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不建议你买保险?细数保险的23个大坑! 创作立场声明:科普社保及保险知识,做最硬核的保险评测,更多精彩文章就在懂保爷。只要我们谈到保险,就会有一句这样的话:保险... 

只要我们谈到保险,就会有一句这样的话:保险只有两种情况会赔,这也不赔,那也不赔。

也经常能看到新闻媒体中报道的,买了保险之后出事了,找保险公司,保险公司不赔,然后投诉打官司等情况。

说到底,保险的名声这么差,还是因为线下大部分业务员的不专业,以及为了能够把保险卖出去,使用的“不择手段”。

正常的推销产品使用一些手段实属正常的,但是保险代理人们为了能够提高个人业绩,不顾顾客的情况,肆意进行推销,导致后续理赔出险问题,真的是不能理解了。

比如某个畅销的捆绑型保险,主险是寿险,附加一份重疾险,还有其他多个可选择的附加险,包括意外险、医疗险等。

年缴保费1万多,交20年,寿险保额30万,重疾险保额28万,以及其他附加险。看似非常美好,实际上寿险和重疾险是共用保额。例如,某人投保后,生大病,重疾险出险28万元,那么寿险的保额只剩下2万元。

但是保险推销员在推销的时候,却不会强调这一点,而是尽量夸产品的好,夸公司的大,夸理赔的方便,夸买的人多。

正是这样,导致保险公司的投诉率大幅度增加。这并不是保险公司耍无赖,更多是因为用户被销售人员误导,不知道自己所购买的保险的真实情况。

那么我们在购买保险的时候,怎么样才能防止被坑呢?

今天,保爷为大家整理了多达23条的保险防坑指南!看完这些,再加上一双智慧的双眼,就能彻底拆穿某些保险业务员的谎言,让你买保险不掉坑!

重疾险可以说是所有险种里面最重要的险种,主要作用是收入补偿的。身体不健康的、年龄太大的都买不了。而且年龄越大,需要的保费越高。所以重疾险越早买越好。

返还型重疾险是指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重疾险,遇到这种保险千万不要买。因为这种保险保费非常高,可能是同等消费型重疾险的2倍到3倍。

如果没有出险,几十年后返的本钱相当于把钱借给保险公司几十年,并且不要利息。还不如把多出来的钱放进银行或者做一些投资,赚的可能更多。

重疾险如果出险了,是一次性理赔合同约定金额的。例如购买了50万保额的重疾险,如果得了癌症符合理赔条件,那么保险公司会一次性赔付50万元。这个钱保险公司不会干涉你,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上面说了,重疾险属于给付型保险,这种是可以叠加赔付的。例如,你同时买了3份重疾险,每份保额都是50万。后来得了癌症,3份都符合理赔条件,就可以一次性获得150万元的赔付。

可能同一家保险公司会限制重疾险的保额,但是多家保险公司分开买就没有什么限制了。

有些重疾险,业务员在推销的时候会夸大疾病的数量。例如保障120种重疾,比市面上其他的重疾险都要多。

实际上国家规定任意的重疾险都要至少包括25种常见重疾,而这些重疾占了理赔的95%以上,所以,这项不要纠结。

上面说了重疾险是给付型,而医疗险则属于报销型,就是你治病花费多少,保险公司就赔付多少,如果有免赔额的会先扣除免赔额。这一点医疗险与重疾险完全不同。

医疗险完全没有必要购买很多份,因为报销型保险只能报销一次,报销完之后就不能再报销了。

大部分医疗险只能报销住院产生的医疗费用,而如发烧感冒这样的门诊医疗费用是没有办法报销的。通常一些小额医疗会标准门诊医疗金是多少。而百万医疗险很少有报销门诊的。

如果是有条件的家庭,不能只有一份医疗险。因为医疗险完全不能代替重疾险的作用。重疾险更多的属于收入补偿,就是补偿大病期间导致的收入损失。

而医疗险更多的属于治病费用,即报销住院治疗产生的治疗费用。

上面说了,医疗险不能代替重疾险。所以,最好是同时拥有医疗险和重疾险,这样才能应对重大疾病给家庭带来的经济压力。

意外险完全没有必要购买长期的,因为意外险没有等待期。一年一期的意外险能够很好的更换顺应当下的产品,而且意外险对于身体情况要求不高,比较容易购买。

孩子小,不用承担家中赚钱的责任,所以不用买寿险。如果遇到让你给自己孩子买寿险的推销员,你可以直接开骂,不用客气。

终身寿险一般用于财富传承,但是绝大部分家庭没有必要通过这种方式进行财富传承。所以正常情况下,只需要购买定期寿险就可以了。

但如果你觉得自己有钱,想买,那我也不能阻止你,该说的都跟你说了,对吧。

保险购买的顺序是先给大人购买保险,再给孩子购买保险,最后给老人购买保险。大人作为家中的支柱,一定要优先考虑。只有把自己保护好了,才能保护老人孩子。

在中国,无论是线上购买保险还是线下购买保险,其实都一样。因为都是合同关系,都有着法律的保护,无论是电子保单还是纸质保单都具有法律效应。

不用担心线上保险无法理赔的问题,因为只要是国内保险公司销售的保险,无论什么渠道,该赔的一定要赔。

购买保险,要看保险产品好不好,而不是去纠结大公司或者小公司。在中国,只要能开保险公司,都不是小公司。

而且国内对于保险公司的赔付有着非常严格的监管条件,即使保险公司倒闭了,你的保单还是有效,只是会转移到其他保险公司而已。

在银行办理业务的时候,工作人员让你买保险,你千万别买。银行卖的大部分都是理财险或者储蓄养老险。

不要说我没劝你,不要听他怎么说,你就别买就行了,不然后悔了别怪我没提醒你。

买保险,一定要先把自己的保障型保险配齐了,再去考虑养老险或者年金险。如果保障型保险都没配齐,万一哪天生病了,想把年金险中的钱取出来看病,根本不可能。等看病把钱花完了,后续没钱交了,亏的更多。

