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统计年鉴2021年,聊聊我国的低收入群体

我觉得人均可支配收入是我国统计部门使用的一个非常好的指标,它计算的收入是把房租,利息,股票投资,退休金,经营性收入,工资以及其他收入在内的全部收入加起来,扣除五险一金社保和个税之后到手的收入,这比单纯的看打工就业群体的工资收入更为准确。毕竟我国有上亿人是靠自己做生意,而不是受雇于各个公司,你看大街上鳞次栉比的商店,都是自己经营的人群。

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计算基数是全国14.1亿国民,而不仅仅是2020年7.5亿(根据2021统计年鉴,2020年全国就业人数是7.5064亿)就业人员,也就是说,对于一个家庭来说,人均可支配收入按照全家人口平均计算,也更能够反应个人实际的生活水平。

比如同样是月收入5000元,一对月收入都是5000元的夫妻带两个孩子,跟一个月收入5000元的单亲妈妈/爸爸带两个孩子,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是不一样的,前者高于后者。

同样是一个月收入5000元的青年人,其父母有自己的退休金跟父母没有退休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也是不一样的,前者也高于后者。

2020年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2014年比较,结果如下:

最低的20%低收入人群增长了65.75%,人均年收入为7868.8元;

20%的中间偏下收入组增长了51.03%,人均年收入为16442.7元;

20%中间收入组增长了48.88%,人均年收入为26248.9元;

20%中间偏上收入组增长了52.84%,人均年收入为41171.7元;

20%高收入组增长了57.54%,人均年收入为80293.8元;

最高20%收入组的年收入竞争是最低20%收入者的10倍之多。

可以看出增长最快的是20%的最低收入组,增长了65.75%,这无疑得益于全国普遍开展的扶贫攻坚工作。但我们也会产生疑问,怎么可能一年收入才几千元呢?

2020年最低20%人群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7868.8元,每个月仅有655.7元,这可是大约2.82亿人口。

另外中间偏下收入的20%人群,每个月收入也仅有1370.23元,这部分人口也是2.82亿人。

这5.64亿的只有每个月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只有一千多元、甚至更低的低收入人群是来自于哪里呢?

一是没有养老金或者养老金水平较低的老人,尤其是农村老人。

这个人群规模就超过1亿人,因为是老人,出去打工也因为年龄问题很难找到工作。目前有单位的老人(主要在城市)享受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待遇,远高于没有单位的城乡老人(主要在农村)享用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待遇。

根据《2020年度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统计公报》,2020年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人数是1.2762亿人,领取了51301亿元养老金,平均每人每月养老金待遇为3349.9元。

而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的领取人数是1.6068亿人,领取的养老金为3355亿元,2020年月人均待遇水平仅为174元,这个水平只有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5.2%。

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出,2020年差不多1.61亿老人只领取平均每个月174元的养老金,所以他们还需要通过种地,卖菜等方式获取其他收入,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的父母总是要我们工作稳定,要有个单位,要考个公务员,要有个编制,其实就是考虑长期的中老年的收入问题。

二是缺乏劳动能力,生活不能自理的人。

查询了中国残疾人联合会最近一次公布的数据,根据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数,及2006年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我国残疾人占全国总人口的比例和各类残疾人占残疾人总人数的比例,推算2010年末我国残疾人总人数8502万人。

其中视力残疾1263万人;听力残疾2054万人;言语残疾130万人;肢体残疾2472万人;智力残疾568万人;精神残疾629万人;多重残疾1386万人。

下图是2006年的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这也是最近的一次调查,第三次还没有开始做,可以看看全国省市区残疾人占总人口的比例,在5.3%~7.6%之间。

好了,我们把以上两项相加,1.6068亿每个月仅领取174元养老金的老人,全国人口占比11.38%,2010年的残疾人全国人口占比是6.20%,2020年应该比例也差不多,这两个加起来就有17%~18%了。

除了残疾之外,还有各种虽然不是残疾,但是因为身患疾病,身体虚弱而无法正常工作,或者影响了工作选择范围的人员,这个群体其实也很庞大,至少也在千万级别。

三是人口密集的落后民族地区,由于普通话不普及,以及生活习惯等各种原因。

出去打工往往遇到各种困难,只能在本地区从事农牧业生产,收入水平必然低下,比如四川凉山,甘肃临夏等等,这些地区人口加起来也是上千万人的规模。

因此在偏远落后地区,大力的开展普通话教育,提升文化水平,是有利于少数民族同胞融入到全国的工业化进程的,是有助于过上更好的现代化生活的。

四是失业人群。

这个人群虽然比例不高,但是从绝对人数来说也是不可忽略的,我查了下2021年统计年鉴,各省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全部加起来是941.2万人,注意这只是登记的。

这个也很正常,总有人因为各种原因没有在工作,比如被裁员的,公司倒闭的,行业被整顿的,自己不想干了的,沉迷于网络的,不喜欢全日制工作,就是喜欢搞日结的…...

