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普惠保险现状分析及建议

保险业是经营风险、依靠大数法则进行产品开发和产品营销的特殊行业,其本质是分散风险、互助共济。因此保险本身自带“普惠”属性。结合保险属性与普惠金融定义,本文给出普惠保险定义:

基于自身“普惠”属性,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群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产品和服务,这些保险产品和服务对消费者而言安全可靠,对供给者而言商业可持续。

(二)普惠保险要点分析

1.可得性程度低

普惠保险重点服务对象是无法获取保险产品与服务或获取服务不足群体,无法获取保险产品与服务或获取服务不足具体表现在我国目前较低的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一方面我国整体保险密度和深度与发达国家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另一方面我国内部区域分布不平衡,中西部大部分省份处于全国水平以下。因此,就可得性来讲,我国普惠保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见图1)。

图1:我国保险深度和保险密度

2.保障型产品覆盖率低

数据显示,我国目前商业健康险的覆盖率仅为6.7%,保障型产品覆盖率低。供需总量不平衡,产品普惠性不足,充分表现为不平衡不充分的保险供给与人民群众日益迸发、不断升级的保险需求之间的矛盾,因此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和回本“保障本源”与发展普惠保险一脉相承,具有内在一致性(见图2)。

图2:保险行业供给侧改革与普惠保险一脉相承

3.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发展条件

目前普惠保险已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发展条件,首先,从产品角度来看,我国人身险产品覆盖率不足,有巨大的“普惠”空间,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养老和健康管理需求巨大。其次,从群体来看,我国保险服务获取分布不均,中西部地区保险服务获取不足,为普惠保险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空间。第三,保险利率市场化为灵活设计保险产品提供基础,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以及低收入群体的保险产品,合理定价成为关键。第四,金融科技应用,目前保险公司开始注重与科技应用的融合。

4.更加注重安全与责任

实现普惠保险的长期发展目标需要更注重安全与责任,离不开整个行业乃至金融体系的安全与稳健。目前行业防范化解重大风险工作有序推进,内部“大消保”工作机制正在形成,监管层更加注重消费者教育和风险提示,吸取P2P行业风险暴露的教训,这都为普惠保险发展营造了健康稳定的金融市场环境。比如针对近期“百万医疗”普惠保险产品销售误导问题,监管层及时提示风险,厘清“连续投保”和“保证续保”的区别,消除安全隐患。

(三)市场参与主体

目前我国普惠保险有五大参与主体,分别是传统保险机构、互联网保险机构、相互保险、保险资管公司、监管机构(见图3)。

图3:普惠保险市场参与主体

1.传统保险机构

传统保险机构包括传统寿险公司、传统财险公司和传统中介公司,是目前普惠保险的主力军。从可得性来讲,传统保险公司通过推进物理网点铺设,加强个险、电销和银保等渠道来提高产品获取率。从产品服务来讲,针对性强。一方面开发设计出目前我国覆盖率明显不足的产品,比如税优健康险、税延养老险等,另一方面针对低收入、小微企业主等保险服务不足群体开发合适的产品,比如太平洋人寿的“安贷保”、山西国寿的“扶贫保”等。目前传统保险公司正在积极拥抱互联网,进一步提高客户获取保险服务的便捷性。

2.互联网保险机构

3.相互保险

目前我国有三家相互保险社:信美人寿相互、众慧财产相互和汇友建工财产相互。相互保险机构是普惠保险的一种,是对现有保险市场主体的有力补充。一方面相互保险实现了“股东”与“客户”的身份统一,逆袭选择和道德风险低,克服信息不对称,提高可得性与安全性。另一方面产品价格低廉、清晰易懂,可延伸至传统机构无法覆盖的保险服务领域。比如众惠相互的“小微企业及个体经营者融资保证相互计划”、信美相互的“乐高式”产品设计模式等。

