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风险的防范方法范文

导语:如何才能写好一篇医疗风险的防范方法,这就需要搜集整理更多的资料和文献,欢迎阅读由公务员之家整理的十篇范文,供你借鉴。

1道德风险成因

所谓道德风险是指交易双方在协议达成后,在双方信息不对等的情况下,有利方利用自身优势提高有利于自身结果出现的概率。医疗保险市场内,又将其分为由被保险人造成的道德风险和由医疗机构引起的道德风险。就前者而言,道德风险大体发生在事故出现后,被保险人需求过度。而就后者而言,主要表现在第三方付款情况下,其想要最大限度为患者提供服务,耗费较大的治疗金额。到底医疗保险市场原因何在呢?是本文开展的主要目的。

1.1双方目标差异和信息不对等

1.2风险防范意识差,行业发展不先进

无论是被保险方还是保险公司,都不具备良好的防范意识,只在乎短期收益。并且国内医疗保险公司为了快速扩张经营范围,风险管理保证过多,对被保险人的风险管理不够重视,有时还会默认某些不当行为的发生。没有科学合理的理赔制度,理赔人员素质水平不过关。而最重要的一点,我国没有专门化的法律法规对被保险人的风险情况做出规定。

1.3医疗卫生体制带来的影响

医疗保险中道德风险主要成因之一便是中国之行的三级医疗框架体系。这种体系各层次之间不具备科学的占比,提供的服务比较相似,没有实际差异,所以,患者更愿意去高级病院治疗,为基层医院的开展带来困难。另外,医疗、药物二者的共生性也是医疗机构出现道德风险的诱因。

2对医疗保险的影响

2.1致使医疗保险费用高涨

造成医疗费用过高的原因主要包括两个:分别是从被保险人和医疗机构出发对医疗服务的过度使用。对于疾病的治疗通常有多种方案,但如果存在保险,就会希望获得更好的服务,所以常常会使用较高费用的方案。另外,医院的最终目的是盈利,如果能给患者带来高质量的同时获得高收益,必然为患者提供高价的服务。二者共同作用,医疗费用高涨是必然趋势。

2.2降低了医疗资源配置效率

如果有保险做保障,被保人一旦出现一点小病就会去医院治疗,从而使医疗服务的使用频率增加,这种行为不仅会增加保险赔付率,也会对医疗资源造成浪费。如果医疗保险费用和看病次数成正比,被保险人必然会降低对医疗服务的使用。但实际上二者完全无关,因此在同等付出的情况下,天性使然会去寻找对自身最有利的方式。这种情况是违背资源配置效率要求的。

2.3破坏了医患关系

道德风险使医患双方都将自身利益放在最首位,利用对方为自己谋求利益最大化,忽略了治病救人的首要地位。这种情况使医生和患者关系扭曲,变得紧张不和谐。双方对彼此都没有信任,造成信任危机。

3医疗保险市场道德风险防范

3.1被保险人道德风险防范

被保险人道德风险防范是指对医疗服务的过度需求,提高保险赔付率的同时也浪费了医疗资源。通过不断的实践发现,被保险人与保险人科学分配医疗费用风险,能够对被保险人道德风险起到明显降低作用。如何实施合理分配,从以下几点入手:①免赔条款的设置;②双方共保条款的设置,投保人与保险人对于赔付金额各承担一部分,合理分配所占比例,此项条款的设置能够降低投保人对医疗服务的额外需求;③保单额度限制,也就是对赔付金额制定封顶,如果医疗费用超过限度,则由投保人自行承担。

3.2医疗机构道德风险防范

根据上述医疗机构出现道德风险的成因,实行医疗机构道德风险防范主要是对以下几个方面的防范:①对目前医院付费模式进行改革,可以设置按人头付费,以及总额预算制度等;②增强保险公司风险赔付选择能力,包括保险公司的核保能力,以保险公司盈利视角降低反向选择对保险的不利影响;③立足于国内医疗体制特征,紧握医疗改革机会,实行更加全面的医保合作。保险行业应该抓住机会,建立更加系统化的合作体制。

4结束语

道德风险是确实存在于医疗保险市场的所有环节,并且难以预测。上文中提到的建议方法即使能在一定范围内起到道德风险防控作用,但由于此风险的特性,是不可能彻底避免的,所以只要不是个人完全自负,是难以真正消除的,从而造成一定的损失也是不可避免。医疗保险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道德风险的防控工作也必不可少。我们应该相信,在不断的努力中,国内医疗保险市场一定能够有所改观,逐渐推动其发展。

参考文献:

[1]洪波.我国基本医疗保险医疗成本的控制机制研究[J].四川行政学院学报,2013(2):57-60.

[2]李华业,胡西厚,余薇薇.城镇居民医疗保险门诊统筹道德风险防范研究[J].中国医学伦理学,2013(1):108-109.

[3]任海霞.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中的道德风险及控制对策研究[J].现代营销,2013(12):128-129.