五是40岁以上的低学历,又无好单位的大龄群体,尤其是45岁以上的。

看下图2021年统计年鉴,40~59岁人员总人口差不多4.297亿人。

我国的大学扩招开始于1999年,对应的是大约1981年左右出生的群体,到今年年龄刚好是40岁左右,也就是40岁以下的人群赶上了高考扩招的历史机遇。

而40岁以上的人群(对应的主要是60后,70后),因为没有赶上1999年开始的全国高等教育大扩招,学历还是偏低的,还是用2021年统计年鉴里面的数据。

40岁~59岁人群中,学历最高的是40~44岁年龄段,这个年龄段总人口9295.533万人,其中专科学历人口为906.6178万人,占比9.75%;本科学历人口722.1752万人,占比7.77%;硕士学历人口101.6791万人,占比1.1%.

也就是该年龄段也只有8.87%的人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值得注意的是这里面本科学历人口数量平均每年超过144万人了,而专科学历人口平均下来每年超过181万人,因此这个人口学历数据肯定不只是全日制,而且还是把非全日制的成人在职本科和专科也算进来了。

毕竟1999年第一次大扩招后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规模才159万人,这还是包括了专科和本科。

我们把40~59岁年龄段的数据可以做一张表,可以看出总计4.297亿人中,专科及以上学历只占11.14%,换言之88.86%的人口是高中及其以下学历。

如果单独看50~59岁人员,则高达93%以上的人口学历在高中及其以下。

当然值得欣慰的是,40~44岁人群的专科以上学历人口占比提升到了18.62%。

在四亿多人口的40~59岁人员中,其中学历较高的人群(专科以上学历的加起来有四千七百多万人),以及单位不错的人群,还有在体制内的人群,自己生意比较成功的人群,以及居住在城市且有两套房及以上,赶上了房价蓬勃发展的人群,总体日子是不错的。

60后先不说了,70后有个优势,就是其中一部分人赶上了房价上涨的红利期,不过这个红利也只对其中在城市买了房的人适用,70后黄金年龄的2000~2010年,中国的城市化率才不到一半,大部分70后是居住在农村的,像2005年中国城镇化率才42.99%,如果看现在扶贫攻坚的各种纪录片,在农村的基本都是老人和四五十岁的大龄中年人,尤其是村里的光棍群体。

而本来就居住在城市的70后,如果只有一套房自住的,也没有办法变现。

所以受益的是本来就居住在城市并且有两套房及以上的人,以及本来居住在农村和小城市,但是在大中城市买了首套房的人,实现了区域的跃迁,我相信这些从房价受益的40~59岁的人群里面,那四五千万专科及以上学历的相对收入更高的人群,以及体制内人群(国企,公务员,事业单位)是主力军,毕竟买房是需要有持续的收入来支撑的。

但该群体中低学历,又缺乏技能的人群比例较高,从总人数来说数量庞大。

有的本来单位还不错,但是下岗了,导致收入下降。大龄低学历低技能群体在年龄上相对二三十岁的年轻人缺乏优势,是缺乏就业竞争力的,所以他们会承担更为辛苦的,或者收入更低的工作。

下图是我从央视2021年4月的一期经济半小时中截图,深圳市集装箱拖车驾驶员中,70后和60后占比高达79.32%,这些人全部在40岁以上,而90后竟然只有2.03%,其原因就是虽然开车收入还可以,并不算低,但是实在是太辛苦,太枯燥,年轻人不愿意干,要知道在全国卡车司机可是一个几千万人的庞大群体,这也体现了低学历大龄中老年和年轻人工作竞争时的劣势。

类似的还有全国的建筑工地,由于日晒雨淋,工作环境差,大龄中老年人员也成了主力军,2015年湖北的《楚天都市报》进行了调研(其中的江城是指武汉):

“楚天都市报记者连日走访发现,江城多数建筑工地上,却难见85后90后建筑工的身影,40岁至50岁者成为绝对主力。”

