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50%为学生!这些问题不能忽视

“小小年纪怎么得了抑郁症”“我们的孩子怎么了”……面对这一现状和问题,家庭、学校、医疗机构和社会该如何共同发力,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护航?

青少年心理问题有“症”可循

疫情对心理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一开始会出现躯体症状,如心动过速、心动过缓,还有不少孩子会表现为各种疼痛,头疼、眼睛疼、牙疼、肚子疼,有时甚至会有恶心、呕吐、心慌、发热,但做检查之后又查不出问题。如果孩子出现这种情况,老师和家长就要注意了,孩子有可能通过身体表现来告诉你:“我不太好。”

实际上,当前青少年出现心理问题,也与新冠肺炎疫情有关。

北京市青少年法律与心理咨询服务中心主任许建农曾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疫情期间常见的青少年心理问题,如果不在后疫情时代加以解决,将有可能成为一种惯性,影响到孩子长期的学习、生活和人际交往。

在一份面向全国10万青少年开展的抽样调查显示,新冠肺炎疫情对青少年群体的心理状态和生活状态产生了较大的影响。近半数的受访青少年认为自己受到“憋闷”“恐惧”“紧张”情绪困扰,约三成受访者表示“全天基本离不开手机”,还有10%的青少年“一天中什么也干不下去,就是玩游戏”,甚至出现因为玩手机和游戏导致家庭矛盾的情况。

对此,许建农就如何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向广大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提出了五点建议。

第一,识别与接纳自己的情绪。青少年处于焦虑、紧张、烦躁的状态中时,首先应识别并接纳自己的情绪,认识到产生负面情绪是一种正常的状态,只有这样才能静下心来寻找解决办法。

第二,将注意力集中到学习、工作、家庭本身。作为青少年、家长和教育工作者,应对疫情最好的方式就是把注意力集中在自身应该做的事上,学生把注意力集中在学习上,家长、老师把注意力集中到工作上,集中到照顾监护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上。

第三,改变行为模式,目标细化,提高自我管理能力。在疫情期间,很多孩子形成了懒散、拖延等不良作息习惯,在恢复正常学习生活之后,容易产生焦虑、恐惧情绪。遇到这种情况,建议将完成学业任务的目标一步步细化,先完成容易完成的,焦虑感和拖延就可能慢慢缓解。

第四,积极沟通,强化社会支持系统。青少年心理不成熟,承受能力较弱,这时家长应更多地跟孩子沟通,让孩子把心里的恐惧、忧虑说出来,从而减弱青少年的心理压力。

第五,阳光心态,科学防护,劳逸结合。阳光心态不仅仅指孩子们,家长们自身的心理健康也很重要,生活中不要把消极、恐惧的心态传递给孩子,否则心理疾病也像生理疾病一样,容易传染。

“如果发现青少年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比如创伤后应激障碍、幻觉、严重的睡眠障碍等,应该及时到医疗机构、专业部门寻求帮助。”许建农强调。

中科院院士陆林在科普栏目《科创中国·院士开讲》中也有关于新冠疫情对人类心理影响的推测,他表示,这种心理层面的影响将持续至少20年。

他给出了一份数据,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全球新增超过7000万抑郁症患者,9000万焦虑症患者,数亿人出现失眠障碍问题。

世界卫生组织近期发布的一份报告也显示,在新冠大流行的第一年,全球焦虑和抑郁的发病率大幅增加了25%。陆林提醒,在当前的社会环境,经济下行压力下,大众应该做好长期心理准备,及时调节情绪,保证睡眠。

家长以为孩子“青春叛逆”

实际上是抑郁症在作祟

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副教授杨光富表示,不管是小升初,还是初中升高中,课业压力骤增都让许多孩子出现不同程度的不适应,厌学、睡眠不佳、焦虑……严重者已经出现抑郁症状。“升学阶段的青少年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在业界已经是一个共识。”

也有很多家长表示,对于面临升学压力的学生来说,他们的一些负面情绪无处安放,“或者是自己消化,或者只能将学校里的压力释放在家里。”

