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院校新农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学周刊》杂志社编辑部

地方院校新农科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探索与实践

杨顺强*,吴银梅,程立君,冉秋月,陈悦

(昭通学院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云南昭通657000)

[摘要]地方高校农业类专业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新农科应用型人才的重任。面对“新农科”建设的历史性发展机遇,地方高校需要避免同质化发展路径与方法,充分发挥地方优势,走融合发展的道路,推进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协同育人等方面的改革,构建“新农科”建设多元主体协同育人的体制机制、兼容开放的组织体系以及适应学校发展的新标准,促进新农科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关键词]地方院校;新农科;应用型人才;昭通学院

[基金项目]2018年度昭通学院本科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项目教学法提升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质量(Ztjx201806);2018年度昭通学院。昭通学院校级科研项目——以食用菌为纽带资源化利用农业废弃物的研究(2018xj02)。

[作者简介]杨顺强(1980—),男,四川省雷波县人,副教授,(第一作者同时也是通讯作者),主要从事植物生理生态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0[文献标识码]A

2019年6月28日,《安吉共识——中国新农科建设宣言》提出了新农科建设要开创“三条路径”,一是积极探索实践融合发展、多元发展、协同发展新路径;二是要加快培养创新型、复合应用型、实用技能型农林人才;三是要高标准建设好农林“金专”、“金课”和“高地”。宣言为新农科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1]。2019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对新中国成立70年来涉农高校为“三农”事业发展作出的积极贡献给予高度肯定,并为新时代涉农高校培养知农爱农新型人才指明了方向,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2]。

1.新农科建设的内涵与外延

“新农科”建设的提出,适应了高等农林教育的新形势,指出了当前高等农林教育在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等方面与国家战略需求不相契合、不能满足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等方面的不足。“新农科”建设的着眼点是面对国家经济社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农业创新驱动发展,进行农科人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脚点是提高农科人才培养质量。

2.新农科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

“新农科”建设提供了历史性发展机遇,为地方院校办好农科注入了新动能。涉农学科“新农科”建设的路径与方法,需要借鉴高水平农林院校、综合性大学的发展模式,同时也需结合自身实际进行探索与实践,避免同质化发展。

2.1理解新农科内涵和外延,找准专业定位

新农科建设要坚持面向新农业、面向新乡村、面向新农民、面向新生态,推动我国由农业大国向农业强国的迈进[4]。农业类专业要重新审视自己的专业定位,专业定位要更加立足于区域发展,突出服务地方的宗旨。昭通为典型高原山地构造地形。这里多为碳酸盐岩喀斯特集中连片分布和发育的高山峡谷区。区域内山地占国土面积的97%,平地面积仅有3%[5]。农业是本地区广大农户的主业。昭通市委市政府提出以高度的组织化推动产业扶贫,大力发展苹果、马铃薯、竹子、特色养殖、天麻和花椒6个百亿元高原特色产业,六大产业对昭通地区农业脱贫、农民增收、农村稳定、产业增效将会发挥重要的作用。

2.2完善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地方农业特色

结合昭通苹果、天麻、马铃薯等农业特色,经过长期实践和充分论证,凝炼提出了“2+1+1”的特色人才培养模式。既学生在大一、大二进行基础理论课程的学习,夯实基础;大三根据兴趣爱好自主选择天麻、苹果和马铃薯3个特色班课程的学习,聘请行业专家或技术人员,从栽培、病虫害防控、保鲜、产品开发、市场营销等方面全产业链开课,培养学生扎实的理论功底和实践动手能力;大四进入苹果、天麻、马铃薯等对应行业或企业实习,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培养学生应用和创新能力,为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培养产业人才。

2.3积极构建“新农科”协同育人机制

保障“新农科”建设与经济社会发展、人才培养需求相适应,必须健全校政、校企、校院等各方面协同育人的联动机制,积极构建“新农科”协同育人机制。

2.3.1积极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模式

2.3.2加强校际间协同育人,柔性引进高层次才

加强与国内农林类大学的实质性合作,对标国内一流学校和专业,将国内优质教育资源有效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开展高水平的师生交流和培养,探索校际交流新模式,鼓励支持学生广泛参加合作高校的假期学校、假期课程等学习和培训活动。根据学科专业特点,主动引进苹果病虫害防控、天麻产品开发、马铃薯品种选育等行业高层次人才,开展学术交流、项目合作、人才培养等,改善师资结构,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3.3积极推进科学人文协同育人

根据农科专业人才培养特点和课程培养目标对能力素质的要求,科学合理设计以核心素养为重点的通识教育,建立以“三农情怀”为主要课程思政的教育机制,主动融合人文社会科学教育内容。在课程体系中有机融入“乡村振兴”、“生态文明建设”、“美丽中国”、“健康中国”等涉及“三农”的重大战略内容,将思政元素融入到通识课、专业课、实践课等课程模块教学中。

