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买保险注意避坑

老人到银行存款,事后家人发现竟是保险;业务员怂恿老人隐瞒病情投保,一旦患病却无法索赔……部分老人因遭遇保险业务员“不友好”对待,苦恼不已。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提出,金融机构应提供有温度的金融服务,护航老年人幸福生活,将金融教育宣传活动与推动金融服务适老化相结合,主动适应老年群体金融需求,聚焦老年人常用的金融产品、专门针对老年人的银行保险服务政策进行教育宣传,增强群众获得感。

作为普通消费者,中老年人在购买保险时应该着重注意哪些方面?

◆案例

隐瞒病史投保致保单失效

今年50岁的钟女士在2017年购买了某保险公司的返还型重疾险。“当时村里的小刘过来推销保险,反复上门了很多次,跟我说这个保险好,每次都会给我带来一些小礼品,感觉不买都说不过去。”钟女士说,在同村保险代理人小刘的推销下,她最终购买了这份重疾险。

该保险只保癌症,保额为10万元,保至70岁,缴费15年,每年缴纳保费2443元。按照保险条款,70岁内,若被保人患上癌症,则能获得理赔金10万元;若是到70岁未患癌症,则退还缴纳的15年保费共计36645元。而保险条款和内容,钟女士几乎一概不知。“他当时没有跟我说保险的内容,只告诉我有病保病,没生病的话交多少钱就返还多少钱。”

钟女士以为买保险是给老年生活增添一份保障,殊不知她的保单实则已经失效。钟女士介绍,今年过年期间,她向从事保险工作的侄子提起了这份保险,侄子听完后察觉出事情不妙。原来,钟女士投保前就患有子宫肌瘤和腰椎间盘突出,投保时没如实告知保险公司健康状态。

“当时小刘让我隐瞒自己的疾病,保险公司不会知道的,等两年之后,就有两年不可抗辩条款保护,生病了就会赔给我。”钟女士说,小刘为了推销保险,让她以健康体签署了保险合同。

提醒:如实告知避免理赔纠纷

10万元银行存单竟是保单

曾婆婆今年74岁,2018年底,她前往家附近的某银行办理定期存款。家人事后发现,所谓的存单竟是保险单。

曾婆婆的孙女刘女士说,婆婆原本准备将10万元钱存三年的定期,却不知为何定期产品变成了保险。“当时银行的人告诉我婆婆钱存着也不急用,现在有活动,也是定期存款,多存几年,利息比三年期的定期高很多。”刘女士说。

曾婆婆刚开始也有点犹豫,后来银行经理告诉她,这个活动不光利息高,现在办理还能送一台电动车。刘女士说,当时婆婆也没想那么多,觉得在银行存钱是安全的,而且利息比定期存款高就没有反对。在银行经理的指导下,曾婆婆在单据上签字,办理完一系列手续,银行工作人员将赠送的电动车送到了家中。整个过程中,银行工作人员均未告知曾婆婆购买的是保险产品。

提醒:银行推荐产品多了解再决定

在曾婆婆的案例中,银行工作人员存在销售误导。一方面,故意混淆了存款和保险的概念,并未告知老人提前支取会有现金折损的情况;另一方面,这类增额终身寿险本质上是人寿保单,购买保险需签署健康告知,曾婆婆在不知情的情况下签署了健康告知,没有如实告知健康状况,若6年后做退保领取,可能问题不大,但若其间不幸出险需要理赔,保险公司可能会按未如实进行健康告知而拒赔。

市保险协会提醒老年人,增额终身寿险是一款不错的保险产品,可以作为理财、养老金、财富传承等,但是投保前一定要做全面的了解,适合自己再进行投保,不要盲目购买,以免对家庭财务造成损失。此外,到银行存钱一定要警惕,特别是老年人,理财经理推荐的产品要仔细了解清楚,最好是拿资料回来跟子女商议之后再做决定,不能只听收益就马上投资。

购买保险应理解保障内容

由于年龄、身体状况等原因,中老年人可选择的商业险产品较少,因此,中老年人的保险问题需要单独筹划。一般来说,由于保险公司的投保门槛并不是统一的,因此,中老年人如果有投保需求,可以多了解几家保险公司的产品门槛、保障范围等,有针对性投保更容易成功。

在具体产品方面,老年人可以考虑一些投保门槛较低的保险产品,如意外险、长期护理险、住院医疗险等。

业内人士建议,在投保时,中老年消费者应注意以下四个方面。

首先,投保应量力而行。中老年人布局保险计划时,最好结合自身经济承受能力选择保险产品,量力而行,切记不要造成经济负担,本末倒置。此外,中老年人投保时,最好与子女商量,让子女帮忙分析产品特点,避免因子女不同意而退保,造成损失。

其次,在购买保险时,投保人一定要遵循诚信原则,对保险公司的问询如实告知,尤其是既往病史等,如果在投保时故意隐瞒,后期需要理赔时,保险公司可能不予理赔,从而丧失保险的作用。

再次,每款保险产品条款不同,因此投保时,一定要详细了解条款内容,如保障范围、保险责任、除外责任等,这样对于产品才能明确了解,出险后能否获得理赔也心中有数,可以保障自己的权益不受到损害。

