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陆家嘴金融城,纠纷治理工作室+1,白皮书+1,典型案例+22
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成立十年来,在深化金融改革、扩大金融开放等方面先行先试,创新硕果累累。在这片热土上,全国基层法院首家金融审判庭是如何为金融创新开放提供司法支撑的?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大局又取得了哪些新成效?
11月22日下午,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以下简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联合上海自贸区陆家嘴管理局在上海金茂大厦30层陆家嘴会客厅举行“浦东法院陆家嘴金融城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揭牌成立暨工作室专题活动,并召开新闻发布会,发布服务保障上海自贸试验区建设十周年金融商事审判工作白皮书及典型案例。本场新闻发布会是奋力推进上海法院工作现代化系列发布会的第28场。
工作室揭牌
“枫桥经验”在自贸区的新实践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围绕“学思想、强党性、重实践、建新功”的总要求,扎实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强金融案件诉源治理,着力构建与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相适应的金融司法服务保障体系,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与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陆家嘴管理局经过协商,决定共同成立“浦东法院陆家嘴金融城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以下简称工作室)。工作室揭牌成立活动由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毛海波主持。
工作室以源头化治理、多元化解纷、可视化引领、数字化赋能为特色,以纠纷化解、联合驻点、示范判决、风险提示、宣传引导为主要功能,积极发挥地处陆家嘴金融核心区、贴近金融纠纷源头和一线的优势,践行能动司法,回应市场对金融司法和金融纠纷诉源治理的迫切需求。目前工作室共有10家合作机构,包括2家仲裁机构、1家公证机构和7家调解机构,共同致力于探索现代化金融纠纷治理方式。
重磅发布
自贸区十年金融商事司法经验
新闻发布会上,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包晔弘通报金融商事审判工作机制及创新举措,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金融审判庭主持工作的副庭长余韬介绍案件审理情况及22起典型案例。发布会由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政治部副主任、新闻发言人王治国主持。
白皮书显示,2013年11月至2023年10月,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共受理涉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商事案件11.14万余件,审结11.11万余件。从案件类型上来看,信用卡纠纷和金融借款合同纠纷的案件数量最多,占比分别达41.9%和40.4%,融资租赁纠纷案件次之,占比为12.8%。此外,近年来私募类委托理财纠纷案件数量不断攀升。从结案方式看,除金融机构集中起诉的信用卡案件外,以判决结案的案件29897件,占45.9%,调解23103件,占35.5%,体现了浦东新区人民法院推动金融纠纷多元化解的有力成效。
白皮书分析,随着金融行业转型升级,新型疑难案件不断涌现,呈现出政策关联纠纷多发、协同治理意义凸显、互联网金融发展迅速、案件审判难度增加等特点。特别是基于传统金融业务衍生的资产证券化、信托收益权等金融产品以及多层嵌套、明股实债等新类型金融交易产品层出不穷,金融交易结构更为复杂,这对司法保障提出了新要求。
会上,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发布了包括金融借款、信用卡类纠纷,资产管理类纠纷,融资租赁、保理类纠纷,保险类纠纷,证券、票据及金融衍生品类纠纷5大类型在内的22起涉上海自贸试验区金融商事审判典型案例,积极发挥典型案例的示范作用。
会后,浦东新区人民法院金融庭审判团队负责人孔燕萍以《金融资产管理类纠纷的主要法律问题及裁判思路》为题,向金融机构代表作专题讲座。
持续发力
提升金融司法服务保障能级
下一步,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将依托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继续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协同司法、行政、仲裁、公证、调解等各方,共同推进金融纠纷的预防和化解。
一是以精细化协作形成金融解纷闭环。不断加强与调解机构、仲裁机构等解纷主体在“抓前端、治未病”方面的深度合作,持续优化对接协作机制,以法官工作室为中心,共同绘制金融纠纷化解的同心圆。
二是以规则引领推进金融诉源治理。努力发挥法官工作室地处陆家嘴金融贸易核心区优势,贴近金融活动和金融市场主体,更好地发挥司法的规则引领功能,实现金融纠纷有效预防和前端化解。
三是以数字赋能强化金融风险防范。充分运用“数字法院”建设的成果,通过司法大数据场景应用、金融类案要素式全流程网上办案系统等方式,把个案纠纷处理纳入金融领域协同治理的大局中,不断提升风险防范的精准性和有效性。