关键词:急诊护理;风险评估;防范措施;

突发性意外事故随着社会和生活节奏加快,其发生率呈逐年增高趋势,对急诊医疗的需求也随之上升。随着护理风险因素增加,急诊护理工作面临着巨大的挑战。本文观察和研究2012年9月~2013年6月间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通过护理风险评估、防范措施教育,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汇报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我院急诊科收治的急诊患者16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80例,男46例,女3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2.34±6.53)岁;对照组80例,男44例,女36例,年龄24~72岁,平均年龄(42.13±6.15)岁;病种类型:急性药物或食物中毒、颅脑外伤、开放性骨折、心脑血管病急性发作、胸部外伤、腹部外伤、呼吸衰竭、上消化道出血及休克等;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管理。试验组护士进行护理风险因素评估和防范措施教育。风险因素评估主要包括护理技术及制度、护士、药品及设备等。其目的是降低护理风险因素,提高护理质量,避免护患之间的医疗纠纷。

1.2.1风险因素:①护士责任心不强.未按照“三查七对”执行等;②护士专业知识欠缺。由于经验不足未能及时观察和预测病情,未告知特殊药物使用注意事项,对新药配伍和使用情况不熟悉及核查医嘱不认真等;③技术不熟练。抢救休克病人未能成功穿刺血管,使用除颤仪、心电监测仪不熟练,抢救步骤错误等;④职业道德低下。未把患者当做自己亲人对待,无怜悯、同情之心,不能做到一视同仁等;⑤患者行为所致风险。患者不配合、不合作行为和态度,患者有轻生的想法等;⑥医嘱记录不及时。抢救时往往是口头医嘱,未能详细记录,病重通知书及药物使用同意书未经患者家属签字,文件有涂改情况等;

1.2.2防范对策:①加强职业道德和责任心教育。心怀怜悯、同情之心,严于律己,一丝不苟;②严格按操作流程进行工作及加强专业技术培训。准确执行书面和口头医嘱,熟悉抢救各流程等;③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遵守医疗法律、法规,避免医疗纠纷[1];④加强护患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提高主动服务意识,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与心理疏导。把病人当做自己的亲人关心、爱护,理解和安慰病人的疾苦;⑤健全护理管理规范和制度。通过绩效管理和合理排班制度来提高护士积极性;避免护理人员不满情绪影响临床工作[2].

1.3观察项

1.3.1风险事故情况记录两组患者风险事故(安全风险、差错风险及护理投诉)发生情况;

1.3.2护理满意度记录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12.0软件处理观察项数据,计数资料用χ2检验表示。P

2结果

3讨论

本研究分别对患者采用护理风险评估、防范措施教育和常规护理管理来进行护理观察和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风险事故(安全风险、差错风险及护理投诉)发生率3.8%远远小于对照组21.3%,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综上所述,急诊护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和重视护理工作的风险因素,通过健全管理制度、加强业务技术学习及增进护患沟通交流来提高护理工作质量,减少护理医疗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崔雯,黄秀琴.精神科急诊护理的风险与对策[J].中国实用医药,2010,(16):268-269.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防范与处理

随着国内医疗卫生事业的不断进步,人们对于医疗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的传统理念已经不能完善地提高疗效。往往护理工作比较主观,依赖于护理人员的执行,在护理中会存在很多风险,导致医疗纠纷时有发生[1]。如何防范和处理妇产科护理中的风险已经不容忽视,在如今的医疗改革中需要作为重点,要解决这一问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需要同步提高,更加自觉地实施人性化的管理,对于妇产科护理中的每个环节都要保证到位,从而避免护理风险的发生。我中心专门成立护理研究小组为探讨妇产科护理中常见风险的防范与处理。现将研究调查结果报道如下队。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在我中心2012年5到2013年5月收治的100例产妇,其中50例只进行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另外50例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见风险的防范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医疗风险隐患的发生率。年龄为19到43岁,平均年龄25.8岁。所有孕产妇中已婚已育12例,已婚未育16例,未婚未育2例。两组孕产妇在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如今医疗纠纷发生比较频繁,主要原因是在进行护理的过程中孕产妇对于护理人员的要求较高而往往护理人员没有达到或护理服务的态度不够好。因此,提高护理人员在妇产科风险管理工作中的觉悟,让护理人员更加充分地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能够帮助护理人员转变观念,优化服务质量,从而提高妇产科中孕产妇对于护理的满意度。为满足孕产妇的正常需要,在住院后需要与孕产妇进行详细的沟通,对于已临产的产妇需要立即送至产房。护理人员必须熟练掌握助产技术理论与操作,严密观察产程。即时发现异常用,即时得到相应处理措施,避免产程延长。勤听胎心。多关心和鼓励待产妇,让他们从内心信任我们,配合我们的医疗操作。产后要服务和指导到位,让每一位产妇都知道母乳喂养的好处,学会各种喂养姿势,挤奶手法。认真教会他们如何喂养及观察新生儿正常与否。在观察和护理中发现异常要即时告知产妇及家属我们的处理措施,并作好谈话记录。还有在出院后,护理人员需要积极协助办理出院手续并详细告知在恢复中的注意事项,让产妇更好地了解自己的情况,保证产妇和新生儿的健康,避免医疗纠纷的发生。

此外,护理记录是非常重要的医疗记录文件,能够最直观地反映护理人员的工作情况,对于护理中出现的纠纷,护理记录能够起到保护护理人员的作用,所以对于护理记录的书写需要即时准确且规范。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孕产妇的满意度以及医疗风险隐患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P

