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统筹的支付范围有基本诊疗项目和基本药物两大类。诊疗项目包括血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大便常规检查、血糖测定、尿糖测定、胸片、心电图、黑白B超、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输液、皮试、洗胃、清创缝合、导尿,共计15项。符合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支付范围并属于《国家基本药物目录》类别的药品均可纳入门诊统筹的支付范围。另外,基本医疗保险中把参保人员的门诊费用纳入统筹基金报销的范围。
城乡居民医保门诊报销政策是:门诊统筹报销政策、门诊特殊病种报销政策、门诊慢性病报销政策、门诊大病保险报销政策、门诊药品报销政策。
一、门诊统筹报销政策
城乡居民医保门诊统筹报销政策是指在门诊医疗过程中,由医保基金对治疗费用进行统筹和报销,这样就可以减轻居民的医疗费用负担。在门诊统筹报销政策下,居民只需支付一定的自付比例,剩余部分由医保基金进行报销。
二、门诊特殊病种报销政策
门诊特殊病种报销政策是指城乡居民医保对一些特殊病种的门诊治疗费用进行报销。居民在门诊治疗这些疾病时,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三、门诊慢性病报销政策
门诊慢性病报销政策是指城乡居民医保对一些慢性病的门诊治疗费用进行报销。这些慢性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等。在门诊治疗这些疾病时,居民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四、门诊大病保险报销政策
门诊大病保险报销政策是指城乡居民医保对一些大病的门诊治疗费用进行报销。在门诊治疗这些疾病时,居民可以享受更高的报销比例,减轻医疗费用负担。
五、门诊药品报销政策
门诊药品报销政策是指城乡居民医保对门诊药品费用进行报销。在门诊治疗过程中,医生开具的药品费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得到报销。这样就可以减轻居民的药品费用负担,提高医疗保障水平。
以海南为例,门诊医保的报销范围包括12种慢性特殊疾病:银屑病、多发性硬化症、艾滋病、肢端肥大症、C型尼曼匹克病、中重度特应性皮炎、克罗恩病、血小板减少症、特发性肺纤维化、亨廷顿病、肌萎缩侧索硬化、过敏性哮喘。
注意要点
异地居住参保人员申请上述12种慢性特殊疾病门诊治疗的,由各级医疗保险经办部门负责认定。异地居住参保人员在异地发生的医疗费用,可通过就医地已开通门诊慢性特殊疾病联网直接结算的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联网直接结算;未实现异地联网结算的。
参保人员申请两种门诊慢性特殊疾病治疗,其中一种是这12种慢性特殊疾病的,各按相应病种待遇标准执行,可计入个人年度基本医保统筹基金最高支付限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