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书·列传第二十七柳彧传》阅读答案翻译译文试题

柳彧,字幼文,河东解人也。七世祖卓,随晋南迁,寓居襄阳。父仲礼,为梁将,败归周,复家本土。彧少好学,颇涉经史。高祖受禅,累迁尚书虞部侍郎,以母忧去职。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时制三品已上,门皆列戟。左仆射高颎子弘德封应国公,申牒请戟。彧判曰:“仆射之子更不异居,父之戟槊已列门外。尊有压卑之义,子有避父之礼,岂容外门既设,内閤又施!”事竟不行,颎闻而叹伏。后迁治书侍御史,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上嘉其婞直,谓彧曰:“大丈夫当立名于世,无容容(随众附和)而已。”赐钱十万,米百石。

于时刺史多任武将,类(大抵)不称职。彧上表曰:“方今天下太平,四海清谧,共治百姓,须任其才。昔汉光武一代明哲,起自布衣,备知情伪,与二十八将披荆棘,定天下,及功成之后,无所职任。伏见诏书,以上柱国和干子为杞州刺史,其人年垂八十,钟鸣漏尽(晨钟已鸣,夜漏将尽,喻年届迟暮)。前任赵州,暗于职务,政由群小,贿赂公行,百姓吁嗟,歌谣满道。乃云:‘老禾不早杀,馀种秽良田。’古人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此言各有所能也。干子弓马武用,是其所长,治民莅职,非其所解。至尊思治,无忘寝兴,如谓优老尚年,自可厚赐金帛,若令刺举,所损殊大。”上善之,干子竟免。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上甚嘉之。后以忤旨免。未几,复令视事,因谓彧曰:“无改尔心。”以其家贫,敕有司为之筑宅,因曰:“柳彧正直士,国之宝也。”其见重如此。

右仆射杨素当途显贵,百僚慑惮,无敢忤者。尝以少谴,敕送南台(御史台)。素恃贵,坐彧床。彧从外来,见素如此,于阶下端笏整容谓素曰:“奉敕治公之罪。”素遽下。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素由是衔之。彧时方为上所信任,故素未有以中之。彧见近代以来,都邑百姓每至正月十五日,作角抵之戏,递相夸竞,至于糜费财力,上奏请禁绝之,诏可其奏。是岁,持节巡省河北五十二州,奏免长吏赃污不称职者二百馀人,州县肃然,莫不震惧。上嘉之,赐绢布二百匹、氈三十领,拜仪同三司。彧尝得博陵李文博所撰《治道集》十卷,蜀王秀遣人求之。彧送之于秀,秀复赐彧奴婢十口。及秀得罪,杨素奏彧以内臣交通诸侯,除名为民,配戍怀远镇。行达高阳,有诏征还。至晋阳,值汉王谅作乱,遣使驰召彧,将与计事。彧为使所逼,初不知谅反,将入城而谅反形已露。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谅怒,囚之。及谅败,杨素奏彧心怀两端,以候事变,迹虽不反,心实同逆,坐徙敦煌。杨素卒后,有诏征还京师,卒于道。

——《隋书·列传第二十七》

5.下面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谓优老尚年尚:尊重

B、素由是衔之衔:畏惧

C、故素未有以中之中:陷害

D、坐徙敦煌坐:获罪

6.以下六句话编为四组,全都表现“柳彧正直士”的一组是()(3分)

①彧少好学,颇涉经史②当朝正色,甚为百僚之所敬惮③后以忤旨免④隋承丧乱之后,风俗颓坏,彧多所矫正⑤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⑥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

A、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⑤⑥D、②③⑤

A、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认为:父子还没有分家,儿子不能安装戟门,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

B、隋高祖非常赏识柳彧的忠诚耿直,称他是“国之宝”,多次表彰他,不断升迁他的职位,即便柳彧顶撞他,违背他的旨意,也还是信任他。

C、杨素是当时声势显赫的权臣,群臣都畏惧他,不敢违拗他,唯有柳彧敢于和他对抗,秉公执法,压制他的嚣张气焰。他怀恨在心,多次陷害柳彧。

D、柳彧为官清廉,提倡节俭,认为正月十五百姓举行角抵的游戏过于铺张浪费,奏请朝廷禁止这种行为。隋高祖批准了他的奏章。

8.翻译下面的句子。

(1)未几,起为屯田侍郎,固让弗许。(3分)