对此,有专家表示,一般情况下,孩子本身存在调节能力,可以自行疏导心理压力,但也存在孩子年龄较小或自我调节无效,导致心理压力持续存在的情况,此时家长可先通过以下手段帮助孩子疏导。

2、陪伴:父母的陪伴对孩子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仅可以疏导孩子心理压力,还能在一定程度缓解父母压力,是一个双赢的方法;

3、空间:遇到问题时,要给孩子自行解决的空间,不要因为害怕孩子受伤,急于代替他们解决问题,建议通过帮助孩子树立解决问题的自信心,使孩子养成独自解决问题的习惯。同时也要营造一个舒适的家庭环境,让孩子体会到家庭温暖,也可有效疏导其心理压力。

专家观点

完善多方联动的心理健康教育格局

熊红(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保障学生身心健康、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时代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发展高质量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内在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重视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这对新时代做好心理健康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今年上半年,中央教育领导小组通过《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2023—2025年)》(以下简称《专项行动计划》),教育部等十七部门予以印发实施,把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从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高度,提出了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需要我们结合实际贯彻落实。

深刻认识新时代全面加强和改进心理健康工作的重大意义。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生活节奏明显加快,心理应激因素日益增加,心理行为问题逐年增多,人民群众对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的需求快速增长。

心理健康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从公众认知、基础教育、社会心理、患者救治、社区康复、服务管理、救助保障等全流程加大工作力度。

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工作还是一项世界性问题,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心理行为问题在世界范围内还将持续增多,应当引起各国政府的高度重视。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突出学生这个重点人群,培养良好的心理品质和意志品质,是全面提升居民心理健康素养水平的一项基础性工作。

扎实推进心理健康工作“两体系一平台一机制一保障”五项建设。要面向全体,建立健全全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材体系。

落实《专项行动计划》关于各级各类学校(幼儿园)开设课程的要求,发挥课堂教学作用,全方位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要针对学生特殊需求,建立健全学生心理问题和危机监测、预警、干预工作体系,加强、物防、技防条件建设;要提高网络育人能力,促进家校社联动,建立省市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化智能化平台,注重体验式、浸入式,力避说教式、论文式,开发、汇聚优质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提供高质量心理服务;要基于学生心理健康素养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建立和完善评价评估机制;要依托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社会资源,落实心理人才队伍培养、配备、专业发展等保障性政策。