“武汉泰森浩工程建设有限公司。该公司董事长刘志岩告诉记者,目前公司有一线建筑工人7000多人,30岁以下的才五六百人,40岁至50岁的占了绝对主力。”

这是2015年的情况,六年过去了,四五十岁的人在工地占主流的情况只会更严重。

不仅如此,在全国各个公司和写字楼的食堂,保洁人员,城市清洁工中也是以大龄中老年人员为主,在街边的垃圾箱清理垃圾运走,在路边绿化带冒着烈日整理草坪树木,在高速路上做路政维护的,看不到几个年轻人,基本都是大龄中老年群体。

我老家县城的街道办招聘清洁工,没有编制,也不是全职,月收入就1000出头,来应聘的都是四五十岁,五六十岁的中老年群体。

在学校宿管,路边摊贩,保安中大龄人员也是主力军。

同样是应聘保安,由于大龄人员相比年轻人没有优势,因此更多承担工资更低的工作。

这个注意观察就可以看出来,越是高档的小区和写字楼,则保安中年轻人越多,反之则大龄中老年保安越多,而高档的地方工资会更高。

类似的越是收入更高的大城市,则保安中年轻人越多,而越是低线城市,县城,乡镇,则保安中大龄中老年越多,我回老家,发现各个学校,单位,银行门口的保安几乎全是中老年。

因此总体学历低,年龄大,使得我国总人数四亿多的40~59岁群体中存在大量的低收入群体。

为什么说我国在人口红利之后,还会有一波工程师红利,其含义就是说从50岁,40岁人群到30岁,20岁人群,乃至于更年轻的群体,平均学历和受教育水平在大幅提高,这会带来巨大的产业收益。

以上五类人群(1.61亿只有城乡居民养老金的老人,八千多万残疾人+身患疾病影响工作的人,千万级别落后偏远民族地区,千万级别的失业人员,上亿人的大龄低学历就业群体)以及他们抚养的未成年小孩,构成了我国低收入人群的主力军。

这里要注意了,计算人均可支配收入的时候,小孩也是要算进去的,因此低收入群体的收入还要和他们抚养的未成年小孩平均。

这也是为什么我国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只有一千多元及其以下的人群有五六亿之多。

当然了,除了以上之外,在40岁以下,或者说二三十岁的年轻人中,也有部分人均可支配收入很低的群体,当然这个比例要低得多,主要是因为有自己有疾病,以及家庭原因的拖累,比如自身有疾病,不能干重活,虽然不是残疾人,但是非常影响找收入更高的工作。

但更多的是因为家庭原因的拖累,比如家里有残疾或者失能老人,或者小孩需要照顾,导致自己无法出去到发达地区打工获得更高收入,只能在本地打零工为生的年轻人。

由于我国地区发展差距还是比较大,在欠发达地区,即使你是身体健康的年轻人,收入也可能不是很高。

前不久我看到了一则新闻,是发生在安徽省绩溪,当地派出所10月27日发在其微博上,是近日一个加油站的女加油员给人加油,结果车主没付油钱就开走了,总共300元,而加油站规定如果钱追不回来将从加油员的工资里面扣,警察在调取监控的时候看到,这个女加油员在给人加油的时候都在抹眼泪,很让人同情,幸好报警后警察找到了车主,把油钱给付了,这个女加油员还说要给警察送锦旗。

这个新闻里面让人注意的是,这个加油站给加油员的工资一天只有七八十元,而且视频里面的女加油员看起来年龄并不大,出于隐私考虑我就不放脸部画面了。

一个月的工作天数是21.75天,这样算下来一个月才一千四五的水平,就算每个星期都上六天班,工资也才2000元左右,实在是太低了。

我查询了安徽的最低工资标准,2018年11月1日调整后,包括亳州,阜阳,滁州,黄山风景区,以及绩溪县的最低工资标准为第三档,月最低工资1280元,虽然安徽省人社部门说这是扣除社保之后到手的工资,但是仍然非常低。

一般来说,这种最低工资,都是大龄中老年群体来做,年轻人都会选择外出打工。

但这个(至少看起来)年轻的女加油员,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并没有选择外出打工,而是就在本地工作,其一个月一千四五的收入,就属于全国人均可支配收入倒数第二档的20%的区间了,如果她选择出去打工的话,相信翻一倍到3000元并不难。

如果一个年轻人因为父母亲人子女需要照顾陪伴,只能在家打工,又或者万一因为离婚等原因成为了一个单亲妈妈/爸爸,就无法出去打工了,即使只带着一个孩子,那么一千多元的工资算成人均可支配收入,一个月就只有七八百元了,就是全国倒数20%的最低档人均可支配收入了。