(2)彧据案而坐,立素于庭,辨诘事状。(3分)

(3)彧度不得免,遂诈中恶不食,自称危笃。(4分)

5.B(衔:怀恨。)6.D(①博学;④改变风俗;⑥为了不被叛贼所挟持,用计保全自己。)7.A(“高颎知道后很不高兴”应改为:“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

8.

(1)不久,又被起用为屯田侍郎,他再三推辞,未得到准许。

(2)柳彧靠着案桌坐下,让杨素在堂上站着,查问详情。

(3)柳彧估计自己无法脱身,就假装得暴病不吃东西,自称病重危险。

【文言文译文】

柳彧(yù,有文采),字幼文,是河东郡解县的人。他的七世祖先叫柳卓,随晋王朝南迁,寓居在襄阳。他的父亲柳仲礼是梁朝的将领,打仗失败后归附后周,又回到祖籍安了家。柳彧年轻时很爱学习,阅读了许多经史典籍。高祖登基后,他多次升迁,官至尚书虞部侍郎,后因为母亲服丧而离职。不久,又被起用为屯田侍郎,他再三推辞,未得到准许。当时的制度,三品以上官员,大门上都以戟为门(指显贵人家)。左仆射高颎的儿子弘德封为应国公,向主管部门申请戟门。柳彧在批文上写道:“仆射(yè官职)之子还没有分家,他父亲的戟槊已列在门外。尊有压卑的道义,儿子有回避父亲的礼数,哪里容得下外门已经设了戟门,内门还要安装戟门呢!”这件事情最终没有办成,高颎知道后很佩服柳彧的处理办法。柳彧后来升迁为治书侍御史,在任上严词正色,很是被朝廷官员所惧怕。皇上嘉奖他正直,对柳彧说:“大丈夫应当在世上树立英名,不应只是随波逐流附和众人。”赐他十万钱,一百石米。