THE END
1.2022年中国患抑郁症发病群体年龄占比可视数据Excel下载来源渡过&灵北中国《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数据类型可视数据 关键字抑郁症 店铺镝数进入店铺 发布时间2023-07-07 数据简介 该统计数据包含了2022年中国患抑郁症发病群体年龄占比。24岁以下的占比65.6%。 数据预览 登 录即可查看该数据样本 注:标*部分数据在下载后的文件或编辑图表页面中完整显示 ...https://www.dydata.io/datastore/detail/2288982574384680960/
2.必读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Word模板下载编号qjbzznmv本作品内容为【必读】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格式为 docx, 大小1 MB, 页数为7, 请使用软件Word(2010)打开, 作品中主体文字及图片可替换修改,文字修改可直接点击文本框进行编辑,图片更改可选中图片后单击鼠标右键选择更换图片,也可根据自身需求增加和删除作品中的内容, 源文件无水印, 欢迎使用熊猫办公。 https://www.tukuppt.com/muban/qjbzznmv.html
3.2022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蓝皮书.pdf2022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蓝皮书.pdf 36页内容提供方:151***8098 大小:2.14 MB 字数:约8.38千字 发布时间:2023-02-09发布于重庆 浏览人气:685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2022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蓝皮书.pdf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点击...https://m.book118.com/html/2023/0204/8002035057005033.shtm
4.渡过:2022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蓝皮书.pdf渡过:2022年抑郁症患者功能恢复状况蓝皮书.pdf 下载文档资源简介 > 抑郁症是常见的精神疾病,是一类以情绪或心境低落为主要表现的疾病总称,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此外可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如幻觉、妄想等,常会造成不同程度的功能损害,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社会生活(《精神病学》,第8版)。根据WHO(世界...https://www.waitang.com/report/454352.html
5.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降蓝皮书”2023年初,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发布2022版“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21~2022)》,调查显示,20万人样本中抑郁风险检出率为10.6%,焦虑风险检出率为15.8%。 2022年,由《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健康时报》等共同发布的《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显示,抑郁症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青少年抑郁症患病率...https://www.pp2.net/a/jingyanjiaoliu/12772.html
1.《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出炉:是什么在“杀死”近1亿抑郁症...近日,抑郁研究所联合人民日报、好心情、灵北中国,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收集了6670份有效问卷,共同打造此份《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为此,我们结合《2022年抑郁症蓝皮书》的部分数据,并整理近期关于抑郁症相关研究和调查,概述并分析抑郁症在中国的全貌,期望能有助于大家对于抑郁症形成科学认识。 http://www.shuqing680.com/index.php/xueqianjiaoyu/216.html
2.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精神心理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zjmjxnc 发布于 2023-09-03· IP江西这个帖子发布于 1 年零 79 天前,其中的信息可能已发生改变或有所发展。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pdf (11.2 MB) 抑郁症 (62) 浏览997 回复13 全部讨论(0) 默认最新 还没有精彩讨论,期待您的参与 暂无更多内容,登录后参与讨论 登录去注册...https://3g.dxy.cn/bbs/topic/48676201
3.《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5成患者为在校生,家庭关系占致郁原因...《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近日发布,其中一组调查数据引人关注:抑郁症患者群体中,有五成为在校学生,其中18岁以下的抑郁症患者占总人数的30%;而导致学生抑郁的原因中,人际关系占77.39%,家庭关系占69.57%。 孩子小小年纪,到底有什么烦恼? ? IC photo “家庭关系一直是对青少年心...https://www.msn.cn/zh-cn/news/national/2022%E5%9B%BD%E6%B0%91%E6%8A%91%E9%83%81%E7%97%87%E8%93%9D%E7%9A%AE%E4%B9%A6-5%E6%88%90%E6%82%A3%E8%80%85%E4%B8%BA%E5%9C%A8%E6%A0%A1%E7%94%9F-%E5%AE%B6%E5%BA%AD%E5%85%B3%E7%B3%BB%E5%8D%A0%E8%87%B4%E9%83%81%E5%8E%9F%E5%9B%A069-57/ar-AA128Oxg?li=BB131fis
4.人民日报《2022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发布,5成抑郁患者为学生近期,人民日报发布了《2022 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从国民抑郁症现状、抑郁症患者现状、患者就医现状、患者用药现状以及预防与干预等5个方面客观、全面反映我国抑郁症全貌及变化,呼吁国民高度重视心理健康,并探讨更有效果、更有效率的全新诊疗模式,从而打好抑郁症这场战役。 http://www.sdnuko.com/doc_24180263.html
5.9500万国人患抑郁症背后,百亿抗抑郁药物市场面临洗牌不断增加的患者需求推动了抗抑郁药物的研发生产、更新迭代。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国内企业布局,国内抗抑郁药物市场格局也正在发生变化。 1 超百亿抗抑郁药物市场 根据《2022年中国抑郁症蓝皮书》,中国有高达9500万抑郁症患者,平均每14个人中就有一人患有抑郁症,每年约有28万人自杀,其中40%患有抑郁症。 https://maimai.cn/article/detail?fid=1759491814&efid=0JJePgcQ1Lsl3FynAsiNoA
6.首款中国制抗抑郁症原创药诞生,攻克全球研发难题!心理学文章而且,抑郁症的成因,不仅仅只有生理上的原因,还有各种社会因素,《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就显示:有86%和68%的患者认为:引发抑郁症的主要原因是情绪压力和家庭亲子关系;其次是亲密关系和职业发展,分别占45%和35%。 就像喜猫在之前的文章里说过的: 一款无副作用、快速起效的药物,固然是抑郁症患者的重大福音,但一...https://m.xinli001.com/index.php/info/100489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