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南网5月27日讯(海峡都市报闽南版记者陈晓婷通讯员邱文峰)昨日下午,泉州市交巡警支队召开新闻通气会,针对泉州市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的具体办法进行解读。
6月15日,泉州将启用道路交通事故快速处理中心(以下简称“快处中心”),用以对每天8:00至20:00,单方车损在3万元以下,且未造成人员伤亡的小事故,进行一站式处理。
会上透露,快处中心的受理处将由原先计划的1个,增加到2个,且泉州市区的21家保险公司均将入驻,若当事双方对事故责任认定没有异议,且材料齐全,理赔款最快可在24小时内打款。除3万元以下车损外,造成人员受伤,赔偿金在2000元以下的小事故,双方协商无异议的,也可快处。
市区小事故警情每天160~180起
泉州市交巡警支队负责人称,泉州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平均每天接到市区刮擦、追尾等小事故在160到180起之间,前几天下雨,每天更是超过200起。而来自泉州市保险协会的数据显示,泉州市区各财产保险公司每日交通事故报案量在300起以上,其中有相当数量,是不涉及人员伤亡或轻微人伤的刮蹭、碰擦轻微事故。
2012年10月,泉州市公安局、泉州市保险行业协会曾联合召开会议,对《福建省道路交通事故自行协商和简易程序处理办法》进一步细化,要求双方财产损失均在一万元以内的,应迅速撤离交通要道。但一年多过去了,小事故警情仍很多。民警认为,造成车主不愿意主动撤离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车主担心撤离现场会对事故责任认定造成影响;二是担心会在保险理赔方面造成麻烦。
因此,目前许多小事故的处理,仍是需要接报警、出警现场勘查、保险定损理赔等程序,不仅比较繁琐,给公安、保险等部门增加较大工作量,也给当事各方带来诸多不便,并且经常造成市区道路拥堵,占用大量路面资源。
快处中心的成立,不仅能够消除车主的这些顾虑,快速撤离现场,避免造成堵车,还能给事故双方提供一站式服务,快捷方便。
读者关心5大问题民警来解答
问1:晚8点至次日8点的小事故怎么办?
问2:两个快处中心受理处该去哪个?
为方便群众,快处中心实行属地与就近相结合的原则。原则上,鲤城、开发区发生适用快处处理的交通事故,直接到鲤城南环路的受理处处理,丰泽、洛江的,直接到丰泽坪山路的受理处。但为了方便群众,事故双方一致同意后,也可以到就近的快处中心处理。
问3:投哪家保险公司都可以去处理?
问4:多久能够处理完?
问5:事故一方有电动车是否能快处?
泉州市区交通事故快速处理办法,在十种情况下,并不适用,其中有一项为“机动车辆未保险或在福建省以外地方投保的”。民警表示,快处办法只适用于事故方均有购买保险的机动车,事故若涉及自行车、三轮车、电动车等群体,不可进行快速处理,当事各方应当保护现场、立即报警,并在现场等候处理,同时有保险者,向保险公司报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