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记者汪慧实习生邓欣桐
“今天来提取存款,看买点什么理财或者保险产品合适,现在收益越来越低,资金规划很重要。”1月18日,在某国有银行海甸支行,一市民准备取出存款,重新做打算。
对于广大储户来说,资金放在哪里收益有保障,就想把存款往哪里“搬”。随着近期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纷纷下调存款利率,储户的长期资金出现“存款搬家”的现象也更明显。
记者走访多家银行和保险机构了解到,眼下收益不确定的情形下,银保渠道储蓄型保险的竞争力和吸引力相对上升。可是保险≠存款,存款搬家是否值得?新形势下该如何理财?
哪种理财方式走俏?
银行利率下降催热储蓄型保险
“当前的存款利率吸引力太低了,实在不知道该买什么理财产品。”银行下调了存款利率,今年该怎么做资产配置?这可能是不少储户最近在考虑的问题。
事实上,商业银行去年就进入“全面降息潮”。在最近一次调降存款利率之后,五大国有行的3年期和5年期定期存款利率(整存整取)分别为1.95%、2%。其中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调整前为2.2%,本轮调整后,首次跌破2%。
2024年伊始,多家城商行、农商行、村镇银行也加入存款利率的调降队伍。在海南省内,利率水平一向具备优势的海南银行、海南省农信社等本地金融机构和海口苏南村镇银行、海口联合农商银行等规模较小的金融机构也加入了“降息”队伍。
“目前5年期挂牌利率是3.65%,三年期是3.45%。”海口苏南村镇银行一名负责人介绍。新海南客户端、南海网、南国都市报记者梳理发现,该行去年上半年的五年期利率还能达到4%。
在海南银行官网,最新的一份标注“自2024年1月8日起正式生效”的利率表显示,五年期挂牌利率为3%,对比该行去年利率,现行利率亦做了下调。
银行存款再度“降息”,让不少追求保本保收益的银行储户感到焦虑,不少人也开始寻找收益更高的理财工具。
“一些居民自发地把储蓄取出,转而投资收益较高的产品,包括把存款在不同银行间转移,或者投向投资市场、基金市场、保险行业等,实现利益最大化,就是所谓的‘存款搬家’。”一位银行业人士向记者解读道。
储蓄型保险为何走俏?
保险≠存款,“搬家”需谨慎
海南保险业人士推荐储蓄型保险。
记者了解到,终身寿也出现了不少变化,此前3.5%的终身寿产品非常好卖,但已全面下架,目前只有3.0%预定利率产品和2.5%定价利率+分红产品。
那么金融人士口中的“增额终身寿”是什么产品?为何走热?
明亚保险经纪人胡蓉介绍,“这类保险区别其他金融理财特点之一,就是终身锁定利率、复利增值,在市场利率不断下行的情况,终身锁定利率的特点对比其他跟随市场利率的产品,其长期优势就凸显出来。”
她解读称,市场上大部分储蓄型保险分为增额终身寿和年金,银行大部分销售的产品是增额终身寿,因银行覆盖面大,所以其占比更大。但其实,这两个险种并无绝对的优劣之分,都可以复利增值和创造现金流,重点还是看是否匹配需求,如不匹配,长板也会秒变短板。另外随着市场整体走低,确定收益越来越难,就出现分红型产品,并会成为主流,它通过调低保证部分,让更多资金进入权益投资,去博取高收益,是一种与客户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模式。
据胡蓉介绍,增额终身寿险的优点主要是灵活,回本后,客户在规定的比例内可根据需要减保领取,也可全额退保;年金的优点恰好是不灵活,但它专款专用,能提供与生命等长的现金流,活多久领多久。
记者根据业内人士的解读作了一个总结:增额终身寿适用做长期规划人群,主要以强制性储蓄,达到为未来存储一笔可观的费用;年金则强调投保后,每年以年金的形式返还一定数额。这两种储蓄型产品都不适合短期内寻求高收益、急需使用钱的人群。
当前形势如何理财?
从家庭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综合配置
岁末年初是传统的资产配置时期,不少家庭经过一年的积累,会有一笔余钱进行资产配置。在利率不断下行的背景下,该如何根据自身理财目标合理配置?
多位银行理财经理提示,应该结合需求理性配置,收益率可能更高的理财产品存在净值波动,要理性认识风险收益关系。
“科学的家庭资产配置,不是单一看某一个局部的投资收益的,也不纯粹看某一年投什么,而且应该是从家庭的全生命周期多元化综合配置,通过排兵布阵来提高整体收益。就像一个将军带兵打仗,既要有炊事兵、工程兵,还要有侦察兵、步兵等,家庭资产配置也是如此。”胡蓉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