观在实施风险管理护理后,观察组孕产妇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8%,对照组孕产妇对护理满意度为7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护理风险存在于护理日常工作、处置、配合抢救等等各个环节,并对孕产妇本身和护理人员可能出现伤害,其普遍和复杂使得对护理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具有一定难度。临床护理的风险管理是对孕产妇以及护理人员、医疗护理技术、设备、护理机制、程序以及环境等各个环节中所存在的风险进行系统管理,目的是预防和处理风险事件的发生[3]。由于医疗护理具有科技水平高、难度系数大、风险因素多的特点,对于孕产妇的生命健康影响更加直接,所以在护理中很小的失误都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在现代医疗中,手术的治愈效果与综合护理是密不可分的[4]。尤其在手术完成后如不进行适当的护理,将会增加并发症出现的概率。风险管理护理作为近年来才提出的护理新概念,目的是为了配合高速发展的外科手术,提高孕产妇满意度和治疗效果。风险管理护理是指护理人员在护理前以及实施护理过程中,根据孕产妇具体情况和护理经验预测出护理中可能会碰到的各种问题并提前采取有效的预防和准备措施,其目的是为了配合手术的进行,减少孕产妇的痛苦,提高护理质量从而将传统的被动抢救转变为主动抢救[5]。

综上所述,对于妇产科护理中的常见因素进行科学的防范和处理意义重大,在减少医疗失误以及提高孕产妇满意度上效果较好。

[1]鄢良平,邹江.陈明辉,等.规范化培训阶段住院医师的医疗风险管理[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12,30(11):27-28.

[2]蔡学联.护理实务风险管理[M].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11,27:22-23.

[3]鄢红儿.护理风险管理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1,27(30):20-23.

关键词:县级医院财务风险预防措施内部控制

一、医院内部财务风险类型

二、医院在开展财务风险防范和内控中常见的问题

三、县级医院加强财务风险防范及内控的途径

【关键词】家庭病床;静脉输液;护理风险与防范

随着社会的进步及医疗卫生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正加速进入老年化社会,迫切需要加强老年疾病的预防、保健和治疗,社区家庭病床的建立是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举措之一。静脉输液是治疗疾病的主要给药途径,它具有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肉注射,而需要迅速发生药效者的特点,同时输液过程中的护理风险不可忽视。护理风险是指在整个护理过程中可能会导致患者损伤或伤残事件的不确定性和可能发生的一切不安全因素[1]。护理风险管理是指对现有和潜在的护理风险的识别、评估、评价和处理,有组织、系统的消除或减少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及风险对患者和医院的危害及经济损失,以最低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2]。现将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存在护理风险及防范措施简述如下。

1存在护理风险

1.2感染来自护理人员及家属两方面。护理人员在操作过程中未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和手卫生不规范、家庭看护人员在拔针后穿刺点污染都会引起局部静脉感染,医疗废物处置不规范引起交叉感染、环境污染和针刺伤。

1.3病人及家属违医行为病人及家属的违医行为是构成护理风险的主要因素。有些家属缺乏专业知识,误认为加大用药量能加强疗效或延续生命,将自备的能量合剂或外院配的药物擅自连接增加补液,导致药物用量过度。在操作环节中污染引起感染,甚至造成严重后果。

1.4输液故障最常见的是发生空气栓塞。输液过程是动态的,难免发生输液故障,如药液外渗、液体不滴、液面过高或过低等。这些现象都会引起患者和家属的焦虑和恐慌,情急之下自行排除故障,导致滴管液面过低,空气进入。

2防范措施

3小结

静脉输液过程存在潜在的护理风险不可抗拒,而家庭病床的患者大多为老年人,由于身体生理功能退化以及疾病的多发性、复杂性、突发性等特点,成为护理风险管理的高危人群。加强对家庭病床静脉输液实施护理风险防范,是规避和化解护理风险的有效措施。

1刁冬梅,林岩,卢玉贞,等.护理风险管理的实施效果.护理研究,2007,21(3):629.

关键词: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防范措施

胸外科患者病情危急且变化快,住院期间极易发生意外事件,可见胸外科属于高风险科室,国外研究显示该科室风险事件发生率约为内科10倍左右[1]。护理风险指的是在护理过程中不确定有害因素间接或直接引发的患者伤残或死亡可能,加强风险及其因素的研究,并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对于降低胸外科护理风险率有着积极的意义。

1.1一般资料我院胸外科护理中2013年开始加强风险因素研究,将2013年~2015年作为研究组,而2010年~2012年实施常规护理作为对照组,两组期间均抽取患者500例进行调查。研究组:男271例、女229例;年龄19~64岁,均值(45.6±3.8)岁。对照组:男279例、女221例;年龄18~66岁,均值(45.9±3.6)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

1.2方法对照组期间胸外科护理中实施常规护理,而研究组则对护理风险因素进行研究并制定防范措施处理,笔者从以往实践中总结出护理风险因素包括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健康教育因素、医疗费用因素、护理记录因素等,之后根据这些因素制定合理化的风险防范措施处理。