THE END
1.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https://weibo.com/6618141246/P0IQr5FBY
2.史记《刘敬叔孙通列传》古文翻译段段对照近日看《史记·卷九十九·七十列传·刘敬叔孙通列传》,本篇是汉初两位重要臣僚刘敬和叔孙通的合传。 叔孙通是否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取“古诗文网”张凤岭译注翻译,亿康君将其翻译段段对照如下: 【古文】 刘敬者,齐人也。汉五年,戍陇西,过洛阳,高帝在焉。娄敬脱輓辂,衣其羊裘,见齐人虞...https://www.jianshu.com/p/4180307406e8
3.郑伯克段于鄢原文及翻译《左传》全文译文对照翻译郑伯克段于鄢对照翻译: 初,郑武公娶于申,曰武姜,生庄公及共叔段。庄公寤生,惊姜氏,故名曰寤生,遂恶之。爱共叔段,欲立之,亟请于武公,公弗许。及庄公即位,为之请制。公曰:“制,岩邑也,虢叔死焉;他邑唯命。”请京,使居之,谓之京城大叔。 从前,郑武公在申国娶了一妻子,叫武姜,她生下庄公和共叔段。http://www.hydcd.com/guwen/gw0118.htm
4.《新唐书李翱传》逐字翻译及全文译文.docx《新唐书李翱传》逐字翻译及全文译文.docx 3页内容提供方:闲宅闲话 大小:18.47 KB 字数:约2.91千字 发布时间:2022-05-01发布于上海 浏览人气:547 下载次数:仅上传者可见 收藏次数:0 需要金币:*** 金币 (10金币=人民币1元)《新唐书李翱传》逐字翻译及全文译文.docx 关闭预览 想预览更多内容,...https://max.book118.com/html/2022/0429/5000112332004221.shtm
1.今群臣无不一辞同轨乎季孙者举鲁国4. 关于“礼“的文言文 翻译 原文: 《曲礼》曰:“毋不敬,俨若思,安定辞。”安民哉! 敖不可长,欲不可从,志不可满,乐不可极。 贤者狎而敬之,畏而爱之。爱而知其恶,憎而知其善。积而能散,安安而能迁。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很毋求胜,分毋求多。疑事毋质,直而勿有。 https://www.jatxwlf.com/cydq/16570.html
2.“复行数十步”的意思及全诗出处和翻译赏析汉族,东晋浔阳柴桑人(今江西九江)。曾做过几年小官,后辞官回家,从此隐居,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归园田居》、《桃花源记》、《五柳先生传》、《归去来兮辞》等。 桃花源记翻译及注释 翻译 东晋太元年间,武陵有个人以打渔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水划船,忘记了路程的远近。忽然遇到...https://m.xuanchuanyuan.com/ju/774830
3.《左传·昭公·昭公元年》原文阅读及翻译【传】元年春,楚公子围聘于郑,且娶于公孙段氏,伍举为介。将入馆,郑人恶之,使行人子羽与之言,乃馆于外。既聘,将以众逆。子产患之,使子羽辞,曰:「以敝邑褊小,不足以容从者,请墠听命!」令尹命大宰伯州犁对曰:「君辱贶寡大夫围,谓围:『将使丰氏抚有而室。围布几筵,告于庄、共之庙而来。若野赐...https://m.wang1314.com/doc/webapp/topic/1388863.html
4.同声传译员邹德艳《半岛晨报》星期六B04版“这次会议采取同声传译和交替传两种翻译形式,专家演讲时候采用同声传译,观众提问是采取交替传译,这样的形式变化会让会场的气氛活跃一点。虽然整个会议中,同声传译员都是处于神经高度集中的紧张转台,但观众们期待的眼神和开心的笑声还是让邹德艳轻松了不少。“在做同传的阶段,我们是坐在会场后面的箱子里。而做交传的...https://news.dlufl.edu.cn/info/1023/29512.htm
5.列传第四十六翻译赏析生前易知,尚觉无应,身后难究,谁见有征。且五帝之时,父不葬子,兄不哭弟,言其致仁寿、无夭横也。三王之代,国祚延长,人用休息,其人臣则彭祖、老聃之类,皆享遐龄。当此之时,未有佛教,岂抄经铸像之力,设斋施佛之功耶?《宋书》《西域传》,有名僧为《白黑论》,理证明白,足解沈疑,宜观而行之。https://www.gushixiu.net/liechuandisishiliu3-d/
6.《唐才子传》第十二章原文及翻译良史,至德中仕为侍御史。诗体清雅,工于形似①,又多警句。盖其珪璋特达②,早步清朝,兴致不群,词苑增价。虽平生似昧,而篇什多传。 于良史寓居地徐州(今江苏徐州)。于良史的籍贯不详,仅知其因被张建封聘用而在徐州生活过一段时间。 注释: ①形似:典出《宋书·谢灵运传》:“相如巧为形似之言。”“形似”...https://www.kxion.com/article/1837.html
7.南柯太守传原文翻译「对照翻译」《南柯太守传》,唐代传奇小说。共一卷。作者唐代李公佐。李公佐,字颛蒙,陇西人。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南柯太守传原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南柯太守传原文阅读 出处或作者:李公佐 东平淳于棼,吴楚游侠之士。嗜酒使气,不守细行。累巨产,养豪客。曾以武艺补淮南军裨将,因使酒忤帅,斥逐落魄,纵诞饮酒为事。家...https://www.yjbys.com/edu/guoxuezhihui/239616.html