4.保险资管公司

目前我国市场有24家综合性保险资产管理机构,主要通过如下三种方式参与普惠保险:一是开发专属资管产品,定向支持小微企业、“三农”等获取金融服务不足群体。比如平安资管的“平安-普惠小贷资产支持计划”、人保资管的“支农支小专属资管产品”等。二是资金运用聚焦产业链,整合上下游。比如泰康资产围绕大健康产业链,构建涵盖医疗器械、检查检验、医药生产、健康养老的生态链。三是精准扶贫,投资保险业产业扶贫投资基金。保险资管公司开展普惠保险是发挥保险资金优势,寻找更高投资回报率和安全边际的必要选择。

5.监管机构

启示

通过前面的分析,我们得出如下结论:普惠保险和目前保险行业“回归本源”一脉相承,开展普惠保险与行业主动价值转型具有内在一致性。因此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需要把握两大原则:一是与价值转型相结合,符合“以客户为中心”、发展保障型业务、推动建立期缴和续期拉动的可持续发展模式等聚焦价值增长的转型方向。二是进一步细化客户群体,做到“精准”普惠。

普惠保险给保险公司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发展普惠保险,核心在于把握四点:提高可得性、提供多样且适当的产品、具备商业可行性与持续性以及注重安全与责任。这四点贯穿于普惠保险发展的各个环节。

目前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需解决以下几个主要问题:一是金融科技基础薄弱。“普惠”意味着服务对象更多,分布更广,这需要金融科技作支撑。二是缺乏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客户数据就是资产,深入刻画客户肖像是提供多样且适当产品的基础。中小保险公司目前缺乏对现有客户数据的挖掘、分类和分析,无法做到“精准”普惠。三是资本不足。增设分公司、发展金融科技和互联网业务、推进期缴业务等有助于提高保险产品与服务可得性及降低消费者投保门槛的普惠措施需要消耗大量资本,因此面临资金不足问题。四是协同机制不完善。目前商业银行是普惠金融发展的主力军,作为银行系保险公司,要与银行股东构建协同机制,实现资源共享,推动普惠保险事业发展。

开展普惠保险建议

(一)思想转型

保险公司开展普惠保险,一定要做好思想转型。首先,普惠保险不是慈善活动,而是在可行性与可持续性为原则基础上为各类市场主体和人群提供合理有效的保险产品。其次,发展普惠保险与价值转型并不矛盾,反而具有内在一致性,要坚定价值转型。第三,统一思想,提高站位,进一步细化客户群体,做到“精准”普惠。

(二)优化组织结构和管理模式

(三)深耕现有产品模式

保险公司可以通过保单质押提供贷款业务,因此建议深耕现有产品模式,实行“保单+保单抵押贷款+保单质押贷款ABS”业务模式,此业务模式各环节层层递进。一方面通过保单抵押贷款为小微业主提供流动性资金支持,进一步提高产品附加值,另一方面以抵押贷款产生的未来现金流作为资产,发行ABS产品,提高公司资金的流动性。

(四)创新业务模式

发展普惠保险,一方面要大力发展税优健康险业务、税延养老险业务和期缴保费业务,另一方面要创新业务模式,这里给出三点建议。通过试点的方式来创新业务模式,第一,“政府+保险”业务模式。在保险密度和保险深度较低的省份筛选出国家级贫困县进行试点,通过当地分公司与当地政府合作的方式联合推广针对低收入人群的小额人身保险产品。第二,“社区+保险”业务模式。学习银行社区支行运营经验,选取人口较密集社区,为社区居民提供保险业务和产品营销等服务。第三,“小微企业聚集地+保险”业务模式。结合公司自身发展情况和当地产业政策,在有条件的小微企业聚集地设立网点,为小微企业主提供健康、养老、意外等保险服务。