1.3观察指标观察记录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率、护理风险发生率,并对比分析。

1.4统计学处理采取百分比表示,利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计数资料行χ2检验,将P

研究组护理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而护理风险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胸外科护理中一直存在一些护理风险,若能加强其风险因素研究,并制定合理的防范措施处理,对于降低护理风险发生率有着积极的意义[2]。本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率高达98.00%,对照组则为87.80%,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3.1护理风险因素分析胸外科护理风险因素主要有患者因素、医源性因素、健康教育因素、医疗费用因素、护理记录因素等。

3.1.1患者因素①压疮:一些患者术后有明显疼痛,从而不愿意配合护理人员翻身,极易发生压疮;②意外受伤:本科室接诊的住院患者较多,而且多为术后置管或外伤患者,若缺少陪护,则住院期间极易发生意外受伤事件,比如疼痛难忍站立不稳发生坠床、跌倒等;③意外拔管:本科室大部分患者留置多种导管,可能因不适而自行拔管,或者翻身过程中未能加强保护而引发意外脱管等;④窒息:部分患者在睡眠中可能因呼吸道分泌物排出障碍或困难等引发窒息、痰堵等[3]。

3.1.3医疗费用因素医疗费用有关的问题是医患间比较敏感的话题,若不注意催款技巧、收费时粗心大意重复记账或记错账、大额费用未事先进行告知等,都有可能引发医患事件。

3.1.4健康教育因素①沟通问题:缺少沟通与交流是导致护患关系紧张的主要原因,比如未能及时将病情变化、检查结果及医疗费用等告知患者及其家属,从而导致纠纷事件[4];②患者问题:目前,人们法律意识增强,患者及其家属对医疗的期望增高,自以为任何疾病均能治愈,故而一旦患者自身发生病情恶化往往难以接受,从而出现过激情绪等,导致冲突与矛盾等。

3.2风险防范措施

3.2.1完善风险管理机制我院针对胸外科以往风险管理机制不足与缺陷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与规范,确保规章制度贯彻落实,确保护理质量。然后,规范护理人员交接班制度、记录、护理资源配置、护患交流、风险监测等,同时进一步引进先进技术,促进胸外科护理智能化与信息化发展。

3.2.2加强药品和收费管理药品管理在胸外科护理中也十分重要,不论是病房内储藏的急需药品,还是抢救车中储存的急需药品,都要定期检查、封存,并加强医疗器械高规格消毒,防患于未然[5];医院收费方面应制度化,加强和各类医保网络的联系,尽量合理应用各类资源尽量缓解患者经济负担。

3.2.3重视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提高胸外科应重视护理人员的风险管理与培训,确保他们掌握初步的风险管理知识,并加强工作考核;重视护理人员沟通技巧的提高,确保他们及时了解与掌握患者及其家属的需求。此外,护理人员要言传身教,做好榜样,及时满足患者的身心需求。

[1]梁仕兰.胸外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及管理防范[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03(10):137-138.

[2]王晴,王晶茹,林英,等.谈胸外科护理工作中的风险及防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4,09(5):286-287.

[3]刘春宁.行为科学管理在胸外科护理风险防范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33):94-95.

关键词:医保基金风险防范对策

一、市级统筹后医保基金财务管理的特点

医疗保险市级统筹后,基金财务管理采取“统收统支”管理模式。基金的“统收统支”模式是:区县经办机构财务核算功能不变,取消区县原有的基金财政专户,保留其基金收、支基本户,区县经办机构征缴的基金在其收入户汇集后,统一上缴、纳入市级财政专户管理;区县基金支付:由区县财务填报基金支付申请,报市级财务汇集、审核后,统一由市级经办机构从医保基金财政专户申请全市的医疗待遇支付用款额度。医保基金管理的“统收统支”模式,改变了医保基金管理中存在多个财政专户共同管理基金的模式,将区县医保财政专户沉淀的资金在全市范围内统一调度使用,提高了医保基金的使用效率和基金抵御风险的能力,充分发挥医疗保险大数法则优势,更好的保障广大参保人员的医保权益。

医保市级统筹后,医保基金管理具有政策体系复杂,受益人群范围广泛,基金管理涉及部门增多,风险点复杂多样,风险识别难度大等特点,医保基金风险的特点决定了基金风险管理任务的艰巨性。但在基金管理过程中的风险也是有规可循的,不外是涉及基金的筹集、支付、监督三大环节,牢抓基金管理关键环节,进行风险因素分析,并“对症下药”,才能有效防范基金风险。

二、市级统筹后医保基金风险因素分析

(一)分级管理的运行体系是基金风险产生的体制因素

医疗保险市级统筹是在原有市级、县级分别统筹的基础上提升的结果。这种统筹模式主要解决了制度层面的统筹,基金的财务管理依然实行市、县分级运行,各级经办机构的财务均对属地内基金的收支进行核算。基金纳入市级财政专户统一管理的模式,一是会弱化区县财政对其境内参保人员基金收不抵支风险的兜底责任。二是市级直接管理的基金量加大,基金风险管理的难度会加大。三是会加大赤字运行的区县对市级的依赖;有基金结余的区县,因为失去对基金结余的自由调度权,这势必影响到区县工作的积极性。容易造成地区间新的不平衡,导致区县对基金风险的自控意识降低,可能在基金收、支等环节存在政策执行不严,疏于管理等现象,容易形成基金收不抵支风险。