因此如果能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本地工作也能获取不错的收入,是可以极大的减少低收入群体的数量和提高生活水平的。

这也是为什么实现产业在全国的均衡分布很重要,因为我国有很大一个群体,是没有办法长期在外打工的,产业均衡分布,可以让这部分人在家乡获得更多的工作选择权利。

今天只是看了《统计年鉴2021》的人均可支配收入所产生的一些感想,过去的六年收入最低的20%增长最快,说明国家在扶贫攻坚方面针对最贫困的群体做了很多工作。

而另一方面最高20%收入的群体增长是第二快的,我相信这部分群体极大的集中在一线城市和强二线城市,这里经济发展很有活力的缘故。

因此未来加强产业在全国的均衡分布,提升各区域的发展水平,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不过这里说一句,如果我们要整理产业在全国均衡分布的“三线建设”企业,我国广大的国企央企肯定在列,像中航工业,其旗下的沈飞,成飞,西飞,哈飞,洪都,贵航,郑飞都不在一线城市,没错你看到了郑飞,也就是郑州飞机集团,研发航空悬挂发射装置。

宁德时代也绝对是一个了,总部在福建宁德,而其旗下的自有工厂除了福建宁德之外,在江苏溧阳,四川宜宾,青海西宁,广东肇庆都有自己的工厂。

宁德时代的同行比亚迪也在非一线城市大力投资,目前比亚迪在西安,长沙,重庆动力电池基地,陕西商洛,广东韶关,广东惠州,浙江宁波,青海西宁等非一线城市都有工厂,而且目前还在合肥,郑州,济南等地新建工厂。

从比亚迪官网的全国基地分布来看,比亚迪在很多地方还建有规模较小的工厂,例如包头,青岛,大连。

对于未来,总体来说五六亿人均可支配收入每月只在一千多元及以下的数量是会不断减少的,原因是:

第一是随着社保的不断发展普及,只有低水平养老保险的老人比例会越来越低;

第二是随着全国人口学历水平不断提高,大龄人群中低学历比例会越来越低,比如5年后40~44岁的人群就会变成45~49岁人群了,那么45~49岁人群的学历水平就会提升了,这是有助于收入水平提升的。

第一是总蛋糕的做大,这个很重要。2020年人均一万美元的蛋糕还不够大,不管怎么分都达不到共同富裕,所以在高科技领域的突破非常重要。

另外,我觉得对于40岁以下,身体健康又没有家庭负担的年轻人来说,其实日常那种五六亿人月收入才一千多元甚至几百元的社会新闻,跟自己其实关系不大。如本文所说,其实这个群体集中在养老金水平低的老年人,大龄低学历中年人,残疾人,失业人群及其抚养的未成年人,当然还有偏远落后民族地区。

对于自己来说,还是要努力争取拿上三四千元,四五千元甚至更高的月收入。

最后,我国总体的大环境的问题,比如说现在一二线城市房价太高无法立足,在老家工作收入又更低的问题,其实是发展到一个阶段几乎必然会产生的一个问题,只要我们在保持持续发展做大蛋糕的同时,做好产业在全国的均衡分布,在未来是会有逐渐缓解的。对这个问题,我综合身边不少案例以及各地区的数据有一些想法,这个就以后再聊了。

