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为“保险+期货”注入不竭动力,未来前景广阔

八年来,“保险+期货”的规模、范围逐年扩大,风险保障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保险+期货”也从未停下创新的脚步,衍生出的“保险+期货+N”等模式百花齐放、各具特色。作为我国期货市场服务“三农”的新探索、新模式,当前“保险+期货”在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已经成为金融服务实体的重要力量。

创新驱动发展,“保险+期货”从有到优

从基层困境着眼、向实处需求落笔,“保险+期货”成为践行乡村振兴战略,促进产业、金融良性循环的成功实践。整体来看,2015年以来“保险+期货”实现了品种创新、规模创新和模式创新。

“当前‘保险+期货’在多方努力与支持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实现了由‘零星分散’到‘县域覆盖’、由‘单一支持’到‘多方共担’、由‘种植单业’到‘种养两业’;从保险公司和期货公司参与到龙头企业、银行(信贷)等机构共同参与;从普通农户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再到涉农企业,覆盖涉农主体越来越广泛;从价格险到收入险,再到利润险。”新湖瑞丰总经理助理廖翔云表示。

具体来看,在保障品种上,随着越来越多的期货品种上市,“保险+期货”覆盖面也更加广泛,种植类从刚开始的玉米、白糖、橡胶等,现在增加了苹果、红枣等区域性品种,还有养殖类的鸡蛋、生猪等。大地期货衍生品部总经理林唯玮对期货日报记者表示,尤其是在养殖类项目中,可以将多个品种按照比例拟合成各类成本、利润指数,以满足农户的多样化需求。

不仅如此,“保险+期货”今年还实现了品种的跨界对冲。据银河期货副总经理郝刚介绍,酥梨是河南省宁陵县的特色产业,当地农户有很强的风险分散需求,但是酥梨作为非标品种,不能直接参与“保险+期货”试点。通过研究,他们发现酥梨与苹果的价格关联度高达84%,因此借鉴“保险+期货”模式,完善了酥梨价格保障机制,通过购买苹果场外期权的形式帮助当地农户规避酥梨种植风险。

在覆盖范围及保障规模方面,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到,增点扩面一直是各家商品期货交易所努力的方向。为了让更多农户享受到金融创新带来的红利,从零星“小项目”试点开始,逐渐开展以点到面的县域覆盖“大项目”。

“自2018年以来,银河期货连续六年助力甘肃省静宁县开展郑商所苹果‘保险+期货’试点项目,2019年项目升级为县域全覆盖,并以此为抓手,协助静宁县打造苹果百亿级产业链,形成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静宁县也成为全国首批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金融发展示范区’。”郝刚说。

创新是“保险+期货”模式的核心。林唯玮认为,八年间,“保险+期货”最重要的创新就是从价格险发展到收入险。价格险保障的核心是农产品的价格,收入险的保障核心兼顾了价格和产量,这是农业生产收入的两个核心要素。

另外,在“保险+期货”的发展过程中逐步演变出“保险+期货+N”模式,通过期货工具将产业链各环节紧密结合,形成金融服务农业产业链的完整闭环。廖翔云举例说,比如“保险+期货+订单农业”模式解决了农业经营者销售难的问题;“保险+期货+信贷”模式将保单作为增信手段,解决农业经营者的融资难问题;“保险+期货+融资租赁”模式通过保单增信功能,适当降低承租主体的租金,该模式中也可引入农业担保公司等主体。

金融科技的加入也为“保险+期货”注入了创新活力。据郝刚介绍,银河期货开展了“保险+期货+AI”试点,解锁了“科技助农”的新模式。“针对2022年辽宁省海城市的生猪“保险+期货”项目,我们在项目开展过程中使用了AI物体识别技术,在生猪出现数量减少等异常情况时会自动报警,减少了生猪数量造假的情况,融合了生猪养殖保险产品和价格保险产品,初步实现了两个产品保险责任相对统一。”他说。

未来前景广阔,创新之路越走越宽

“‘保险+期货’本质是农业保险,与传统农险的差别在于其理赔依据是公开、公允的期货价格。它是以农业保险为基础,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再保险,其实就是让期货市场逐渐融入农业保险这一农业风险管理模式中去。”林唯玮认为,“保险+期货”未来发展的趋势就是标准化,即开发标准化的产品、建立标准化的体系。

她解释说,一方面,我国“大国小农”的国情农情决定了成熟可推广的农业保险必须是标准化的产品,既利于农户理解参与,也能降低参与的成本。另一方面,“保险+期货”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就是获得财政资金的长效补贴,需要有统一规范的农险产品作为支撑,标准化产品是“保险+期货”与财政补贴高效对接的先决条件。目前市场上的“保险+期货”项目都是一批一批承保,如果有了标准化产品,其实农户可以随时根据自己的风险管理需求去购买产品。

