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告知,是投保的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许多理赔纠纷,归根到底的原因就是健康告知没做好。
“健康告知故意隐瞒两年后出险会赔付吗?”
“健康告知有什么技巧呀?”
有这些疑问的小伙伴们,可要做好笔记了哈!学姐马上为大家解答!
>>什么是健康告知?
>>健康告知故意隐瞒两年后出险会赔付吗?
>>健康告知有什么技巧?
>>学姐有话说
健康告知可以说是投保的一个门槛,通常会以问卷的形式进行。健康告知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既往投保情况、既往治疗情况、日常生活习惯等等。
简单的说,健康告知就是给投保人做一个简单的风险测评。
保险公司就据此评估投保人的身体状况,如果不符合健康告知的标准,保险公司通常会拒保。
毕竟保险公司也不是慈善机构,倘若没有健康告知这一门槛,岂不是人人都能投保?
这样会导致保险公司理赔率上升,保费也会就随之上涨,这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反而增加了负担。
学姐也听说过,有的业务员搬出“不可抗辩”条款忽悠消费者购买健康险。
误导消费者故意隐瞒健康告知,只要熬过两年,保险公司不赔也得赔。
健康告知故意隐瞒两年后出险,保险公司真的会赔付吗?
先来看看什么是不可抗辩条款,根据《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
由图可见,不可抗辩条款的前提条件,恰恰就是如实告知。
故意隐瞒健康告知后,超过两年仍然被拒赔的案例并不少见。
举一个典型的案例:
我们买保险的本质,就是为了规避风险。
如果抱着侥幸心里,故意隐瞒健康告知,反而多一层风险,这样不就本末倒置了吗?
带病投保也是有些小技巧的,但是必须在如实健康告知的前提下。学姐整理了一份关于带病投保的详细攻略,大家自取:
健康告知技巧一:有问必答,没问不答
在我国,健康告知实行有限告知模式。
换句话说,有问到,就回答;没有问到,不需要回答。
假如某保险健康告知询问的内容是乳腺结节,
不管你身患何种疾病,只要不是乳腺结节,就可以答否。
健康告知技巧三:提前准备好病例和检查报告
健康告知种会涉及到大量的医学专有名词,最好在最好在健康告知前,把病历和检查报告拿出来进行核对,防止混淆。
这样也能做到心中有底,能够清楚知道自己是否存在既往病史。
综上所述,健康告知故意隐瞒,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我们买保险为的就是一份保障,故意隐瞒,抱着侥幸心理,不就更多了一份风险吗?
所以,一定要做好如实健康告知!这样才能发挥保险最大的保障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