THE END
1.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2012年损益统计【数据采编自】《中国保险年鉴2013》 【统计项目】安联财产保险(中国)有限公司2012年损益统计 【数据包含量】54 【点击次数】0货币单位:人民币百万元 项目 2012年 2011年 一.营业收入 *** *** 已赚保费 *** *** 保险业务收入 *** *** 分保费收入 *** *** 减:分出保费 *** *** 提取未到期责任...http://www.bjinfobank.com/DataList.do?method=DataView&id=343170&db=TJ&view=view&str=FFF94f6
2.中国保险年鉴统计数据中国保险统计年鉴2018版地方_港澳_公司_全国.rar 上传者:qq_30862139时间:2020-05-15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年(excel版).rar 中国农村统计年鉴2016年(excel版).rar 上传者:cc605523时间:2021-08-09 01中国保险年鉴01中国保险年鉴 01中国保险年鉴01中国保险年鉴01中国保险年鉴01中国保险年鉴 ...https://www.iteye.com/resource/eeeem-11163730
3.中国保险年鉴20192019中国保险年鉴 年鉴年份:2019 名称:中国保险年鉴 主编:统计局 所属省份:全国范围 总编主编单位:中国保险年鉴委员会 内容简介: 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2019》(以下简称《年鉴》)创刊于1998年,由中国保监会主管、中国保险年鉴社主办,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历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年刊。2019版《年鉴...https://www.yearbookchina.com/navibooklist-n3020021412-1.html
4.中国统计年鉴[交通运输]2020中国海关统计年鉴全六卷 中央级年鉴 更多>> [金融保险]2021中国自然资源统计年鉴 [金融保险]2023中国会计年鉴 [金融保险]2023全国企业创新调查年鉴 [金融保险]2023上海水务海洋年鉴 [金融保险]2023中国税务年鉴 [金融保险]2022-2023中国信托业年鉴上下卷 ...http://www.bjghbooks.com/
5.中国保险年鉴.2021(总第25期)一般附注:《中国保险年鉴》社主办 提要文摘:本书由四个版块组成,“全国版”反映2020年我国保险业整体发展情况;“公司版”以保险公司为线索,反映各家公司的年度经营状况、资产负债与利润情况及业务统计数据;“地方版”反映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的保险市场年度状况;“附录”则收录了2020年港澳台保险业概况...http://opac.lib.uibe.edu.cn/opac/book/93a867aecae27c391095f828488be97d
6.中国保险年鉴(20022021年)中国保险年鉴(2002-2021年).zip 1.2 GB 压缩文件内容 文件名文件大小 免费共享-中国保险年鉴(2002-2021年)/中国保险年鉴2002/中国保险年鉴2002(来自马克数据网)/5月31日数据汇总.pdf 501.2 KB 免费共享-中国保险年鉴(2002-2021年)/中国保险年鉴2002/中国保险年鉴2002(来自马克数据网)/A/5月31日数据汇总.pdf ...https://www.heywhale.com/mw/dataset/6343747d89804a43e4360e96
7.中国医疗保障统计年鉴全书收录了全国及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医疗保障事业发展情况和目前医药服务发展情况的统计数据以及相关历史年份的全国统计数据。 《中国医疗保障统计年鉴-2021》为《中国医疗保障统计年鉴》2021卷,收编的内容截止至2020年年底。 二、全书分为9个部分,即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商业健康保险、医疗互助...http://www.96192.com/product/detail/888212
8.《中国医疗保障统计年鉴出版社:中国统计出版社 本类榜单:医学 分类:医学 > 预防医学、卫生学 图文详情 ISBN:9787523002759 装帧:一般胶版纸 册数:暂无 重量:暂无 开本:其他 页数:193 出版时间:2023-11-01 条形码:9787523002759 ; 978-7-5230-0275-9 内容简介 全书分为10个部分,即基本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医疗救助、医保管理、商业健康...http://m.bookschina.com/9212324.htm
9.《上海保险年鉴2023》这是一本信息密集的工具书,集合了上一年度上海保险行业的重要时事、文献和各类统计资料,具有资料详实、数据权威、反应及时、功能齐全的特点,是社会和行业交流的窗口,亦是各界可用于查考上海保险行业资料的重要指南,多年来广受业界和有关方面的欢迎。 一、2023版《上海保险年鉴》主办单位是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上海监管...http://www.tjnjw.com/diqufb/shanghai/shanghai-baoxian-nianjian-2023.html
10.中国保险行业协会统计数据全国统计信息 保险业经营数据 2018年1-2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8-04-03 2018年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8-03-09 2017年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8-03-06 2017年1-11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8-01-10 2017年1-10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7-11-27 2017年1-9月保险业经营情况表2017-11-21 ...https://www.iachina.cn/col/col41/index.html
