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年10月,精算盘为我投保了「小蜜蜂3号」意外险作为员工福利。
24年4月28日,我到世纪公园打篮球,不慎崴了左脚。后来实在疼痛难忍,于是到周浦医院拍了CT,确诊“脚踝软组织损伤+脚后跟骨裂”。
经常打篮球的朋友们都知道,崴脚在球场上太常见了。所以我也没太放心上,满脑子想着可以跟徐老师请个假,在家摸鱼了:)
wok,姜还是老的辣!我都忘了自己买过意外险了。
想到理赔后能多一笔横财,我赶紧把医院开的票票捂捂牢。
心里暖洋洋的,好像脚都没这么疼了。
第二天,到医院拍核磁复查。病情没有预想的严重,没必要动手术。
医生给我开了点消肿的外敷药外,建议我康复期买个护踝戴一戴。
可是,医院药房哪来的护踝呢?
于是医生开了一张处方单,指引我到医院边上的一家药房去买。
我暗暗心惊:天天帮别人科普“院外购药”,今天自己竟然也能碰上一回。
去院外购药前,机智的我先找到同事-理赔专家Katy咨询。
得到两个建议:
1.康复类护具,普通意外险一般不能报销。除非让医生开出必须用到护具的证明,还能跟保险公司争取一下。
2.院外药房里售卖的护具,品质差、性价比不高。
我也不乐意把事情搞复杂,护踝不如上淘宝自费买个好点的。
到家后,我把医院发票一张张输进excel,想看看能赔多少钱。
大部分费用都从医保个人账户里出掉了,自己真金白银也就掏了121.8元。
所以意外险理赔,就相当于把个人账户支出的部分套现了。
过了3个工作日,小马理赔的结案通知书就发过来了。
怎么才726.4元?比我自己算的少了180块,不能忍!
在我发作前,Katy赶忙做出解释:赔付比例80%,这是按照“未经社保报销过”的比例结算。
不可能啊!作为徐老师小助手,我不会犯这样的低级错误:每笔费用,我都拉过医保卡啊。
Katy再次解释:上海地区的门急诊,很少从医保统筹账户里出钱。统筹账户没出钱,就定义为“未经社保报销”。
get到了新知识点!不得不说,还是Katy细啊!
又过了大概2天,赔款打到了卡上,气也就消了。
一点碎碎念
总结一下,本期理赔案例带给我们的启示:
1.保单年检很重要,从业者也会忘记自己买过什么保单。
2.出险后,建议早点找理赔老师咨询,有很多意想不到的细节。
3.即使没法医保报销,也请每笔费用都拉一下医保卡。
理赔协助是保险服务中份量最重的环节,更是我们精算盘团队智慧的结晶。
精算盘团队每年都要处理上百起理赔:
无论是简单/复杂案件,找个靠谱的人指导,都将事半功倍。
简单案件,可以找我们优先沟通,提供最便捷的方式;
复杂案件,会帮你精心准备材料,与保险公司沟通协商。
如果有需要,可以私信我们。
徐老师,毕业于复旦大学,北美准精算师,中国精算师协会创始会员,复旦大学精算硕士客座讲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