最后,一定要重视犹豫期。多数保险产品会规定犹豫期,投保人投保产品后,如发现保险和所需不符合可以申请退保,如犹豫期之后申请退保会造成经济损失,因此投保产品前要清楚犹豫期规定。

THE END
1.买保险时隐瞒病史,无关紧要如果你曾有10年的吸烟史,买保险的时候,不要存有侥幸的心理,以为可以隐瞒。即便保险代理人跟你讲,这没有什么大关系,但哪天你患上肺癌,这吸烟史上的一个“无”字,可能就是理赔纠纷的焦点。 沃保网保险人士表示,《保险法》第十六条规定“投保人故意隐瞒事实,不履行如实告知义务的,保险人有权解除保险合同”。投保...https://m.vobao.com/news/676374835470.shtml
2.当事人在购买保险时隐瞒了自己的高血压病史,以后出现问题后保险...当事人在购买保险时隐瞒了自己的高血压病史,以后出现问题后保险公司可以拒绝赔偿 立即咨询 韩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谢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黄律师2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黄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韩律师3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谢律师1分钟前解答了保险纠纷问题 大家...https://m.findlaw.cn/ask/wenda_29434074.html
3.买保险时,若隐瞒了既往病史,当发生意外后,保险公司是否应该赔偿?你好!买保险时是不应该隐瞒了既往病史的。http://wenba.xiangrikui.com/296628.html?form=1
4.买完保险后,有疾病忘记告知,怎么办?投保攻略四、忘记病史,2年不可抗辩条款有没有用? 很多人都听说过「2年不可抗辩条款」,就以为:无论是故意隐瞒或还是忘记告知,投保2年内保险公司没有查出来,只要出了险就要赔。 实际上并非如此,《保险法》第十六条对「2年不可抗辩条款」是这样规定的: (图源:《保险法》) ...https://wap.kaixinbao.com/gonglue/AG20220228008.shtml
5.男子投保时隐瞒20年肝病史去世后家人遭拒赔半岛网? 半岛都市报8月28日讯(记者 任金梅 通讯员 法宣) 患“乙型肝炎”已有20余年,可胶州市的顾某隐瞒病史投保,后因肝癌去世,保险公司拒赔,顾某的家人遂将保险公司告上法庭。在一审中,保险公司未提交证据证明是否做过有关病史的询问,被判理赔。但在二审时,保险公司拿出了顾某填有“否”的病史询问单。近日,市...http://news.bandao.cn/news_html/200908/20090829/news_20090829_858009.shtml
1....坑,但有些地方还是得注意些社保续保免赔保险公司比如,如果你有一些既往病史但没有告知,保险公司在理赔时可能会以未如实告知为由拒绝赔付。 所以,在投保百万医疗险时,一定要认真仔细地阅读健康告知,对于自己的身体状况如实回答,不要隐瞒任何重要信息。 其次,续保问题也需要特别注意。 有些百万医疗险可能存在续保不稳定的情况。如果产品停售或者你的身体状况发生变化,...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C5K5K505566SDU.html
2.买保险时隐瞒病史?解除合同,拒绝赔付!买保险时隐瞒病史?解除合同,拒绝赔付! 原创 邺小法 建邺法院 在生活中,诚信与否,往往只是一个社会道德问题,但是在保险中,诚实信用则提升到法律层面,成为一个法律问题。签订保险合同时投保人是否诚信,将直接决定保险公司是否承保,一份保险是否能够获得理赔,保险合同是否继续履行,甚至会让不诚信者承担法律责任。https://m.thepaper.cn/wap/resource/jsp/newsDetail_forward_10527843
3.宁德女子隐瞒病史买保险被拒赔法官都无能为力台海网3月14日讯 据宁德网报道,福安女子缪某在明知自己患上乳头癌后,为自己买了一份重大疾病保险。然而,缪某在买保险的时候,隐瞒了自己患病的事实。为此,缪某所投保的保险公司以此为由拒绝理赔。昨日,记者从福安市法院获悉,该院近日以调解方式审结这起人身保险合同纠纷案。 http://3g.taihainet.com/news/fujian/nide/2017-03-14/1982445.html
4.以案说险既往病史莫隐瞒诚信购买诚信赔以案说险|既往病史莫隐瞒 诚信购买诚信赔 【案例介绍】 客户张女士于2022年12月在保险公司购买了一份住院医疗保险。投保过程中,保险代理人询问张女士身体状况、有无既往病史等信息,张女士均反馈无异常。2023年9月,张女士因颈椎病住院治疗,出院后向保险公司申请理赔。经保险公司调查核实,张女士在2022年10月曾在相关...https://finance.qingdaonews.com/content/2024-05/28/content_23574433.htm
5.保险隐瞒病史拒赔哪些对于一般的保险案例,人们可能会遇到拒绝赔偿的情况,其原因主要可归纳为以下几点:首先,如果保险合同中所约定的条款与其实际情况并不相符,亦或是申请理赔要求的具体事项与保险合同所规定的不符,那么便很容易遭受到保险公司的拒绝;其次,若被保险人购买保险产品时对某些关键信息有所隐瞒或未如实告知,也极易导致保险公司拒绝...https://www.64365.com/tuwen/aaeanq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