(五)着力外部合作

互联网渠道可以大大降低保险产品与服务的门槛,提升保险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是践行普惠保险的重要抓手。由于传统保险公司缺少互联网“基因”,建议保险公司积极与互联网公司(科技金融公司)合作。合作可从三个方面展开,一是引流销售,直接借助渠道优势销售公司产品。二是升级产品,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对原有产品进行价格、费率优化设计。三是创新产品,让产品出生自带互联网属性。

(六)依托股东资源优势

针对银行系保险公司而言,需要主动挖掘股东资源,积极寻求股东的支持,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首先依托渠道优势,接入银行股东手机银行渠道、普惠金融app等终端,实现一点对接、多点支持、综合满足的格局。其次依托数据优势,探索与银行股东的数据共享机制,构建数据分析能力,刻画客户肖像。第三,依托技术优势,普惠保险服务更广泛的客户群体,高效优质的客户服务水平尤为重要,因此借助银行股东先进技术,加快互联网布局,以期提高运营效率,尽早实现投保、核保、理赔等关键环节的智能化。

(七)优化公司绩效考核

发展普惠保险不是空谈,需要有制度约束,因此建议将“普惠保险”纳入保险公司KPI指标,将普惠保险重点产品纳入KPI主指标,形成硬约束,推进普惠保险业务。

(八)发挥保险资金优势

积极发挥保险资金在普惠保险业务推进中的作用,建议从以下三个方面发力:首先,探索开发针对小微企业、“三农”的普惠保险资管产品,为其提供资金支持。其次,通过直接投资、设立债权投资计划、股权投资计划、资产支持计划、保险私募基金等方式支持实体经济,特别是为优质的小微企业提供资金支持。第三,投资中国保险业产业扶贫基金,支持国家扶贫攻坚。