2.3.4主动服务地方产业,将毕业论文写在地方大地上

积极与地方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合作,联合培养学生。积极争取合作单位实践、科研、业务能力强的高级职称人员作为兼职教师,结合生产实际提供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共同与校内教师的选题构成学生论文选题库。学生进入大三年级后,学院组织学生进入选题库选题,师生双向选择,提前1年选题,促进学生更多、更深入的参与项目研究,培养学生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服务三农的意识,为昭通高原特色农业培养产业应用型人才。

2.4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完善课程体系

积极联系和组织省内外高校专家、行业专家、农业行政部门专家等,共同制定和修改完善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按照“通专结合”的思路,突出专业核心课程,在保证核心课程学分的前提下,合理设置其他课程,研究提出了通专结合的学分构架和课程体系。以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为例,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设置课内实践、实验实训、独立实践、第二课堂等实践环节,实践教学占比高,学分达50分,占31.9%,开设了对接行业的课程,学分为13分,占7.98%,突出了地方性和应用型(表1)。

表1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学分构架和课程体系

课程性质

课程类别

学分数

学时数

学分

比例(%)

学时

通识教育

通识教育课程

必修

41

25.15

768

30.77

选修

8

4.91

128

5.13

小计

49

30.06

896

35.90

专业教育

学科基础课程

32

19.63

592

23.72

专业核心课程

31

19.02

560

22.44

专业拓展课程

10

6.13

160

6.41

73

44.79

1312

52.56

对接行业产业课程

13

7.98

288

11.54

0

0.00

独立实践教学(含第二课堂必修)小计

28

17.18

合计

163

100.00

2496

合合计

课内理论教学

111

68.10

1840

73.72

课内实践教学

208

8.33

实验(实训)教学

14

8.59

448

17.95

独立实践环节

2.5注重改革创新,培养创新创业能力

2.6制定政策措施,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对现有农学类专业师资队伍实行“引进与培养并举”的整体发展思路。一是积极引进具有丰富工作经验或学术理论水平较高的高层次人才;二是聘请实践经验丰富的行业专家为兼职教师,指导实践和毕业设计;另一方面,通过政策引导,鼓励在职教师进行学历提升。对新引进的教师实行导师制,实行“老带新”制度,确保每位新进教师都有专门的、经验丰富、学术能力强、师德师风过硬的老教师进行一对一帮扶。

3.结语

应用型人才是高等学校根据社会实际需要所培养的面向实际、面向生产一线,掌握一定的基础理论知识并有一定的科研成果创造转化能力的人才。应用型本科人才是介于专才和通才之间的一种复合型人才[7]。社会的发展既需要发现知识和探索客观规律的研究型人才,也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客观规律到生产实践中,为社会直接创造利益的应用型人才。应用型人才的显著特征在于学以致用,以用为本。目前,应用型人才逐渐成为区别于研究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独立人才类型,也是许多本科院校,特别是地方院校人才培养的主要方向。

地方高校肩负着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各类专业人才的重任,应主动承担起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任务。农业类专业属应用型学科,其专业特点要求理论与实践要高度结合,才能培养出合格的新农科应用型人才。随着农业经济结构的调整,传统农业技术正以生物技术、信息技术为中心进行重组和改造,正朝现代农业的方向发展;生物技术、信息技术的引入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加快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农业增长方式由单纯的数量型增长向以高产、优质、节约资源和安全化等为特征的质量型增长转变,由运用单项技术向技术组装配套、综合运用转变。

[参考文献]

[2]习近平.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N].人民日报,2019-09-07(1).

[3]焦新安,俞洪亮,杨国庆,等.涉农综合性大学“新农科”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中国大学教学,2020(05):22-25,56.

[5]王传胜,杨晓光,赵海英,等.长江金沙江段生态屏障建设的功能区划—以昭通市为例[J].山地学报,2007,25(3):309-316.

[6]高玉福,荣立苹,吴荣哲,等.地方民族院校园林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8(17):277-278.

[7]黄烈.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过程中应解决的几个问题[J].中国高等教育,2008(13):65-66.

ExplorationandPracticeonCultivationofAppliedUndergraduateTalentsinNewAgriculturalSciences(

YangShunqiang*,WuYinmei,ChengLijun,RanQiuyue,ChenYue

(SchoolofAgronomyandLifeSciences,ZhaotongCollege,Yunnan657000)

[Abstract]:Agriculturalmajorsin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shouldertheimportanttaskofcultivatingnewappliedtalentsforlocaleconomicandsocialdevelopment.Inthefaceofthehistoricdevelopmentopportunityoftheconstructionof"newagriculturalscience",localcollegesanduniversitiesneedtoavoidthepathandmethodofhomogeneousdevelopment,givefullplaytolocaladvantages,taketheroadofintegrationanddevelopment,promotethereformofcurriculumsystem,practicalteachingandcooperativeeducation,constructthesystemmechanismofmulti-subjectcooperativeeducation,compatibleandopenorganizationsystemandadapttothenewstandardofschooldevelopment,andpromotethecultivationofappliedtalentsofnewagriculturalscience.

