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3月11日下午,临沂市发布了2018年消费维权十大典型案例。
一、虚假宣传销售地下停车位案
二、违法销售保健品案
三、网络销售作弊电子计价秤案
四、罗庄区刘某无证生产食用油案
五、化肥使用不当造成辣椒减产案
六、兰山区某餐饮单位使用工业盐案
2018年,按照日常监督检查计划,执法人员在对兰山内某小吃店进行检查时,发现该餐饮店厨房灶台上放置的不锈钢快餐杯内存有少量盐产品,正在用于加工食品,厨房原料存放区存有若干盐产品,且无标识、无产地、无规格。经现场抽取样品并送至山东省海洋化工科学研究院检验后发现,送检样品不符合加碘精制盐二级技术指标要求,系工业用盐。郑某采购使用此盐的行为涉嫌刑事犯罪,已依法将此案移送公安机关。
七、某酒业公司生产超范围使用食品添加剂纽甜白酒案
八、4S店强制购买车辆保险案
九、郯城某建陶公司销售劣质瓷砖案
2018年12月,河南商丘赵先生投诉其在郯城县某建陶有限公司购买的瓷砖存在严重色差、平整度差等问题。经查,该批产品确实存在质量问题,并责令商家一次性赔偿投诉人8000元,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立案调查。
十、莒南县某卫生室标价不规范案
2018年4月20日,有市民投诉其在莒南县涝坡镇大岭卫生室就医购买中药,前期中药价格为25元/副,现在涨价至53元/副,认为价格不合理,要求退还差价。经调查,举报人长期在该卫生室购买中成药未及时结算,该卫生室药品价格调整未及时告知,明码标价不规范。执法人员责令该卫生室及时改正,退还差价2200元,并进一步提高明码标价自律意识。
此外,临沂市发布了2018年临沂消费维权十大投诉热点。根据综合分析,交通工具类占总投诉量43.14%,连续5年稳居投诉榜首。
1.交通工具类连续5年居投诉榜首
2018年,全市各级消协共受理交通工具类投诉3459件,占总投诉量的43.14%。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汽车及零部件质量问题、售后服务、保险、贷款等方面。
2.家用电子电器类“三包”问题多
2018年,全市各级消协共受理房屋及建材类投诉1481件,占总投诉量的18.47%。主要反映“三包”期内商品出现质量和售后问题时商家和厂家互相推卸责任,故意设置退换货障碍,网购家电商品退换货耗时长,维修服务不到位等问题。
4.服装、鞋帽类投诉持续不断
2018年,全市各级消协共受理服装鞋帽类投诉901件,占总投诉量的11.24%。投诉问题集中在商品质量、“三包”义务履行、涉嫌假冒知名商标等方面。
5.日用商品中婴幼儿日用产品问题突出
2018年,全市各级消协共受理日用商品类投诉255件,占总投诉量的3.18%。主要反映不良商家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售后服务不到位等问题。其中,婴幼儿日用产品质量问题较为突出。
6.电梯投诉成新热点
7.食品经营类占食品投诉“半壁江山”
2018年,受理食品经营类投诉5520件,占食品投诉数量的52.2%。主要反映销售变质、假冒、过期食品,销售食品内有异物、标签标识不符合规定,网络销售不符合规定标准的食品等问题。
8.保健食品类质量问题突出
2018年,受理健食品类投诉184件,占食品销售环节投诉数量的3.2%。投诉对象主要是保健食品网络旗舰店、健康生活馆、保健食品专营店、贸易商行等,主要反映产品质量不合格、食用后身体不适、夸大产品功效、销售三无产品等问题。
9.餐饮环节类占食品投诉近三分之一
2018年,受理餐饮环节的投诉2971件,占食品投诉数量的28.1%。投诉对象主要是小餐饮、小吃摊、学校周边餐饮、学校工地食堂等,主要反映饭菜变质、餐饮环境卫生差、无证经营、使用不合格食品原料加工食品等问题。
10.价格收费类不可忽视
2018年,受理价格投诉举报2625件。投诉问题主要集中在停车收费、房地产和物业管理收费、药品价格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