对于“保险+期货”未来的创新之路,郝刚表示,现有的创新都是在以农产品为主的“保险+期货”模式基础上衍生出来的,未来希望可以在试点品种上进一步创新,适当开展一些针对工业企业的工业品“保险+期货”项目。同时也希望在工业品“保险+期货”项目开展后,能够推动“保险+期货”从模式化向工具化转变,有更深层次、更丰富的工具化应用。

THE END
1.《中国猪业》关于生猪期货专题的约稿函11、如何利用生猪期货回避现货市场生猪价格波动的风险 12、生猪“保险+期货”所处的现状及面临的问题 《中国猪业》杂志创刊于2006年,双月刊,国际刊号:ISSN 1673-4645,国内刊号:CN 11-5435/S,由农业农村部主管,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主办的国家一级刊物。主要栏目有特别关注、专题报道、专家视点、本刊专访、...http://zhuye.aiijournal.com/CN/news/news10547.shtml
2.2024《“保险+期货”模式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docx二、当前“保险+期货”发展现状 (一)试点范围逐渐扩大 如表2-1所示,2015年,大连商品交易所的“保险+期货”模式试点开始实施,截至2019年10月,231个“保险+期货”试点项目在大连市商品交易所实施,涉及的产品品种有玉米和鸡蛋,大豆、粳米等多个品种,试点范围从辽宁省逐步扩大范围至全国20个省份;紧随其后的2016年,郑...https://m.book118.com/html/2024/0809/5204133304011304.shtm
1.保险投资市场现状与前景保险类理财财经核心提示:一、引言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金融市场的不断深化,保险投资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状况与前景备受关注。保险投资市场不仅关乎保险公司的资产配置和收益水平,更是金融市场稳定和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本文将对保险投资市场的现状进行深入分析,并探讨其未来前景。 二、保险投资市场的现状 (一)市场规模...https://business.liaohewang.com/show-82089.html
2.俞勇:“保险+期货”与乡村全面振兴“保险+期货”发展现状 第一,农产品“保险+期货”规模不断扩大。2015年大连商品交易所在辽宁省义县实施首个农产品“保险+期货”试点以来,相关方面都在积极参与“保险+期货”试点推广,保险公司、期货公司参加数量逐渐增加,试点品种、规模和范围逐年扩大。截至2020年12月31日,我国期货经营机构在贫困地区累计开展“保险+...https://www.crnews.net/pl/gd/945515_20220306111840.html
3.“保险+期货”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经济师》2024年08期“保险+期货”模式的应用现状及发展对策 徐宏 开通知网号 我国农业市场风险不断增加,传统价格支持政策难以适应新形势。2015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改革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试点“保险+期货”模式。该模式结合保险和期货市场,旨在提高农业保险的抗风险能力,分散农户、政府、保险公司等各方的财政负担。文章系统地研究了“保险...https://mall.cnki.net/magazine/article/JJSS202408103.htm
4.关于建立全产业链政策保险机制,助推绿色食品工业快速发展的建议一、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中共遵义市委五届九次全会作出了立足良好的自然生态资源禀赋,发挥扎实的农业产业比较优势,在食品工业发展上实现新突破,推进全面脱贫与乡村振兴战略有效衔接的重大决策,为我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开辟了路径...https://www.zunyi.gov.cn/hdjl/jytabl/blfw/sjzdta/2021_5863242/202108/t20210819_69672230.html
5.优化“保险+期货”——更好发挥期货在服务乡村产业发展中的作用总体来看,行业尚未将“保险+期货”业务作为常规业务开展,期货公司尚未形成清晰的业务发展战略定位,业务发展内生动力略显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普遍将“保险+期货”视为是公益行为,以规模作为业务发展主要导向,部分公司对项目开展的合理性和可行性分析不够深入,部分公司业务开展以获取专项评价加分为主要目的。https://www.zhiguf.com/focusnews_detail/1394865
6.2018年金融基础知识重点:中国金融体系金融市场基础知识摘要: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辅导,金融基础知识科目重点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金融市场的演变历史、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现状、影响我国金融市场运行的主要因素、银行业、证券业、保险业、信托业的有关情况等重点内容。 2018年证券从业资格考试辅导,金融基础知识科目重点中国的金融体系主要包括:新中国成立...https://www.educity.cn/zq/1828345.html
7.保险资管产品发展现状与探索保险频道保险资管产品发展现状与探索 本文内容来自普益标准“诠资管”系列日报,获取更多报告,请长按下方二维码下载普E智选APP。 《关于规范金融机构资产管理业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资管新规)发布以来,各金融机构在过渡期内积极整改资管业务,为即将到来的大资管时代奠定转型发展基础。与此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等收入...https://insurance.hexun.com/2020-12-13/202611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