(二)政策标准的不完善是基金风险存在的制度因素

《社会保险法》是医保管理工作的依据,使医疗保险基金的征缴、给付和监督经办工作都有法可依。但是,由于医保覆盖面广、参保人群多的特点决定医疗保险政策体系复杂。比如:医保征缴政策中有针对困难企业、破产倒闭企业以及灵活就业人员和正常参保企业的不同参保政策;医保待遇支付政策有:住院待遇结算政策、慢性病门诊待遇结算政策,有针对境内定点医疗机构的结算政策、还有省内联网结算异地医院的结算政策等。医疗保险政策标准的多样性和复杂性是由医疗保险的保障范围、目标以及医疗行业的行业特点决定的,这必然会给医疗保险基金的管理带来风险。

(三)财务管理能力薄弱是基金风险存在的内在因素

市级统筹后,全市医保基金财务管理都存在专业财务人员少、业务能力与财务管理需求不匹配等问题,导致财务信息质量不高,无法为基金风险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数据支持,容易形成基金风险管理漏洞。薄弱的财务管理能力已成为基金风险产生的内在因素。

三、医疗保险基金风险的防范对策

(一)建立基金风险管理的责任分担机制

医保市级统筹前,各级经办机构作为医保基金风险管理的第一责任人,都能各负其责的管好自己辖区的“一亩三分地”。医保市级统筹基金管理权限上划后,基金管理中会出现“吃大锅饭、搭便车”的现象,为防止影响基金征收、使用效率,应在全市建立基金风险管理的责任分担机制。市级财务应通过内部往来科目核算区县经办机构征缴、支付的医保基金量,定期对区县基金收、支进行比对,分析基金结余情况;对未完成基金征缴任务、同级财政配套资金不到账的区县,采取暂缓拨付其待遇支付申请资金,督促其完成相应的工作。建立基金风险管理与经办机构责任联系的机制,防范医保基金市级统筹后分级管理的风险。

(二)加强基金支付环节管理,防范医保基金分级运行的支付风险

医保基金支付环节中的风险是基金风险管理工作的核心环节,市级统筹后,要加强支付环节的管理。一是建立覆盖全市的业务经办信息平台,真正实现医保市级统筹的政策统一、经办规范,尽可能的限制基层决策的自由裁量权,减少经办工作的随意性。避免地区间的不平衡,确保基金支付环节的公平性;二是依托信息系统,形成全市范围内所有经办业务可以追根溯源的数据库和经办资料完整保存的档案库,明确支付经办责任,真正实现医保经办的规范管理、科学管理,以降低基金支付环节的风险。

(三)加强财务人员业务能力培训,提升基金财务管理水平

医保市级统筹后,市级经办机构针对基金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通过举办培训和专题讲座等活动,对区县财务人员进行培训,规范基金核算方法,明确界定核算范围和内容,提高财务人员的业务水平,确保基金财务信息质量,为基金风险管理决策提供真实、科学的数据支持。

(四)完善基金内外监督制度防范基金运行风险

一是建立监察、纠风、劳动及委托第三方介入的监管机制,加强基金的行政监督。二是聘请医疗保险社会监督员,鼓励参保群众对看病就医过程中遇到的违规违法行为举报投诉,不断规范定点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三是结合医保基金运行的特点,建立不相容岗位控制、会计系统控制等内部控制制度,防范基金的经办风险。

一、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中的道德风险

我国的医疗服务行业是一种公共性的服务行业,而且具有一定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就直接导致了医疗行业在提供服务的时候,它的价格很可能会跟实际的需求水平有所偏差,医疗的费用可能会过快的增长,一个人健康与否,并不是说他没有疾病或者不受到任何伤害,健康还表现在一个人心理、生理以及幸福感上,因为疾病的风险是不确定的,而且医疗服务事业有具有非常高的专业性,所以就直接就形成了消费者和医疗服务机构之间的信息不平衡,医疗服务机构内部缺少合理的成本约束和鼓励机制,而且医疗服务机构本身也可能会产生诱导性的需求,没有办法有效的控制医疗费用的上涨。

建立医疗保险,就是为了要分散疾病带来的风险,但是,实际上,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实施的过程中,确实是提高了人们对于医疗服务的需求,增加了医疗卫生资源的消耗,但是同时也造成了消费者道德风险上的意识,让人们在医疗服务上过度的消费,直接导致了社会费用的开支严重不合理。

在基本医疗保险中不管是医生、患者还是医疗保险的结构都有自己所要保持和维护的利益,在这种利益的驱使下,这三者之间逐渐的形成了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所以,同时也产生了道德的风险,在医疗保险的过程中,不管是作为患者还是医疗机构本身,看病的时候都不用自己去掏钱,费用的支付都是由第三方来完成,这样大大增加了医疗保险的道德风险的发生。