[Keywords:localcolleges;newagriculture;appliedtalents;Zhaotongcollege

THE END
1.应用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生态链新路径构建的研究与实践——以百色...“双园制”是指建立校内外两个创新创业实践园区,这两个园区分别为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器和校外产业园。 1.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器 校内创新创业孵化器主要提供给学生进行双创活动的场所,配备了先进的科研设备和实验材料,学生可以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创业训练或创新实验。 https://article.xuexi.cn/articles/index.html?art_id=7033683864742143077&item_id=7033683864742143077
1.宠物行业宠物降管理与服务平台开发66文库网(66wkw.com)1.1 宠物行业发展概述... 4 1.2 宠物健康管理市场需求分析... 4 1.3 宠物健康管理与服务平台的市场机遇...https://www.66wkw.com/doc/138854.html
2.springboot宠物领养系统计算机设计毕业源码08373参考文献 致谢 摘要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升,宠物领养成为许多家庭追求幸福生活的选择。然而,传统的领养方式受限于地域和信息不对称,给领养者和宠物带来了诸多不便。为了打破这一困境,我们基于Spring Boot框架精心打造了一款智能化、高效化的宠物领养系统。该系统不仅提供了全面的动物品种管理和流浪流浪动物管理...https://blog.csdn.net/weixin_MZ_ZXD001/article/details/143855513
3.2022年度先进集体先进个人和优秀提案优秀社情民意优秀调研...希望评选出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珍惜荣誉,再接再厉。广大政协委员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在中共无锡市委领导下,以先进为榜样,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无锡新实践作出更大的贡献。 先进委员联系小组名单 (共11个) 1、市政协委员江阴联系小组 ...http://zx.wuxi.gov.cn/doc/2023/01/09/3861069.shtml
4.农业创新创业实践(精选十篇)参考文献 [1]夏晓峰, 刘世军.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06, (7) .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民创新创业蓬勃兴旺,为农产品加工业、休闲农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培植了大量的新增长点...宠物保健、食品加工等10大创业项目, 形成了农、林、牧、生物技术4大创业教育板块, 以点带面, 成为...https://www.360wenmi.com/f/cnkeyxt8u2cf.html
5.畜禽生产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山东省民族中等专业学校按照本专业毕业生职业能力要求,融入理想信念教育、劳动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对接专业群课程体系,共享公共基础和专业基础平台课程;依据畜禽养殖产业智能化转型升级需求,校企共同分析本专业主要工作岗位及核心技术,设计专业核心课程和拓展课程,并确定养禽与禽病防控、养猪与猪病防控、养牛与牛病防控、养羊与羊病防控等实习方向。https://caoxian.sdsjyy.cn/index.php?r=space/school/portal/content/view&id=927440
6.创新创业研究范文12篇(全文)一方面学校应把创新创业教育有效纳入专业教育和文化素质教育教学计划和学分体系之中,建立多层次、立体化的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同时要想突出专业特色,使创新创业实践活动与专业实践教学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的改革。另一方面,学校还应广泛的招贤纳士,积极从社会各界聘请企业家、创业成功人士...https://www.99xueshu.com/w/ikeyy2na6twi.html
7.2024文化和科技融合生态汇干货放送!探索有效机制发展新型业态《构建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激发文化和科技融合创新活力》主题报告,从行业人才培养背景、培养目标、培养现状进行分享,他表示人才是第一资源,目前文化和科技融合复合型人才培养与产业需求对接存在一定差距,分享了其学院在开设专题课程、人才共建平台、院企合作、共创课堂等方面的人才培养成果实践,为培养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2895500.html
8.考生问答15.大连科技学院在科技创新比赛中的获奖情况? 答:学校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建有集创新实践和创业孵化为一体的PEIM新教育实践中心等校内训练场所8000余平米,校政企协同创业孵化基地20000余平米。拥有专业教授、产业教授、创业导师三位一体的创新创业导师队伍200余人,包含教育部全国万名优秀创业导师、科技部科技创业导师...https://sub2.dlust.edu.cn/kjzs/channel-101.html
9.北海市支持顶尖人才和领军型人才及其团队创新创业实施细则第一条 为培养青年人才创新创业精神,提高青年人才创新创业能力,激励广大青年人才投身北海改革发展实践,根据《中共北海市委员会 北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实施北海领航人才计划大力服务产业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北发〔2015〕8号)和《中共北海市委办公室 北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北海市开展大学生村官创业扶持项目暨成立...https://www.gxrc.org/hz/Home/Article_new?id=114
10.浅谈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提高论文而平面设计专业教师在创新创业教育过程中占据极为重要的位置,既要组织好学生,又要担任实践者和研究人员。而创业教育要求教师不但要有专业的理论知识,同时还要有创新意识与拓展能力,除了具备相关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需拥有丰富的创业实践经验,在教学中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在课堂中且不可照本宣科。但是,就当下而言,...https://m.ruiwen.com/lunwen/11868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