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市场上的代餐产品分为两个种类,全部代餐和部分代餐。全部代餐就是三餐长期全部吃代餐,而部分代餐就是只在某一餐或者某两餐来吃代餐。这些代餐食品的热量不一,不过都是以限制你摄入热量为目标,从而达到减肥的效果。
除了热量之外,代餐食品普遍都会宣称提供人体所需的维生素、矿物质和膳食纤维等各种营养摄入,确保身体健康。此外,代餐食品中都含有高膳食纤维来增加饱腹感,减少身体对食物的摄入,达到辅助减重的目的。许多消费者为了能快速简单的减少体重,便开始购买代餐产品来帮助自己减肥。
目前市场上的代餐食品大多以“低能量+高饱腹+营养合理”概念为主,派别可分为奶昔派、蛋白派、蔬果纤维、杂粮派。
记者从专业人士处了解到,这几种代餐食品都存在各自的缺陷,奶昔类因为不需要咀嚼,缺少口腔刺激后会减少消化酶的分泌,不利于营养物质的吸收。蛋白粉类一旦摄入过剩,会增加肝脏和肾脏的代谢负担,长期负荷会对脏器产应危害。蔬果纤维中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钙质和铁质等等众多营养素的含量都十分的不足。这种状态下,为了维持必要的日常活动甚至运动,人体先消耗的是肌肉,而不是脂肪。杂粮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食用的,因为杂粮中含糖较高,对血糖较高人群的身体健康是不利的。
“长期只吃代餐粉,不吃‘正餐’,这种做法肯定是不科学的。人体需要的营养是全面的,如果刻意偏重或避免某种营养素,就容易引起营养失衡导致健康出现问题。”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营养师表示,“代餐食品并不能代替日常食物中谷薯类、新鲜的蔬果类、肉蛋奶及豆类等食物中的天然营养素,长期食用代餐食品易造成营养不良、甚至出现疾病。”
不被监管的代餐产品
代餐食品最早出现于临床,当病人出现无法进食的疾病时,会使用一些营养粉做成肠内营养液供病人使用。这些营养粉一般由专业的临床医用食品生产商,按照科学比例配比营养素后,生产出来专供医院使用。也有说代餐食品源自于军队和航天宇航员等特殊职业的工作需要。因此,代餐食品问世之初,并不是以健康瘦身为导向的。
目前,在中国保健食品的27类功能中,已经包含了减肥功能,也有一批具有减肥功能的“蓝帽子”代餐保健食品在销售。截至2018年6月,国家有关部门总共批准了392个减肥功能产品。所谓“蓝帽子”需要企业具有保健食品的研发和生产能力;同时产品还需要在国家指定实验室进行包括产品稳定性实验、动物试验、减肥功能试验后,再经过专家组审评和主管部门审批,这有效提升了行业的门槛和规范性。
而目前市场上的代餐食品,基本都不适于保健食品,无法取得保健食品资质,这也反而让这些企业没有被纳入到保健食品管理中,最终使得代餐企业绕过了上述的监察。
鱼龙混杂的代餐产品
2019年初,由广东省农村电子商务协会、华南理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联合发布首份代餐粉行业白皮书。据白皮书显示,截至2018年我国已有406家企业从事代餐粉市场。代餐粉市场出现强劲的上升势头,并逐年保持30%以上的增长率,预计到2023年,市场需求规模将从目前的60亿元增长到180亿元。
白皮书还指出,从销售渠道看,目前代餐粉主要以线上销售为主,包括电商、微商等。80后和90后成为消费主体。从淘宝数据看,超出80%的代餐粉购买者为女性,而从买家职业看,公司职员占40%左右,学生占比逾20%,18—30岁购买者占70%以上。
白皮书分析,在众多的代餐粉中,目前网售的代餐粉中卖得最好的为五谷粉、青汁粉和代餐奶昔三大类。其中,青汁粉和代餐奶昔都主打减肥瘦身。综合看来,减肥瘦身是购买代餐粉的最主要动机,其次才是出于养生考虑。
据了解,除了个别头部企业拥有自己的生产线之外,目前代餐市场的企业模式非常相似,企业大都选择以代工的方式完成生产。在已有的成熟配方之下,根据企业选择,最终生产出来的代餐食品成本普遍在一盒20元以下,企业以网络平台和微商为重要销售渠道,最终的销售价格从几十元到几百元不等。
从市场需求来看,目前很多人使用代餐食品的目的就是减肥。产品的生产者也并不懂营养学,只是考虑了降低产品热量让消费者达到减肥的效果,对营养配比知之甚少。消费者在不清楚其中利害的情况下,被销售人员以各种减肥瘦身效果所吸引,从而盲目购买和食用。
更有甚至,一些不法商家为了达到产品减肥瘦身的效果,在产品原料中添加了药物成分,这种被加了“药”的代餐食品一旦长期服用,后果不堪设想。
国家食药监总局曾通报,食药监部门发现有减肥代餐类产品添加违规药物的违法行为,提醒消费者要理性购买和服用减肥类食品。
选择正规的代餐食品
在我国2016年正式实施的《保健食品注册与备案管理办法》中定义: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
因此,对于消费者而言,在选择代餐食品时,不应选择带有“减肥”字样的产品。从产品的购买渠道上,应选择正规渠道购买,在宣传语中不涉及“减肥”、“医疗”、“低价”、“海淘”、“保税仓直发”等标签。消费者可在购买前,确认企业资质及其购买渠道,避免买到假冒伪劣商品。
据悉,代餐的原理并不是节食挨饿,科学代餐虽然比普通正餐的热量低,但并非低于人体的基本需求,并能确保为人体充分提供所需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以及膳食纤维等身体必需的营养元素,让人健康的瘦下来。除此之外,它还包括了钙、铁等其它直接参与你身体的脂肪代谢的营养素,为减肥助力。
针对目前市场上品类繁多的代餐产品,选择单一品类的代餐产品容易出现营养不均衡的问题,对于减肥非常不利,应合理搭配代餐食品的类型,选择营养成分较为全面、热量偏低的代餐套餐产品食用。
代餐食品具有快速瘦身的效果,但是一旦停止,开始恢复正常饮食后很容易出现反弹。最重要的是,代餐粉相比一日三餐在味道上存在着巨大的落差,认为代餐食品不好吃是一个普遍的认知。毕竟生活赋予我们享受美食的权利,怎能轻易辜负。
原创推荐
探访“一颗大”种植园——看“高素质”西红柿是如何打造出来的
视频推荐
吃石榴不吐籽引发肠梗阻
配料表和配料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面包将告别脱氢乙酸钠
吃辣还有这样的好处
食用油散装运输强制性国标发布
热点排行榜
中国食品安全报社主办地址:北京市丰台区南四环西路188号-区16号楼邮编:100070
中国食品安全网是我国食品安全领域国家级专业新闻媒体。是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领域获得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的国家级互联网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