“枫桥经验”跨越甲子,薪火相传,历久弥新。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将继续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努力在金融解纷领域探索形成新时代“枫桥经验”的陆家嘴样本。
代表委员点评
沈铱
上海市人大代表,上海烟草集团浦东烟草糖酒有限公司陆家嘴专卖署(分公司)副经理
浦东新区人民法院的金融审判工作政治站位高、创新举措多、保障力度大,通过在金融机构集聚的陆家嘴金融城设立金融纠纷治理法官工作室,协同多方力量公正高效化解金融纠纷机制、防范金融风险,积极回应金融市场司法需求,很好地把金融审判工作融入了基层社会治理和矛盾化解,让我们看到了浦东新区法院在金融审判领域坚持和发展好新时代“枫桥经验”的信心和决心,以实际行动践行“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期待工作室在金融纠纷治理方面取得更多的成果,在更高层次、更广范围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建设和引领区建设提供有力的司法服务保障,为经济社会的健康发展流入源源不断的正能量。
陈贵
上海市政协委员,安杰世泽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涉上海自贸试验区
金融商事审判典型案例目录
一、金融借款、信用卡类纠纷案件
1.某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上海某商业贸易有限公司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应收账款质押的司法规制
2.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与余某某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涉金融电子合同纠纷的裁判路径
3.中国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行与朱某某等金融借款合同纠纷案——抵押权预告登记优先受偿效力的司法判定
4.邱某与某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太平洋信用卡中心信用卡纠纷案——发卡行有权依约根据持卡人资信状况调整信用卡额度
二、资产管理类纠纷案件
1.吴某与某国际信托有限公司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信托公司在通道类业务中仍应尽到合理注意义务
2.周某某与某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等私募基金纠纷案——管理人的实控人参与推销、管理私募基金造成投资者损失的责任承担
3.张某某与上海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金融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资管产品管理人的自主管理范围认定
4.王某与上海某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委托理财合同纠纷案——资管计划项下投资者的损失能否确定原则上应以资管产品清算为前提
三、融资租赁、保理类纠纷案件
1.某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与铜陵某科技有限公司等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售后回租中瑕疵交付的融资租赁合同并非当然无效
2.上海某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某市人民医院等融资租赁合同纠纷案——租赁物部分真实情形下“名为租赁实为借贷”之司法认定
3.某国际融资租赁有限公司与上海某公寓管理有限公司等保理合同纠纷案——有追索权保理合同解除的法律后果
4.深圳某商业保理有限公司与荆州市某电池有限公司等保理合同纠纷案——以票据转让作为债权转让方式的保理纠纷的司法处理
5.某融资租赁(上海)有限公司与某建设集团有限公司等保理合同纠纷案——保理人向应收账款债务人附条件返还已给付应收账款的性质及效力认定
四、保险类纠纷案件
1.李某与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保证保险和自物担保的合理履行顺位认定
2.某金融租赁有限责任公司与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内蒙古分公司财产保险合同纠纷——融资性信用保险合同纠纷的裁判路径
3.上海某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某财产保险有限责任公司等保证保险合同纠纷案——保证保险合同中“约定受益人”条款的有效性认定
4.顾某某与某健康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保险合同纠纷案——商业护理险“长期护理状态”的司法认定
5.中国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营业部与陈某等保险人代位求偿权纠纷案——保险人有权向有偿代驾人行使车辆损失保险的代位求偿权
6.蒋某某等与某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中暑伤亡是否属于意外伤害险理赔范围的司法审查
五、证券、票据及金融衍生品类纠纷案件
1.某银行(中国)有限公司与某生活电器(中山)有限公司等金融衍生品交易纠纷案——汇率掉期交易提前终止的违约责任
2.张某与某证券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浦东新区浦东南路证券营业部证券认购纠纷案——合理界定金融消费者的保护限度
3.清河县某自行车销售有限公司与上海某汽车传感器有限公司票据追索权纠纷——“期前提示付款”中电子商业汇票持票人的票据追索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