上面也说过了,返还型保险就是有病赔钱,没病返本的那种,千万不要买,买了就是亏!

捆绑型保险就是一个主险,加上多个附加险,这种保险特别坑,明明是共享额度,非要跟你分开算额度。基本上就相当于花2份钱买一份保额,谁买谁亏;退保越早,亏得越少。

如果对保险有疑问,可以留言或者私信保爷,相信保爷一定能给你一些专业的建议,帮你花最少钱买对保险!

THE END
1.荣县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特殊疾病政策宣传指南(五)多个门诊特殊疾病可申请几个病种? 参保人员可以申请多个门诊特殊疾病,但申请病种同时属第一类、第二类门诊特殊疾病病种的,报销限额为居民门诊特殊疾病中待遇高的一个病种限额,不能累加报销限额。 四、第一类、二类门诊特殊疾病的治疗 (一)门诊特殊疾病可在哪些医疗机构治疗? http://www.rongzhou.gov.cn/-59/-/articles/7469087.shtml
2.多个保险能一起报销吗?多个保险能一起报销吗? 保险可以投多份,但是否可以重复报销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如果所有保险都是报销型保险,比如医疗保险,那么可以同时报销,但不能重复报销同一笔费用。举个例子来说,如果你使用医疗保险A报销了一部分医疗费用,然后又使用医疗保险B进行报销,只能对医疗保险A未报销的费用进行报销,不能重复报销已经...https://www.xyz.cn/toptag/duogebaoxianneng-680436.html
3.哪些采以申请大病医保报销特定的重大疾病可以申请大病医保报销,如恶性肿瘤、急性心肌梗塞、脑中风后遗症、重大器官移植术或造血干细胞移植术、冠状动脉搭桥术、终末期肾病、多个肢体缺失、急性或亚急性重症肝炎、良性脑肿瘤、慢性肝功能衰竭、脑炎后遗症或脑膜炎后遗症、深度昏迷、双耳失聪、双目失明、瘫痪、心脏瓣膜手术、严重阿尔茨海默病等。https://www.lawtime.cn/tuwen/820864.html
1.重疾险买两份可以报两次吗投保攻略重疾险是一种常见的保险类型,它为被保险人因罹患重大疾病而带来的经济损失提供保障。然而,许多人对此存在疑问,例如:“重疾险买两份可以报两次吗?”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想要购买重疾险的人。本文将为您解答这个问题,并为您提供相应的保险购买建议。 重疾险买两份的实际效果 ...https://m.shenlanbao.com/zhishi/6-634131
2.每日热点1103良好合理的健康饮食习惯是保健的一个重要方面,可使身体健康地生长、发育。不良的饮食习惯则会导致人体正常的生理功能紊乱而感染疾病。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饮食可以对我们的心理健康产生巨大影响。事实上,健康的饮食甚至可以降低许多常见精神疾病的风险。 众所周知,饮食会塑造肠道菌群,肠道菌群是人体不可分割的...https://sccdc.cn/Article/View?id=30673
3.参保人能同时在2家医院享受特殊病待遇吗对于本市职工的特殊病审批没有参保年限的限制,但是对于外埠职工必须连续缴纳医疗保险满24个月才能申请特殊病审批。目前,很多特殊疾病需要在门诊治疗或长期服药,经过特殊审批后,发生的门诊特殊病费用可以按照社会统筹住院比例报销,报销比例由2万提高到30万,减轻了患者负担哦。 社会保险,与我们每个人的养老、疾病等风险息...https://www.66law.cn/laws/314762.aspx
4.购买多份保险可以同时赔付吗?重疾险属于给付型的,即只要患了合同约定的重大疾病,保险公司就会依据理赔条件一次给付相应保额。投保者买了多少份重疾险,如果不幸罹患某一重大疾病,购买的多个重疾险产品都覆盖这种疾病保障,就可以同时赔付。 3、医疗险 医疗险和意外险的意外医疗费用报销是一样的,主要是按实际医疗费用进行报销补偿,不能同时赔付,因此...https://www.cpic.com.cn/c/2021-02-25/1619716.shtml
5.医疗险可以多家保险公司理赔吗?保险理赔知识问答医疗险就是报销型险种,理赔流程是:发生事情——向保险公司报案——去医院治疗——治疗结束收集资料——递交保险公司理赔——保险公司赔款。也就是需要病人先去医院花钱看病,等治疗结束之后,再收集资料交给保险公司报销。https://www.baoxianlipeiwang.com/baoxianwenda/5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