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道德风险防范的方法

(一)合理分担医疗费用

对于医疗中所产生的费用应该要合理的进行分担,有效的控制和防范被保险人的过度消费,可以增加医疗费用的自负比例,被保险人自负的比例增加,他们在就医的时候就会慎重考虑。费用分担的形式主要分为三种,第一,免赔额,它是指医疗保险机构支付某—个数额以上的费用,低于这个固定的数额,患者将要自己对费用负责;共保比例就是说医疗保险机构只是按照一定的比例来对医疗费用进行承担,比例之外的部分还是要让患者来自负的,保单限额是指医疗保险机构设置了一个固定的数额,对于在限额之内所产生的医疗费用进行全额报销,如果费用在限额之上,则所有的费用由患者来自负。这三种医疗费用的分担方式,都可以适当的提高患者医疗费用自负的比例,更好的控制医疗费用的过度增长。

(二)合理的扩大拒保的范围

对拒保的范围进行扩大,就是把一些容易发生道德风险的疾病排出在医疗保险的承保项目之外,这个主要分为两种,一种就是在不同的病种之间,将道德风险发生频率比较高的病种直接排出在承保范围以外,比如说交通肇事或者违法犯罪等造成的伤病,还有一种就是针对同一种病来说,将那些费用开支比较高的或者说是道德风险难以控制的病种按照一定的时期来进行限制,避免保险资金的黑洞。

(三)控制患者合理就医

在我国,医疗卫生的改革比较晚,社区卫生保健机构还不能很好的发挥他们对于疾病的预防和保健功能,很多的患者无论大病小病都会直接选择去比较大一些的专科医院就医,这样直接导致了医疗卫生资源的不合理配置,为了更好的对患者向大医院就诊进行控制,这样就对医疗卫生的资源进行了合理的配置,避免了浪费,合理发挥了社区医疗服务机构的价值,并且还可以大大的降低医疗所产生的费用。

(四)建立医疗服务的信息系统

医疗保险机构对于医疗费用的审核现在都是通过对各个项目独立的审核来分析是不是符合保险的要求和数额,并不是将所有的费用联系到一起,对整个病例治疗的过程来进行合理化和必要性的分析,保险机构应该要对每一个患者的病例进行整个过程的全面系统的了解,通过了解来提高费用控制的能力,所以,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建立医疗服务的信息系统是非常有必要的。

(五)将“医”和“药”分开管理

我国目前以药养医的体制,直接导致了医生收受回扣现象的产生,应该要将医疗和药品进行分开管理,医疗的药房应该要独立管理,对药品进行零售,对医疗机构的药品可以进行统一的招标,然后进行采购,通过这样的分开管理,就可以大大的降低药品的价格,控制私下交易和回扣的产生。

三、结语

【关键词】医院财务管理财务风险与对策

HospitalfinancialriskoftheformationandCountermeasures

【Abstract】Alongwiththedeepeningreformofhealthsystem,thehospitalhasundergoneenormouschangesineconomicactivities,moreandmoreobvioustrendofhospitalmanagemententerprise,financialmanagementroleinhospitalmanagementhasbecomeincreasinglyprominent,strengtheninghospitalfinancialmanagement,establishthenecessaryeconomicriskcopingmechanismstopreventandresolvefinancialrisks,protectthehospital'smedicalorderandthenormalbusinessactivities,hasbecomearealproblemtobesolvedhospital

【Keywords】Hospitalfinancialmanagementfinancialrisksandcountermeasures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日渐完善,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进一步深化,医疗市场竞争变得空前激烈,财务管理在医院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加强医院财务管理,建立必要的财务风险应对机制,防范、化解财务风险,保障医院正常的医疗秩序和经营活动,促进医院可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已成为医院必须解决的现实问题。

医院的发展目前面临着三重挑战,一是市场经济的经营理念和竞争意识的冲击与渗透,给医院的生存与发展施加了无形的压力,传统化、行政化的管理模式开始受到考验与质疑;二是政府从办卫生到管卫生职能的转变,削减了医院发展的政府依赖性,自我管理、自我发展引起了医院管理者的思考与重视;三是“看病难、看病贵”等社会问题的出现,降低了公众对医院医疗服务的满意程度,来自方方面面的社会压力,制约了医院公信力及美誉度的提高。层层樊篱把医院逼进了努力实现自我发展的崎岖之路,惟有顺应时代潮流、坚持固有价值取向、转变经营理念、创新发展模式、提升服务质量、改善服务态度,才能推进医院步入又好又快的发展轨道。由于国家对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己远远不能满足医院的发展需要,医院管理者的目光发生了重大的转移,负债经营模式日益显现。通过负债进行解决医院发展迟滞不前的资金瓶颈问题,将不失为一种良策。

在市场经济中,医院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其中财务风险就是医院经常面临的风险之一。从广义看,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财务活动中出现的实际情况偏离预期财务目标,

从而使医院经济利益受损的现象,包括筹资风险、投资风险等;从狭义看,医院的财务风险是指医院由于负债而具有的风险,这是一种对到期债务不能偿还的困难和危机。目前医院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债权风险,医疗欠费和医疗保险超支款不能收回,使医院部分收入不能实现,最终丧失医院资产。二是负债风险,当负债超过一定额度时,债台高筑,就会出现资不抵债的风险。三是投资风险,主要是大型医疗设备配置事先缺乏科学论证,盲目配置大型医用设备导致经济效益低下,未履行合法的管理程序被封存后形成闲置资产。四是经营风险,市场竞争的法则是优胜劣汰,经营失败会导致医院破产。医院只能改善经营管理,积极创新,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医院控制财务风险的对策