8.宋史?李元昊传原文及翻译宋史邓肃传原文及翻译李元昊传翻译 李元昊,又叫赵元昊,本名拓跋元昊,李、赵是他的祖辈从唐、宋两朝统治者那里获得的赐姓,而拓跋则来自他本人所属的那个党项部族的名称。元昊生于公元004年,出生时,族人给他起了个乳名叫做“嵬理”,在党项语中是“珍惜富贵”的意思。元昊生性果敢而坚毅,谋略周密而深远,擅长绘画艺术,喜欢创造发明。http://www.zzfmdn.com/article/574729
9.晋书陆机传的原文及翻译想要学好一篇古文,让古文翻译成白话文是最佳的方式,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去接受古文中枯燥的知识和文法,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晋书陆机传的原文及翻译,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晋书·陆机传原文 陆机,字士衡,吴郡人也。祖逊,吴丞相。父抗,吴大司马。机身长七尺,其声如钟。少有异才,文章冠世,伏膺儒术,非...https://www.ruiwen.com/guji/1863566.html
10.朝鲜列传白话文翻译卫满把王位传给儿子,一直传到他的孙子卫右渠,他诱致的汉朝逃亡者越来越多,而右渠又从没进见皇帝;真番周围的许多小国想要上书进见皇帝,又被阻隔而不通。元封二年(前109年),汉朝派涉何责备、晓谕卫右渠,而他却始终不肯接受皇帝的命令。涉何离开那里,回到了边界之上,面对着浿水,派他的车夫刺杀了护送自己的朝...https://shiji.5000yan.com/chaoxianlz/2770.html
11.《隋书·赵轨传》原文及翻译《隋书·赵轨传》全文及译文学霸网给同学们带来《隋书·赵轨传》原文及翻译,《隋书·赵轨传》全文及译文,想要了解《隋书·赵轨传》原文和《隋书·赵轨传》翻译的同学千万不要错过哟!如果对你有所帮助,欢迎收藏分享!上学霸网找文言文大全,更简单! 隋书 《隋书·赵轨传》原文 赵轨,河南洛阳人也。父肃,魏廷尉卿。轨少好学,有行检。周蔡王...https://m.xueba5.com/wywdq/44511.html
12.《班超传》文言文翻译《班超传》出自于《后汉书》。这篇著名的人物传记既详尽而又生动地记述了班超在西域戎马倥偬、浴血奋战的一生。文字雅洁,叙事流利,头绪虽多而脉络不乱。人物形象鲜明,写来有声有色。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班超传》文言文翻译,欢迎大家阅读。 《班超传》原文 ...http://mip.yuwenmi.com/shici/wenyanwen/699756.html
13.《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通用7篇)导语:司马光是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世称涑水先生。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司马光传》文言文翻译,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原文 司马光,字君实,陕州夏县人也。父池,天章阁待制。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仁宗宝元初,中进士甲科,年甫冠。性不喜华...https://www.360wenmi.com/f/filedn5ni8q0.html
14.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苏轼传文言文原文高中知识自为举子至出入侍从,必以爱君为本,忠规谠论,挺挺大节,群臣无出其右。但为小人忌恶挤排,不使安于朝廷之上。 (节选自《宋史·苏轼传》) 以上就是高考网小编为大家介绍的关于苏轼传文言文翻译苏轼传文言文原文问题,想要了解的更多关于《苏轼传文言文翻译 苏轼传文言文原文》相关文章,请继续关注高考网!https://www.027art.com/gaokao/HTML/13402349.html
15.《柳毅传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古诗学习网《柳毅传书》文言文原文注释翻译 作品简介《柳毅传书》出自《柳毅传》,唐代传奇小说,李朝威撰。一卷。收入《太平广记》419卷, 只题作《柳毅》,无"传“字。鲁迅的《唐宋传奇集》始为校增。汪国垣的《唐人小说》仍作《柳毅》。曾慥《类说》引《异闻集》题作《洞庭灵姻传》,似是原题。本文作者李朝威,生平...https://gushixuexi.com/doc/11317.html
16.柳毅传(节选)原文及翻译《柳毅传》是唐代文学家李朝威创作的一篇传奇。文章写洞庭龙女远嫁泾川,受其夫泾阳君与公婆虐待,幸遇书生柳毅为传家书至洞庭龙宫,得其叔父钱塘君营救,回归洞庭,钱塘君等感念柳毅恩德,即令之与龙女成婚。今天小编就给大家整理了柳毅传(节选)原文及翻译,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https://www.oh100.com/peixun/chuzhong/140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