11.只买交强险就敢上路的朋友,我来给你算笔账“保险不能改变你的生活,但是能防止你的生活被改变”。 车损险、三者险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不买不仅省不了几个钱,风险还更高。 01 为什么有人只买交强险 只买交强险,不买车损和三者险的人,其实就是抱有侥幸心理。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中国统计年鉴——2023》上面有数据的:2022年一共发生了256409起机动车事故...http://www.360doc.com/content/24/0301/11/6740375_1115654151.shtml
1.中国保险年鉴2021中国统计数据库全国 中国保险年鉴1981-2021 《中国保险年鉴2021(全国版)》统计数据:中国2020年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分布情况统计;中国2020年全国中高等院校保险院系或专业情况统计;中国2020年各人身保险公司业务统计;中国2020年各保险代... 05月15日7,340中国保险年鉴中国保险年鉴2021 ...https://www.shujuku.org/tag/%E4%B8%AD%E5%9B%BD%E4%BF%9D%E9%99%A9%E5%B9%B4%E9%89%B42021/
2.中国金融统计年鉴中国保险统计年鉴中国人口与就业统计年鉴国民...本文介绍了地理遥感生态网整理的历史年份中国统计年鉴系列,涵盖了多个领域的详细统计数据,包括经济、城市、县域、环境、财政、税务、科技、卫生、金融、保险、人口就业、劳动、农业、工业、城市建设、能源、健康养老以及农村等多个方面,为研究者提供了丰富的数据资源。 https://blog.csdn.net/m0_66892427/article/details/136695064
3.中国保险统计年鉴直辖市保费收入数据来源: 中国保险年鉴数据单位: 百万元数据说明:更新频次: 年起始时间: 2014截止时间: 2021关键字:数据实例: 品种2021202020192018201720162015 合计 限客户端查看 815.78 777.20 638.74 600.12 574.05 人保财险 限客户端查看 497.52 408.57 322.91 311.56 292.45 中华联合 限客户端查看 59.97 81.71 87.52 81.44 78.20 ...http://www.agdata.cn/dataManual/dataTable/MTE3NjI2.html
4.中国保险年鉴2020(EXCEL版)上传时间:2021-02-08 点击次数:3545 内容年份:2019(为何年鉴的内容年度跟名称年度不一致?) 下载地址: EXCEL版10金币 金币充值 常见问题:1、付款后账户金币还是零2、下载的资料名称是down.tjcn.org3、资料格式(版本)说明及所需软件下载 资料简介:中国保险年鉴2020 ...http://www.tjcn.org/tjnj/BBB/39509.html
5.中国保险年鉴2017年EXCEL版更新时间:2018-08-17 数据来源:中国保险年鉴社 关注人气: 年鉴介绍 中国保险年鉴2017 全国版\2016年各人身保险公司业务统计表.xls 全国版\2016年各保险公司人员结构情况.xls 全国版\2016年各保险公司再保险业务统计表.xls 全国版\2016年各保险公司损益表.xls 全国版\2016年各保险公司资产负债表.xls 全国版\2016...http://nianjian.xiaze.com/down/2018/zhongguobaoxiannj-xls-2017.html
6.2016中国保险年鉴2016《中国保险年鉴》(以下简称《年鉴》)创刊于1998年,由中国保监会主管、中国保险年鉴社主办,是一部全面反映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历程的大型历史性、资料性年刊。2016版《年鉴》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了2015年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 《年鉴》的撰稿、编辑队伍强大,除中国保险年鉴社和中国保监会相关业务部门之外,参与本期《...https://www.douban.com/note/594746584/
7.中国保险年鉴20022021年zldatas_admin 2022-07-18 统计年鉴 1.82k 01、数据简介 《中国保险年鉴》由中国保险年鉴社主办,是系统性的数据,能够全面反映保险市场的近十年的发展历程,是大型历史性资料,由中国保监会主管。可以全面、系统、真实地记录了中国保险市场的发展情况。组稿工作的还有176个公司编辑组(191家保险公司)和36个地方编辑组,...https://zldatas.com/126.html
8.500多个全球及各国重要数据网站集锦(老素材,而且里面的内容需要...20、 中国统计年鉴 网站:http://www.huang9.nease.net/images/jianding.htm 数据:中国宏观经济数据 21、 联邦储备存款保险公司 网站:http://www.fdic.gov 数据:美国各类大小银行数据 22、 美国劳工部 网站:http://www.bls.gov/data/home.htm 数据:美国实体经济主要数据指标 ...https://www.shangyexinzhi.com/article/2689667.html
9.2023中国保险年鉴(附光盘)2023中国保险年鉴(附光盘)北京博鉴年鉴专营店 中国保险年鉴社编 京东价 ¥ 促销 展开促销 配送至 --请选择-- 支持https://item.jd.com/10044567655226.html
10.2021中国卫生降统计年鉴数据统计分析药讯中心(一)本资料主要来自年度卫生健康统计报表,一部分来自抽样调查。 (二)人口和社会经济数据摘自《中国统计年鉴》以及公安部、教育部、民政部统计资料,基本医疗保险数据摘自国家医保局,各国卫生状况数据摘自世界卫生组织《世界卫生统计》和全球卫生观察站数据库。 https://www.hnysfww.com/mobile/article.php?id=3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