控制债务风险:医院负债经营必然会带来一定的风险,财务风险是现代医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在医院负债经营过程中,外因环境因素与内部条件的变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共同导致财务风险。尤其是在我国市场经济体制尚不健全的条件下更是不可避免。因此,积极监控和防范医院负债经营产生的财务风险势在必行。财务风险的监控与防范应在多层面同时进行,以便行之有效地控制财务风险的发生。一般情况下,负债成本必须低于投资项目预期回报,否则,经营无利可图,任何优惠的筹资条件和诱人的投资项目都是不可取的。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医院经济效益是负债投资的总原则,合适的负债成本是负债经营的前提条件。为防范负债经营风险,医院应正确把握负债的量与度,采取以下风险控制策略。

【关键词】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对策分析

儿科是医院的高风险科室之一,患儿病情进展变化快,患儿家长对医护服务质量的要求高,是医疗护理纠纷相对高发的科室[1]。本研究于2012年7~12月将风险管理应用于本院儿科护理中,效果确切,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2年7~12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68例患儿作为研究组,其中男89例,女79例;年龄40d~13岁,平均年龄(5.5±2.6)岁。选择2012年1~6月收治的165例患儿作为对照组,其中男85例,女80例;年龄42d~13岁,平均年龄(5.6±2.7)岁。两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观察对比两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及患儿家属的满意度情况。护理风险包括:管道脱落、感染、突发意见风险等。(2)护理满意度采用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估,满分为100分,70分以上为满意。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分析与统计,计数资料以率(%)表示,组间的对比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研究组护理风险事件、护理纠纷的发生率为1.79%、0.60%,低于对照组的7.27%、4.85%(P<0.05);护理满意率为98.81%,高于对照组的89.29%(P<0.05)。

[1]陈清.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4(9):185-186.

[3]刘妙盛.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5(8):104-106.

[4]张明霞.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卫生产业,2015(6):97-98.

[5]王芳.风险防范式护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9):92-93.

[6]谭海玲.儿科护理管理中风险防范护理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15(15):44,46.

[7]曾月嫦,麦海娟,马梦玲,等.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下旬刊),2012,18(2):38-39.