THE END
1.2018年全国工伤保险论文评选结果公示中国医疗保险研究会工伤保险专业委员会2018年工伤保险论文征集评选活动共征集到论文280篇,经论文评选委员会评选,共评出优秀论文67篇,其中一等奖2篇,二等奖5篇,三等奖10篇,优秀奖50篇。现将获奖论文予以公示。 各有关单位或个人,如认为公示论文存在剽窃、作假现象,或对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重大疑问,以及对评选结果有...https://www.mohrss.gov.cn/SYrlzyhshbzb/zwgk/gggs/tg/201809/t20180921_301697.html
1.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和市场供需格局分析报告精读一、保险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当前,我国保险行业呈现出稳健发展的态势,行业整体规模持续扩大,业务结构不断优化,市场主体的竞争力也逐步增强。同时,随着国民经济水平的提升和居民风险意识的增强,保险需求持续增长,为行业的持续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在保险市场规模方面,近年来,我国保险业保费收入持续增长,市场规模逐年扩大。https://m.vzkoo.com/read/20240430fa271be6913683cdb35502fc.html
2.深度洞察:中国保险市场现状趋势与未来发展全方位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居民生活水平的加强保险业作为金融体系的必不可少组成部分正在进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本文将基于提供的语料库全面分析中国保险市场的现状、趋势以及未来发展。 一、中国保险市场现状 1.市场总体规模不断扩大 近年来我国保险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依照统计数据全球保险市场的总规模已经超过了...http://www.slrbs.com/jrzg/aizhishi/163773.html
3.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方面需要改进基础知识前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在不断壮大。本文将探讨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以及需要改进的方面。针对这些问题,保险公司需要加强产品创新、加强风险评估和控制、提高客户服务质量等,以提高保险公司的核心竞争力,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保险业也在不断壮大。然而,我们也不得不面对一些问题和...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5-586444
4.中国保险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doc文档介绍:中国保险业的现状、问题及原因分析摘要:起步较晚,开发程度较低;规模较小,有效供给不足;国外保险公司以合资或独资等多种形式进入企业将面临外来竞争和自身发展的双重压力。 (二)中国保险业存在的问题 1. 管理模式落后,经营机制陈旧。中国的保险业基本上还是计划经济时期的传统经营方式,重规模不重效益,贪大...https://m.taodocs.com/p-188555034.html
5.保险公司国内上市有关问题研究保险公司是经营风险的企业,随着保险市场主体多元化以及入世后保险业对外开放进程的加快,保险公司之间的竞争将愈发激烈。就我国保险业的现状而言,让那些治理结构较规范、内控制度较好、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上市,可成为保险企业提高资本充足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有效途径。 https://www.finlaw.pku.edu.cn/jrfy/gk/2003_jrfy/2003nzd56j/240348.htm
6.中国汽车金融行业发展趋势及投资价值分析报告20241.1.2 汽车金融市场主体分析 (1)产业价值链分析 (2)汽车融资机构 (3)汽车租赁公司 (4)汽车保险公司 1.2 汽车金融行业政策环境分析 1.2.1 行业监管体系分析 1.2.2 行业主要政策 1.2.3 政策环境对汽车金融行业的影响 1.3 汽车金融行业经济环境分析 1.3.1 中国经济发展现状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5099469690503178
7.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我国保险行业发展现状与未来趋势分析 摘要:中国保险行业起步较晚,我国的现代保险业不过30余年的发展,保险市场仍处在初级发展阶段。中国自1980年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以来,保险业得到了迅速发展,产寿险的比例也发生了变化,转向寿险为主的格局。但也存在一些问题:财产保险的市场潜力挖掘不够,寿险公司的利差损较严重。因此,正确...https://www.unjs.com/lunwen/f/20170716000008_1395285.html
8.政治调查报告(通用15篇)通过对837份问卷的分析以及2次座谈会反映出的情况可以看出,我校学生对思想政治的教学情况是满意的。 表现为: (一)我校的5位政治课教师教学水平高,学生普遍满意。 我校的九年级政治课教师5位,在名师季巧贤老师的带领下,及时的更新教学理念,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比如“思想政治课令你喜欢的原因是什么?”问题中,选...https://www.ruiwen.com/diaochabaogao/7097094.html
9.个人信息安全知识(通用8篇)摘要: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案件的频发,个人信息安全保障问题再次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从“徐玉玉被案”到“清华教授被骗案”,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在社会上引起公众的广泛关注。本文通过对个人信息安全的现状、问题及原因进行归纳、分析,尝试从政府层面、法律层面、行业层面、个人层面等对个人信息安全保障提出建议,以此保护公民的个人...https://www.oh100.com/zhishi/641285.html?1500536401
10....保险中介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2022年第3期)三、影响保险中介市场高质量发展的原因分析 从专项整治及近年来监管实际看,保险中介市场的上述问题有的由来已久,已成为影响行业高质量发展的严重障碍,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三个动力不足”。 (一)专业中介机构转型升级动力不足 一是压力传导不到位。尽管车险综合改革之后,车险费用空间被压缩,但因手续费政策差异,导...http://www.cisf.cn/fxgc/zdtj/3459.jsp
11.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国保险市场现状及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国保险业的发展及演变 中国1980年恢复办理国内保险业务以来,随着经济的持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稳步提高,保险业飞速发展:1980年以来,中国保险业务以年均34%的速度增长,2001年全年保费总收入达2112.28亿元,保险深度(保费收入占GDP的比重)为2.2%,保险密度(人均年保费收入)为168.98...https://www.fwsir.com/jj/html/jj_20070328221732_27609.html
12.2020中国保险业NPS白皮书简介:《2020中国保险业NPS白皮书》深入探讨了中国保险行业客户满意度与忠诚度。通过NPS(净推荐值)指标,报告分析了行业整体NPS水平、各类型保险产品的NPS评分,并揭示了消费者行为与需求变化。基于研究结果,报告提出了提升客户忠诚度和NPS的策略建议,并预测了未来保险行业的发展趋势。这份白皮书为保险业从业者提供了宝贵的...https://blog.csdn.net/weixin_42601608/article/details/1415784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