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借钱给B,但B赖着不还。A决定起诉B要求还钱。在诉讼过程中,A发现B的工厂仓库里有一批货物,认为可以用来偿还债务,于是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希望查封这批货物以防止其被转移。
法院受理了A的保全申请,但要求A提供相应的担保。然而,A不愿用自己的财产作为担保,因此选择向保险公司购买诉讼保全责任险。A将保险公司出具的保单提交给法院后,法院认为A已经满足了保全申请的要求,于是启动了诉讼保全程序,对B工厂内的货物进行了查封。
然而,在诉讼过程中,第三方C突然出现,声称这批货物并非B所有,而是他交给B代为保管的。C表示,由于法院的保全措施导致他无法正常使用这些货物,给他带来了重大损失,因此要求A进行赔偿。
法院经过调查,确认了C的陈述,并裁定A的保全措施存在错误,需对C进行赔偿。此时,A就可以按照诉讼保全责任险的合同约定,向保险公司提出赔偿申请,向C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因此,在借贷纠纷中,A作为债权人面临B可能转移财产的风险。为了确保自己的权益得到保障,A可以选择向法院申请诉讼保全,并通过购买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诉责险)来规避可能因保全错误而引发的赔偿责任。
二、诉讼财产保全概述
在涉及财产给付或债权清偿的诉讼中,一个常见的挑战是尽管原告(债权人)最终赢得了官司,但可能因为被告(债务人)在诉讼过程中转移、隐匿或变卖了财产,导致即使获得胜诉判决,也无法真正兑现债权。这种情况让债权人的合法权益无法得到保障。
那么,如何避免这种尴尬的局面呢?答案就是及时申请财产保全。
财产保全通常由原告提出,经过人民法院的审查,决定是否采取查封、扣押、冻结等措施,以确保未来判决生效时,有可供执行的财产。
但值得注意的是,申请财产保全并非无条件的。原告需要提供等值的担保物,以应对可能因保全申请不当而给被告带来的财务损失。如果法院认为原告的保全申请不合理,导致被告遭受了损失,那么法院可以使用原告提供的担保物来赔偿给被告。
三、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诉责险)介绍
保险对象一般为民事诉讼案件中的原告,个人和企业(国内或者国外皆可)都支持。保险期限根据诉讼类型以及风险评估情况确定,一般为一到两年。
(一)诉责险相较其他形式担保方式的优势
目前主要的担保形式有现金担保、银行担保与保险保函。
2、银行诉讼保全担保是以银行的信誉作为担保,一般都是有条件的保函,条件苛刻,手续繁琐,耗时长。
3、诉讼责任险保函具有低成本、高效率的特点,与现金担保、银行担保具有同等效力。
(二)不接受的案件
1、反担保:原告向法院申请了财产保全,把被告财冻结,但被告不服,向法院申请解除,这个时候买的就是反担保。
2、用第三人财产进行担保
3、与担保公司共保
4、海事法院审理案件
四、报价所需材料
当寻求诉讼财产保全责任保险(诉责险)的报价时,需要准备以下必备材料:保全申请书、诉状,以及能够支撑胜诉的关键性材料。
(一)投保详细资料清单:
1、被保险人的身份证明:对于个人,需要提供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原告和被告);对于企业,需要提供公司营业执照和法人身份证的正反面复印件。
2、案件资料:包括起诉状、证据清单、提交给法院的全部证据材料、案件受理通知书、财产保全申请书,以及财产保全资料线索材料。
以上所有资料均可提供复印件或照片形式。
(二)保险公司主要审核事项
1、通过查看起诉状了解案件的基本情况和背景。
2、判断申请保全的主体是否适格,是否超过了起诉时效,以及管辖法院是否存在问题。
3、评估申请人的诉讼请求是否有明确的法律依据。
4、审核保全标的及保全金额是否合理,以及可能给被申请人带来的损失。
5、检查案件提供的证据资料是否充分且完整。
1、费率问题:诉责险的费率通常为保全金额的万分之5至15。具体费率需要保险公司根据起诉材料(起诉状、证据材料、保全申请、财产线索)进行审核,评估承保风险后进行上下调整,最终确定准确报价。部分案件因败诉风险较大,保险公司可能选择拒绝承保。
2、保险公司选择:在选择诉责险的保险公司时,需要注意该保险公司是否在诉讼法院的认可名单内。某些法院可能对承保的保险公司有特定要求,如国资背景或指定几家保险公司。
3、刑事案件财产:目前诉责险主要承保纯民事诉讼领域的财产保全业务,暂时不涉及刑事附带民事的情形。
六、结语
通过了解诉责险并遵循正确的购买流程,原告可以更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同时减少因诉讼保全可能产生的风险。购买诉责险不仅可以为原告在申请诉讼保全时提供有效的保障,还可以降低因保全错误而引发的经济赔偿风险,是一种值得考虑的风险管理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