THE END
1.保险定义保险与风险概念保险知识保险频道保险是一种合同行为,投保人负有交付保费的义务,被保险人享有获得损失补偿的权利。而保险人享有收取保费的权利,负有损失发生时提供赔付的义务。保险人对被保险人的风险保障,是根据保险合同履行职责,不存在风险大小的规定。被保险人只要发生合同规定内的损失,保险人必须履行赔偿和给付的义务。救济对被救济人经济困难的...https://www.pingan.com/pacms/baoxian/zhishi/97941.jsp
2....公司保险知识科普:谁可以为你买保险投保人保险产品保险公司...中国人寿寿险天津市分公司将通过系列保险知识科普,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保险产品和相关规定,以便根据自身需求和实际情况做出明智的保险决策。今天,为大家介绍谁可以为你买保险。 我国《保险法》第十二条规定:“人身保险的投保人在保险合同订立时,对被保险人应当具有保险利益。”投保人对下列人员具有保险利益:本人;配偶、子...https://www.163.com/dy/article/JH1HOONM05389Y5E.html
3.中国保险行业协会商业楼宇财产综合险附加险保险人可解除本附加条款项下的责任,但须提前48小时向投保人签发解约通知书注销本条款。 本附加条款与主条款内容相悖之处,以本附加条款为准;未尽之处,以主条款为准。 15.玻璃破碎扩展条款 经双方同意,在本保险合同中载明地址内,作为被保险建筑物组成部分的玻璃破碎损失,保险人按照本保险合同的约定负责赔偿。但由于...https://wap.iachina.cn/col/col2323/
4.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为了规范保险活动,保护保险活动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加强对保险业的监督管理,促进保险事业的健康发展,制定本法。 第二条 本法所称保险,是指投保人根据合同约定,向保险人支付保险费,保险人对于合同约定的可能发生的事故因其发生所造成的财产损失承担赔偿保险金责任,或者当被保险人死亡、伤残、疾病或者达到合同约定的年龄...http://www.law-lib.com/law/law_view1.asp?id=263
1.化“堵”为“疏”中国人寿为实验室提供全链条风险保障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设立的,对实验室负有安全管理责任的高校、研究所等,均可作为实验室一切险的投保人或被保险人。 在马宁看来,该产品打破了传统责任险应用场景壁垒,突破了保险产品的限定承保范围,实现了全场景、全风险单位承保,弥补了实验室与科研机构的风险管理短板。但在为实验室提供安全保障网的过程中,保险能...https://www.zgswcn.com/news.html?aid=208989
2.2020年第12期政府公报(总第67期)本方案中的政策性渔业保险是指财政给予保费补贴的渔业保险。 一、工作目标 以服务渔业发展、推进渔业安全生产、保障渔民生命财产安全为目标,积极开展政策性渔业保险工作,切实减轻渔民经济负担,完善渔业风险转移分散机制,全面提高渔业抗风险能力和渔业安全生产保障水平,构筑平安渔业,促进社会主义新渔区建设。 https://www.zhanjiang.gov.cn/zwgk/zfgb/2020/content/post_1204900.html
3.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交付保险费,买到的只是一个将来可能获得补偿...保险合同具有射幸性,主要体现在()。 点击查看答案 第4题 就单个保险合同而言具有射幸性特点,但就总体来看,保险合同不存在射幸性问题。() 点击查看答案 第5题 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即保险费;保险人要收取保险费,必须承诺承担保险保障责任,保险合同所具有的这种特征是(...https://www.educity.cn/souti/FCC6BD33.html
4.投保人不是本人,能够申请保单贷款吗如果投保人不是本人,那么申请保单贷款的难度将比较大。需要提供足够的担保措施,并且需要被保险人的书面授权,否则银行可能会拒绝受理申请。 (2)风险较高 保单贷款本质上是一种借款方式,如果无法按时还款或者出现其他问题,将会面临相应的风险和后果。 三、案例分析:投保人不是本人,如何申请保单贷款? https://m.huize.com/study/detail-319143.html
5.保险合同的特点与种类根据合同当事人双方的受益状况,合同被区分为有偿合同与无偿合同。前者是指当事人为享有合同的权利而必须偿付相应的代价;后者是指当事人享有合同的权利而不必偿付相应的代价。保险合同的有偿性,主要体现在投保人要取得保险的风险保障,必须支付相应的代价,即保险费;保险人要收取保险费,必须承诺承担保险保障责任。 https://www.yjbys.com/edu/baoxiandailiren/232219.html
6.保宝网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6、风险因素是风险事故发生的潜在原因。对人而言,风险因素是指( ) A、收入 B、住处 C、民族 D、年龄 7、在收入保障保险中,被保险人由于伤病等原因在人体上遗留的足以影响正常和工作能力的固定症状称为( )。 A.残疾 B.疾病 C.死亡 D.失能 8、在人身保险合同中,有关涉及受益人的更改是关于 ( ) ...https://www.oh100.com/kaoshi/peixun/203031.html
7.渝粤题库陕西师范大学202221保险学Ⅱ作业(高起本专升本)5.家庭保险单为整个家庭的每个成员提供保障,其费率计算以( )为基础,再按接受的额外风险进行调整。 A.户主的年龄 B.子女的平均年龄 C.整个家庭的平均年龄 D.户主配偶的年龄 6.最适合以团体方式投保的团体保险是( )。 A.团体人寿保险 B.团体年金保险 ...https://blog.csdn.net/yuyueshool/article/details/121811892
8.合规指引银保监会最新长期人身保险产品信息披露相关合规制度解读产品说明书是保险公司向投连、万能或分红等人身保险新型产品的保单持有人提供产品性质、特征、保单持有人承担的费用和风险等信息的文件。目前,对普通型长期人身险产品并无信息披露的要求,因此保险公司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也不会特意制作产品说明书。然而在保险消费市场中,消费者对风险保障型产品包括重疾险、长期医疗险关注度...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790719973032078
9.信用保险保险百科信用保险(Credit Insurance)是指权利人向保险人投保债务人的信用风险的一种保险,是一项企业用于风险管理的保险产品。其主要功能是保障企业应收账款的安全。其原理是把债务人的保证责任转移给保险人,当债务人不能履行其义务时,由保险人承担赔偿责任。 承担风险 ...https://www.dby.cn/detail-103656.html
10.车险理赔考试1000题(含答案)第四季D、被保险机动车被征用期间的。 27.保险公司不可以采取哪种( B) 模式。 A.自动立案、B.半自动立案、C.人工立案、D.强制立案 28.交强险的保障对象是被保险机动车致害的交通事故受害人,但不包括被保险机动车本车人员和( B )。 A 投保人 B 被保险人 C保险人 D 致害人 ...https://www.yoojia.com/article/9489532366981487767.html
11.保险本质和功能的法学分析国际经济法网人身保险的产生稍迟于财产保险,在性质上与财产保险却无太大差异。无论是财产保险抑或人身保险,都以保险合同作为典型形态,主要是权利人为了自己财产或人身投保,即通过签订保险合同,投保人将损失风险转移给保险人,保险人收取保险费并在发生保险事故后承担保险责任,从而体现了合同相对性和当事人合意的思想。大陆法系国家...https://ielaw.uibe.edu.cn/fxlw/gjsf1/gjsfll/12832.htm
12.当信托遇上保险(一)——保险金信托业务中保险法的相关问题但是,购买人寿保险本身即属于一种隐含利益冲突和道德风险的安排 ,保险赔偿金通常一次性支付给保险受益人,无法按照投保人的意愿和规划进行使用,更无法避免保险受益人取得保险金后挥霍或遭第三方侵占等意外事件,因此很多高净值客户对于人寿保险传承功能仍有顾虑,在此背景下,保险金信托应运而生。https://www.allbrightlaw.com/SH/CN/10475/9c35454b20dd8779.aspx