,“当然不行,港交所虽设有专门的专家咨询委员会,但其只做技术把关,而不是做实质性的准入把关,上市原则必须公平、公正、公开。”
市场是一只无形的手,投资人须对自己负责。“市场出现一地鸡毛是大概率事件,但为什么说一定会凤凰再生呢?”李小加解释,因为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其面临世界上最严重的老年化的问题,最大的医药需求,中国人民对生命延续的追求、对生命质量的追求,还远得不到最基本的满足。
同时,李小加也形象地表示,投资是场马拉松,期间可能有人退出,但这是个“接棒”的环境,有的人投资前段,有的人投资后段,想要跑赢比赛最重要的是“粮草”必备。“投资是一场‘粮草’必备的马拉松,而不是赢者通吃的赛马。”
从一地鸡毛讲到凤凰涅槃,其实资本和创新之间从来都是相辅相成的关系。“生物科技公司要善待投资者投资者,一起建立干净生态。”李小加在演讲最后如是表示。此观点说出了投资者心声,在场投资者纷纷表示赞同。
香港交易所集团行政总裁李小加
陈东升:互联网销售或成中国健康保险市场新趋势
大健康领域的投资不止于生物科技公司,还包括健康商业保险。“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变化到了这个时期,我相信市场是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提到的“进步”,实际上是指人们对健康保险的认识。
我国社会正在进入后工业化时代,其核心是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的向往。“后工业化是解决娱教医养,所以医疗和养老是我们服务业最重要的经济基础。”陈东升表示,实际上人寿保险也是一个健康产品,但是中国还没有单独的健康保险公司,而中国未来大健康的保险公司一定是从人寿保险公司中分离出来的。
当前中国进入需求化的阶段,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带来了慢性病治疗的崛起。但与国际相比,我国社会保障体系的建设仍然很不完善。陈东升认为,我国目前最大的问题在于第三方支付欠缺、医疗健康服务欠佳,其中最核心的是可及性不强,费用不低,质量、品质不高。“而这也决定了第三方支付未来会有巨大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泰康保险集团董事长兼CEO陈东升
MartinDewhurst:生物医药行业正在形成全球生态系统
大健康产业未来充满光明,生物医药行业也在快速变化和发展。来自麦肯锡伦敦办公室高级合伙人、麦肯锡全球医药医疗业务负责人MartinDewhurst分析称,未来中国肯定会在世界生物医药中,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全球医药生态环境正在形成,中国已经与诸多国际企业和研究所开展联合研发,成为世界生物医药行业的重要组成部分。”
医疗需求正在推动全球医药态环境的发展。有新的疾病出现,又有新的未得到满足的医疗需求。“从统计中可以看到新药研发的成功率不到10%,而其研究成本平均为26亿美元,是20年前的5倍。”MartinDewhurst表示,新药研发充满挑战,但投资者涌入医药研发的趋势坚定不移。
而且统计来看,多数医药行业的创新投资投向免疫治疗等新的治疗领域,而不仅是传统的治疗领域。关于中国的研发和创新,MartinDewhurst从全球视角分析称,初创企业的数量与投资者资金交易量,在2017年的数据已达5年前的12倍。“可以预测在今后10~15年内,将会有更多的中国的药企跻身世界财富500强,成为医疗行业的独角兽。”
同时,MartinDewhurst分析称,如何保持生物医药行业可持续的投资,减少肿瘤学领域的投资风险,如何提高中国生物技术、加大临床开发、加强人才培养等问题,将成为今后中国生物医药行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麦肯锡伦敦办公室高级合伙人、麦肯锡全球医药医疗业务负责人MartinDewhurst
讨论环节:医药创新与投资界对话
主持人:中国药促会医药创新投资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元明资本创始合伙人田源
嘉宾:
中国药促会2012-2013年度副会长、上海复星医药董事长陈启宇
中国药促会副会长、先声药业董事长任晋生
中国药促会医药创新投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高特佳投资集团创始人、董事长蔡达建
摩根大通全球投资银行部中国区主管黄国滨
主持人:泰康人寿是如何把个人医疗费用,转化为个人对健康商保和医保投入的?
陈东升:泰康是要打造一个大健康生态体系,把支付做大,把服务做大。其中,支付是指泰康人寿保险公司、泰康养老保险公司、泰康在线保险公司三家保险公司一起把支付做大。我们的个人健康险业务,主要是由泰康在线保险公司来承担,通过互联网形式进行销售。此外,泰康还十分注重加大商业保险普及和创新。例如,刚推出的特约保险,就可以报销社保不给报销的17种靶向药物。
主持人:您是如何从投资角度如何看待药企,又是如何从药企角度投资的呢?
陈启宇:从药企角度来看,会希望投资界再勇敢一点。现在有两个拐点,一是中国的医药产业到了一个能够跟国际接轨的拐点;二是全球生物医药技术本身到了一个快速发展的拐点,所以投资界要相信中国在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到了一个爆发点。另外,从投资角度来看,我认为投资看产业,还是要看对人、看对真正的团队。
主持人:未来药厂的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在今后高度的竞争下生存?
主持人:从您的经验来看,我们投资界现在面临的最大挑战是什么?
主持人:投行如何看待新药研发与投资的关系?
主持人:怎样才能让中国的生物科技企业成长为中国的“辉瑞”、“罗氏”?
不感兴趣
看过了
取消
人点赞
人收藏
打赏
我有话说
0/500
同步到新浪微博
进群即领
扫码加入
扫码进群
您的申请提交成功
意见反馈
下载APP
健康界APP
了解更多
返回顶部
您已认证成功,可享专属会员优惠,买1年送3个月!开通会员,资料、课程、直播、报告等海量内容免费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